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贷币供应超常规增长,较多的贷币追逐较少的商品,投资和消费过旺,社会信用膨胀,生产过热。通货膨胀的特征是供不应求。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结构失调型、输入型与综合型导致的通货膨胀。
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
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1、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1958年到196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亿元。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⑷严格控制财政管理,压缩财政支出;⑸控制贷币发行,组织回笼贷币。一直到1963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物价有所回落,经济秩序基本恢复。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通货膨胀:这个时期属于“隐蔽性通货膨胀”虽然物价很稳定,贷币发行增长比例不是很大,但商品供应匮乏,上百种商品采取凭票限量供应,实际的黑市价格往往高于国营价好多倍,再加上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影响,使基建战线拉的过长,财政19741976年连续赤字,贷币流通再次出现大的波动,直到改革开放前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1、1979年1980年的通货膨胀:这个期间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过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后经济恢复较快,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上升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实现了连年大丰收。同时为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在改革的第一年,国家首先提高了过低的农付产品收购价格和8类付食品的销售价格,放开了小商品价格,客观上增加了财政支出,财政连手出现赤字;第二,为了调整过去压低消费水平的情况,适当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积极扩大就业,扩大了社会需求;第三,1979年以来新建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新,投资大,这些在建项目不能马上完工。这就导致了1980年明显的物价上涨,零售物价指数高达6%。为了抑制物价继续上涨,克服面临的通货膨胀,在适当紧缩需求的同时,重点从改善商品供给入手。压缩了基建规模,减少了财政赤字,控制了贷币发行,同时着重改善供给。就是在国民经济计划和信贷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贷款支持日用消费品生产,增加农产生产资料和农村建筑材料的产量,加强重工业服务方向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既搞活了经济,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又基本上控制了贷币供应量过剩的问题。
2、1984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较为严重,1984年物价开始上涨形成基建投资、消费基金和信贷规模严重失控。1985年和1987年被迫采取全面紧缩的宏观政策,但是在物价上涨刚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又放开了贷币发行的闸门,这一放便不可收拾,1988年1989年物价上涨猛增到18.5%和17.8%,1988年,银行现金净投放高达679亿,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下降,商品市场出现抢购风潮。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持续“过热”增长与物价改革不适当的宣传造成的。1984年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4120亿元,占同期国民收入34.9%,年均增长率为18.5%,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近一倍,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导致了银行贷款的猛增和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1984年1990年现金发行,贷款数量平均每年递增26.6%和23.8%,而同期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平均为9.3%和9.5%。
1984年199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575.6亿元。信用膨胀使社会总需求不正常扩大,而且巨额财政赤字使政府大量向银行透支和借款,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在投资需求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需求膨胀,1984年1990年,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7.9%,在个人消费基金增长的同时,集团消费也大幅度增加,1984年1990年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8.8%,消费需求膨胀。1985年我国实行了全面紧缩的贷币政策,以后又相继采取了“紧中有松”,“紧中求活”等政策措施,1989年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实行紧缩的贷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使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3、1993年下半年1997年的通货膨胀:199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过热,零售物价水平上升13、4%,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竟高达21.4%,成为历史上最高的物价涨幅,1995年以来,在行政限价和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上半年零售价格指数仍为113.3%。下面对其特点、成因及治理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的特点:、物价上涨的时序呈现结构性。1993年下半年出现的通货膨胀与1984年1989年期间出现的种类价格同时全面上涨不同,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1994年主要表现为付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总量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压总量与总需求已经很难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而1984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投资消费需求双向膨胀,只要控制总需求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抑制。1995年以来,通货膨胀出现了一边压需求,一边日用品,食品价格上涨,结构性矛盾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等深层次矛盾突出。、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承受能力逐步增强,没有出现盲目抢购商品风潮,居民能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支出,有选择性地购买商品。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工资奖金增长过快,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由于工资的刚性,生活资料价格由于通货膨胀上涨,导致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也不断上涨。第二,能源、原材料、交通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加工企业产品成本上涨。上涨了价格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投入生产,反过来又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周而复始,循环推动,形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三,税制改革加重了部分企业部分产品税务负担,提高了企业与部分产品的成本费用;第四,汇率并轨导致进口产品成本上升,进而推动物价水平上涨。、需求过度膨胀,贷币超量发行。1993年以来,由于开发区与房地产热,1993年下半年出现“过热”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率高达38.7%,1993年固定资产计划投资8000亿元,实际发生11800亿元,1994年计划投资1300亿元,实际投资达到15926亿元。同时总需求过度膨胀导致贷币供应超量,1993年贷币流通量高达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导致贷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工业中基础工业的发展又滞后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又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物价涨幅最大的是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产品和农产品,使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二元经济格局下,我国各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平衡,这些结构性矛盾都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困难重重,形成“倒逼”机制,企业亏损不破产,贷款不偿还,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下滑。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银行又不得不给企业贷款。、新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超过市场承受能力,1994年价格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相继出台,在经济生活中引起连锁反映,影响到商品价格上涨。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综合治理,由于导致通货膨胀既有总需求膨胀的原因,又有成本上升推动与结构失调方面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既要控制需求,防止收入超分配,又要改善供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及能源等基础与瓶颈产业,通过贷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相互配合,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结构上的平衡。、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通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效益。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注重使用经济手段,此次通货膨胀是在由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政府采取了“软着陆”的方式,实行适度从紧的贷币政策并辅之以稳健的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税收、外汇等手段相互配合,1997年通货膨胀得到了治理,“软着陆”取得了成功。
4、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1998年200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政府通过实行扩大内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贷币政策,通贷紧缩得到了治理,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7.4万亿元到2000年达到8.9万亿元,2002年达到10.2万亿元,1997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7.7%。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显现出了通货膨胀的趋势,重点是日用消费品价格,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上涨。2004年CPI涨幅为3.9%,相对于2003年的1.2%,上升幅度提高了2.7%,2005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9%,CPI涨幅回落到1.8%,2006年CPI涨幅仅为1.5%,2007年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4.8%,通胀率由2006年的1.5%升高至4.8%。(见附图一:中国1980年以来通货膨胀率走势图)。2008年1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1%,食品价格上涨18.2%;到4月份CPI同比增长8.5%,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2.1%;到5月份CPI同比上涨7.7%较上月回落0.8%,食品价格上涨19.9%,较上月回落2.2%,紧缩政策见到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仍然在高位运行。(见附图二:中国2007年2月以来CPI走势图)。本轮通货膨胀的另一个特点是全球性的能源与粮食价格上涨,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刚性与农业的弱质性和基础产业性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至关重要。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18%外汇储备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达到13500亿美元,2008年达到19500亿美元。尽管人民币升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出口数量,但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我国2006年2008年间外汇储备增加约5000亿美元(约合35000亿人民币)。为了避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给我国带来更大的汇率损失,进而影响我国的出口,中国人民银行只能采取买入美元,向市场投放几万亿的人民,虽然紧缩的贷币政策如利率的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不继上调会抵消部分贷币投放,但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加之紧缩的贷币政策的时滞效应,所以,本轮通货膨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治理。同时,越南发生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2%的金融危机,导致越南股市市值减少近一半,大量热钱外逃,越南经济受到严重打击。这将会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并对外国对越出口十分不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八级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几千亿的经济损失,到2010年完成重建,会造成近万亿的固定资产投入,约占全国总投资的10%,这将进一步造成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大量需求,会导致新一轮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美国由次级贷款引发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转为次级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欧洲等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造成我国出口量下降,GDP增速放缓。国家出台增加出口退税政策,刺激出口,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降息与减税等措施,力挺房地产市场,会因为新一轮投资过热,引起物价持续长涨。2009年以来,尽管CPI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小幅负增长,但是,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祸根,导致2910年到2011年CPI持续走高(见附图三:2009年以来中国CPI、PPI走势图),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见表一:2010年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直到2012年二月份CPI才降到4%以内(见附图四:中国2012年全年CPI走势图)。
表一2010年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
日期政府机构货币政策类别出台政策201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5%提高50个基点2010年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6%提升50个基点2010年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6.5%提升50个基点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2010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从17%和13.5%提升50个基点注: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结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应当健全治理通货膨胀的长效机制,来消除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第一,宏观层面。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贷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的预警与调控机制,并使其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在科学统计的前提下,以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为准则,正确处理好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前做出宏观政策调控,避免被动调整给经济带来大的波动。在目前由于以美国、欧洲等国为代表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下,已经造成我国出口量下降,GDP增速放缓。所以,在治理通货紧缩的同时更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第二,微观层面。采取我的导师李炳炎教授提出的企业净收入分成制为特征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这是由于分享制有消除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功能。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后,由于成本只是C,工资不在计入成本,工资的刚性被消除,工资的增长不会导致成本价格上升,而且工资的增长率始终低于劳动生率的增长率,同时也不会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于净收入分成制追求的是净收入最大化,所以会导致职工想法识法降低物耗成本,产品的销售价格会相应降低。所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兼顾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而且把三者的利益统一到增加净收入上来。净收入分成制是从微观经济基础中解决通货膨胀的良策。正如马丁、L、威茨曼所言“分享经济有一种不屈不挠地吸收失业工人,增加产量,降低价格的内在冲动。就像一台没有熄灭的发动机,试图在充分就业的循环上自觉启动。分享经济有内在的三面锋刀,可以用来对付失业,生产停滞和价格上涨趋势”。可谓是通货膨胀的天敌。因此,只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一起来治理通货膨胀,就一定能够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参考文献
1 李炳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李炳炎:《李炳炎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 孔祥毅:《中央银行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 曹龙骐:《中央银行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黄 达:《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