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习俗作文范文

满分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5 17:58: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春节习俗作文范文7篇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下面给大家分享20_春节习俗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春节习俗作文【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作文【篇2】

春节到了,在外背井离乡的游子,都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是因为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春节时,要家人团圆、吃汤圆、放鞭炮,所以在外打工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说到春节,我就可以拍拍胸脯自豪一下了,因为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地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流传很广哦!所以春节就像是一个印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不能磨灭的烙印。

在除夕之夜,肯定有许多小朋友在放鞭炮。所以除夕之夜对大人、小孩、老年人都是一个值得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也是最为喧闹的一晚,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说到放鞭炮吗!傍晚,就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到了晚上我们都会看新春晚会,欣赏歌曲、小品……快到十二点时,鞭炮声又响了起来,直到睡觉前还有呢!

在除夕那天除了放鞭炮之外还要吃团圆饭,它可是过除夕的一个重要项目哦!虽然说吃团圆饭都是吃饭,但是住的地方不同,吃的东西就不一样。很有讲究。就像北方人,他们习惯吃饺子。因为饺子个个都跟元 宝似的,一盘盘端上来,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 宝滚滚来。”之意。有的人包饺子时还把几块沸腾的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谁吃到,谁就发财。听起来不卫生,可吃到的人还挺高兴呢!还有的人吃馄饨、长面呢!

放鞭炮、吃团圆饭都是除夕之夜要干的事,还有一样也不能漏了,那就是贴春联。除夕之夜,大家都拿出崭新的春联贴在大门上。之所以大家贴春联,是因为它的韵律令人欣赏,原来贴春联也那么有趣。

哦!原来过春节,了解春节的内容也那么有趣,那么令人向往呀!

春节习俗作文【篇3】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最喜庆的节日。我们是天天盼,日日想。

离年三十还有几天各家都为新年开始做前期准备。首先是全方位大扫除,坚决不放过一个角落。大家分工明确,工作是井然有序。

年前这两天是最累的时间。因为按照老习俗各家要准备很多的各式各样的面点:馒头,包子,豆囤子和花糕。馒头,包子和花糕想必大家都明白是啥意思,可是豆囤子你们知道是啥吗?就是把各种香甜可口的豆类用黄面包起来。寓意着我们的生活年年五谷丰登。这种活虽然看起来不累但是一天下来也是腰酸背疼。

大年三十早上每家都在忙挂彩灯贴对联。我的任务就是帮爷爷贴对联,这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首先我们要把门框清理干净,再分清上下联,横联。贴在相应的位置,如果贴错了会闹出笑话的。过年贴对联的寓意是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表达人们对平安健康以及好运的向往与追求。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餐座旁慢慢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观看着精彩的联欢晚会。不知不觉新年的钟声敲响,全国人名齐声欢呼。各家为了迎接新的一年,争先恐后燃放烟花炮竹,真是震耳欲聋。天空中飞舞的烟花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在空中绽放的花朵,有的像风火轮,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

我多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春节习俗作文【篇4】

我们家的春节是在老家度过的,这个美好的节日过得十分难忘。接下来我就给你们说说吧!

腊八节到来时,差不多春节就开始了。这是今年来最寒冷的一天,人们一个个都添了衣服,变成了“胖子”。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美味的腊八粥喝。另外,这一天还得泡腊八蒜,我把蒜瓣放到醋里面,封住。等泡到年底,蒜瓣就像绿色的孔雀石一样,再配上饺子吃一口,那真是美味!爷爷还给我买了许多_,各式各样。

到了除夕,大家都做年菜,香味把整个村子都浸在香味之中。不仅要做菜,还要穿新衣服,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天我最骄傲,因为门上、墙上的春联都是我用毛笔一笔一画地写下来的,让我很有成就感。除夕还要贴年画,各种各样的,很好看。我和家人们都会吃团圆饭、守岁。

转眼到了正月初一,我和姐姐、爸爸去亲戚家拜年,用我们这儿的话说就是串亲戚。我们这儿有人举办庙会,小贩也都摆起来了。等到了初五,我们去逛庙会,可好玩儿呢。那里有许多表演,_呀什么的,我很少见马,所以显得格外高兴。

我最期待的日子到来了——正月十五。我起了个大早,和家人去老家。在路上,我一直都怀着高兴的心情。到了家里,我迫不及待地向爷爷要炮,想把大家都“炸”醒,嘻嘻!“滋!”我点着了炮,赶紧跑开,捂住耳朵,等待着响亮的一声发出去。"嘭”的一声,炮炸了,这声音就像小型炸弹一样响彻云霄。到了晚上,我和家人共进晚餐,吃汤圆,有黑芝麻味儿、苹果味儿等各种不同的元宵。再加上晚上人们放炮,我开心极了。

到了正月_,我们又该上学了,大人们也正式工作了,但我不会忘记这次春节。

春节习俗作文【篇5】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习俗作文【篇6】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春节习俗作文【篇7】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推荐阅读:

有趣的清明节作文

清明节踏青小作文

清明节之美食作文

700字清明节学生作文

中国春节作文大全

最新春节的作文素材

标签: 习俗 春节 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