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戒毒中心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2 18:14: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社区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社区戒毒中心,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戒毒中心

  如果用无知来形容过去的自己,张平(化名)觉得还不够,“如果能对毒品保持一点点恐惧感就好了。”

     作为一名曾接受过社区戒毒3年的吸毒人员,张平沾染毒品的故事并不是那么曲折离奇,在毫无防备中误入歧途,他认为,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故事,对越来越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都是一次接受恐惧的机会。

    【遇毒】

     20_年,张平高中没读完就辍学在家。

     “没有收入来源,就在外地打打零工,不过亲戚朋友都是在装修生意,相互之间能帮衬一把。”张平先跟着父亲后面学了几个月木工,然后边学边干,2年功夫,拉起了一支装修队伍。

     当时装修市场还比较吃香,张平的队伍承接各类活计,生意越做越大,“最少一个月也有五六千进账,多一点能拿到3万多。”

      “有钱并不一定马上就学坏。”张平告诉记者,因为经常要加班赶工期,到了通宵就索性不回家住了,直接就家找家宾馆住下。

      20_年的9月,他在宾馆入住期间,过道里撞见一个熟人,“是我初中同学,真的很多年没见面了。”两个聊得很开心,对方还主动邀请来自己房间长叙。

     屋里还有一个同伴,张平并不认识。聊着聊着,对方抱着一个饮料瓶来了,张平第一次看到这个玩意,里面还有小半瓶饮料,瓶盖上分别插入吸管,一头连着锡纸。

     “这是什么?”张平主动问。

     “一种水烟。”对方并不多说。

      “吸完什么感觉?”张平还是很好奇,“没什么感觉,就是有点发麻。”

      看到张平有点好奇,还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自己的初中同学来劝阻,“不要吸,会上瘾的。”但只字不说这里面究竟是什么。

    【毒发】

     “我有定力,怎么会上瘾?”张平接过饮料瓶,试着吸了一口。对方凑上来,问什么感觉,“还真没感觉”。

     “那你再搞几口。”初中同学也发话了,一唱一和之下,张平一连猛吸了几口,开始觉得有点“发懵”。

     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张平就莫名的难受,他形容“头皮发麻”、“口渴,眼睛肿胀”、“不能见太阳,看到灯光都觉得刺眼”……

     躺在床上,头脑很乱,不知道想着什么,一夜没睡。第二天,情况依旧如此,在室内干活还戴上了墨镜,非常怕光。

     干活没力气,就靠双腿在地上被动拖行。前一秒钟要打电话给别人,翻着通讯录找了 1个多小时,却不知要打给谁了。 

     这样的症状持续了3天3夜,要不断地喝水,感觉不到饿,觉得很疲惫,却合不上眼,口腔起泡,又像是严重上火。“还不能听到一点声响,电视开着,都必须调成静音,不然心慌意乱。”

     直到第四天,张平终于倒床睡下,起来后才觉得恢复正常了。

    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所谓的“水烟”其实就是吸毒,从行话说就是“溜冰”,这让他有莫名的紧张,甚至几次上网找资料,“吸毒一次会不会上瘾?”、“如果上瘾了怎么戒?”张平越看都觉得恐惧。

    【毒幻】

     十几天后,张平在省城安庆路一家宾馆入住中,再次遇到了那位初中同学,双方都感慨好巧,张平被邀约来到房间。

      这一次,饮料瓶换成了玻璃制成的冰壶,更专业。

     “上次感觉怎么样?”同学问道,“没什么感觉,应该没上瘾,我定力好。”

    “那,这次再来一点,让你吸第一口,劲更大。”同学说。张平接过后,用打火机炙烤壶底,对上嘴猛吸几口。

     张平也不记得后来怎么离开了房间,他觉得自己不听使唤,有点亢奋,于是出门打了出租车,也不说地点,就说四处转转。

      出租车漫无目的地开,张平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周围好乱,路上每一个人都会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我,有的恶狠狠的,有的在发笑。”

     这个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陷入恐慌之中,开始觉得后面有人拿刀要砍自己,自己想躲到一个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去。

     回到宾馆房间,不停地洗澡、灌水,情况还是没用好转。歇斯底里的张平开始出现幻觉,觉得有人在敲门,手里拿着刀……

     张平做了一个自认很正义的举动,拿出手机拨了110,“有人要追杀我。”几分钟后,警车呼啸而至,持枪民警冲入房间时,张平还有模有样描述惊恐场景。

     经验丰富的民警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异样,直接带回派出所,尿检后发现系阳性,明显是吸食毒品出现了幻觉。

     张平被行政拘留12日。

     在看守所的前几天,自己还处于惊恐不安的状态,他提防着每一个人,都担心自己会遭到不测,“随身带着牙刷,就怕有人伤害我。”最后才走出了幻觉的困境。

     【恐毒】

     走出看守所,张平来到了街道禁毒办的社区戒毒中心,签订了戒毒协议书,接受三年的社区戒毒生活。第一天起,就换了手机号码,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生意再忙,也要回家住,不再沉迷娱乐场所,“我已经不是那个好奇的年轻人了。”

     属于张平的档案被锁在柜子里,里面记录了3年来所有的回访记录。

     第一年每个月都要尿检一次,第二年检查6次,第三年是4次,22次尿检结果都要存档备案。

      一次动车车厢上,乘警直接张平让掏出口袋里所有物品,旁边的乘客投来异样的眼神,他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了,像被社会孤立了,又像是被抛弃了,“犯错的成本太大了,这污点总不能背一辈子吧。”

     由社区民警、禁毒办组成的帮教小组,需要不定期了解张平的思想状态,因为吸毒的原因,张平的驾照被吊销,加上装修的生意也越来越难接了,一度张平心情很郁闷。

     “往往心情不好,很容易会复吸,直接前功尽弃。”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介绍,为此,还会根据戒毒人员的心理波动情况,安排专业心理医生提供咨询服务,面对诱惑、不良习惯时如何才能坚定立场。

     对于吸毒者来说,生理脱毒容易,心理脱毒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当戒毒者重新回到充满诱惑的社会,如何坚定意志,巩固戒毒成果,一直是戒毒工作的难题。 

     现在张平成立了自己的家庭,过上正常生活,他很感激妻子不嫌弃自己的过去,“如果一个人对毒品都有天生的恐惧感,就不会三言两劝吸上了,如果什么都不怕,那这个人真完蛋了。”

  社区戒毒中心

  20_年8月11日下午,在黄思湾社区戒毒中心,禁毒社工姚波收到了其一名帮扶人员雷某的家长孟女士送来的锦旗,大红锦旗上面,金色的“用心服务,真情帮扶”八个大字,表达了一家人对禁毒社工的深深谢意。

   孟女士握着专职禁毒社工姚波、马婷的手,动情的对黄思湾街道综治中心主任程红珍说:“女儿现在的表现越来越好啦,和曾经的毒友断绝了来往,并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了,谈了男朋友,在工作单位还得到领导的表扬。感谢黄思湾社区戒毒中心,感谢禁毒社工,让我女儿获得了新生!”

     辖区吸毒人员雷某,20_年9月份开始社区戒毒,因其是先天性聋哑人,性格孤僻,与他人在思想、语言交流上存在很大的障碍。

     禁毒社工姚波了解到雷某的情况以后,联想到雷某的困境,联想到自己的过去,联想到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张耘岚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真情帮扶关爱自己,使自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禁毒社工,从此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暗下决心要帮助她,传承关爱帮扶的接力棒!开始,姚波和另一名禁毒社工朱晓华一起,多次上门入户,朱晓华调任以后,又带上新入职的禁毒社工马婷一起,用真情做桥梁,用爱心做纽带,对其开展一对一无缝亲情帮扶工作。过年过节去看望她,平时总是去关心她,冬至时为她送去喜欢的水饺,夏季时为她送去时令水果,在她情绪低落时特意送去了有针对性的励志书籍,用自己曾经的吸毒、戒毒、现在成为禁毒社工的经历鼓励她,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上门对她家访。。开始,姚波和另一名禁毒社工朱晓华一起,多次上门入户,朱晓华调任以后,又带上新入职的禁毒社工马婷一起,用真情做桥梁,用爱心做纽带,对其开展一对一无缝亲情帮扶工作。过年过节去看望她,平时总是去关心她,冬至时为她送去喜欢的水饺,夏季时为她送去时令水果,在她情绪低落时特意送去了有针对性的励志书籍,用自己曾经的吸毒、戒毒、现在成为禁毒社工的经历鼓励她,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上门对她家访。

   通过不断的思想开导,真挚的情感交流,雷某渐渐对姚波敞开了心扉,二人逐渐成为了好朋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雷某终于走出了阴霾,融入了社会,并且成功入职我市一家大型企业,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谈了恋爱,工作上认真负责经常得到领导的表扬。

  雷某的一家人为她的转变感到由衷的高兴,对禁毒社工的真情帮扶深表感激,雷某的妈妈悄然决定做一面锦旗,于11日下午冒着酷暑,将锦旗满心欢喜的送到了黄思湾社区戒毒中心。

  社区戒毒中心

  社区戒毒的工作:

  1、搞好社区戒毒工作,社区需整合力量,与戒毒人员签定协议书,对每个社区戒毒人员成立由家属、社区干部、公安以及卫生、民政部门人员组成的监护小组,期限为3年。

  2、公安人员将随时对戒毒人员实行尿检,对于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的吸毒人员,有关部门将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纳入低保等方式给予帮助。如不配合社区戒毒,将解除戒毒协议,由公安机关实行强制戒毒。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1、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2、第二条: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第三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4、第四条: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推荐阅读:

政审个人现实表现材料

2023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

党的百年奋斗取得哪些伟大成就范文六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存在问题不足和相关建议范文(通用16篇)

民主生活会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

聊城市政府领导分工

标签: 社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