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评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2 20:26:2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摘帽,摆脱穷日子、住上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甜。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评,希望对你有帮助。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评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如何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口袋里的“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生态扶贫,贫困地区群众依托当地生态条件,走出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路子,以“绿”生“金”来,脱贫奔小康。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生态是大前提,脱贫攻坚是硬目标,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可以统筹兼顾,能够同步推进。因此,各地要在加强自然保护区整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步伐过程中,统筹好保护区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项目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生态修复与脱贫发展双赢。贫困地区要想富,生态是一道不能绕开的考题。比如,黑龙江省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等44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20_年选聘生态护林员1.7万多名,补助资金66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20_年以来云南省林草部门在深度贫困县累计聘用生态护林员12.06万名,带动51.7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有力促进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数据显示,全国生态扶贫共带动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增收,生态资源为脱贫提供机会。

  转化“绿水青山”,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随着生态扶贫产业的发展,山大沟深、地处偏远等发展劣势,正在成为贫困地区探索绿色发展、开发生态富民产品的新“热点”。贵州省从20_年12月开始实施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户均可年增收960元;陕西省平利县依托当地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种茶业换来“真金白银”;吉林省查干湖冬捕的名片越擦越亮,这几年到这里来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让贫困户搭上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快车……实践证明,农村生态环境好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就会红火起来,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

  营造“绿水青山”,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塞罕坝机械林场创造的巨大的生态效益、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为了减少对查干湖造成的人为污染,当地230公顷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同时实施种植结构调整;云南省怒江州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植树造林30万亩,带动6万人参与实现收益……此外,我国现有的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百分之六十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不少贫困村。随着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新兴绿色产业日渐兴旺,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金山银山。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双赢既是当前的治贫之举,更是长远的固本之策,只有要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生态脱贫相融共赢、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评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是《孙子兵法》中对部队行军作战的要求,也是在战场上百战不殆的不二“法则”。而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党员干部同样要善于运用这一“战场法则”,以“风林火山”之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其疾如风,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劲头抢抓脱贫进度。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冲锋冲刺的关键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可浪掷的“限量版”,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快字为要、分秒必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事事带头、时时争先,不让时间在指缝中“溜走”。俗话说:“时间宝贵,抓得住是黄金,抓不住是流水。”一切扶贫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妖作祟”,不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糟蹋”在“垒大户”“堆盆景”上,更不能“光说不练”,让“包村包户”停留在会议上、让“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搁浅”在嘴上,白白耽误宝贵“战机”。

  其徐如林,以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的作风凝聚强大合力。正步铿锵、队容严整,宛如树木徐徐展开,这样的军队无疑气势如虹、军威凛凛,展现出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昂扬斗志。同样,在脱贫攻坚战进入“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同党中央步调一致,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哿ν心答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当好“排头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充分发挥率先垂范、带头看齐的示范作用,从而引领带动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战场汇聚,凝聚强大合力。

  侵略如火,以踔厉奋发、锐意进取的斗志攻克深贫“堡垒”。“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是无数党员干部面对现今脱贫形势所发出的忧虑之声,也是当前不争的客观事实。的确,通过资金扶持、医疗救助、政策倾斜等外力手段,大部分贫困村、贫困户都已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走上致富之路。而剩下的深贫“堡垒”要么位于偏远地区,既无地理优势又无资源优势,要么家中无劳力或弱劳力,难以进行正常生产发展。面对这类“扶上马”简单、“送一程”很难的贫困“钉子户”,党员干部不能“点到为止”“浅尝辄止”,而是要点燃斗志,想尽办法、下足功夫,铆足干劲“拔钉子”,根据各村各户贫困现状、致贫原因、脱贫路径,遵循“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学则学”,一村一村制定“战略”,一户一户谋略“战术”,最终实现一个“堡垒”一个“堡垒”挨个击破。

  不动如山,以安如磐石、稳如泰山的意志夺取全面胜利。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伴随人类几千年发展而不止,绝非轻轻松松几次“冲锋”、几场“战役”就能“削株掘根”。对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坚决克服厌战情绪和松懈心理,切不可因“百里已行九十”而心生“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特别是在这掘井九仞未及泉、胜利在望未全功的关键阶段,更要以安如磐石、稳如泰山的意志,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落实落细帮扶政策,坚持做到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进一步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继续对脱贫攻坚成效、扶贫协作、驻村帮扶进行严格考核,让脱贫成果经得住历史和人民检验,真正做到贫困一日不消除,扶贫工作一日不“打烊”。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评

  20_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越到最后时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绷紧这根弦,越要以奋勇直前、披荆斩棘的决心和态度来完成最后的冲刺。在这个最后的紧要关头,做为纪检监察机关,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发挥监督执纪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管理、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督,将脱贫领域监督抓到底抓到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要提高站位,强化认识。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负责的勇气和担当主动作为,将监督视角延伸到脱贫攻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横竖到边,确保无死角。

  要切实发挥职能职责。按照抓早抓小抓细的原则,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严肃查处扶贫领域工作措施不力、敷衍搪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及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和违纪问题,强化执纪问责力度,切实杜绝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问题,坚决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要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坚持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相结合,抓好纪检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净化、完善、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带头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纪检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推荐阅读: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钟南山抗疫事迹材料

党委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报告

杜牧的诗作24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24桥是如今扬州著名景点什么中的一个

支部委员履职承诺书

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小组建设质量的思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