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2 19:33:2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集体经济,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在我国,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摘要:文章通过对赤峰市元宝山区5镇1乡的调研,给出各乡镇农业产业总体情况分析及建议;并以养殖业为例,通过具体调研奶牛场的情况,分析奶牛产业的经营模式、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最后总结当前情况,提出依托集体经济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对相关多方加以整合引导监督,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目标。

  关键词:元宝山区;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奶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0_)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位,要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柯柄生(20_)认为应从多维角度衡量产业兴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通过地力和科技从单产、品质、效率、多功能性的角度综合发挥作用,并根据纵向比己、横向比人来衡量是否达到产业兴旺。刘彦随(20_)分析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由外到内包含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四体”系统,城乡融合系统应包含地、市、县“三域”层次,未来需要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叶兴庆(20_)认为真正做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切实在内涵上深化升级,抓好“人、地、钱”三个关键,而且要特别关注边远村落和贫困群体。

  北方地区土地广袤、民风淳朴、经济繁荣度相对较弱,这些特点奠定了当地依托集体经济发挥力量打造特色产业进行乡村振兴的基础。20_年7月,“百名博士老区行”内蒙赤峰市宝山分队开展了“三农”调研及科技服务。该活动开始于20_年,由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共同发起,是中国农林高校首次联合开展的研究生科技服务活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24名博士团成员从各专业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一、总体状况

  元宝山区是赤峰市辖三区之一,位于赤峰市东南部,距市中心城区45公里,地处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和东北华北经济区结合部。总面积952.14平方公里,辖5镇1乡6街,总人口3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万人。

  元宝山镇面积最大,有较为成熟的产业,如“和润集团”(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利之加)等,在农业高新技术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可以利用成熟产业带动,“稳健发展”。

  美丽河镇有产业园区,还有热水资源。可以进一步推进园区企业的发展与活力,如赤峰吉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汇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赤峰元宝山区温氏农牧有限公司、赤峰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给予政策、资源方面的支持,积极开发利用热水资源的使用及附加价值,形成资源、产业联动效应,“综合提升”。

  平庄镇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在“菜、乳、肉”绿色产业化发展方面有一定基础,经济条件较好,有大型企业如伊利集团20_年投资建设的赤峰伊利工业园区、河套酒业等,可以探索适合的经营主体模式如“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产和管理。

  五家镇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基础,整合了各村土地,由“村委会+公司”进行管理;联合高校党建,具备智力及技术后盾。可根据规划,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并发挥集体整合力量和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内涵,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如蔬菜成熟后由集体组织或公司统一收购,进行分级整合管理;同时及时注册商标,专人管理,加强品牌化运营,将可追溯系统尽早实施。

  赤峰市元宝山区小五家乡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小,资源相对丰富,森林覆盖率53%,主要发展休闲旅游,建设有内蒙古水木原农业科技园,已举办过一届“乡村旅游节”,具备一定的文化、寺庙等旅游资源,农产品为定制式销售模式,可进一步发挥生产和旅游的影响力,加强宣传,丰富品种,扩大规模,提高收益,多渠道融资。

  二、调研情况

  (一)小艳奶牛养殖合作社(美丽河镇)

  该养殖场位于美丽河镇公格营子村,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20_万元,奶牛圈舍占地15000平方米,配套自动化奶站1处,奶牛近800头,日产鲜奶4吨。无驻场兽医,奶牛疫病状况严重。日常管理人员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雇佣少量劳动力。

  (二)三和牧场(平庄镇)

  “合作社+公司”模式,基础设施投资20_万元,养殖奶牛430头,其中360头产奶牛。伊利集团对相应设备、奶牛等进行标准化和远程实时监控。前身为20_年养殖小区,20_年成立合作社,以牛入股,20_年已资本化。社员从70户缩减为30户,再到5、6户。管理严格,设备先进,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参观人员需穿着头套、腿套、口罩,消毒30秒后进入。20_年投资140万元购入以色列阿菲金设备,每头奶牛装有智能化脚环,并与全自动化挤奶设备相连,可对挤奶情况、奶牛生产性能、健康状况进行科学检测。共有4栋高标准、大容量、通风、喷雾牛棚,工作人员23人,其中驻场兽医1人,夏季日产奶量8.6吨。有草库及搅料加工区,有20_亩玉米地订单,提供青贮饲料。

  (三)德仁牧场(小五家鄉)

  “合作社+公司”模式,20_年8月开工,基础设施投资1500万元,养殖奶牛251头,其中70头产奶牛,为伊利供奶。选址合理,半封闭状况,参观人员需超声波消毒1分钟后进入。共有4栋标准化牛棚,工作人员15人,其中驻场兽医2人,夏季日产奶量1.8吨。有草库及搅料加工区,有1000亩玉米地订单,提供青贮饲料。

  三、情况分析

  合作社模式,由主导农户具体经营,雇佣人数少,管理粗放,每头奶牛的单位产奶量不高,且疫病多发,经营者关注自动化挤奶设备高于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及设施。

  “合作社+公司”模式,伊利集团标准化及远程实时监控,技术、设备先进,投入人力多,科学化管理运营,单位产奶量远高于合作社运营模式,生产效率高。具体对比如图1。 

     (一)存在问题

  1.养殖业周转资金周期长。农户初始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市场成本、产品价格和销售量存在波动风险。

  2.家庭农场小农化。农户单打独斗模式容易造成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设施设备缺乏、生产方式传统守旧。发展家庭田园经济的模式,最终虽然在封闭的群落里能实现理想国式的自给自足状态,粗放式增长易于实现,但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动力不足,生产力的提升、智能化管理方面需要升级。

  3.合作社单一化。养殖合作社发展不成熟,日常管理以农户为主,且运营时间短暂,对风险的认识和综合发展方面的准备不足。

  4.“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探索中。分别以温氏集团、伊利集团合作带动的合作社、家庭农场虽然在技术和市场方面能够得到标准化、精细化的指导,收益有一定保障,但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各合作社、各家庭农场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需要在意识和能力方面加以增强。

  (二)对策建议

  1.扶持扶助+“抱团”发展。政府设置专项扶持资金;政府联合农商行/农信社设置农业普惠金融项目,减息免息等;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寻求发展,在公司的支持下主动改造升级饲养圈舍条件,依靠公司雄厚的资金及广泛的资源,顺利实现产销一体化,养殖户还能以这种形式获得一定的技术指导,规避市场风险。

  2.技术+设备常抓不懈。尤其是家庭农场式的农户经营,易于满足现状、固步不前。需要及时学习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对设施设备加以改良优化,避免囿于传统方式,实现继承中发展。

  3.综合发展与风险意识。养殖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疫病、技术、市场风险,为避免过于单一造成重大损失,可考虑产业链一体化、多元化综合发展。

  4.管理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对于主要负责人应提高日常管理的精细程度,进行专业学习,引进相应智能化设备、人员,提高运营能力,积极吸收利用互联网技术,国际化视野,充分利用资金资源,专业高效。

  农业现代化水平、组织管理形式的不同对农业劳动生产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成为可能,集体经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和成效显著。但各方的利益基础不同,长期发展的内生力量必然来源于代表农民根本利益主体的集体经济。因此,首先是要加大集体经济建设力度、增强集体经济的力量,以人力资源为抓手,发挥管理人才、技术骨干、精英、能人、新乡贤等核心作用,统筹整合土地、企业、科技等生产要素,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与历史人文传统打造农业特色产业。

  四、结语

  总的来说,内蒙赤峰元宝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较好,当地农民并没有大面积外出务工的情况,多在周边劳动,在调研中也没有遇见整体困难的贫困村,仅有零星几户贫困户。由于之前有煤矿产业,部分老板有资金资源、需要寻找合适的产业投资转型;特色养殖种植业如猪、牛、羊、蔬菜、种苗、花卉、林果等都有一定的基础;在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调研中发现,相关经营者都有很强的求知愿望、但多数未找到很好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而知名企业如温氏、伊利集团更多是从企业自身追逐利益的角度对农户生产和产品加以监督和购买;政府的引导、规范和整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现实情况是有意愿、有能力但还缺乏发展实力与成熟度,各乡镇需要在打造好自身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对资源资金提供有吸引力的项目,对农户给予先进技术、专业化管理和优惠政策等支持,对企业提供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也要加强监督监管。人是各种资源中最具有活力且居于主体的资源,五大振兴的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正是基于对人的核心主体作用的基本认识(图1),而乡村中集体经济则是把人力资源凝聚起来的有效载体,有了集体经济集中人、财、物力资源的整体优势,通过产业振兴的核心动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长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位[J].当代县域经济,20_(03).

  [2]柯炳生.從多维角度衡量产业兴旺[J].农村经营管理,20_(06).

  [3]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_(03).

  [4]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_(01).

  [5]佚名.进宝山[EB/OL].元宝山新闻网

  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党建+特色产业”,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一村一品”创特色。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油、蔬菜、林果、畜牧等“名、优、特、稀”农副产品,打造了特色养殖、设施蔬菜、豆制品加工、水产养殖、马铃薯种植等“一村一品”专业村60个,柞水核桃、豆腐、木耳、大豆等11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出了柞水农产品品牌。

  二是“党建+”模式强堡垒。围绕地栽木耳、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农业支柱产业,创建“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坚持一产为本,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导村民由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向高效农业转变。兴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家庭农场30个,示范带动贫困户2170户,户均增收6250元。

  三是“三变”改革激活力。鼓励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通过股权收益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稳定增收。已有6个“三变”改革示范村贫困户参股1420户,流转土地1064亩,整合资产1145万元,项目投资3771万元,已经发放股金证904户,两个村实现年底分红。

  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12月1日至2日,省长李国英到南陵县、芜湖县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特色制造、提升产业链水平,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芜湖县,李国英先后考察了芜湖宣城机场建设项目、航瑞航空动力装备、飞科电器、德力西电器等企业,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特别是把民用航空与通用航空结合起来,超前谋划空港经济发展,打造面向长三角、特色鲜明的航空产业集群。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在芜湖县,李国英来到红杨镇珩琅山玫瑰谷、湾沚镇桃源村相思园,详细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三产融合、乡风文明建设等情况,强调要积极引进各类资本、人才和企业投入乡村振兴,充分运用文化传承、村规民约等手段创新乡村治理。

  调研中,李国英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要立足农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特色产业,特别要进一步释放农村“三变”改革的红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变美、农民增收。要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突出创新引领,发挥各自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全面加强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建设,不断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荐阅读:

对照材料6个方面

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民主生活会的情况报告

党委班子征求意见和建议

纪检组关于驻在部门政治生态情况的调研报告

最新单位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

标签: 乡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