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批评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称“有业不就”、频繁挑选岗位、毁约、岗位资源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长江日报》3月31日)
大学毕业生何故“有业不就”?
为什么一些大学生会“有业不就”?首先,就业环境的失范———某些用人单位正是看到了大学生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岗位相对稀缺这一点,将就业门槛毫无道理地往上拔高、玩命压低最低起点工资,要不就是无视大学生升职、加薪的愿望———大学生就业难的焦虑成为某些单位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在这种供需失衡,双方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无疑是弱势一方,他们要么达不到用人单位近乎苛刻的条件,要么就是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离个人期望值太遥远。在无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他们便被迫“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甚至毁约。
其次,高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脱节———理论不能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几乎不提供就业技能;二是高校缺乏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机制。高校以教给大学生理论知识为主,至于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几乎要靠大学生自己进入社会后摸索。另外,由于大学生在学校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鲜有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差———这让他们成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很大的经济成本与教育成本,这也是大学生个人期望值与社会期望值都很高的原因所在。当把高期望值放在就业环境失范、高校教育与社会生产脱节的背景下来看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便随之产生,这就造成了一些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 □彭旭
“有责不究”比“有业不就”更令人痛心
大学生为什么有这种就业观念?除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所产生的引导效应外,大学教育中并不健全的就业观念教育何尝不是罪魁祸首呢?这种起到“上梁不正”效应的就业教育缺失何尝不令人痛心呢?很多学校、专家或者学者总是将教育功利化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足,转嫁到大学生的观念中去,试图摆脱大学教育失职的责任,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容易令人产生一种栽赃的质疑。
官员将大学生“有业不就”之类的就业责任划归给了大学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这就好像企业的产品出了问题,不去追究产品制造过程的责任,反倒让产品本身去承担责任一样,这种做法很赤裸裸地反映出,面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真正的责任方仍然在忙着推卸责任,而同样属于受害方之一的大学生们却要背上“有业不就”之类的骂名,这种嫁祸难道不应该让人感到痛心吗? □傅万夫
“有业不就”戳痛“就业政绩”的心
将就业问题更多地指向观念,对问题解决并无多大益处,而在笔者看来,“有业不就”之所以让有的官员为之痛心,恐怕更多的原因还在于“被就业”背后的就业政绩思维作祟。大学生就业状况,关乎到学校声誉和成绩,也关系到相关官员的工作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是希望就业问题能快些解决,为“有业不就”痛心,更多地关注于就业的数量,而少于关心就业的质量。但对于找工作的学生而言,不仅是要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份好工作。
在找工作上,相信大学生自身要比相关官员更着急,因为官员起码有一份好工作,而未来不可知的大学生却仍在为工作奔波,为生活忙碌,官员心痛大学生“有业不就”,但大学生自身定然有更多苦衷和无奈。观念问题其实更多是个伪问题,重要的是教育和岗位生产问题,否则,即使数量上能解决就业问题,质量上也会令人堪忧,并继而引发更多问题。 □丁洪先
含泪劝告为“有业不就”而痛心的领导
我是最怕听到领导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而痛心的,因为这不仅说明我们的大学在学生就业观上的失败、搞得高校很脸红;同时,容易对要考大学的孩子造成误导———看,只要观念端正了,坐在家里酝酿酝酿择业情绪,工作还是不难找的!鉴于有些指导学生就业的领导感情如此脆弱,动辄心痛,我也忍不住含泪劝告一回:别再为“有业不就”的人而痛心了!你就让他们活该找不到工作吧!可是,那些观念已经很端正、做梦都想当掏粪工的孩子,我们的就业市场准备好了吗?
在我看来,所谓“就业观”基本是个比较扯淡的说法。就业乃民生之本,只要心智正常,没饭吃的时候谁都知道该怎么做。人才市场既然也是市场,它自然可以调节劳动力资源,指导我们的大学生怎么找饭碗。倒是有一个真理需要领导们记住:就业能力的本质取决于生产力水平,观念好不好,决定不了社会提供的劳动力岗位。如果劳动密集型产业营养不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大学生天天在家转变观念也变不出职位薪水来。含泪劝告为“有业不就”而痛心的领导:有空不妨为纾解就业矛盾做点实事吧。至于“就业观”,就不劳烦领导们痛心疾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