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区域面积比较大、森林资源丰富。但人们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建设,以牺牲林业资源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为了解决当前的严重问题,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生态文明建设局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所以本文就针对可持续发展在林业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探讨
林业资源对于生态环境,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创造条件。能够保障生态建设、农牧业发展、国计民生实现稳定发展。所以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相统一的健康发展。
1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解决的问题
森林资源不断下降,目前森林资源的采伐比较严重,森林资源的生长数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采伐的需求。在采伐后,也没有及时进行育林工作,导致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1]。因为树木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性的,它与蔬菜、水果等资源不同,树木的生长周期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人们为了使经济能够快速发展还在不断进行采伐工作,造成森林资源不断下降,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的森林资源属于公有制的产业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对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很多管理部门没有充足的资金发挥林业管理工作,造成林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我国生态的补偿机制也没有充分发挥,森林在大自然生长周期中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建设,相关人员进行森林资源砍伐后并没有对自然资源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反而对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2]。我国也没有对这种状况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没有及时进行维护,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2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加强林业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林业的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林业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林业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林业在法制、权力、资源、采伐、经营方向的保护。所以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不仅要明确管理人的职责和权力,还要调动管理人员在林业经营方向上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实行采伐资源的限额制度,在采伐过程、运输、经营加工实行相关证件的限制。如果发生采伐过量、占用林地、毁坏资源等现象,林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找出相关责任人,对监督部门负责人进行追究。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林业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特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直接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质量与思想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林业管理工作的变化,所以要求林业的直接管理人签订相应的管理保护协议,划定部分区域进行管理,对他们实行的责任和任务进行定期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予以调换,考核优秀的可以适当给予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实现林业的高素质管理奠定好基础。
2.2强化林业资源的培育
要实现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培育工作,主要包括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林业的防火措施、自然植被保护区的建设等。首先在木材运输工作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在木材运输、保管与统计程序上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监督检查工作。然后加强林业的监测预警、检疫、防治等工作,定期对季节性的灾害问题进行检查,植被在运输中严格进行检疫,禁止外来生物入侵林业的保护区域等。而且认真贯彻我国的相关法规,如《森林防火条例》,加强林业的防火预警工作,对森林周边的居民传授火灾应急措施,避免火灾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3]。最后还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通过宣传我国发布的有关条例,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2.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观,主要是在生态、经济、社会上进行发展。对于生态建设来说,就是在人类生存、发展中保护自然环境,它直接影响我国发展社会与经济的建设。在发展林业建设中,首先要运用现代科技培育优良树种、改进木材的加工建设、提高林业产品的质量,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然后对林业的相关体制进行创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精确的林业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林业生产力。最后提高林业的经济建设,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林业资源建设、经营模式实现规模性、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例如建立优良的苗木资源、将果林等多种形式的建设与森林资源相结合,从而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3结论
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为实现林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很多工程领域在建设中对林业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采伐、用地现象也在不断加剧,世界生态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就要建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从而使林业在经营、管理上实现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勇.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探讨[J].农家顾问,2014(15):98.
[2]钟娟.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南方农机,2015(06):47-48.
[3]张春海,申成才.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J].吉林农业,2014(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