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4 16:09: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的驻村扶贫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教育精准扶贫”这场春雨,洒进了无数辍学孩子的心中。在这初春季节,我和xx老师于3月8日踏上xx镇麒龙村的弯弯山路。

  走访调查中,得知该村有一名叫xx的女孩多年辍学在家,于是我们决定要迅速找到这个女孩。一路跋涉,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女孩的家。门敞开着,简单的家具,略显杂乱,门口靠墙摆着一排陈旧且积满灰尘的木沙发。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信息卡,一看就知道有很多资助者在帮助这个贫困家庭。正墙上挂着一张40来岁女人的遗像。见有人来,一位身形佝偻、步履蹒跚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扶着门框,另一只手不时地捶着腰,时而咳嗽几声,我赶紧上前扶着。原来,她就是辍学女孩xx的奶奶。

  “我们是来接xx回学校读书的。”我迫不及待地说。

  “她不会读了,她犟得很……”奶奶无奈地摇着头。

  奶奶告诉我们xx就在对面串珠子。我沿着奶奶指引的方向寻过去,果然她和一群中年妇女围坐在一起,正埋头干活。我拍了拍她的肩,轻声问道:“你就是xx吗?”她没理我,继续干着她的活,旁边的人也不作声。“我是你原来学校的老师,你能跟我回去一下吗?”她总算停下了手中的线,慢吞吞地站起来,扯了扯衣角,我挽起她的手,她很快就松开了,低着头,回去了。看着她的背影,这个女孩的个头比我还高出一点点。

  “哇!xx长得真漂亮,水灵灵的。”刘老师笑着说道。“xx,今年多大了?”奇怪的是,xx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拘谨地时不时抬头瞥瞥我们。

  奶奶摇摇头,长叹一声,“哎,今年快满15了。” “乖乖,怎么就不想读书呢?学校生活多有趣呀!”我话还没说完,xx便起身躲到里屋去了。接下来,我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心想:这女孩怎么这样怪?问到奶奶的身体,她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自己腰椎间盘突出。言谈之间的担忧全然没有考虑到她自己的身体。此时,奶奶又一声哀叹,讲起这个不幸家庭的故事。

  xx的爸爸一直在外务工,妈妈在家含辛茹苦地带着姐妹俩,大姐已出嫁多年。天有不测风云,20_年2月,xx的妈妈被诊断出宫颈癌晚期。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看着被病魔折磨的妈妈,性格内向的xx整天就在家哭闹着不肯上学,任凭学校领导、老师多次来家里劝说,xx就是不听。父亲为了生计,也甚少回家。病危的妈妈曾劝说她回学校读书,但无济于事。10月,妈妈撒手而去。从那以后,xx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久,爸爸又重新组建了家庭,这让年少的xx更是无依无靠,更加怀念逝去的妈妈。奶奶也曾试着劝xx回到学校,没想到xx总是抱着妈妈的遗像号啕大哭,以死相逼。此后,奶奶再也不敢提上学一事。

  听到这里,我感到毛骨悚然,内心更是五味杂陈:同情、忧虑……我在昏暗的里屋找到了xx,她早已听到奶奶说的一切,双手不住地揉着红肿的眼睛,我伸出手想抱抱她,她用力地推开了我,一溜烟跑得很远很远,直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第一次劝返就这样无果而终。

  第二周的一个下午,我和刘老师再次来到xx家,但门是紧闭的,向邻居打听才知道她和奶奶一起出去了。失望的我并没有放弃,第二天,我一上完课就马不停蹄地赶往xx家。半路上,我突然发现xx正在路上走着,我兴奋地叫住了她,她面无表情,愣了一下,又立即转身向前跑去,正当失望的心情涌上心头时,xx回来了,并配合我回到家里。一到家,她首先端出椅子,又拿起一块抹布轻轻地去抹沙发上的灰尘。我连声夸赞她懂事,终于换来了她莞尔一笑。“真不想回学校?难道你以后就不怕后悔吗?”她低下了头,我随后又向她和奶奶宣传了现在贫困生入学的许多优惠政策,她似乎对我说的道理都不感兴趣,只一个劲地卷她的衣角。我又继续对她说:“我们校长讲了,你现在返校,可以选择年级、班级,戴老师教四年级,你如果喜欢我和刘老师,我们一定会欢迎你的。”交流中,她开始时不时地用眼神回应着我,看着她的一点点改变,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要把她当成是自己的亲人,用爱和坚持去感化她,直到劝返她回到学校。

  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渐渐地,xx开始接纳了我们。

  4月8日,上完第一节课后,我们带着教委捐赠给辍学学生的爱心书包,再次来到xx家。这时她姐姐也刚好在家。我一放下书包,就把xx从对面叫了回来,只见她头发凌乱,穿着打底裤,脚上穿着一双手工勾织的毛绒拖鞋。我拿着这粉红的、崭新的书包,一件一件地把书包里的物品展现在她面前。有粉红色的闹钟、多功能文具盒、十几支笔、直尺、橡皮、本子,一本《少年刘伯承》书籍等。xx看着这些礼物,极力想掩饰脸上的喜悦。当我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最后一件礼物——皮球,她终于开怀大笑起来,那是我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看到她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幸福,那么自在。

  “走吧!背上书包,跟我一起回学校吧!”我赶紧趁热打铁。

  “快去把鞋子换了。”姐姐兴奋地说着。她居然没有拒绝,反而转身走向房间。不一会儿,xx便换好干净的裤子、白色的鞋子,刘老师一边整理着她的头发,一边说:“对嘛,这才是好样的。”看着xx那依旧天真、依旧向往学校的眼神,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就这样,xx腼腆地背着新书包,在我们的陪同下,迎着朝阳,走出了家门。

  xx返校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像风一般地传到了学校。邓校长早早地在校门口迎接。一番真诚地沟通,xx坚持在我们班读书。一进教室,我高兴地告诉孩子们:“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好高啊!好高啊!怎么这么高?”孩子们七嘴八舌道。是的,她比我们班的孩子高出了一大截,毕竟相差了四五岁。

  短短的一天下来,xx不仅适应了正常的上课学习,还很快地融入到这个陌生的班级。下课时,你会看到她和同学们愉快地跳着绳,虽然不怎么会,但孩子们都争着教她。激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幸福难忘的时刻。

  第二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xx在大声地叫我:“戴老师。”那是她第一次叫我,简直让我受宠若惊,那声音是多么地清脆悦耳,瞬间幸福感爆棚。我走过去摸了摸她的脸蛋,刮了刮她的鼻子,“你的声音真好听,多有礼貌的祁祁。”她迅速拿出作业本让我检查,虽然一行行的字是那样的稚拙,但可以看出她写得非常认真。

  接下来的日子,xx带给我的惊喜更多了:每天主动把作业用小视频发给我;课后跟同学下棋;很快学会了我们大课间的扇子舞;我们班全体孩子参加的读书节活动展演,她总是积极排练,投入地表演;全校家访再次来到她家中,她早已沏好了热腾腾的茶,毕恭毕敬地放在桌子上,沙发上也被她擦得干干净净,连声说着,“戴老师请坐,戴老师请喝茶。”奶奶热泪盈眶地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语;我到附近的同学家做家访,xx主动要一路陪着我…… 在这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用爱的执著改变了xx,她也用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我?有她在班上的日子,我对学生温柔了、亲切了,孩子们更喜欢我了,学习兴趣也高涨了不少。是xx让我真正体会到校园有爱,有爱才有教育。原来教师的幸福感,如此简单,如此美妙。

  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依稀记得我到xx村的第一天,干旱了几个月的草籽地就迎来了一场大雨,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兴许预示着xx村将通过两委干部和我共同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刚来到岗位上,确实有很多不习惯。因为农村的特殊性,“两委”会、村民代表会都得放在晚上开,而距离城镇二十公里的xx村不要说夜晚,就连白天都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我也就自然而然开始了我的“住村”工作。到岗之前,我怀着满腔热情,我说我要回来建设家乡,我想真真切切的看到自己为家乡的人民做了些什么;到岗之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平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做材料与录系统上,枯燥繁杂的工作渐渐让我迷失了初心,我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安静下来思考,在践行初心这条道路上我究竟走了多远?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和我一起毕业的勇敢追寻自己梦想的小伙伴们在践行他们初心的道路上现在已经越走越远了,而我在践行初心的道路上似乎仍然止步不前。

  值得庆幸的是,我是一个擅长自我安慰的人。成年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经常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一些当下需要发泄的情绪,记录一些当下切身的感受,记录一些催我奋进的话语,每当我遭遇挫折或者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总是默默的告诉自己“这是党组织在考验我”——自己对自己委以重任,靠着这种自己给的“使命感”,我越发的热爱这份工作。心态决定工作的方向,快乐决定工作的价值。为了让村里给我安排的稍微有点“简陋”的宿舍住起来舒服一点、温馨一点,我对它稍加装扮——贴了墙纸,“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在心中种一片绿洲,就永远都是绿意盎然。

  在村里工作中,我经常会跟着xx村两个书记、“两委”干部、报账员走街串巷,了解村情民意,慰问贫困户、为老党员“送学上门”等都让我切身感受到“为人民服务”这份工作的快乐;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跟着“两委”干部们查看各项工程施工情况、进展,让我看遍了xx村的山山水水,我时常会拿起手机对着蓝天白云拍摄,对着绿水青山拍摄,感叹工作的xx村环境的美好。

  从一开始村民们议论纷纷“这个女孩子是谁?”,到现在路上遇到村民会和我打招呼“今天来的还是昨天来的啊?”“吃饭了吗?”,记得有一次一位还不知道我的老奶奶询问身旁的大姐:“这个女孩子是谁啊?我好像见过她好几次了”,大姐笑呵呵的对她说:“你不知道啊?这是我们村的村官小李,每周都会来村里工作,帮村里做了很多事呢。”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这种努力能够被大家认可的喜悦难以言表,我却铭记于心,这大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我时常会在做材料之余,在村里走走逛逛,拍一些照片,写一篇简报,放在我们的“水美xx”微信公众号上,记录xx村发展的点滴事迹。从“水美xx”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累计发布了27篇推文,阅读次数累计达到22160次,阅读人数累计达到11111人次,分享次数累计达到550次...... 看着xx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的日新月异,听着群众越来越多的点赞、好评,我觉得大家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感到开心与骄傲。那些重复整理材料感受到的倦怠,那些加班到深夜袭来的困意,在我践行初心的道路上已经不算什么了。

  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与否。面对这样一份热爱的工作,我更应该要尽心尽力,那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xx镇政府党政办主任,在他包户扶贫时,有一户贫困户叫xx,67岁了,是一个文盲,说话含糊不清,无法沟通困难,一个人靠着低保金和养老金生活,自己只会做一点饭,平时的衣物都靠远嫁的一个女儿一个月来帮忙洗一下。

  每一次到她家走访,她只是一句话“你们来了”,剩下的只是呵呵地笑。询问她的吃穿用等,还是呵呵地笑,什么都不说,村干部说她的精神有问题,这样子已经很多年了,平时根本就没人理她,她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只是邻居看她可怜,时常接济一下,关注一下。

  贫困户的情况让人心酸,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只能靠低保兜底,根本没有很可行的帮扶措施,每次到她家走访,史景尔都会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什么,来干什么,她仍旧是呵呵地笑,一句话也不说,仿佛我的不存在,一度让他产生放弃的心理。但是,每一次走访,还是不忍心将她家拉下,送米、送面、送油,送白糖、送风扇,帮她家打扫一下卫生,整理一下门前的杂物,维修一下破旧的门窗,尽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去帮扶她。

  记得那一次,我试着问她,你知道我是谁吗?谁知道她竟然说话了:“你是公社的干部,是来帮助我的”。让我十分惊喜,我接着问,:那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她直接说知道,你叫“洛洛”。在一旁的村干部都笑了,没想到xx竟然能记住。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到。扶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你认认真真、真心实意去帮扶,群众会记的你的。

推荐阅读:

2023年末新疆地区党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年货大集市场方案

关于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乡村振兴工作经验范文(县级)

标签: 故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