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10 17:40: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20_)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身边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随处都能听见礼花炮竹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_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_民间传统节日。

有关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元宵节的习俗之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元宵节的习俗之“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 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有关元宵节的意义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全国性的狂欢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享受它。在古代,元宵节很容易产生爱,因为禁令开放,人流如织,男女相遇。几千年来,元宵节上演了两个快乐的爱情故事。

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公共娱乐,但它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许多信仰活动,祈求上帝的祝福。元宵节也是寻找孩子的好时机。宋代,陈元良的《岁月广记》卷12卷《偷灯》解释了当时人们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说:一云,偷灯的人,生男人的迹象。这里的灯谐音丁,是一个男人。这样,偷灯象征着生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孩子的延续。同样地,观光也有寻找孩子的意义。因此,古代妇女出来观光有这个原因,这是合理的。

春节从除夕关门到元宵节,是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和人际关系的过程。第一天给父母拜年,第二天回娘家拜年。未来,新年问候的范围将开始扩大到普通亲友。在此期间,人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熟人。第五天是第五天。农活可以开始,商店可以开门。在此期间,社会开始正常运作。正月十五,所有社会成员,无论男女老少,都参加了节日活动。因此,元宵节具有确认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关系的意义。

推荐阅读:

春季开学安全教育课教案大全

高考物理常见必考知识点归纳

最新的创业计划书通用范本

五一假期出游小众景点

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及流程2023

2023年元宵节的来历和禁忌

标签: 元宵节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