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进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聘求职的一个高峰期,而当某些学生面对不太满意的就业去向犹豫时,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常常向他们传授“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劝他们先干着,以后找到满意的工作再跳槽。 眼下,又进入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聘求职的一个高峰期,而当某些学生面对不太满意的就业去向犹豫时,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常常向他们传授“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劝他们先干着,以后找到满意的工作再跳槽。这6字“真经”有它的道理,但是在实际中,也不能把它绝对化,因为这种做法可能让诸多用人单位“受伤”。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_届大学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忠诚度偏低,留存率在一些单位仅有30%,超过一半的人声称在第一个单位呆的时间不会超过3年。用人单位花了很大力气培训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一旦有了更好的单位,不容分说就跳槽的情况屡见不鲜。用人单位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尖锐指出,“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根源。学校老师传授的就业“真经”竟成了用人单位的“最恼”。
若是为了矫正一些大学生心高气傲,对工作过于挑拣,强调一下“先就业后择业”并无不妥;但是把它绝对化,搞得理直气壮,就是走偏了。况且当“就业率”成为考核高校的一大指标,“被担当”了重任的老师们催着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就不难理解了。
显然,不当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会使大学毕业生难有职业忠诚度;而反过来说,缺乏忠诚度的行为,会导致一些公司、企业减招甚至拒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已有这方面的实例),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所以实事求是讲,这6字“真经”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
“先就业后择业”是一种短期行为。从长期上讲,如果学校、用人单位能够帮助大学生做好持续发展的个人规划,让他们看清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发展前景,那么“骑驴找马”的就业观还会有市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