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战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3 19:20: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金融战是指利用货币资金、融通手段在军事或非军事领域进行和实施的战争、战略、战术及战役,争取利于本国或本集团的利益。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战,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战

  一、对美国的基本判断

  1、主要矛盾判断:换位观察,在美国顶级政治经济精英和幕后财团寡头眼中,在中华文明复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是全球范围内真正危及美国霸权存续、国家获利模式及其全球掠夺财富资源运行机制等等根本性国家利益的主要矛盾方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军事乱象纷呈、摧毁与反摧毁的、各种竞争型对抗型战略战术等等现象观察、形势判断与对手策略分析的“核心视角和核心立场”!

  2、思维方式与行为逻辑及策略判断:美国是西方强盗文明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欧洲老牌列强)的高级强盗文明代表者和强盗集团领袖国,文明基因所决定国家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以及谋略手段都是主动攻击性加欺骗隐蔽待机性复合型的。从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的美国的所做所为分析,几乎可以确定,彻底绞杀中国的秘密计划早有预案和布局。由于中国国运初盛和社会稳定性基础强,因此美国最佳的整个战略企图、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是在核恐怖均衡背景下和常规军事力量接近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最低、代价最小、攻防兼备效果最好的现代软型战争,即金融经济战与舆情战来彻底摧毁并肢解中国。

  3、对华战略攻击路径:由于中国政治社会系统稳定性非常高,摧毁中国国家抵抗力与社会安定性必须首先整垮中国经济,整垮中国经济必须首先整垮中国金融抵抗力和摧毁人民币,是美国对华战略攻击路径与决胜步骤的必然选择!这是判断中美软性战争的战略发展阶段的形势判断要点,也是我们观察任何中美博弈动态与动向趋势、鉴别美国任何战略战术动机与透视美国任何战略战术手段与举措、预防中国自己出现任何形势判断失误和出现必然导致国家灾难的颠覆性错误的客观基础和‘核心聚焦点线。

  二、斗争形势的基本判断

  1、战略欺骗佯动与战术骚扰判断:为了干扰中国正确的形势判断,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佯动欺骗行动。美国降税引导美国海外企业回归、看似对全球实则对华的贸易战等等都是战略欺骗的佯动,因为这不符合美国最基本的‘高科技、金融、能源、军事’的强国路线方针和全球霸权基本策略逻辑,以及美国最基本的国家获利模式和运行机制、国家思维方式和国家行为逻辑。台湾、印度、越南、朝鲜、东海、南海、印太等等地缘政治军事干预现象,在军事上无法征服中国的状况下,显然是分散中国注意力与国力军力分配的战略欺骗佯动和战术骚扰动作。

  2、美国当前战略和战术表象的本质判断:20_~20_是美联储预定的美元加息周期,也是美国发动对华金融战的攻击时机日渐成熟时窗。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美联储的缩表、加息并不是因为美国通胀所迫而收缩全球银根,而是回笼整合包括欧洲老牌列强财团寡头资本在内的全球美元存量分布和流量,意在寻求并实现整合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列强集团的资本实力,对中国形成压倒性的决战攻击实力优势。这是明显的战略出击前的‘握拳动作’。而要求中国加快放开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和省级国有银行)、大型证券保险公司的外资控股限制,是为了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入侵门径而获取在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和各个子市场协同作战中的战略主动性与战术隐蔽性、调整不利战场因素和创造合法攻击机制,并为胁迫中国进一步放松外汇管理局对人民币、外币的进出境的管制与控制等等创造借口!具体战术动作的本质是快速布局并完成各个协同市场作战要素配置,使之能够通过操纵股指期货、证券市场、房地产等长期资本价格指数、债券融资和资金拆借机制、石油期货粮食期货及重金属期货……等等战术动作引导,完成对人民币进行最后一击的境内外市场协同作战的战略要素准备,即完成美国对华第一阶段金融战整体有利的域内外战场态势、战争资源机动和战略攻击造势等等准备!这是美国发动对华软性战争的第一战略阶段的金融战的战役准备。

  3、未来斗争形势预判

  (1)清除中国金融防火墙、各路木马资金注入,控股众多国内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之后,境内群狼攻击必将大大削弱中国金融的战争资源调配力、主战力等等内在抵抗力,届时,美国发动全球性的和中国境内的离岸与非离岸的金融市场系统性协同作战的人民币汇率战,在中国金融各关键隘口漏洞百出无力招架的情况下做空人民币汇率,制造人民币恶性贬值的市场效应和市场预期,一举摧毁人民币的境内外金融信用。

  (2)利用人民币超常态大幅贬值之机和央企混改的不可逆进程,全面展开超低价收购兼并肢解央企(在严峻中美斗争形势下的央企混改提议者值得高度警惕)所代表的整个中国经济命脉的经济产业大战!

  (3)、如果美国在对华金融战役取胜之后,无论最好对华经济产业大战战役成败如何,美国都是赢家。至少实现了中国历史积累财富和新创财富(以贷款利率为代表的社会平均投资利润)的大转移与大洗劫,实现了美国幕后财团金融寡头们精心设计的通过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要枢和产业经济命脉央企等等股权控股收购、控制垄断中国金融和产业命脉的决定性战略主动权。最坏的结果是通过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货币化形式——股权控制,彻底导致中国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彻底变质,以及中国上层建筑合法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合理性的彻底丧失,在实质上实现全面控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使中国重蹈前苏联解体前后的经济、金融、产业命脉毁灭的覆辙!

  三、斗争形势的紧迫性、反常性、严峻性和复杂性

  1、紧迫性:美国在全球的金融动向的逻辑分析和美国以贸易战讹诈要求中国加快开放金融管制开放的事实,明确提示,在未来二至三年内,美国对华首次战役的真正的首要主攻方向和主战场是中国金融领域,战略意图与阶段性战略目标就是彻底摧毁中国金融抵抗力和人民币!美国加息周期仅剩两年的基本形势和美方对贸易战降温处理表态意见已经证明,美国已经迫不及待!美国的战略急躁和战前躁动已经凸显无疑。

  2、反常性:美国主动出击的贸易战清单,直接攻击中国未来产业经济引擎“七寸”,就可知美国对华启动的新型软性战争的策划之周密、计划之精细和套路之诡异!结合美国的其他地缘政治、军事、金融、舆情等等超常规安排综合分析,表明绝不是单纯的孤立主义保护贸易战噱头,而是美国杀心已决,是即将全面展开发动对华实施软性战争的国家体系战争信号!对此,中央必须认清形势和征兆,绝不能心存侥幸!不能只谋一隅!更不能做出危害整个经济金融战略安全利益的根本颠覆性的妥协安排!因为美国发动此次软性战争目的,就是希拉里竞选时扬言的“1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希拉里的讲话实际上是美国幕后财团寡头们密商的‘泄密’和战争号角。一切反常现象,如,时间节点如此之巧合,更换的美国领导人及其班子如此之鹰派,套路步骤如此体系化精细化,国内某些经济金融举措如此配合,是必须高度警惕的反常现象!

  3、严峻性:就知己知彼而言,必须清楚认识到目前中国的敌国领袖非同寻常。透过乱象纷呈的美国政治烟幕(或许是故意释放的关于特朗普执政合法性问题、执政能力问题、花边新闻等等烟幕),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历来操纵美国政治的幕后财团寡头们能够让特朗普上台,而并未出现以往的美国总统遇刺危机,其幕后政治妥协交易玄机虽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貌似以非常态方式上台、看似任性莽撞而实则心机过人、‘装猪吃象’的特朗普,绝非等闲之辈!而且正是美国这个历史时期的国家利益所需要的、不按传统政治经济牌理出牌的、开拓性的、资本玩家型的最佳国家领袖!因为美国将要对华发动的战争,不是传统战争而是新型软性战争。特朗普的任期就是战争期!

  4、复杂性: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和时机下,国内某些经济金融举措如此配合,如立即仓促加快实施开放金融、实施央企混改等等,是令人担忧的,也是令人值得高度警惕的。

  四、政策建议:

  面临新型的软战争局面和形势,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1、指导思想:中国必须利用党的坚强领导和举国体制优势,做好软型战争形势下的全体系全民战争动员与宣传准备。对内加快清理隐蔽在核心要害部门和中高层的国贼汉奸洋奴,消除对美在作战中人祸隐患,强化金融(尤其是银行)和国家命脉产业央企和省级国企股权入侵控制壁垒,对美坚决斗争寸土不让,宣示中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决心和国家意志,摧毁美国贪婪图谋和攻击意志,并下决心做好传统战争的以战止战准备!

  2、斗争准备: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和国企改革的领导和严厉问责机制,中央与地方、各个经济行业和要害部门必须克服本位主义与患得患失,服从于对美体系型对抗战争全局,尤其是对美国第五纵队布局很深的经济金融学界、所有金融机构、命脉或要害产业实体、民企或买办财团和私营寡头界、新闻媒体互联网等等领域,中高层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党中央国务院最高决策机构与参谋部门,必须严明各项国家战争期间战时纪律、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做好全面的国家体系性对抗的应战组织体系准备,全面加强各类可能性突发事件的预测性政策研究和应变预案措施准备!

  3、策略建议:首先要明确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处理好常与变、有理有利有力有节等关系原则,因势因时制宜,不能总是局限于后发制人思路,或受制于消极防御思想和胆怯心理!要用不按牌理对付不按牌理,用超常粉碎超常!做到以快胜慢和以慢制快的有机统一,要有让美国胆寒的围歼一局令其全溃的超常谋略和令美不知所措的反击措施!总之,必须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意志作为一切形式的战争指导原则,并贯彻落实到未来即将发生的国家系统性对抗组合拳思路中!必须寻求扭转当前危局或被动不利局面的根本性措施!必须指出的是,长期消耗战非中国崛起所宜,最好选择以某一能动摇美国国本稳定性的决战,作为危局突破口,达到少战或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战

  一,保尔森侵吞中国股民血汗,误导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应该何罪.

  一则消息说,现任美国财政部长的汉克.保尔森的高盛财团,在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中,大败亏损,只有他在中国的产业才挣得杯满盘溢.富得流油.更有人夸张的说,美国在选择保尔森作财长时,等于兼任了中国财政部长.控制了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这得从保尔森从区区五亿美元投资中国说起.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急需外汇投资,保尔森带着高盛财团的五亿美元来到中国.在经济交流中.他成功的说服二国.互派五百名经济学家在对方政府作经济交流的高参.

  这可是一步毒棋呀,中国派到美国的人,都让人家摆平啦.美国派进中国来的,全当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教师爷.连他们放个屁都说是做咸鸭蛋香的.哪个中国的经济学家说这事可能不对劲.马上用反对改革开放的帽子压死啦,十七大之前.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从未敢对美国经济作负面报道.美国的巴菲特,罗杰斯等,都在中央电视台上大放厥词.全是些哄中国股民放血的大骗子.

  就是这些国际骗子.联合美国那些私募基金,进中国股市做庄.将他们控制的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的股价抬到二十倍以上.做高股市到了六千点之后,突然抽资,收割了从中国股市攫取的近十万亿资产.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的将中国股市抛入动荡之中,中国股民的血汗就在国际金融资本的联合绞杀下.损失了近二十万亿资金.这是他们在冻灾震灾后,欠下中国人民的另一笔血债.为之跳楼的冤魂们会找你们算帐的.

  直到十七大后,也许是中央认清了美国高盛那伙人的真面目后.中央电视台二台.才开始对美国制造世界金融危机进行猛烈的抨击.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转变.

  为什么这样做.钱串子认为是中国吃了高盛财团制造的骗局的大亏认清了那帮骗子的真实嘴脸.意味着这帮高参在中国失去信任啦.这可是个天大的好事.倒持干戈,授人以柄.等于将中国发展的命运留给美国掌控.清除了内奸决策权.武器重撑在中国手中,中国才会打胜仗.可惜的是这一天来得太迟啦.中国在股市已经流失了二十万亿资产.那可全是中国股民的血汗钱哪.

  二.美国高盛财团要控制全中国经济命脉.中国重要产业沦入高盛掌控之中.

  就是前二天.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宣告完成.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将采用全国有形式,只对中国股民开放,外国资产不行介入.高盛财团老总兼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就跳了起来.坚决反对.法国总统也跳了起来,立马翻脸反华.

  保尔森说中国金融改革倒退了,他将说服美国新总统压中国继续进行金融改革开放.一个中国农业银行股改没有高盛的份.保尔森为何就象死爹一样的跳脚.说穿啦,原来他早就差点买下中国农业银行啦.

  机密就在于中国农业银行在县以下的金融领域内占有优势.和中国农村信用社一道,用中国农村金融业.控制了中国八成人口,七成存款贷款阵地.这块阵地留在中国政府手中.中国的金融产业就乱不了.法国也是用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出面买中国农业银行.也是差点得手.丢了一块肥肉,美国法国自然会气急败坏.

  美国财长保尔森任总裁的高盛财团在十多年时间里到底掌控了多少中国重要产业,钱串子在搜搜上浏览了一下,吓了一跳.

  诸位请看;高盛掌控股的中国金融业有.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还有差点得手的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能源行业几乎全军尽墨.中国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工公司全部落入保尔森手中.

  铁路;哈尔滨铁路局.房地产;中国商用物业.股市成长基金等,造船工业,志在控制中国军舰制造.中国军事装备工业包头钢铁公司,熔盛重工.直到控制中国的粮仓,中粮集团,(因中央警觉未得手).控制中国民众的副食品,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双汇集团.太子奶.还有许多许多.我不想看啦.也就是说,够啦.钱串子要问.保尔森,你到底想在中国干什么.没把中国彻底控制进你的手中,你就不罢休吗.

  有位在中石油有网友说.高盛控股只有25%/还不能说高盛控制了中石油.这位朋友说得很对.高盛所控股比例是只占25%,而且在中国国有银行业控股还不足25%,但在决策权上,就不是25%了.在十七大之前.高盛财团在控股企业中就是太上皇.甚至于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上也有相当大的威望.

  就是在美国金融危机明确表现出呆尔升那一手虚拟经济政策失败之后,高盛还带着中国国有银行上美国救市.中国国有银行投在雷曼兄弟银行中的那块损失资金近一千亿美元,就是在那档头发生的业务.

  现在好了.保尔森不灵啦.就因为他在美国入严重金危机之后,还在欺骗中国.让中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最后一笔的学费,中国交得才是真的值得.但愿这是保尔森在中国淘得的最后一桶金吧.

  三.任何试图控制中国发展的反华行径都将彻底失败.

  钱串子以一个中国正直爱国的公民告诉你,中国欢迎任何对华友好的朋友来进行友好投资和互利商业,但是要想控制中国改革发展方向,硬要中国全盘走向彻底的资本主义社会,做美国的经济奴隶是绝对办不到的,全中国人民决不答应,钱串子就笑你毫无战略眼光.美国总统布什手下的美国财政部长你也做到头啦,一个失去中国人民信任的知华派.对美国政府而言,已经毫无利用价值了.你在高盛投下中国的巨额资产还要不要经营.你要想彻底实施控制中国的野心.反而将让你彻底失去在中国所攫取的一切利益.

  那只会是高盛彻底崩溃的噩梦.为什么这样说,就因为中华民族用心和用理想在生活.最憎恶欺骗和敲诈,你让你的买办精英对中国政府的逼宫和敲诈行为.是最伤中国人民感情的讹诈.必将遭受彻底失败.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战

  (一)中美贸易战背后的经济战场

  当今世界,经济战是战争的重要形态之一,近200年来的世界历史,就是一个经济战与军事战交互推进的历史。

  20_年,美国公开宣布中、俄等为敌对国家;20_年特劳普张扬舞爪发动贸易战,中国政府硬气回应,奉陪到底。

  中美贸易鏖战正在进行中,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的较量将同步展开。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不仅仅是贸易战,贸易战背后的两大战场:金融战与实体经济战,才是双方较量的重点。

  贸易战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中国政府的决心;金融战场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中国金融政策的决策与调整;实体经济战场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企业与政府的联动程度,以及四大经济层级(市场、产业、金融、文化)的联动程度。

  “贸易战”以及贸易战背后的“实体经济战”、“金融战”,这三个战场带来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贸易战:

  贸易战本身并不可怕,尽管双方都会受到损失,但贸易战带来的损失是有限损失,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承受得起。受影响的主要是相关外贸企业,牵涉的贸易金额,无论1000亿美元,还是1500亿美元,都是可以估量的损失。

  ②实体经济战:

  实体经济战中受到影响的主要也是企业,只是覆盖面更宽。尽管实体经济战的失利,对企业效益、对国家财政都会带来较大的破坏力;但实体经济战的胜负,最终极的影响无论是第一大经济体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完成地位的逆转,还是进一步拉大差距,都不至于动摇国本,不至于危及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

  ③金融战:

  金融战的影响必然覆盖全社会,一旦引爆系统性金融危机,主权货币受到攻击,受伤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与投资者而已。如果企业在贸易战、实体经济战中受伤,还有政府可以帮着疗伤;如果国家在金融战中受伤,军事侵略、颜色革命、社会动乱就会随之而来,金融战失利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贸易战是金融战的前哨战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贸易战?中美贸易战会不会升级?贸易战的战火会不会蔓延至金融战场?

  要准确判断贸易战的走向,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实动机。

  贸易战只是经济战的外围战场,金融战才是经济战的核心战场。

  美国公然违背WTO条约,开启无厘头模式发动贸易战,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动金融总决战,引爆中国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国际资本大鳄为制造中国的金融崩溃,已经准备了20多年,通过经济领域钥匙人物的积极配合,在中国发动金融总攻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金融海啸离中国的距离,只差一个引爆的抓手。

  20_年之前,他们企图利用菲律宾岛礁事件、印度洞朗事件、朝鲜半岛事件,作为引爆中国金融海啸的抓手,结果这一些凭借外力的抓手都抓空了,现在美国亲自披挂上阵了!

  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了金融总决战的序幕。

  虽然贸易战是最切近的战场,对中国而言,最关键的是债市、汇市、股市三大金融战场的备战,其中主权货币保卫战是金融战的核心。

  你一刀,我一枪,中美贸易战的火力,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贸易战背后“声东击西”的金融战攻击。

  对中国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是重中之重。

  (三)以史为鉴:金融战的实质就是人为制造金融危机

  要赢得经济战的胜利,我们必须对经济战的实质、对金融危机的真相有充分的认识,不要被遮天蔽日的经济谎言、金融谎言所迷惑。

  自1812年以来,经济战作为特殊的征伐手段,被频繁运用于世界舞台之上,经济战的核心战役——金融战,作为大规模敛财、遏制竞争对手、控制主权国家的利器,更是为国际资本大鳄所钟爱。

  尽管某些专家学者将经济萧条归因于经济周期,将金融危机归过于个别投机者,但近100年来,国际殖民资本发动金融战的频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30年来,更是肆无忌惮。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到俄罗斯金融危机,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资本赤裸裸攻击东南亚国家主权货币,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专家在俄罗斯导演“500天休克疗法”,人为制造金融危机,明火执仗,毫不避讳。

  从委内瑞拉的货币贬值到土耳其的货币闪崩,谁敢不听话,就搞垮谁的货币、搞垮谁的经济,在委内瑞拉用一辆车的钱,甚至都换不来一车的货,这就是国际资本大鳄惯用的金融战手段。

  人为制造金融危机与经济萧条,主要目标有三项:

  ①胁迫政府立法,获得货币发行权:比如1907年银行危机,就是让“事实”说明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社会是多么脆弱,从而直接促成了美国私人央行“美联储”相关法案的出台。

  ②大规模收割财富,控制产业资源:比如1921发生在美国的农业衰退,就是针对农民的定向收割。

  ③遏制发展中国家,打击主权货币: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为了遏制东南亚国家的崛起,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为了制造卢布大崩溃。

  当然,很多金融战是多项目标的复合,一箭双雕。比如俄罗斯金融危机在破坏竞争对手的同时,大肆收割了俄罗斯70年建设积累的财富。比如1929金融危机,既收割了财富,又促使欧洲各国相继出台了放弃金本位的法案,同时也遏制了竞争对手的发展。

  200多年金融战历史,根据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四)金融战发展【第一阶段】1812-1913年:在美国催生私人央行的诞生

  美国建立后至美联储成立前的近100年期间,金融危机与经济萧条,频繁发生在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促成“私人央行”的立法,为私人代替政府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创建法律法规的“合法”支撑。

  ①1812美国金融恐慌:迫使政府授以私人银行央行特权

  1776年美国诞生,1781年履行央行职能的北美银行成立,股权比例,私人占80%,政府占20%。四年期满后,未被政府延期。

  1791年履行央行职能的美国第一银行成立,通过汉密尔顿等资本代理人的不懈努力,这次获得了20年特许期,股权比例,依然是私人占80%,政府占20%。

  1811年,20年期满,美国第一银行特许权延期被否决。

  1812年,资本大鳄发动金融战,制造经济萧条,军事战也同步展开。

  1812金融恐慌,使美国政府最终向私人资本屈服,再次把央行职能授权给私人资本。

  1816年,履行央行职能的美国第二银行成立,特许期20年,股权依然是80:20的老套路。

  ②1837美国经济恐慌:美国第二银行的特许权延期之争

  1833-1836年之间,美国第二银行的特许权延期之争空前激烈。坚决反对私人央行的杰克逊总统,连续两次更换财政部长,从银行中撤出政府存款;私人资本代理人比德尔公开吹嘘“银行让经济崩溃的计划”予以胁迫。结果比德尔被捕,众议院以134对82否决了央行职能的再次特许。

  1835年杰克逊还清最后一笔国债,于是就上演了劳伦斯刺杀杰克逊的惊险一幕,但因为手枪二次炸膛,刺杀未遂。

  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20年特许期满,退出历史舞台。1837年金融大恐慌随之而来,持续的经济萧条,股票价格复仇式的下跌,全美90%的工厂关闭。

  这次美国政府与资本大鳄博弈引发的经济恐慌,直至1843-1848年的金矿大发现,才宣告结束。

  ③1857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收割美欧财富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大发现打破了国际资本大鳄对黄金供应量的绝对控制,1848年国际银行家也开始大规模扩张信贷,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美国经济进入了黄金岁月。

  1857年,国际银行家再度出手,突然猛踩信贷刹车,引发了1857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达成的主要目标是财富收割。随著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1857世界性经济危机

   ④1867美国经济恐慌:货币供应量减少三分之二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林肯发行绿币,推出政府货币。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林肯被刺杀。

  1866年资本大鳄促使新的执政者推出货币紧缩法案,撤回流通中的林肯绿币,紧缩货币供应。

  1866年美国货币供应量有18亿美元,1867年只有13亿美元,一年时间货币供应减少了近1/3。

  战后的美国随即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萧条。

  1873年国会通过铸币法案,银币铸造突然停止。银币的废除,更是雪上加霜,加重了金融恐慌的程度。

  1876年美国货币供应量只有6亿美元,与1866年相比减少了2/3。

  持续的货币紧缩,使得三分之一的美国劳动力陷入失业状态;1877年终于发生了饥饿者暴动。

  1878年迫于社会压力,美国政府推出谢尔曼法案,允许制造数量有限的银币,同时银行放松贷款,南北战争后的萧条终于结束。

    ⑤1907美国银行危机:直接促成美联储法案的诞生

  1907年银行危机爆发之前,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投入到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的状态。

  现代金融最核心的支撑是信用与信心,金融危机的引爆机制就是制造全民恐慌,所以金融危机很长一段时期里又被称之为金融恐慌。

  1907年金融战的抓手就是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一方面惊恐万状的市民在各个信托公司门口彻夜排队,另一方面国际银行家则要求信托公司立即还贷,融资利息一下子冲到150%的天价。

  1907年10月股市几乎陷入停盘状态,大大小小的银行得了传染病式的倒闭,“只有中央银行可以防止银行倒闭”的舆论铺天盖地。

  这时“救世主”摩根出现了,筹集资金到证交所以10%的借款利息敞开供应,交易所立即在狂欢中复活。但摩根是个操纵高手,资金供应收了又放,放了又收,紧急救助资金额度用完后,利息再度疯涨;随着摩根的一收一放,金融市场在惊险中迭荡起伏。

  藉着1907金融大恐慌的制造以及摩根的高超运作,国会对私人央行的戒备终于松动了。

  1907年,货币委员会成立,开启了再次建立私人中央银行的谋划。

  1913年6月,国际资本大鳄一手扶植的新总统威尔逊入主白宫。

  1913年12月,“美联储法案”借着圣诞节在匆忙中潦草通过。

  1907年金融大战,资本代理人JP摩根是操盘手,此次金融战的最大成果就是直接促成美联储法案的诞生,这一次是100%的私人股份,而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授权期限的问题。

  从1781北美银行,1791美国第一银行,1816美国第二银行,到1913的美联储,国际资本大鳄经过100多年的博弈,终于圆满实现了“私人央行”的美国梦。

推荐阅读:

2023年对照个人自查

2023党委班子剖析对照检查材料

2023单招考试四类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

垃圾投放时应该怎么做

再审案件中听证方式的运用和完善

学先进找差距自我剖析

标签: 中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