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29 13:56:22 发布时间:145天前

  高一期中考试时间快到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应对期中考试。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小编整理的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欢迎同学们参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2.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周王室衰微 B.生产力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关系的变化

  3.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

  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5.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A.消灭六国 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 D.严刑峻法

  6.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

  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 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 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

  7.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8.《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10.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

  A. 废除宰相制度 B.建立内阁制度

  C.打击勋贵集团 D.强化君主专制

  11.读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简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西汉 设郡县、封国, 郡国 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

  东汉 郡县两级到州、郡、县三级

  唐朝 道、州、县三级

  北宋 路、州、县三级

  A.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而存在 B.州的地位呈现上升态势

  C.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比较臃肿 D.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权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 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13.“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14.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5.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南书房、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枢密院、元朝的行中书省

  16.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7.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8.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1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20.“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x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 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谭嗣同 D.左宗棠

  22.下面是晚清时期一首歌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23.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B.中国人民不屈斗争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广大地区

  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 B.七七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八一三事变

  25.下图是最近发现的“八路军办事处”胸章。请你判断:这一胸章出现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 20_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7.20_年3月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宣布鉴于名古屋否认“南京大屠杀”,原定举办的“日本文化周”活动将推迟举行。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28.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 :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9.《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0.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31.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32.下列对太平天国《资政新篇》评价正确的是( )

  A.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解放 B.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

  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D.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33.20_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34.右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3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

  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 B.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

  36.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37.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材料中的“这个办法”是指( )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推翻清朝政府 D.开展国民大革命

  38.“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39.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对此评价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其中,“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

  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

  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D.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0.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推翻与帝国主义合作的统治政权”的运动,“本质是一项中国民族的救亡运动”。由此判断,新中国的成立( )

  A.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C.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 D.只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41题20分,42题20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 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 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6分)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4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 会这么做的。”材料指出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 (甲午海战中)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

  ——《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四 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 坏蛋官吏的罪恶。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五 日军侵华大事记: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1935年,为分离和蚕食华北,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争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以上均节选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材料六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 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八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下面的表格(4分)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

  列强侵华目的 商品输出 ② 占有殖民地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要求的一项规定 协定关税 ③ ④

  (2)依据材料二,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屡次失败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五概括日军侵华过程中犯下的罪行。(4分)

  (4)依材料六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D 7.A 8.C 9.D 10.D 11.A 12.C 13.B 14.D 15.B 16.A 17.C 18.B 19. A 20.D 21.D 22.C 23.B 24.C 25.C 26.D 27.D 28.C 29.D 30.B 31.B 32.B 33.C 34.C 35.D 36.A 37.D 38.C 39.C 40.A

  41.(20分)(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或皇权至上)。(2分)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6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三省六部制,关系: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6分)

  (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作用: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4分)

  (4)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2分)

  42.(20分)(1)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资本输出 ③允 许设厂 ④严禁中国人民反帝(4分)

  (2)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领导者的战略失误;清政府的腐败。(4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3)发动侵略战争、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 夺、推行奴化教育。(4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4)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8分)

推荐阅读:

2023年遵义市红色文化进校园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3年立春是几月几日几点

2023年泰国旅游落地签证办理流程

国考与省考有哪些区别

咬春是什么意思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最新消息出炉

标签: 期中 高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