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教案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4 12:40: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 保真网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接触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接触器教案

  提出问题:电磁机构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有什么特点?

  解决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老师进一步强调并进行总结。

  组成:铁心 、 线圈 、 衔铁。

  铁心和衔铁都是用许多薄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可以减少交变磁场在铁心中的涡和磁滞损耗。线圈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电磁线绕制而成。匝数多,导线细。

  设计意图:通过本还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5)灭弧装置

  电弧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它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方面会灼伤触头,减少触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使电路切断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弧光短路或引起火灾事故。在开始时我们先取下的灭弧罩的作用就是熄灭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以减轻对触头的灼伤,保证可靠地分断电路。

  对于我们这个容量较小的接触器,一般采用双端口结构的电动力灭弧,另外还有纵缝灭弧装置,栅片灭弧装置。

  (6)拿出反作用弹簧

  环节三:

  思考探究:反作用弹簧的作用?

  探究方法:老师给予提示,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小组之间交流意见。

  探究结果:其作用是线圈断电后,推动衔铁释放,带动触头复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并通过实践论证其猜想的结果。

  (7)观察内部动铁心与触头的关系

  4.2 工作原理的介绍(15分钟)

  当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磁场,使铁心产生足够大的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合,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触头系统动作。当线圈断电或电压较低时,衔铁释放,触头复位。

  4.3、总结结构和工作原理(5分钟)

  通过接触器的分解认识总结一下知识:

  结构:触头系统、电磁系统、灭弧装置、辅助部件

  工作原理:线圈通电,产生强磁场,使铁心产生强大电磁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让动铁心吸合。同时带动三对主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闭合,辅助常闭触头断开。(是先断后合)

  本节课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即,中心是交流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开关;两个基本点是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它的工作原理。

  请同学总结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请同学们认识自己手边的接触器,并完成下表。

  接触器的识别

  到网上搜索一下,或走访低压电器生产厂家、专卖店和使用单位,你会认识更多的接触器,以及这些接触器的作用。比一比,看看谁搜集的更多一些,分组讨论整理后,作为资料备用。

  同学们在这次课上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小结:

  1、由于本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演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注重了讲练结合,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和形象,对这部分知识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2、课前准备充分,讲课过程中思路清晰,将实践引入理论中,使理论内容更直观可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3、教学过程中提问、引导、讲解及小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巩固和强化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本次课程的知识要点,达到了本次授课的目的。

  改进措施:1、应准确把握学生讨论环节的时间。

  2、及时纠正个别学生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接触器教案

  1、知识目标:了解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使用方法。。

  1、重点: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2、难点: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

  三、教具:交流接触器1只。
      课时安排:90分钟,2课时

    教学过程

  低压开关、主令电器等电器,都是依靠手控直接操作来实现触头接通或断开电路,属于非自动切换电器。在电力拖动中广泛应用一种自动切换电器—接触器来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如图28

  图28 常见接触器

  接触器实际上是一种自动电磁式开关。触头的通断不是由手来控制的,而是电动操作,如图29所示。

  图29 接触器的工作形式

  电动机通过接触器主触头接入电源,接触器线圈与启动按钮串联后接入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线圈得电使静铁芯被磁化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带动主触头闭合接通电路;松开启动按钮,线圈失电,电磁力消失,动铁芯在反作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带动主触头复位切断电路。

  接触器的优点:能实现远距离自动操作,具有欠压和失压自动释放保护功能,控制容量大,工作可靠,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

  接触器可以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种。

  一)、交流接触器

  1、交流接触器的的型号含义。

  例:CJ10-20/3

  表示设计序号为10的3级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是20A。

  CJ:是交流接触器的型号。

  KM:是交流接触器的文字符号。

  2、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符号 。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和辅助部件等组成。

  1)、电磁系统

  电磁系统由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三部分

  组成。铁芯上装有短路环,用以消除电磁系统

  的震动和噪声。

  短路环的工作原理是,硅钢片在电源下产生

  磁通Ф1,短路环在Ф1的磁通下产生感应磁通Ф2,

  两个磁通不是同步出现,所以在交流电为0时,铁

  芯上任有磁场吸引铁芯,以减小震动和噪声的作用。

  图30 交流接触器的短路环

  2)、触头系统

  交流接触器有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分。主触头接通主电路,流过大电流。辅助触头使用在控制回路中,流过小电流。一般交流接触器有3对主触头(常开),2对辅助常开触头(常开),2对辅助常闭触头(常闭)。如图31

  图31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系统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可以分为点接触式、线接触式、面接触式三种,按触头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桥式触头和指形触头两种。如图32

  图32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形式

  2)、灭弧装置

  交流接触器在断开电流或高电压电路时,会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很强的电弧。

  电弧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危害是一方面灼伤触头,减少触头的使用寿命;二是会使电路切断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弧光短路或引起火灾事故。因此要灭弧。如图33常见的几种灭弧形式。

  图33 常见的几种灭弧形式

  对于容量较小的交流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灭弧,额定电流在20A以上的常常用缝隙灭弧装置灭弧,对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常采用栅片灭弧。

  3、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

  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足够的吸力克服弹簧反作用力将动铁心向下吸合,三对(动合)主触头闭合同时(动合)辅助触头闭合,(动断)辅助触头断开。

  当电磁线圈断电后,静铁心吸力消失,动铁心在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复位,各触头也一起复位。

  二)、直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主要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额定电压440V、额定电流1600A以下的直流电力线路之用。并适用于直流电动机的频繁启动、停止、换向及反接制动。

  1、直流接触器的型号及含义

  2、直流接触器的结构

  直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三大部分组成。

  1)、电磁系统

  直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由线圈、铁芯、衔

  铁三部分组成。由于是接通的直流,铁芯不会

  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而发热,因此铁芯可用整

  块铸钢或铸铁做成。如图34

  2)、触头系统 图34 直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

  直流接触器的触头也有主、辅之分。主触头多采用滚动的指形触头,以延长触头的使用寿命,辅助触头刘拓的电流较小,多采用双断点桥式触头。

  三)、接触器的选择

  1)、选择接触器的类型

  根据接触器所控制的负载性质选择接触器的类型。通常交流负载选用交流接触器,直流负载选用直流接触器。如果控制系统中主要是交流负载,而直流直流负载容量较小时,也可用交流接触器控制直流负载,但触头的额定电流应适当选大一些。

  交流接触器按负荷一般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2)、选择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压

  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所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

  3)、选择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

  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负载的额定电流。

  接触器若使用在频繁启动、制动及正反转的场合,应将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降一个等级使用。

  4)、选择接触器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

  当控制线路简单、可直接选用380V或220V的电压。若线路较复杂,可选用36V或110V电压的线圈。

  5)、选择接触器触头的数量和种类

  接触器的触头数量和种类应满足控制线路的要求。

  CJ10系列交流接触器的技术数据。

  四)、接触器的安装与使用

  1)、安装前的检查

  A)、技术数据是否负荷实际使用。

  B)、外观是否有损伤,动作是否灵敏。

  C)、清除油污及杂质,并测量接触器线圈电阻和绝缘电阻。

  2)、接触器的安装

  A)、接触器应垂直安装,倾斜度不得超过5度。散热孔应安装在上边。

  B)、不能将其他物件调入接触器内,并拧紧螺钉。

  C)、安装结束后在主触头不带电的情况下操作几次。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教材67页后的习题1、3、4题,其余的题做在书上。

  课后反思。

  接触器教案

  解释:触头系统

  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启发引导。

  方法一:不用手按时,动静触片之间的状态;用手按下时,动静触片之间的状态。

  方法二: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的方法,通过测得的电阻值判断触点的通断状态。

  学生测量(老师启发、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如何判断触点的状态) ,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得出对触点系统的认识:

  常开触点(板书):即动合触点 ,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断开状态,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常闭触点(板书):即动断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上面是按触点静态时的分合状态来分的。还可以按触点通断电流的能力来分,可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熟练应用万用表的能力。

  (2)松开底盖螺钉,打开底盖。(注意:用手按住底盖并慢慢的取下底盖)拆卸后盖后,你看到了什么?

  (3)取下静铁心的缓冲绝缘纸和静铁心

  (4)拿出线圈

推荐阅读:

重庆话骂人短语

2023年自我剖析材料

优质精选党课讲稿

城市规划的一种弹性方式——城市闲置空地规划

县纪委书记现实表现材料

财务岗位廉洁谈话记录

标签: 教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