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5 12:04:2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篇一】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说木叶》这  

    1、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 ,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       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三、本文的课时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为: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 

宏观问题是: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微观问题是 :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 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暗示性 

3、 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斑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为什么“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现在你明白了么?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三、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 

(一)首先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青青    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碧玉妆成一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旷天低   ,江清月近人。 

枯藤老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   寒梅白玉条,迥离村树傍溪桥。 

碧玉妆成一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晚春)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 

(二)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四、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 

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让学生看这几句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个意象是柳,柳,又名杨柳,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柳是春的使者。 

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人贺知章有一首《咏柳》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传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对春的喜爱之情。 

清代高鼎的《村居》这样描绘春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前两句写草长莺飞、醉柳拂堤的景色,后两句写一群活泼儿童飞纸鸢的情景。短短四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趣味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 

柳条藤蔓系离情。 

最早写柳的诗,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作者以轻柔优美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伤感之情。从此,柳就与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习俗。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先写青青的杨柳,再写漫漫的飞絮,然后以折尽柳条来表达希望亲人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雨过,轻尘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后的杨柳清新翠绿。后两句笔锋一转,以美酒劝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别情景。 

送别时要折柳相赠,所以柳便成了分别时的见证。离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 

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五、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 

意象   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以树叶的画面切入,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一组诗歌让学生思考,在拓展部分,用梅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李丹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了观点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三)情感及价值观目标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依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结合本篇课文本身的特点,设计本节多媒体课堂教学方案,以此作为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教学媒体的总体设计的目的和思路如下:

1、春风化雨,化抽象为形象,点化于无形。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但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2、创设诗意氛围,使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学习兴趣更浓 ,促进思索、探究。

通过诗意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以及感染力极强的朗诵,给他们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深入观察、认识、理解和思考,真正做到探究式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增大信息量,超越教材。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在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可借助媒体,大量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使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

(二)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学习法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2、师: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多媒体显示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多媒体显示“木叶”二字,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那么,二者在“艺术形象”上一致吗?请思考。(同时显示三幅画)

明确: 意象 颜色 触

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

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

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

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请同学们凭着自己的感觉,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确定一下这三幅画与“木叶”“树叶”的对应关系。

思考: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在多媒体显示文中所引诗句时并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悟: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悟,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多媒体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让学生自己体味,同时借助画面给学生形象的认识。)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多媒体显示)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多媒体显示)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显示)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多媒体显示)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多媒体显示)。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 “说‘木叶’” ,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多媒体显示)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一、导入

又到了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季节,往返在教室、食堂和寝室之间,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脚下窸窣作响的黄叶。古人钟爱落叶,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我们上学期也学过杜甫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写到了落叶,谁还记得,能为大家背诵一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的“落木”就是“落叶”,那么杜甫为什么舍“落叶”而用“落木”呢?今天就让我们到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说“木叶”)

作者简介:林庚,著名学者、诗人,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历任厦大、燕京大学、北大教授,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在早年并称为"四剑客',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北大教授葛晓音曾以"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来概括林庚的学术道路。1933年秋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后又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教授的主要研究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他提出著名的论点"盛唐气象"、"少年精神"。著有《唐诗综论》等。本文就是节选自《唐诗综论》。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重点: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

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说木叶》教案(2)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一、导入

“诗圣”杜甫有一句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其中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呢?天上掉下来的木头吗?(学生回答)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的鉴赏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把握,今天我们就走进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板书课题)

二、交代预习情况

课前预习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处理了相关的生字词,并对文中的诗词做了大概的了解,同时要求同学们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在研习课文之前,先给大家补充一些读书的方法:宋朝的心学家陆九渊曾经总结出一些读书的方法,我认为这对于我们现在的阅读理解以及平时读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象山文集》

上诗的意思即是:1、读书必须要静下心,心静自然能讲文章理解透彻;2、好好玩味

其中的意蕴,所谓的意味深长;3、读不懂得地方可以先行放过,不要走死胡同;相反的,在重点之处则应该仔细思量、考虑。

《说“木叶”》是林庚先生关于诗歌意象的一篇文化随笔,文中篇幅很长,引用的诗词很多,那么我们在接受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运用到上面所说的读书方法,整体把握,抓住关键,把书读薄。弱水三千,我独取一瓢而饮。

三、研习课文

下面我们进入到课文的学习,我想让我们的男同学把第一至第三段的关键句子提炼出来,而第四至第六段就交给我们细心的女同学,最后一段最简单就留给老师解决。

(一)两分钟阅读各自任务段落

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提问)

明确:作者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需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

引用的作用:引出话题

2、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它们的关系如何?(提问)

明确:树、木、树叶、木叶、叶、落木。“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主要归纳起来就是:用“木叶”舍“树叶”。

3、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提问)

明确:“木叶”、“落叶”、“树叶”、“落木”等,其实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对象。几者的主要区别关键字在“木”字。归纳起来就是:用“落木”舍“木叶”。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注意“木”字为诗人们所喜欢的原因。

小结: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

4、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提问)

明确: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引用的作用:以诗歌作为例证。

5、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作者主要讲了什么?(提问)

明确:“木”何以有这个艺术特征?意即对第一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6、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问)

明确: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那么这一段是总结“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

小结:第四至第六段主要是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论述,找到相关的答案,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7、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析论述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结论:艺术形象的领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文章一至三段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四至六段分析现象,论其本质,由现象到本质,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论证方法。

(二)含英咀华、寻幽探微

同学们掌握了抓住文章关键句子于阅读文章的方法,我认为这还不够,我们除了能够宏观把握全文,还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文中的切身之处仔细玩味,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懂读透,而不是一知半解。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含英咀华,寻幽探微。

1、“木”和“树”有什么不同?(提问)

明确:文章举了吴均的《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行比较:“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高木”有木叶形象;“高树”

饱满,“高木”空阔,落木千山;“木”在这里比“树”显得更加单纯。

补充:比较“空阔”与“空旷”“空濛”。

2、“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明确: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

诗句引用的作用:1、引出话题;2、用作例证;3、提高全文文化意味。(总结)

(三)总结:通过从上面两个部分的解读,希望对同学们解读相关的社科类文章有一定得帮助,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整体把握、咬文嚼字。

四、作业布置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在中国的诗词中出现过很多的意象,岁月的淘洗使他们具有了一种特定的意蕴,但是在不同的诗歌中,相同的意象也会用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二,试着结合用林庚的方法去比较“梅”在不同诗词中的用法。注意结合一下几个问题去思考。

王安石《梅花》

1、王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主要表现的怎样的人格特征?

陆 游《卜算子 咏梅》

陆词中的梅花与王诗中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在哪里?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1、毛词中的梅花除了傲雪凌霜的品格,还有什么特点?

2、与陆词比较,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1、“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 整体把握 2 、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 抓住关键 3、 区别关键字在“木”字,用“落木”舍“木叶”

4、“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含有落叶的因素

5、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6、“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具有颜色的暗示性

7 、艺术形象领域,几乎一字千里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含英咀华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寻幽探微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贵州省思南中学张志敏

教材概述:

本文是林庚先生的一篇文化随笔。

文章内容表面上看是分析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诗人们用意象“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其实质是来阐发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文章分析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对古诗“木叶”这一意象的捕捉之中,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表现力进行了透视。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即古代诗人为何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意象。2、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3、了解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明确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学会利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找到诗歌鉴赏的通道。

4、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所引用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上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其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与提问式相结合的教学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让学生背诵杜甫的《登高》,赏析其中的名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问:这两句诗所营造的意境是什么?

2、从赏析中同学们知道“落木”则为在秋风作用下漫天飞舞的树叶。则问:杜甫写作此诗时为什么使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

二、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把每段序号标出,把每段中的古诗句划出来。(教师提问式教学方法来理清思路)。

(一)让学生齐读课文中的诗句。

1、教师问:这些诗句中均有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教师可对这些诗句进行适当点拔) 学生答:是“叶”。

2、教师问:这些诗句中都是用“叶”吗?

学生答:有的诗句用的是“木叶”,有的用“叶”,有的用的是“落木”,而有的用的是“树”)

3、教师问:对于“树叶”这个物象,融入诗歌后称呼最多的是什么?

学生答:“木”字

(二)让学生齐读第4—6自然段

4、教师问:古代诗歌中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以课文中找出“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提问让学生在第4段中找出“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的区别。

教师补充“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高木”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令人感觉到“空阔”的意味;“高树„„扬其波”则给人一种饱满感,

使人感觉层层树叶的波动。

从课文中比较出“树”与“木”的不同:

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

意味:树,饱满、飘零

木,疏朗、干燥、空阔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没有悲愁。

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

5、教师问:由此第四段中对“木”和“树”的比较,作者得出了“木”在形象上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学生答: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6、教师问:“木”,除了这个艺术特征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艺术特征?在哪一段中体现出来? 学生答:第六段:“木叶”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7、教师问:第4段和高6段分别讲了“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那么第5段又讲了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

学生答: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这暗示性仿佛就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三)8、学生齐读第7段,然后教师总结。

师讲:在诗歌艺术里,有很多意象在概念上相去无已,比如“树”和“木”,然则到了艺术形象领域,差别却是一字千里。

三、教师总结:

本文作者阐释了在古代诗歌中,很多诗人对“树叶”这个形象总是用“木叶”去替代原因,让我们明白了诗歌语言运用上的暗示性问题,更让我们知道,在诗歌意象里,很多事物在概念上相去无已,其实到了艺术领域却常常是一字千里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特别注意此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举出些古代诗歌的意象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上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表面上是阐述古代诗人为何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概念,分析了“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其实质上是来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其实,在我们学习的古代诗歌中,这种现象是不胜枚举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二、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些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让学生去找出学过的诗句。

“月”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圆”。——杜甫《月夜忆舍弟》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酒”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言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之慢》

“雁”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柳”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2、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治《送韩揆之江西》

3、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教师问:这些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那么,大家思考,以上意象的特定意味。

学生答:学生回答一定是众说纷纭。

教师补充:“月”:望月远怀,思念亲人,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情。

“酒”:则是“愁”的象征。

“雁”:则在很多诗歌中是传情物、常常成为寄托离愁别绪的载体“柳”:则常常与离情有关,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布置作业。

其实,在有些诗歌中,同一意象的内涵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请同学们分析下面几首诗,看看此些诗中“柳”这一意象因内涵的不同,是如何导致主题的不同。(教师下发资料) 咏柳 柳

贺知章 李商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咏柳

唐彦谦 曾巩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些例子,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更是看到了诗歌语言独特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与博大精深,也为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所折服。 附:板书设计

《说“木叶”》

特征: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枝叶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

意味:树,饱满、飘零

木,疏朗、干燥、空阔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没有悲愁。

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是:它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张志敏

《说“木叶”》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

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

行诗歌鉴赏实践。

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仔细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细

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能力。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

2.学生再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四人一小组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第2自然段,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排除了诗人们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

由“木叶”而“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

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自然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自然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

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

秋天气息。

第7自然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

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

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

一个“木”字。第4~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

这些特征。第7自然段是小结。

一、作者在第一段引用了那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秋风微送,树叶纷纷,洞庭湖上潮飞浪涌。

2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洞庭水掀起了波澜,树叶开始在秋风中飘落。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落叶纷纷,水波涌动,

一轮秋月照在江边,白云在山头驻足。

4、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北国)秋风吹起满地黄叶飘扬飞舞,

犹如南方的洞庭千顷湖水在奔腾汹涌。

说明木叶是诗人所钟爱的形象。引出了作者对木叶的阐释。

二、作者在第二段引用了那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作者首先提出木叶就是树叶,但是树叶很少见,而树却很常见

4、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北国)秋风吹起满地黄叶飘扬飞舞,

犹如南方的洞庭千顷湖水在奔腾汹涌。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橘树有天造地设的美质,为适当的水土来到

南方。

6、“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群生在偏僻幽静的地方。

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

庭院里的那棵嘉树,枝繁叶茂,花开得很繁盛。

(二)作者又指出,需要用树叶时,往往简称为叶

8、“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柳枝柳叶茂密,鸟儿穿行受阻,风儿轻微,柳花飘落也缓慢

9、“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皎洁的月亮有云烘托,娇艳的红花绿叶相衬。

是不是因为文字的洗练问题呢?

(三)作者指出,一旦遇到木叶,就不会省略为叶,可见并不是文字洗练的问题

1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思妇在水边捣衣)看见平地上秋风起,

树叶落,想念丈夫所在的北方边塞之地也该秋云飘飞了吧。

11、“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秋天,

少妇在寒风中捣衣,砧杵相击声中,树叶纷纷下落,远在辽阳的丈夫久戌不归已多年。

然后作者又引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说明宁愿不

用叶,也不能省掉木,类似的例子还有: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庾信《哀江

南赋》)(梁军溃败奔逃)如寒风中落叶纷纷,一路溃逃到遥远的湖南涔阳浦的水边。说明古

代的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但就是没有丢掉一个木字为什么

呢?

三、作者是怎么分析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的?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很多,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死者

虽然概念相同,但在诗歌的形象中,就大有区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就进行了分析,

讲了木的两个特征

四、在讲木的特征干的时候作者又引用了那些例子?

(一)首先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引用了两个例子

14、“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柳恽关山行旅)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上,寒风吹拂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

15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树高风悲,风吹动着树枝树叶,象海水掀起了波澜。

两个例子进行对比,寒风扫高木是一种落木千山的感觉,高木是一种空阔,而高树多悲风却

正需要借助树叶子的吹动,来表达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所以高树就是一种饱满,木要比

树更显得单纯,仿佛它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特征

(二)接着作者讲了为什么木会有这样的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

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排斥也就

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P47第5段中间),接着引

用16、“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正午的阳光下,树荫清凉又圆正。说明树与叶

并不排斥,但木与叶就会互相排斥了。说木叶教案

(三)最后作者又讲了木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和质感,木暗示微黄与干燥

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清秋气息,然后作者又引用三个诗句17、“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美丽的姑娘容貌艳丽,性格娴静,她在岔路

口采桑叶,柔嫩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18、“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我家)在这静静的秋夜处境寂寞,家境贫寒,灯下我们俩的容颜已经衰老了,正象秋雨中

的黄叶树。

19、“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

太阳下山了,秋风起来了,落叶飘飘绕枝而落下。说明木叶是有一点叶的绵密又有一种疏朗

的清秋的气息,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P48第6段。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2.“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何不同?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5.“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学生甲:“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

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学生乙:“树”与“叶”都有繁密、湿润的意味,合起来并不比单用意蕴丰富。“木”

与“叶”则不同,“木”有疏朗、干燥的意味,“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出疏朗

的清秋气息。

学生丙: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

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学生丁:“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

是一片悲凉、凄清。

学生戊:“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

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

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

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叶落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

“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

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

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

“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

净了。

启示: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

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

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因此我们以后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

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包括生活心里的暗示和文化氛围的暗示以及文化传统:历

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延伸拓展知识《说木叶》拓展延伸

1、梅: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张渭《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卜算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评议:王安石《梅花》张谓《早梅》,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

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毛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2、柳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评价: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分披,细 叶精致。诗人借咏柳 赞美春天 的美丽和自然

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 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评价:此诗全篇八句,纯用白描,篇中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写柳。而且,仔细玩味,又

会发觉它们既是写柳,又象是在写人,字里行间,仿佛晃动着一位窈窕女郎的倩影,风流韵

致,婀娜多情,非常逗人喜爱。她也许是诗人的友人,也许就是诗人的情人,由于某种原因,

他们分离了。咏柳即咏人,对柳之爱怜不舍,即对其所爱之人的依恋与思念。似彼似此,亦

彼亦此,不即不离,正是此诗艺术表现的巧妙之处。

《杨柳枝词》 清·厉鹗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 》,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 总结全文(7)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一个落叶的因素。 .....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李冶《送韩揆之江西》)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清平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推荐阅读: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活动方案

学习上存在问题,,自觉性不够,,,结合实际不够

费用超支报告范文

检测中心个人先进事迹范文

妇女代表主要表现范文

活动回顾文案

标签: 教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