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3 10:57: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回溯深圳历史,在短短四十年间,深圳曾创出约一千个‘国内第一’,这其中的许多‘第一’,正同改善营商环境有关。若没有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深圳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深圳也无法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在日前举行的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措施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营商环境整体指数提升1%,可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提高0.36%。

  从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放眼全国,精兵简政、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国家行政学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形态随时做出有效的政策调整。 

     四川成都:首创海关“互联网+企业注册”服务

  7月12日,一台价值160万元的路虎揽胜加长版平行进口整车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清关出区。这是自今年7月起降低关税后,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台清关出区的平行进口整车,也是全国首台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实现保税清关出区的平行进口整车。据了解,此次清关出区的路虎揽胜加长版平行进口整车较4S店价格便宜20万-30万元。

  而之所以如此实惠,除了整车进口关税下降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口岸功能与配套服务。首先是成都铁路口岸获得平行车整车进口资质,为平行车整车进口业务提供了条件;其次成都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创新开展的保税业务降低了成本,为平行进口车让利实惠提供了空间。

  最近,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拿了两个“第一”。由广州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_-20_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在制度创新评价的五个一级指标中,成都的“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均在我国第三批自贸区中位居榜首。

  这与成都的开放口岸功能及配套服务密切相关,近年来成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并拓展特色应用功能,首创海关“互联网+企业注册”服务,实施关检联合查验区“一次查验”模式,“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改革减少报关单量逾九成,成都关区的进出口通关效率在全国42个关区中名列前茅。成都市最近出台的对外开放新一轮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其中包括建设通关便利示范城市,进一步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广西柳州:持续发力增强纳税人获得感

  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挂牌成立当天,第一时间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关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最大程度实现纳税人办税更优、成本更低、体验更好,多措并举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打造为民便民利民的新税务。

  柳州市税务局切实落实自治区税务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50项便民利民措施,明确分工出台《柳州市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任务分解表》,力争让纳税人税收负担更轻、报送资料更少、办税流程更简、办税时间更短、办税手段更优、服务层次更深,确保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早行动、早落实、早见效。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柳州市税务局以新税务机构挂牌为起点,全市税务系统在全面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一厅通办”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柳州税务征纳互动平台”和“新办纳税人服务套餐”,夯实柳州税务服务品牌和基础,纳税服务部门进一步按照“智慧纳服办税系统”工作要求,着力打造“智能填单、智能导税、智能预审”等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功能,切实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为推进柳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智慧和税务力量。

   陕西西乡: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位于陕西西乡县城南街道办中渡村的西乡捷得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是该县今年又一个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社区工厂。

  该项目总投资2500余万元,主要从事中高端服饰制造及外贸销售,计划每月生产服装10万余套,实现销售产值8000余万元,可吸纳300余名劳动力就业,预计人均增收20_元以上。

  今年以来,该县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加大苏陕协作力度,积极招商引资,重点招引劳动密集型、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项目。该县分别成立了农业、工业、文化旅游、社区工厂、城镇建设、科技创新等6个专业招商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模式,目前已与有合作意向的外地企业开展深入洽谈交流共计68余次。

  新出台了招商引资系列政策,在贴息扶持、设备投资、土地供给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对中小企业加大扶持,由政府修建标准化厂房,协调企业闲置用地,企业以租赁形式可直接“拎包入驻”,并且免租期两年。

  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从企业的招引、考察、洽谈、签约、注册到实施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进、及时沟通,并协调全县各部门积极解决各环节中的问题。同时,该县还成立了“外来企业家协会”,通过定期与企业开展沟通座谈,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向,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保证企业能持久运营。

  重庆两江新区:“跑”出优化营商环境“新速度”

  重庆两江新区近日制定了《两江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方案(试行)》。《方案》分为十项主要任务,共计40条举措。十项主要任务具体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打造良好招商引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两江新区通过出台“放管服改革40条”,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数据显示,两江新区已经大幅取消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从226项调整为32项,市场准入环境显著改善。两江新区还建立了企业注册登记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企业注册登记审批时限从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平均2个工作日,提速90%;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2.8%,平均办理时限由24个工作日缩减为9个工作日。截至今年6月,两江新区实有各类企业达69698户,注册资金9043.08亿元,同比增长28.97%、9.75%,市场主体净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两江新区将“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速度”,通过精简环节、压缩时限、实施互不为前置、承诺免审等措施,确保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到施工许可证办理的行政审批时间,一般工业项目压缩到16个工作日以内,房地产及社会投资类项目压缩到34个工作日以内。 

  海南陵水:网上网下做好“加减乘法”

  7月13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通过了《陵水黎族自治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今年起,陵水将实施审批服务标准化、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服务时限、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等36条新举措,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便民利企服务方式,让企业和群众现场办事“只进一扇门”,实现政务审批服务像网购一样便利,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为此,陵水精心在网上网下做好“加减乘法”,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让服务实现便捷化。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限时办结,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行政审批类事项的原则上办理时限不超过3个工作日,备案类事项不超过1个工作日;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探索“多规合一”下“零审批”,着力解决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多、办事难、耗时长等问题。

  做好综合管理的“加法”,让服务实现精准化。对企业和群众办理的重点事项,利用“制度+科技”固化审批流程,确保从受理、审核到办结、发证全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信息可追溯;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组建专门的企业投资项目服务机构,在全县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制度。

  做好优质服务的“乘法”,让服务实现智能化。推广运用人工智能、语音录入、人脸识别等手段,探索对简单、适宜事项开展智能审批,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推行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异地代办、跨层联办、智能导办、一对一专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20_年9月30日上午,新蒲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大亮召集区营商环境建设局、营商环境指标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召开“新蒲新区营商环境评估指标调度会”,为全力做好20_年度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迎检工作作准备。

  会上,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蒙小文同志全面解读了遵新营委办发〔20_〕5号《新蒲新区营商环境部门指标解剖分析报告》,从营商环境指标现状、样本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解剖,通报了20_年第三方考核评估时间、评估方式,并对近期营商环境评估工作进行安排。一是对标市级,整改提升。严格贯彻落实《遵义市优化营商环境28条》文件精神,将《新蒲新区优化营商环境30条》作为优化新区营商环境行动指南,紧紧围绕各指标环节、时限、成本、材料等内容,认真开展自查整改。二是聚焦短板,实干巧干。针对指标报告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短板指标,深入分析原因,更加注重方式方法,总结去年第三方迎检经验教训,学懂弄通评估方法及评分规则,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协调联动、强化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各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新区20_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出谋划策。

   张大亮指出,营商环境是一项民生工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各级部门必须转变观念,优化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将行政审批事中减环节、减时限、减成本、减材料等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当好企业“服务员”,让企业真正感觉到新区营商环境的温度和力度。

     张大亮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各个指标牵头单位才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力量,各部门应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抓实抓细营商环境评估工作。二是要创新方法,主动服务。营商环境直接关乎地方发展的好坏,是各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风向标。各级部门应树立政府机关就是“服务员”的思想观念,不仅服务态度要好,办理效率还要高。二是要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第三方考核评估工作即将开始,各指标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应进一步梳理迎检资料,认真组织学习营商环境评估实施方案,仔细核实指标样本,全力以赴地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营商环境提升永远在路上

  最近,山东人的朋友圈都在转发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山东入选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省份!

  据报道,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召开20_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发布了“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结论。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是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北京、温州、宁波、深圳、广州、成都。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省份是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四川、福建、河北、湖南。

  山东全国第六,依旧可喜可贺。近年来,“营商环境”是一个高频热词,各省份、各城市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都在抢“C位”,竞争可谓激烈。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绩总是留给努力付出的人。山东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前十,说明近年来山东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取得了巨大成果。“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最优发言权。这次“万家民营企业”给山东点赞,是对山东最好的鼓励和信任。

  营商环境究竟多重要?观察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省份GDP排名和各城市GDP排名的情况,不难发现,全国营商环境前十名的省份和城市,其GDP的表现基本都很出色。换言之,营商环境好了,不仅不用担心GDP的问题,未来也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事实证明,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只有持之以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环境都有一定的脆弱性,营商环境也不例外。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硬仗”,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今天,优化营商环境步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行动,聚焦“堵点”“痛点”“难点”,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惠企举措,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须讳言,山东的营商环境依旧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比如说,山东GDP居全国第三位,营商环境排名仅第六位,而在全国营商环境前十的城市中,山东无一城市入选。此外,中小微企业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等方面还在不小的困难和劣势。

  差距就是动力,榜样就是力量,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今天,山东取得营商环境前十的成绩,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更要像爱惜眼睛一样,珍视这个“好口碑”。令人期待的是,不久前通过的《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_年1月1日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将有地方性法规可依,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推荐阅读:

2023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

关于当前意识形态分析党课讲稿

民主生活会个人检视材料

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林祥谦领导了什么震撼中外的什么

个人四述工作报告

标签: 环境 路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