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5篇)

满分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11 19:34:4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继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农历节日——元宵节,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既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么就自然少不了花灯了。


  这不,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尝了又香又甜的汤圆后,便一起兴致勃勃地去看花灯。天空中,圆月如盘,几颗星星如宝石般闪闪发光,似绿叶般衬托出月亮这条鲜花的美。在如水的月光下,我们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花灯。它们或是被一些小朋友拉着,或是被提着。它们的样式不是乖巧可爱的小动物,就是巧夺天工的微型亭楼。大概是因为今年是狗年的缘故,动物形状的花灯里要属狗形的最多,但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我走在公园门口看到的一只龙形大花灯,这只灯笼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十分逼真,而且体积很大,相比之下,那个拉着他的小男孩就显得弱不禁风了。


  我们继续向前行走,大街上的花灯越来越多,把整个大街照得如同白昼,煞是好看,路旁还有一些人家在燃放爆竹礼花,把明朗的夜空装饰得更加光彩照人,见到如此良辰美景,我不禁心痒难忍,就缠着老爸老妈也给我买了一只花灯。我拉着它在大街上逛来逛去,可开心了。“良宵一刻值千金”,我们随着人群狂欢着。不知不觉,已经九点多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人群,踏上了归程,但老天爷没有亏待我们,在我们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几只孔明灯,那些孔明灯晃晃悠悠地飘在空中,犹如一颗颗星星,但却又比星星更加明亮,更加耀眼,我想,诸葛亮如果知道他所发明的孔明灯不仅能用于战争,还能有如此功效,应该也能含笑九泉了吧。


  回到家后,我不禁想:无论什么样的节日,总得有个好心情陪伴,为了这份好心情,我更应该在这一学期里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的期望,对得起我自己。


2.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


  今天是元宵节,按中国传统来讲,在今天是一定要吃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


  奶奶昨天晚上就打电话给母亲了,让母亲今天一定要给我和爸爸下汤圆吃,可是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喜欢吃汤圆的,母亲很是苦恼,愁眉苦脸了一阵后突然有了好主意,这个主意源于今天早上的炸薯条,你们猜猜那是什么主意,好吧我告诉你们吧,是油炸汤圆!


  一般煮汤圆都是把汤圆下进烧开的水里,然后等它熟透了,浮在水面上就可以了。油炸汤圆呢是这样做的,在平底锅里多放点油,等油烧至五成热的时候,把汤圆一个一个放在锅里,再等油烧至八 九成热的时候开始翻炒汤圆,而且要不停地翻炒。大概一到两分钟后就听到“啪”的一声,母亲和我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汤圆的表面受热裂开了,后面又不断听到“啪”“啪”的声音。“是不是快熟了?”母亲问我,我看看锅里的汤圆,又看了看母亲,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道:“I don't know。”


  这时锅里的汤圆已变成金黄色了,突然又听到“呲”的一声,咦,汤圆里有什么东西漏出来了,在油锅里开了花,“母亲,那是什么呀?”“哎呀,不好不好,汤圆里的芝麻陷都漏出来了,快关电源,快关电源!”一阵手忙脚乱后,汤圆出锅了,嗯,闻着还挺香的,可就是模样有点怪异,母亲笑称它为“斑点狗”汤圆。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元宵节里,我们品尝了另 类的汤圆,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幸福快乐!


3.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也称灯节,按照民间的传统,当天晚上,明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放焰火,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以示庆贺。


  如今,我们这里的元宵节还保有以下风俗习惯。


  一是吃元宵。元宵节,元宵节,当然是吃元宵啦!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面和白沙糖拿出来,包成圆圆的元宵,煮熟后供大家品尝。这是元宵节的标制。据说宋代的元宵节非常讲究,民间流行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为“元 宝”。它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二是观灯。元宵节的晚上,我们这儿有舞龙灯的习俗。每到晚上,一队队舞着青龙、黄龙的青年、小伙儿就会穿梭在大街小巷,人们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好不热闹,大人领着小孩,提着灯笼,上街观灯,凑凑热闹!据说这一来历是汉明帝因提倡佛法传到至今。正月十五,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宫廷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节吃元宵、观灯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就连中央电视台每年也办起了元宵节晚会,而且越办越豪华。


4.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吃着元宵,我家也不例外,可这次我们不是买元宵,而是我们自己亲手做元宵,我觉得非常快乐。


  元宵节那天,姑姑从超市里买回来了许多巧克力。姑姑告诉我们今天要自己动手做元宵,我听了很高兴,欢蹦乱跳。迫不及待的开始准备了,开始做了,我和姐姐妹妹都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洗完后我们开始吧巧克力的袋子撕开,然后姑姑就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做好的元宵就像包包子一样,我看了后,觉得很简单就学着姑姑的样子做了起来,开始我做的很顺利,可是到合拢的时候,巧克力开始不合作了,不是这漏出头,就是那伸出了腰,一个元宵包了半天,却包得一塌糊涂,那凹凸不平的身板上还有斑斑点点——巧克力,真是让我大失所望。我生气的说:“不信做不好,再试试,再试试。”可是我又试了很多次还是不行,于是我急了说:“不做了”姐姐和妹妹看了后鼓励我说:“你能行,你一定可以的,出国你要相信自己!”我听了后,心里想起了一句名言“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于是心里又充满了信心,又做了起来。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颗“珍珠”诞生了。白白的圆滚滚的身子真是诱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信心十足,做得更起劲了,于是一颗颗“珍珠”呈现在我眼前。元宵煮熟了,我吃着自己做得元宵,觉得我吃到了快乐的味道,心里是说不出开了的滋味。


  从这件事中我品尝到了快乐,但努力后的成功是快乐的,这份快乐是无与伦比的,而在快乐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份坚持与执着。


5.描写元宵节的优秀作文


  如果你问我今年在哪儿过元宵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当然在那美丽而又纯洁的地方——老家。”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都会回到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这热闹的团圆节——元宵节。因为家乡的元宵节有个古老的习俗:炸麻串,可有趣了!


  早晨吃了元宵,中午吃了米粉,下午爷爷开始扎“麻串”。我跑前跑后地帮忙,偷偷地往“麻串”里塞了许多小鞭炮,终于扎完了十二个节,我就盼望着“炸麻串”的那一刻。可惜傍晚天公不作美,刮起风下起雨来。然而,此起彼伏、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焰火还是把漆黑的夜空渲染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终于要“炸麻串”了,爷爷慈爱地说:“星星,你就站在门口看吧,这又是风又是雨的,田埂上泥泞不堪,别弄得一身泥!”“不嘛,不嘛,我就要去!”“好吧,摔了跟头可不许哭呦!”于是,爷爷挥舞着“麻串”,一路小跑着奔向我家的田埂。我也紧跟着爷爷,围着我家的田野一边奔走一边大声念:“正月半,炸麻串;麻菠菜,菜拨虫;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人家的菜生了癞,我家的菜上街卖……”爷爷越跑越快,后来竟飞奔起来,在黑夜的映衬下,他手中的火把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在田野间飞舞。左邻右舍也都加入了“炸麻串”的行列,村子的夜空腾飞着无数的火龙,壮观极了。


  跑完了我家的田埂,爷爷放慢了脚步往回走。我们一边欣赏着这奇妙的元宵夜景,一边讨论着海安农村元宵的习俗。爷爷说:“炸麻串是古人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憧憬。祖辈传下来的俚词村语不免狭隘、自私,其实邻里有害虫怎会不传染到自家田里呢?做人做事不能这样只顾自己,大家好了才会好呀……”不觉间已来到了家门口,爷爷在宅院和猪圈等处也“炸”了一回。奶奶说,在田里“炸麻串”会五谷丰登,在家前屋后“炸麻串”会六畜兴旺,自然还会驱邪避灾,保佑一家人平安顺遂。


  最后,爷爷将最末一节火把竖立在院落中间,重新焚香,并放上馒头、糕点之类的食品,奶奶奉上三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虔诚地敬月光和天地菩萨,让我们全家一起祭拜。火把渐渐熄灭了,爷爷以自身为圆心,用火把画了一个圆,一边画还一边大声地说:“苍蝇蚊虫扫出去,金银财宝扫进来……”奶奶在旁边急着喊:“圈大点,圈越大粮屯就会越大……”灭尽余火,爷爷把还剩下一尺多长的草把桩儿搁到门前的桃树上,一直保留到落谷育秧时编成小小的芦柴篱笆,插在秧池入口处过滤流水,说是这样做可望秋熟高产丰收哩。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准备着丰盛的晚餐;爸爸在院门口放起了鞭炮、焰火;我则左手提着宫灯,右手提着莲花灯,在院子里跳着、笑着……


  这真是一个热闹而有趣的元宵节!


推荐阅读:

2023闹元宵作文【三篇】

描写元宵节来历的黑板报素材

关于元宵节由来的黑板报资料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作文【精选5篇】

欢度元宵节的小学作文(5篇)

元宵节的来历黑板报资料内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