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10篇)

满分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15 12:26: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谚语。今年的期末考试正好赶在了腊八节这天。在考场紧张地度过了一上午,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生活。


  当天下午,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外婆家。我像往常一样直接冲向了厨房,只见灶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食材。我好奇地问正在忙碌的婆婆:“您又准备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呀!”婆婆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来煮粥喝。”我疑惑地问:“煮碗粥需要这么多食材?”婆婆神秘地告诉我:“这可不是平时喝的粥。”


  我带着不解出去和太太聊了会儿天,一晃到饭点了。只见婆婆端上来一碗香喷喷的粥,里面有红薯、芋头、红豆、绿豆、红枣……尝上一口,咸香爽口,婆婆说这是腊八粥。


  妈妈说腊八节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他们用一年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煮成腊八粥,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腊八节又到了,今年的腊八节,妈妈买了红豆、绿豆、桂圆、银耳等,准备做腊八粥。妈妈说我们可以一起准备做腊八粥的材料,太好了!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给我讲了腊八节的来历,还一起分享了有关腊八节的小知识。


  吃过午饭,我们开始准备做腊八粥的材料。妈妈准备了红豆、绿豆、黄豆和黑豆四种豆子,每种豆子各抓一小把,洗干净放在小碗里先泡着;爸爸负责敲4个核桃、剥12颗桂圆;我负责泡花生米和洗银耳,共八种配料;主料是大米、白糖、红枣。看着颜色各异的豆子,嫩红的花生米,黄白色的银耳,土黄色的核桃仁。


  忙碌了一下午,不禁让我感叹,吃上一碗美美的腊八粥原来需要这么多准备啊!不过想着晚上就能吃上自己亲手准备的腊八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3.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据说当年朱元璋在监牢里受苦时,当时正是冬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找出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把这锅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等风味食品。它既可滋补身体,又是人们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夜间一天比一天短。从这天开始,人们就等着过春节了。



4.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年腊八节的前夜,妈妈和奶奶便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供一家人品尝。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


  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5.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腊八节又到了,每逢腊八节都要吃腊八粥,但是今天我却吃到了让我难忘的腊八粥。


  在郊区开会的妈妈在不停地忙,终于说在这天来和我们团聚,可是中间却发生了有趣的事。晚上,妈妈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内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们,给我做点儿好吃的。”但是,由于爸爸不认真,读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们,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饭,妈妈怎么想起来做了呢?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点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问爸爸:“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爸爸说:“等你做呢。”妈妈说:“我不是让你做嘛?”爸爸把短信找出来,仔细读了一遍,说:“哎呦,我给读反了。”


  最后,我们以方便面来充当腊八节的腊八粥,这真的是最难忘的腊八粥啊。


6.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从我非常小的时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由红枣、糯米、桂圆、花生、葡萄干等非常多种干果粮食一起熬成的。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由于放了红糖,也非常甜,真是两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锅腊八粥,就是我们一大家子每人喝两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说过,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与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气,喝多了奶奶开心。


  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最讨厌的一天。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喝腊八粥,可是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每年都得喝这种粥,慢慢地我就讨厌喝腊八粥,可是奶奶有办法让我喝腊八粥,奶奶说:“你要是不喝腊八粥,我今年不给你压岁钱。”天呢,奶奶没有压岁钱怎么行呢?所以这腊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为了压岁钱我一定要坚持住啊。



7.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过年放鞭炮、除夕守岁、八月十五吃月饼……其中我最喜欢吃腊八粥的风俗,你知道腊八粥的由来吗?


  现在就让我告诉你吧: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所以他被父母送到地主家去放牛。地主对他很不好,时常虐 待他,他经常挨打,吃不饱饭。有一次,朱元璋放牛回来时经过一座独木桥,没想到老牛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了,地主气急败坏、火冒三丈,用鞭子抽打朱元璋,把他关在一个黑屋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全身发抖,忽然他找到了一个老鼠洞,这是老鼠的粮仓!粮仓里有各种各样的粮食,有黑豆、大米、小米、绿豆……每样都有一点,他拿全部的粮食煮了一锅粥。因为当时实在是太饿了,朱元璋把这锅吃得津津有味,感觉味道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各种美味食品都吃腻了。某天,朱元璋想起了小时候吃老鼠粮仓的美味,于是他马上下令御厨立刻给他做这种粥来喝。后来,这种吃法传到了民间,朱元璋吃到的美味粥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种粥就叫腊八粥了。


  怎么样,你喜欢腊八粥的由来吗?


8.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宋吴自牧《梦梁录》和周密《武林旧事》都提到十二月八日寺院及人家皆设腊八粥,也称佛粥。可见腊八粥由来已久,南北皆然。过去北京人对腊八粥很重视,每年必煮,而且很讲究煮法,每到腊八前后,总要忙碌一阵、形成一个小小的节日气氛。


  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同一地方制作时也有精粗之别。北京煮粥用料以米、豆、枣三者为主体。米的种类繁多,分为粳米、糯米,再加黍稷(就是黄米和小米),还有大麦米,甚至果类的薏仁、芡实。豆以赤豆为主,也可以少加芸豆。黄豆、豌豆等绝不可用。枣是果类之首,取其香,起调味作用。比较考究的煮法是先取豆汤和枣汤,取汤之法是将赤豆煮烂,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溶入豆汤内。枣煮烂去皮、核,保持枣的原形,另放侍用,剩下枣、豆的皮渣,用淘米箩在清水中滤一二次,加入原汤,煮粥时用这种汤做底,加清水下米,再加上适当的果肉就煮成味道较好的腊八粥了。用此法煮出的粥,颜色绎红,充满枣、豆的甜香。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习俗。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9.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要喝腊八粥的。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咱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10.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作文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


  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推荐阅读:

2023迎元旦的黑板报大全:庆元旦迎新年诗歌

描写重阳节孝心的作文

庆祝元旦节的小学作文【精选5篇】

重阳节登高作文【三篇】

2023热闹的元旦作文大全【精选10篇】

有关腊八节的黑板报资料内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