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主义的表现、成因及危害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4 18:27: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好人主义,是一种讲私情而不讲党性、讲关系而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对党的事业的危害不可低估。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好人主义的表现、成因及危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人主义的表现、成因及危害

  “好人主义”的主要表现

  1.“四处讨好、左右逢源”的八面玲珑型

  (1)凡事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心“栽花”、无意“栽刺”,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搞“你好、我好、大家好”,无原则、无底线的“和稀泥”;

  (2)工作中缺乏主见,甘当“二传手”,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从不率先表态,即使表态,也要左顾右盼看看同事怎么说,典型的“墙头草,两边倒”;

  (3)怕影响人缘、丢失选票,笑脸相迎、上捧下拉,什么人都不得罪,以致“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

  (4)会上不说、会后乱说,说一套、做一套,看似“老好人”,实为“两面派”;

  (5)善于投机钻营、油嘴滑舌,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遇事上推下卸,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成天揣摩领导,研究领导喜好,善于对领导进行“表扬式”批评,甚至对上级仍以“老板”“老大”相称,善于搞“高级黑低级红”;

  2.“事事小心、处处留意”的四平八稳型

  (6)宁做“隐身人”、不当“出头鸟”,习惯“等、靠、要”,安于当无所作为的“太平官”,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

  (7)“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没有实际本事,遇到矛盾斗争、碰到问题困难,要么惊慌失措、直打摆子,要么上交给上级,堂而皇之向领导、向上级请示报告;

  (8)调研视察、督促检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么发现不了问题,要么发现问题隐情不报、避重就轻,不敢“唱黑脸”;

  (9)缺乏斗争和自我革命精神,将党内政治生活当成俱乐部,患得患失、讳疾忌医,批评与自我批评浅尝辄止、隔靴搔痒,甚至变成评功摆好,开展谈心谈话、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流于形式;

  3.“好大喜功、华而不实”的粉饰太平型

  (10)报喜不报忧,明知问题和困难成串却麻木不仁,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守口如瓶,出了事却回避掩盖、瞒报虚报,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11)政绩观存在偏差,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工作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材料政绩、数字政绩,实际工作没做多少,汇报起来却头头是道;

  (12)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满脑子充斥“小富即安”思想,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四处宣扬,看不到与先进的差距,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有的甚至不求上进,甘于落后,还为落后找借口;

  (13)口口声声“要以事业为重”,一心想“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官不理旧账、新人不理旧事,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前任栽桃后任栽杏,思路年年变、口号时时新,“山河”依旧,面貌如故,在全省、全市、全县排位不进还退也无所谓;

  4.“团团伙伙、权利交换”的唯利是图型

  (14)办事看来头,分亲疏,往往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精心经营人脉关系,搞“小团伙”“小圈子”,认为“道上有人好办事”;

  (15)片面理解优化发展和营商环境,“亲”“清”不分,无底线地与一些客商称兄道弟、沆瀣一气,擅自“开口子”作承诺,甚至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借“从严管理”之名,行“以权谋私”之实,对企业和群众四处刁难,对企业的违法违纪行为视而不见、纵容包庇;甚至里外勾结,在项目设计、造价上做手脚,搞名堂,损公肥私;

  (16)在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使用上,或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看似“雨露均沾”,实则怕得罪人;或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美名其曰“知根知底,可靠放心”;或眼中只有身边人,看不到广大干部;或当作当事人面说好话,搞“替你说了话,用不用不关我的事”那一套;

  (17)凡事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出发,大局观念淡薄,“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对部门和个人有利的事争着抢着上,对吃力不讨好的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甚至违规设立“小金库”,滥发津补贴,对单位吃空饷情况不上报、不处理;

  5.“目无法纪、投机取巧”的心存侥幸型

  (18)坚持面子至上、友情第一,在原则问题上打哈哈、装糊涂,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搞人情大于法律、关系超越政策,甚至丧失道德底线、践踏法律红线;

  (19)自己不干事还不愿别人干事。对工作认真负责,敢于担当,业务突出的同志,冷嘲冷讽,讽刺打击;

  (20)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花样翻新、隐形变异,食堂搞招待、家宴成接待,公务接待变成商务招待,接待上级变成陪同客商,搞迎来送往、超标准接待;

  (21)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对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以软,对纪律作风散漫、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不敢及时指出、不敢批评教育,对出了问题的干部擅自降格处理,不敢问责,姑息迁就,充当说客,说情打招呼,甚至找基层干部“顶包”,应付组织;

  (22)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严格、不彻底,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对社会上一些有损于党的形象声誉的不当言论、不良风气不敢坚决抵制和斗争,片面认为只要自己都说好话,不信谣、不传谣就行。

  “好人主义”的危害

  “好人主义”是腐朽思想文化的遗风,表面上是你好我好“和稀泥”,不得罪人的所谓“老好人”,实质是不讲政治、不讲党性、不讲法纪,只讲个人私利,把个人的“面子”、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事业之上,用党和人民的事业损失换取社会上“会做人”的称道,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腐蚀性,势必破坏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态,腐化向善向上的社会风气,腐蚀干部队伍,成为腐败行为的温床,成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成为不作为不担当的温床,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敌,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敌,是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大敌。主要危害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破坏政治生态。“好人主义”者罔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反政治原则、逾越组织纪律、背离党的宗旨,与党章党规党纪格格不入,丧失应有的政治担当和革命情怀,甚至把社会不良习气带入党内政治生活,演化发展为“宗派主义”,进圈子、拜码头,压制公平正义、助长歪风邪气。如果任其蔓延,党内生活就会缺乏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严肃的政治生活就会出现私利化、关系化、庸俗化倾向,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无法真正实现,各项决策部署就难以真正落实,不仅侵蚀党的生命肌体,而且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势必严重破坏一个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

  二是贻误事业发展。“好人主义”者以庸俗的得失观看问题、以扭曲的是非观判对错、以狭隘的利害观干工作,宁愿得罪事业、也不得罪同僚,宁可丧失原则、也不伤害感情,将党和国家的需要及人民的利益弃之脑后于不顾。如果任其盛行,势必滋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之风,导致在大是大非上不能旗帜鲜明、在改革攻坚中不会担当作为、在歪风邪气前不敢亮剑斗争、在工作失误时不愿反省担责,甚至搞变通、作选择,不求有功、但求“独善其身”,面对先进和外地外单位迅猛的发展态势却“无动于衷”,必将在“一团和气”中影响事业、贻误发展。

  三是终将害人害己。“好人主义”者要么无视原则和法纪,对违法违纪、逾越规矩的人和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发生了严重问题还包着护着,以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正气难树、歪风不止;要么拉不下老脸、抛不开面子,怕伤了和气、失了人缘,不敢动真碰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此,势必使各类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逆耳良言一律失声,令人陶醉和麻痹于自我满足之中,难以发现自身的缺点和问题,不仅导致实际本领和工作停滞不前,而且容易使小过失发展为大问题、“微腐败”演变成“大祸患”,甚至滑入犯罪的深渊,最终害人又害己。

  好人主义的表现、成因及危害

  近期,某位国务院纪检监察员指出“一些干部中存在‘好人主义’倾向”。所谓“好人主义”就是工作中怕得罪人,对有问题的干部包庇纵容、姑息迁就,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好好先生”等。此种风气,表面上看“一团和气”,事实上则是以掩耳盗铃之姿包藏问题、粉饰太平之举。从源头上克服“好人主义”,可从规范选人用人,培养工作习惯着手。

  规范选拔任用干部标准。“好人主义”在领导干部中盛行,原因在于喜欢听“好话”的领导干部多,懂“丑话”含义的领导干部少,如此一来必然造成“歌功颂德”的人多,直言不讳提出问题的人少,如此上行下效、据以类推,“好人主义”不成“风”都难。客服“好人主义”要进一步规范选拔任用干部标准,把工作思路清、重实绩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强化学习教育,勇于向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开炮”,把对“一把手”政治理念教育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树立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

  营造批评与接受批评氛围。“好人主义”在领导干部中盛行,原因在于缺少进行自我批评和承受批评的勇气。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离群众路线的行为。摒弃“好人主义”,要用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正视问题,消除顾虑,营造敢于讲真话、说实话、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的氛围,不留情面,直言不讳,“有啥说啥”。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好人主义”“好好先生”是蒙蔽党员干部眼睛的“帕子”,是隔开党员干部同群众联系的“高墙”,唯有把“帕子”扯开,把“高墙”打破,才能“看”得真切,“走”得更远。

  好人主义看似“与人为善”,实则世故圆滑、“不善与人”。如果进入党内生活,至少有三“坏”:一坏党内关系。党内关系是纯真的同志关系,襟怀坦白、不隐瞒自己观点,“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尤其当同志有了缺点、错误时,及时“拉拉袖子”提提醒,如同“正衣冠”的镜子,这是对同志的真关心、真与人为善;而好人主义,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甘愿放弃话语权,保持“你好我好大家好”、是非混淆的一团和气。二坏党内批评。党内批评,原本带有“忠言逆耳”的辣味和让人“红脸”“出汗”的火药味,进而达到给人“治治病”的功效;而好人主义,则是奉行“多栽花、少挑刺”,“对上级抬着、对同级礼着、对下级哄着”,企求个人好处,使党内批评丧失了应有的原则性、战斗性。三坏党内纲纪。党内纲纪,既是任何党员都不能越过的“红线”,又是全体党员维护党的公义的“准绳”;而在好人主义那里,对违反纲纪、逾越规矩的人和事,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发生了严重问题还包着护着,以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正气难树,歪风不止。

  去除好人主义,关键在于思想认识上要去除滋生好人主义的土壤,客观环境上要防止好人主义成“臭豆腐”。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去除滋生好人主义的认识土壤,就是要切实认清好人主义的市侩面目,以存在好人主义为羞,以成“德之贼”为耻,自觉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在思想上筑起抵御好人主义侵袭的堤坝;防止好人主义成“臭豆腐”,就是要针对好人主义目的在于讨好的本质,确立科学的识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起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得好的外部环境。这其中,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是关键。一方面要有旗帜鲜明、坚持原则的示范,公开为敢于批评、敢抓敢管、敢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党员干部撑腰;另一方面要有“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怀,以“批评是关心、关心才批评”的真诚,欢迎“向我开炮”,并以推心置腹、以上率下的至诚与实践鼓励和保护这种积极性和责任心。事实一再证明,上级喜欢听真音、察实际,下级就会说真话、道实情;领导干部厌恶“老好人”,“老好人”就无处遁形。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猎人利用狗来捕获兔子,而阿谀者用赞扬来捕获愚蠢者。”惟愿大家都能领悟个中真谛,多增一分不当“愚蠢者”的清醒,自觉抵御好人主义侵蚀。

  好人主义的表现、成因及危害

  ***同志最近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我们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去掉“好人主义”,净化政治生态。

  “好人主义”由来已久,而且现在颇有市场。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自由主义》中为它画像:“因为是熟人、老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好人主义”表现为八面玲珑、卖乖讨巧,实质是牺牲原则、个人得好,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放弃批评,一团和气。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党组织战斗力强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不少地方和单位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发现同志滑向危险边缘,也不愿“拉拉袖子提个醒”,说些“性格有点急躁”、“有时工作不够细致”等隔靴搔痒的话,说真话、道实情、提意见反被视为“不注意团结”、“政治不成熟”。

  二是回避矛盾,明哲保身。要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就得直面矛盾、迎难而上,甚至得罪一些人,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讨欢心的事抢着干,得罪人的事互相推,宁可留下隐患、贻误事业也不做“恶人”,尤其避免因为坚持原则、动真碰硬而“树敌”,说不清什么时候遭“暗算”。

  三是不讲原则,迁就退让。党员干部应该“大事清楚”,对于违反原则的事不能无底线地迁就退让,然而有的同志为了维护所谓的“稳定”、“团结”,花钱买“平安”,于是“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人民币解决人民问题”,只要不上访不告状,委曲求全,有求必应,原则可以放弃,道义可以不顾,政府毫无公信力。

  四是不辨是非,包庇纵容。有的同志错误地理解“以人为本”、“与人为善”,靠地方保护主义来消极避免干部“出事”,以“好人主义”挑战法律尊严,或者为了优化所谓的“投资环境”,有案不查、违法不究;或者为了维护所谓的“地方声誉”,处罚不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成为一句套话。

  “好人主义”的滋长蔓延有其主客观原因。

  一是党性观念淡化。一些同志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并未经受过硬的党性锻炼,处理问题讲私情而不讲党性,解决矛盾讲关系而不讲原则,一到动真碰硬时则患得患失,怕得罪上司、耽误前程,怕搞僵关系、丢了选票,怕自身不硬、引火烧身,唯独不怕党的事业受阻、人民利益受损。

  二是积极的思想斗争退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更加开放活跃,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政治生活封闭僵化,尤其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严重缺失。实事求是的批评被视为“找茬”,与人为善的建议则成了“杂音”,以至人们越来越世故、“明智”,有意见会上不提,背后说三道四。

  三是民主推荐选举异化。有的地方和单位推荐干部、评选先进不善于去伪存真、综合评判,而是简单地以票取人,还美其名曰“注重群众公认”,坚持原则、锐意改革的同志反而被“好好先生”淘汰。

  四是基层环境恶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处在各种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往往陷入上级决策与群众利益间的两难选择,工作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失误。如果坚持原则、动真碰硬,可能招致上访、告状甚至打击报复,惹出一系列麻烦,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好人主义”回避问题,掩盖矛盾,放弃原则,取消批评,拒绝积极的思想斗争,必然纵容助长错误思想和庸俗行为,消解丧失党政组织解决自身矛盾、实现自我革新的能力,最终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必须下决心治理,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的良好环境。

  首先,强化干部的党性观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党员干部要把好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总开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业为重,敢于担当,不可无原则趋利避害,面对大是大非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软弱涣散要敢抓敢管、动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抵制、决不退让。

  其次,规范党内的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民主空气,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坚持用整风的精神排查、清除我们队伍中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从而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并支持下级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再次,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用科学考核的“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尤其要克服简单地以票取人的现象,综合分析、仔细甄别民主推荐结果,把尊重民意和相信依靠基层组织有机结合,不让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老实人”吃亏,不让处世圆滑、不讲原则的所谓“老好人”得好。

  最后,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上级机关要正确对待上访、告状和媒体批评,把握是非界限,维护公平正义,理解宽容探索过程中的不足和失误,不可小题大做,支持保护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干部,为他们大胆工作消除后顾之忧。

推荐阅读:

新疆四史

组织部长述责述廉报告范文

2023年度民主生活我自我剖析材料

党委书记对照检查整改措施

党委机关写作妙语60例

如何做到“廉洁自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