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环境分析
摘要:实行环境会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套计在一些田家的实行已经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而在我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可以通过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环境会计基本准则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分阶段对环境套计的实行进行逐步提高和推广,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等途径来创建适合国情的环境会计,以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剧增,自然资源的消耗强度增大,能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使环境保护更加有力,人们开始考虑将与环境有关的各种数据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既是当前国际会计领域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于20_年7月发布的“中国会计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中所确定的重点课题之一。因此,研究环境会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环境会计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世界范围内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般认为,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目前,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环境会计,都已经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研究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到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目前,理论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研究成果颇多,但还没有形成理论系统,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的环境会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当前,在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从观念方面来看。企业的环境责任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对环境业绩在企业形象塑造、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2)从制度方面来看。目前仍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环境会计准则。(3)从研究方面来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尚未建立起来。(4)从实务方面来看,企业没有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与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2 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重要意义
2.1 实行环境会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对于企业来讲,实行环境会计后能促使企业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使企业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的道路。同时,对于政府来讲,实行环境会计后,政府就可以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从而真正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有效落实并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因此,环境会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手段。同时,也唯有运用环境会计方法,才能更准确地核算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2 实行环境的能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环境会计要求将环境损耗、环保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等作相应的会计记录。这必然会对企业的总体效益产生影响,从而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同时。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实行环境会计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几年来,环境管理逐步从“以控制工业化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化污染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重”的方向发展。这说明产生工业化污染的企业不仅应被控制,还应该让企业参与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上来,使企业不断地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并相应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环境。拓展了会计主体的活动领域,相应的会计核算范畴也应拓展。当环境事项的核算扩展到一定程度并自成体系时,必然产生会计的一个分支,即环境会计。
2.4 实行环境会计有利于正确衡量GDP
按照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国民生产总值未扣除环保支出,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而正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产品经济的状态下,忽视了资源和环境的补偿,未能将环境资源的消耗和补偿列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得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失真。为了保护环境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应该把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环境会计能够促使其实现。
3 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措施
3.1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可以成立环境会计研究机构,该机构可以由会计、经济管理、环境资源、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对环境会计理论、环境成本、企业行为、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行环境会计的办法。同时,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而许多国家的环境会计都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所以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3.2 建立环境会计基本准则,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为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我国必须建立环境会计基本准则,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将企业对环境问题的披露作为强制性的法律规定。通过这些有关法规制定,使企业更加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和要求,促使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环境会计;
3.3 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环境资源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完善。是保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
3.4 分阶段对环境会计的实行进行逐步提高和推广
可以先进择少数基础条件好。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提高再全面推广。一是形式上,可先采用“文字说明或附注”的方式,然后再逐步过渡到“货币量化、正规报表”方式。二是内容上。可以先报告部分基本的和易操作的内容。如环保投资与支出,环境污染罚款等,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可以作为环境会计报告对象的全部内容,三是核算方式上,可以先不作正规的专门记录,只是从现有的会计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中摘取部分资料形成环境报告。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建立完整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体系。
3.5 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_边缘性应用学科,要求运用者要具备环境会计及与其交叉的相关学科知识。因此,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一方面要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修改并扩展环境会计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