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的场地与方位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4 11:28:0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练太极拳的场地与方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练太极拳的场地与方位

  “气”是什么?《素问》云:“气是生化万物之宗,人类赖气而生存。”

  什么叫“气场”?现代“射电天文学”研究证明,气属于宇宙创生背景的“微波幅射”,也包括星体的“电磁幅射”。气质中包含“超微粒

  子”和“超微轻粒子”。这种“超微粒子”和“超微轻粒子”在宇宙物体内形成一种”超微粒子场”,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气场”。而人体通过运动、思维活动也不断产生“微粒子”和“微轻粒子”。人与自然天地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从大自然的“气场”中吸收“微粒子”和“微轻粒子”形成一种“人体能场”设置在“丹田”穴位中。“人体能场”又有许许多多的“电磁聚焦点”——带水性的穴位,如肘上有曲池、曲泽、天泽、少海、小海,上臂有天泉,腋下有极泉,胸部有天池、天溪、渊腋,后肩有肩井,脑后有风池,舌下有金津、玉液,脖颈有廉泉、水突,下腹有水道、气海,下肢有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踝有太溪、解溪、照海、水泉,足心有涌泉。

  人们开展健身运动(包括练太极拳)就是要用“人体能场”的微波,去接应宇宙物体的“微轻粒子”和“微粒子”微波以充实自身的“元气”,合成“固定元气”和“养身正气”而形成健康的体魄。

  一个理想的练功(练太极拳)场地,应该是一个好的“气场”。这个“气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背后或有山、或有石、或有树,有符合环保的建筑。脚下是泥土地。因为“气遇山(土)则生”、“遇水则界”,所以“依山傍水”的地方“气场”最佳。

  (二)迎风避风。要迎的是微风、和风、暖风,这种风是“气”之媒。要避的是大风、强风、寒冷之风,这种风中医学上称之为“邪风”。

  “气遇强风则散”,在大风、强风、寒风劲吹的环境里练太极拳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三)要有充足的阳光。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光具有“微波”和“粒子”的两重性,即“光波两相性”。科学家认为,光是~颗颗“超微轻粒子”组成的,它能与人体内“超微轻粒子”相组合(俗称光合作用),成为维护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元素。所以练太极拳的场地,要有充足的阳光,切忌阴暗、有尘烟浓雾。

  (四)要有水。如果没有河流、水库、大湖、水塘,可选有水池、小溪或人工喷泉的地方练功(打太极拳),这是因为水最易吸收“微波”,“气遇水则界”,“水能收拢宇宙之气”而释放出人体需要的“微波”。“微波”进入人体能场,再通过练太极拳把它送输到人体各“电磁聚焦点”——带水性的穴位,并运用太极“N-k纳”、“导引”功法,把它随经络送遍全身,收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健体的效果。

  练太极拳一般要求起势向南。这是因为南方有个“大磁场”,可借用它的“电磁辐射”感应人体“微波”,提高养生效果。其实,根据“宇宙螺旋效应”理论,宇宙的四面、天地、万千物体内都存在“微轻粒子”和“微粒子”气场,这些气场的“微波”都能与人体能场“微波”相互作用而产生人体需要的“气素”。所以说,练太极拳的“起向”不一定要固定在正南方,只是向南的起势方位可以让人气感多一点而已。

  太极拳套路是按照易经八卦“四正”、“四隅”八个方向排列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都有招势。不过练拳起势方向意念是不变的,无论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任何方向起势,都应意念起势前方是南,背后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如果没有这一固定意念,则会打乱套路程序迷失方向。

  根据“内经”、“五运六气”学说,东南西北中,都各有不同的“气素”,具有各种不同的效应。

  东方甲乙木,木气旺于春,东春皆属木,人体肝脏属木,春天向东方起势,以采东方之气养肝,南方丙丁火,火气旺于夏,南夏皆属火,人体心脏属火,夏天向南方起势,以采南方之气养心;西方庚辛金,金气旺于秋,西秋皆属金,人体肺脏属金,秋天向西方起势,以采西方之气养肺;北方壬癸水,水气旺于冬,北冬皆属水,人体肾脏属水,冬天向北方起势,以采北方之气养肾。春夏秋冬四季之外还有个长夏(六、七月之间),长夏居中,中央成己土,土气旺于中,人体脾脏属土,练拳者脚下采中央之气以养脾。

  这样一来,“东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阴阳五行全到位,“五气”临门,“天人合一”,促进人体“精”、“气”、“神”三旺。

  太极拳动作起落开合,前后左右运转,并以内在的意气神触动外形的筋骨皮肉,由内到外,内外一致,求得灵气。“气”是太极拳运动的动力,是人体生存之源,要想得到更多养生之正气,练太极拳之前必先选好场地和方位。

  练太极拳的场地与方位

  在拳谱中一般有bai讲究太极拳朝向,比如向南,向北,向东之类的。但拳谱要求的目的并不在于习练者真的要朝向哪个方向习练,而是在于方便说明拳架的走向,和每个招式所面对的方位。所以在拳谱中往往没有硬性的要求。

  习练者在早上练拳可以向东方。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平旦、东方均符合少阳生发之机。按照天人合一,天人交感理论,合适的朝向可以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从而改善人的精神,健康状态。至于傍晚练拳,则按照个人喜好就好,无须强求。

  练拳的时间也有讲究——早上练拳适应阳气生发,而傍晚练拳则空气含氧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早上日出晨雾散后这段时间练拳空气会比较好,但同时也有说法是在四点到六点这段时间练拳效果会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段时间刚好日出,地面上沉积一晚上的尘埃开始蒸腾,所以空气质量也是最差。古人当然没有这个讲究,但是在污染严重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需要权衡其中的利弊。

  傍晚的话,七点到九点是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的时间,这段时间练拳有利于保养心神。也有人说是五点到七点练拳的,但是这段时间刚好是饭点,在吃饭前后练拳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这点需要注意。

  正午是手少阴心经循行的时间,这段时间最好是闭目午睡,保养心神。相应的,这段时间练拳也是最不适宜。

  同样的,练拳的地点也有要求。一般选择在开阔,平坦的地方练拳,以免气机不畅或者不慎受伤。人不要太多,风不要太大。光线舒适,环境静谧的地方最好。

  练太极拳的场地与方位

  脚是根,太极拳离开根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在平时看练家在打太极拳,有时看着不舒服,有不协调的感觉又说不清楚,练家本人有时也会感觉到,动作别扭,心里小有不畅感,不细细检查又难以发现。有些时候即使你检查了还是无法发现或者就是那一更改。这是什么原因,就因为脚的方向和方位的问题。

  拳论云:“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其根在脚,发力于腿。”这病还是在脚上。杨禹廷八十三式太极拳,要求练家双脚虚实分清楚。实脚在“八方线”的中心点上(详见《太极八方线修炼篇》),也就是在八门五步十三势的中心位置上。

  左右脚,哪个脚是实脚,脚下便是八方线中心点,方向方位清楚,虚脚的位置也明白。脚下方向方位明白准确,从中心点盘架子,教者、学者脚下才有了准确的方位。人处于中央位置,才有可能利用空间,随拳势发展而发展,随拳动作变化而变化,布局周密,照顾到四面八方。对于练好太极拳,把握中正安舒、拳盘的轻灵圆活,脚下的方向方位是十分重要的。这便是符合太极拳拳理拳法要求的太极脚。有一位国际朋友,在北京学练一套太极拳,方向方位不准确,专程飞北京找老师问脚下的方位,待问明白,他又飞回去了。一个方位,来去两万公里航程,如果学练“八方线”,就不会也不该出现这类问题。

  所以,在平时的太极拳的修炼当中,不要只单单去学习基本的动作要势,而应全方位的体会太极拳!你的步伐可以决定你的走向,在太极拳技击中还可以用来躲闪、进攻、反正、防守……步伐的灵活应用可以在太极或其他的技击中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延伸阅读:

  论太极脚一、其根在脚 其病在脚

  拳论明示:“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传统太极拳十分注重脚下根基的训练,从初始习练就要打下牢固的筑基功。练拳光练两只拳、掌,忽略脚下的修炼,努了劲,也只练个半截拳。

  一套杨禹廷 83式传统太极拳,脚下便有二十几个步型,名为太极拳,而拳(捶)的动作不多,有上、卸步搬拦捶、撇身捶、肘底捶、指裆捶等11个捶式,掌型多于捶。83式拳以阴阳分为163个阴动,163个阳动共326动,从起式到收式脚下326次阴阳变化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少一个变化脚下便出现双重,双重为病。拳论提醒我们:“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练拳双重调身通畅受阻,技击只有失败。双重为阴阳变化之过渡,仅仅瞬间即逝,停留为病,为致命之病,明理的拳家绝不能带“病”修炼。

  论太极脚二、阴阳虚实 脚下变化

  拳论要求练家要注意阴阳变化,拳论云:“变转虚实须留意。”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说到底练拳、技击中的阴阳变化在脚下。也许有人质疑,练拳时脚下来得及进行阴阳变化,技击中双方变化多端恐没有时间在意脚下变化。这种疑问可以理解,但敬请放心,在任何千变万化之中,周身总体阴阳变化仍然在脚下,不可能在任何别的部位。因为你每天练拳早已习惯脚下阴阳变化,习惯成为自然,无须再去想用脚去变化阴阳。每天练太极拳在动静、开合、虚实、阴阳中训练自己的感觉,日久达到在任何非常状态下,脚的阴阳变化运用自如。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太极拳讲究阴阳,设有阴阳就不是太极拳。因为太极拳的拳理源于老庄哲学,源于《易经》之阴阳变化。太极阴阳是拳之核,是拳之魂,是拳之母,太极拳之特性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

  论太极脚三、中正安舒 立柱式身形

  太极拳脚之运用,离不开方向和方位,为什么太极大师杨禹廷如此关注对脚的训练呢?因为脚是根,太极拳离开根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在社会上看练家打太极拳,有时看着不舒服,有不协调的感觉又说不清楚,练家本人有时也会感觉到动作别扭,心里有不畅感,不细细检查又难以发现。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脚的方向和方位的问题。

  谈到方位和方向,不能不提到京城吴式太极拳掌门半个世纪之久的杨禹廷,其“立柱式身形”是他在教学上的重大改革,使习练者大大地克服了双重之病。他将传统教拳的四正位和四隅位以外接圆勾画成一个圆形的“八方线” 图(如图)。左右脚,哪个脚是重心,便是实脚,脚下便是八方线中心点。方向方位清楚,虚脚的位置也明白,行功练拳,东西南北方向明白、准确,不偏不斜,从中心点盘架子,人处于中央位置才有可能利用空间,随拳势发展而发展,随举动作变化而变化,布局周密,照顾到四面八方。练太极拳把握中正安舒,将拳盘得轻灵圆活,脚下的方向方位是十分重要的。这便是符合大极拳拳理举法要求的太极脚。脚下的尺寸关系着身形的中正安舒。社会上有人练拳,脚下没有准确的方向,也没有按照太极拳拳理规范的位置用脚。这次练拳脚尖朝向西南,明天足央又向着正南,方向不清,方位不明,严重影响手的位置,谈何中正安舒?身形不正又怎么能作到轻灵圆活?立柱式身形不会出现方向和方位偏斜的弊端。脚下的尺寸是十分严格的,坐步的实脚在中心点,尾闾“坐”在原足跟的位置,膝下过大趾趾甲根,也就是足尖、膝尖、鼻尖的三尖相对。“抱七星”实手的大指遥对鼻尖,虚手在臂弯,虚脚出在实脚的一侧1/8处,保证了脚与顶的中轴线,这是科学的立柱式重心,也就是立柱式身形。这样重心位置在变化中有严格的尺寸要求,绝对的保证身形的中正安舒。

  论太极脚四、太极功夫 始于足下

  习练太极拳不是件容易事,要改变平常的动作行为,手脚结合,“上下相随”,要真正在脚上下功夫。我们的脚由脚掌、脚后跟、脚趾组成。脚平松落地,足跟、脚趾亦应同时放松,从足心到前脚掌尤为重要。如果站立时脚松有难度,可坐或躺着试验。松脚的过程中周身感觉极为舒服,脚松得似乎没有了,这就对了。松脚必松脚趾、脚掌、脚跟,三者不可缺一,脚趾有若于小关节也应—一松开。趾关节的放松牵扯到周身的松柔,脚趾维持全身的稳固和平衡,脚趾松开在技击中是克敌制胜之关键。脚趾值紧怎么可能全身表里都放松呢?明此

  浅显道理之后,拳家对松全身先松根的追求将是首要的。拳家真正在脚下用功,一点力不挂,脚便有上浮之感,也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离虚”,这是脚下根基放松的缘故。

  太极功夫的根基是“步”。有的练家足背弓,趾抓地。扬禹廷大师循拳理深入研究后认为,脚平松落地为好。作为太极拳根基的脚,如果足背弓,趾抓地,有悖于太极拳的轻灵,也动摇了“其根在脚”。脚为太极拳之根的地位,练家要深悟这个理。脚为根基,脚要空松舒平。如果脚趾用力抓地,足背弓起来,脚很准放松,只能是脚紧全身僵,足弓而周身滞。吴式太极拳行功,头脑安静,神经不紧张,全体周身松净,轻灵圆活,周身上下无处不虚灵,盘拳松、柔、圆、缓、匀,身心双修。脚平松落地,脚与大地融为一体。不是以力踩地,以脚蹬地,脚用力必然有反作用力,脚下轻飘上浮失去根基,人的肢体便失去稳固。脚越松,根基稳而越显牢固,功夫日渐增长.身体像一个铸入地下的水泥柱,撼之不动。从太极拳综合功夫周身大用讲,松脚就是放松全身,脚松后,踝、膝、胯、腰、肩、肘、手等九大关节都要松开,不松就是缺陷,就是凸凹,就是断续,这三大病破坏自身的平衡和稳定。

  大极拳脚下虚实变化是渐变,绝对不能突变。出步或并步,要分解成若干小动作,侧出脚从侧到正,如“起势”,先是大脚趾着地,过渡到二趾、中趾、四趾、小趾逐渐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后脚跟,全脚平落在地上,这才算完成脚与脚阴阳的变化,也就是重、的变转。从此练法不难看出,太极拳的脚下功夫很重要,练功的过程,就是大树往地下深深扎根的过程。日久天长,太极拳的功夫自然上身,捷径是没有的。其实,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的脚下功夫,阴阳变化一通百通,道理极为简单,“其根在脚”,是太极拳的根本。实脚变虚脚只能渐变,这是阴阳变比的规律,不能以腰胯横移两条腿变重心,这种悖于阴阳变化的动作,脚下不易出功夫。

  松,是太极拳的拳魂。脚是根,松身先松根,故松脚在太极拳松功中是首要的。人体的重量全压在双脚上,使我们的双脚变成可阴阳变化的太极脚是十分艰难的。脚不松难以使人体起支撑作用的骨关节放松,脚松方可能节节贯串松到顶,脚下有“双轻”之感,进而达“腾虚”之上乘功夫,达至“同意不用力”的境界。

推荐阅读:

书记现实表现材料范文

除夕的风俗

鱼塘施工方案

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岛屿绝大部分分布在

感谢38节礼物

标签: 场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