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10篇

满分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4 19:03: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精选10篇)

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学习孝贤文化,品德高尚,孝贤为先。家庭和谐,关爱为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事迹另人震撼,孝可以让家庭美满,我们努力起来,让孝在人们心田中回荡,让孝永不失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人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在生活条件逐渐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他们缺少的是心灵的关怀,他们害怕孤独和寂寞,极需要和晚辈情感交流。

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年轻人忽视老年人的存在,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老人,便是孝顺了,殊不知,老年人同样需要交流,同样渴望情感的关怀。对老人冷漠,无视他们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暴力,一种家庭冷暴力,孝顺老人,关心老人,这是一种天职,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你工作有多忙,不论你与父母相隔多么遥远,都要在节日的时候,在双休日的时候,在父母想你的时候,需要你的时候,回家看看,不需要带更多的礼物,父母只是想看看你,听你谈谈工作,听你谈谈家庭,这就是他们心灵最大的满足!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让自己心灵得到很大的震动。她说,孝顺长辈要乘早,不要等到了长辈不在的时候,空留遗恨!那时的后悔比什么都心痛,以前,一直认为自己父母身体尚健,不需要时时去探望他们,总是找种种理由,为自己不去父母那里辩解,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是对不起他们,父母是那样将我时刻挂在心上,不需要我的任何礼物,只望着我去看看他们。是的,父母是伟大的,无私的,但又是孤独的,寂寞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敬他们,就是这样,我们也永远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实,天下的父母是最能理解和体谅孩子的。无论你是多大的官,还是世间潦倒人,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穷困贫子,在父母的心里,你都是父母的骨肉心血,你富了父母的也不想贪,你贫穷爹娘的也不嫌弃。唯一的一点就是孩子有孝心即是最大的安慰也。你有钱就多给,这也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钱少少给,父母也不会责怪,也不会有怨言。没钱哪怕买个小礼品、哪怕是爹娘爱吃的一块饼、一条鱼甚至一粒糖,也是孝敬之心,父母也是高兴的,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宽仁也。再退一步,你实在没钱也没关系,因为孝敬父母,并不完全在于钱物礼品,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你的孝道是否真心、诚心。

我认为:孝顺父母不一定要有钱给父母才是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爱父母、让他们欢悦、心喜、享受天伦之乐,哪怕你没钱没物,也应给精神上的奉献,天下第一快乐事,首数父母俱存。要知道父母恩深终有别,父母之年,日日减少、年年不多、渐至哀老,近在眼前。如若父母百年之后,想尽孝道都来不及、后悔都太迟了。所以做儿女的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顺父母,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2)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世间万物,莫不存感恩于心中。落叶飘旋在大树周围,撰写着一曲安详的乐章。那是对大树哺育的感恩,白云浮沉在蓝天之上,刻绘着一幅温馨的画卷,那是对蓝天孕育的感恩。因为感恩世界才会变得如此多彩,因为感恩亲情才会显得如此真挚,因为感恩才会有工作承载的责任,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恩是一种孝道,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心系感恩,胸怀孝道,感谢父母,生命源自于您们的全心呵护,成长源自于您们的含辛茹苦,幸福来自于你们的始终如一。从幼时的嗷嗷待哺到如今茁身壮材,父母倾注了无私的心血与汗水,十年如一日,为我们编织出五彩缤纷的摇篮。俗话说,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对于父母,我们更应该胸怀孝道,懂得感恩于父母。

心系感恩,感恩于给予了我生命、哺育我健康成长的父母;感恩于给了我教诲、让我增长知识的老师;感恩于给了我友爱与情谊,使我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单的朋友;感恩于给予我鼓励与帮助、提升我职场价值的领导和同事。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的心改变着我们的态度,改变着我们的习惯,改变着我们的行动。

在这里,我们每个人在为祖国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的同时,祖国也在为我们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生存,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同时也丰富着我们的阅历,体现出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懂得心系感恩,胸怀孝道,肩负责任的我们,应该感恩祖国,把对祖国的感激之情转化为化为忠诚祖国的行动,转变成一种崇高的责任。

即使有时觉得不公平,有时觉得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也不必有所抱怨,只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终将会有回报。因此,我们要尽职尽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没有任何借口,抛弃一切怨言,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既然奋斗的目标已经确立,前进的动力已经加注,昂扬的斗志蓄势待发,责任和使命正在强烈地激励着我们,就算前方的路途布满着荆棘,眼前的虚幻充满着迷离,我们也继而披荆斩棘,排迷祛离,心系感恩,胸怀孝道,肩负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激昂的斗志投入到明日的辉煌中去!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 香九龄,能温席 。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他九岁丧母,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长辈。

夏季,他帮父亲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床席睡暖,再让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个九旬的母亲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孩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 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 可事实并非如此。

上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的 小皇帝 ,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特点。不停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儿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儿女们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 这是怎么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一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现在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 都是孝的表现。

为人父母更应该孝顺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总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榜样。

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 香九龄,能温席 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 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们都应该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以往每年的清明节,爸爸和妈妈都会带我去给太奶奶扫墓,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一想到今年再去“看”她老人家时,他的旁边有太爷爷的陪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去扫墓的前一天晚上,爸爸也许怕我心里难受,所以给我讲了清明节的传说,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多想,我和太爷爷的感情很好,他在世的时候很疼我,不管他吃什么和用什么,只要是他认为很好的东西,他就会给我留一些。我不记得爸爸给我讲了什么,只是心里十分缅怀太爷爷。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我和爸爸 妈妈就从家里出发,他们二老葬在龙凤山,当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有点薄雾,淡淡的,凉凉的,有点像我的心情,淡淡的哀伤,凉凉的愁,以后我再也看不到他了,我们一路很顺利,到了墓地,我和爸爸妈妈把墓碑用带来的矿泉水擦干净,又放上了鲜花和他们生前爱吃的食品,妈妈给太奶奶和太爷爷倒上酒,爸爸给太爷爷和太奶奶点上烟,我们一起伫立在他们的墓前,看着墓碑上他们慈祥的面容,幽然之间,觉得有些东西已被今人所遗忘了。

太奶奶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已经去世,听父辈们说,太奶奶临终前,叮嘱子女,一定要照顾好爸爸,因为她最挂念的大孙子还没有成家,她很遗憾没有看到他添丁,也就是还没看到我,可是老人家终究没有能看到我就离去了……父亲常说,太奶奶和太爷爷都是坚强的人,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每次扫墓,不管是大年初一,还是清明时节,父亲总蹲在墓前,虔诚地为她祷告,儿孙们现在生活得很好,请放心,求他们保佑儿孙们一切平安。每每看到这一幕,我总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年年清明,缅怀亲人,追思慈颜。可现如今,当我们扫墓踏青,一番热闹的烟火之后,是否有过思考:“当父母在世的时候,怎样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父母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为子女遮风挡雨,操劳忙碌,而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各奔前程时,昔日热闹的老屋一下子冷清下来,只剩身体羸弱的他们孤独地守在自家门口,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与儿孙们的团聚日子……每当想到这些,心中怆然不已!清明扫墓,触景生情,我们一定要让辛苦劳碌一辈子的父母亲能够幸福地生活,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空留悲切。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5)

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要成为一个孝敬父母、有爱心的人,并且家长自身也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孔心雨。

孔心雨在学习上从来都是自己完成,我们从小就教育她要独立自主的去学习,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历史、地理,她都是自己学习课本完成作业,从不让我们做家长的操太多的心。如果她有时学习效果不好没有考出好成绩,她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非常自责,这是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给予她鼓励和支持,以及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但落实到怎样学习,还是要靠她自己去独立完成。学习是孩子的主业,也是家长最关心、最操心的一个方面,孩子能在学习上自我独立的做好,这也是孩子对家长“孝”心的最直接表现。

孔心雨生活上自己的事也能自己完成,既是培养自己的能力,也是体现自己的孝心。每天早晨起床后,她都会主动把床收拾、铺整齐,平时自己换下来的衣服自己清洗。她对做饭菜也很感兴趣,非常愿意学会后为爸爸妈妈服务。假期里,在我们的指导下她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做菜方法。周六、周日,她会主动要求帮大人洗碗,尽力减少家长的家务劳动,让我们非常欣慰。

孔心雨也很关心家人。有时,她妈妈工作累了,孔心雨会主动为妈妈按摩肩头、捶捶后背,给妈妈倒水。前一段时间,她外婆脚骨折了,孔心雨每周休息时间都要同我们一道去看望外婆,陪外婆聊天逗外婆开心。每年父母生日时,孔心雨都会发挥她喜欢画画的爱好,给我们送上一张她自己手绘的生日贺卡并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我们。有时,她还会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父母买一些小礼物。

孔心雨生活上也比较独立自强。我和她妈妈经常晚上加班,她放学时会给我们打电话说她放学了,如果我们都有事。孔心雨就会自己回家泡方便面吃,吃完后自己做作业学习,然后自己做作业学习,然后自己练钢琴,到晚上十点过时自己洗脸洗脚睡觉。常常我们晚上回家时,孔心雨都已经睡着了,只有卧室的灯还亮着因为毕竟她一个人在家,有点害怕,所以开灯睡觉……她很体贴父母,晚上从不大点还要我们赶回家陪她,而是说她自己在家会很好的,让我们路上慢点小心。这些都让我们做家长的觉得孩子真得长大了。

孩子也很懂事,从不对我们提无理的要求,自己做错了事也知道主动认错。总之,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一点一滴的日常行为,在我们家长眼里,孔心雨就是一个懂事,孝敬、体贴父母,生活上自立自强的好孩子。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6)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日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可是孝不仅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必须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仅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朋友们想一想是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回想一下吧,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是否叩醒你们沉睡的心灵,你们是否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是否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是否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背影已变的衰老,憔悴已布满的双眼。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仅是我们应当尽的义务,更应当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时代的骄子,更应当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7)

那是一个下雨的日子,当时也是正值春节团年期间,归乡的游子们犹如离弦之箭射向家的靶心,我也与父亲同坐一车去乡下团年。但车子驶到乡间小路路口时,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脚踏泥泞,推着一辆独轮车快速地向路口驶来,车上还放着一把撑开的雨伞,男子的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什么,在驶到路口时他停住了。这时,我不经意地向伞下望去,惊奇地发现了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此刻,那个男子随口向路人打了一个招呼说:“我送母亲会家过年。”他的干枯的脸颊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那是是如此的窘迫,又是如此的温暖。豆大的汗珠悄然间滚下了额头,他随意地擦拭了一下,抬起车继续驶向前方,时不时他还为母亲移动一下车上的伞。此刻的我似乎被什么所触动,双眼紧紧地凝望着远方的那个男子,直到雨雾迷茫了他的身影。在转身的那一刹那,我怦然心动,泪珠不经意间流下了双颊,心中是如此的沉重,又是如此的温暖。为了回家,他甘愿在寒冷的冬日为母亲遮风挡雨,为了回家,他不畏艰险坚持将母亲平安地送到目的地。这是情,是儿子对于一位母亲的深情,这更是爱,是儿子回馈母亲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爱,这更是孝,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男人应尽的孝,只是这一切都被他用更加委婉,更加温暖,更加美丽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伟人才会令我们内心触动。平凡的行动加上真挚的情感常使平凡的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也许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嘴上,用行动常常是其具体化,生动化。有人说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孝一定要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这并不完全正确,孝,实际上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那一瞬间就是孝的体现。此外,孝,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何等的悲哀。孔子有有云:“入则孝,出则弟。”孝是一个人的本能,在何等情况下都不可丢弃。古人有卧冰求鲤,拔竹求笋之说,黄庭坚也有嫡亲溺教的孝。连动物都有乌鸦反哺,狐死首丘,作为人,尽孝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来只求一份安宁,在我们成长的途中他们给予了我们太多,足以我们以一生来回报。等到他们老了,我们就应让他们安享晚年。--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也用自己的行动再次阐明了孝的定义。孝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美德,它的内涵亘古不变,它也必将一如既往被我们承接与发扬。关注生活中的片段,用细小的行为尽孝,安抚父母,感动他人,也温暖世界。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8)

孝之一字,世人都了解,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暂不提古代卖身葬父之类,就是简单的一句问候,一声关心都不见得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遑论一心尽孝,侍奉双亲了。

观看了一部纪录片,且不说那距离我们太太久远的“孝道”可能不会使人引起多大的共鸣,只是片尾讲述的几个故事,无论是不嫌弃儿子瘫痪在床,十几年如一日像照顾婴儿似的,虽已两鬓微霜,却用世间最真挚的舐犊之情感动了天地,唤醒儿子的父母;还是虽已知道女儿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也永远无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样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却毅然决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托起女儿未来的单亲母亲,都给了我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听着那些父母坚定的话语,好像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地照顾那些几乎没有未来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为人父,为人母,这不仅是责任与义务,更多的是血脉亲情中那牢牢的羁绊。

不可否认,看了片子以后,心里有了颇多感触。虽然我的父母没有片中的那样感人,可这就能代表他们的爱不深吗?不,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罢了。全天下的父母对他的孩子无论是严,或是慈,终究也不过是那深沉的爱所表达的外在罢了,哪能以此来判断这爱是不是深,又够不够沉呢?

我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装修建材工人,时不时在工地上受一些大大小小的伤,无论是昨天让焊机灼伤,今天又可能切割机割伤了,他总是笑嘻嘻,一脸无所谓的让我们检查伤口。而我每次都是抱怨着让他给妈妈看,说我害怕看见那些可能还流着血的伤口,可天知道,我是真的害怕了。我害怕,他下一次受更重的伤,我害怕,他在杂乱的工地上出一些意外,我害怕,看见他以前的伤,也害怕他一边上药一边嬉皮笑脸。我不敢上药,甚至说不出“你怎么不小心一点?”这样带有责备的话,我知道,他比谁都希望我们不会担心。可我心疼啊,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那蹩脚的安慰,去相信他那什么根本不疼的鬼话。

想起来一首歌,里面是这样说的:“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这首歌叫做“父亲”。为什么不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不光是父亲,还有母亲,你能做的太多,太多。一句温暖的关怀,一个惊喜小礼物,一次真诚的谈心,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果然,太多太多,可是却做过几样呢?虽不至于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却也不要为自己的将来留下悔恨。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9)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妈妈怎么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怎么会没事呀,吃药没有?”,“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呀!我非常果断的说:“不行,让我来吧!”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 突然,我想到以前我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放在妈妈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妈把妈撑起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的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着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是,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比较好。好!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 “妈,先喝碗面汤吧.”妈妈激动的点点头,我看了鼻子一酸,心里十分难过,愧疚,我知道,这是由于我平时不懂得关心孝敬而这次让妈妈十分感动.以前把妈妈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想想看,我真不应该.我默默的想着.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妈妈的身边,给妈妈换毛巾.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还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么样了.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回照顾妈妈了,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 “孝”的真正含义—— 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让 “孝”串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真情!

与孝贤文化有关的作文(篇1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遵从“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这次,我和几个小伙伴打算开展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去探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于是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我们敲开了老人家的门。爷爷奶奶的子女在新疆,他们见到我们显得特别热情,连忙招呼我们坐下,并端来水果。

“嗯,爷爷奶奶你们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我们有点不好意思了。

“没什么!”奶奶满面笑容,“有你们陪我说说话就好!”接着,她和我们说起了她的儿女和以前的故事。直到日头偏西,奶奶才依依不舍地“放”我们走。她感叹:“今天的时间可过的真快呀!”

我们只是陪老人说了说话,但他们却像中了大奖一样高兴。那我的爷爷奶奶呢?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生为晚辈的我们,却从没想过去尽尽自己的义务,我的心里思绪万千。“快回家看看吧!”我听见自己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去尽尽你的孝道吧!”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驾车回到了乡下,老远就看见爷爷顶着烈日站在村口。看见我们,他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我听说你们要来,就站在这等你们。”喜笑颜开的爷爷就像个孩子。“那么热的天,您等了多久啊?”我担心的看着爷爷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没什么,没什么,就一会儿!”爷爷已乐得语无伦次,“快进去吧,我开了空调,切了西瓜。”爷爷,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你却为我们付出了太多。

走进院子,我看见奶奶从厨房走出来,满头都是晶莹的汗珠。她看见我们就乐呵呵地说:“今天我们杀了鸭,炖汤喝!”我望着那一桌丰盛的饭菜,却没想到这里面藏了如此多的汗水。我回头,发现爸爸妈妈也沉默着。我们回家是为了尽尽孝道,让辛苦、孤单已久的爷爷奶奶享受天伦之乐,可没想到这让他们更加辛苦。

“烧菜我们来就好!”“不用,你们大老远的跑来,歇歇吧!”……我在心中默叹:该歇歇的,是你们啊!

“乡下南瓜、冬瓜都有你们拿去些吧!”奶奶提议,不等我们同意便往车上搬去。“妈,乡下南瓜就那么几个,您怎么全搬车里了?”妈妈急了。“没关系。囡囡多吃点!”奶奶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望着我,目光中满是慈爱。

当我们踏着夕阳回程时,爷爷奶奶还在车后挥手,跟了我们好远好远。

我们对老人的“孝”,缺失了太多。有时候,常回家看看,尽尽孝道,便是最美的行为。

推荐阅读:

一年级作文美丽的小河10篇

关于游览北京景点的导游词作文范文

一年级中国梦勤俭节约的作文

2023军训三天心得感想作文范文10篇

2023学生读书演讲稿作文

学生诚信演讲稿5分钟作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