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器官的倡议书

书信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0 18:24:4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捐献器官的倡议书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给许多终末期脏器衰竭的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捐献器官的倡议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关于捐献器官的倡议书范文篇一

亲爱的朋友们:

你知道遗体(器官)捐献吗?想知道遗体(器官)捐献是咋回事吗?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为了我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服务,也为一些器官丧失功能者提供置换的可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延续生命。捐献的遗体(器官)将全部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解剖使用、病理解剖研究、器官移植。与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样,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眼角膜都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善举,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正在积极地参与其中。1997年2月19日,世界伟人邓小平身后捐献眼角膜,感动了华夏儿女,起到了良好的垂范作用!

遗体(器官)捐献,无论是对于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救死扶伤,还是对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节约土地和资源,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捐献者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人道、奉献、博爱的精神境界;这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更有着深远而积极地意义。在发达地区和国家,一旦有人突发脑死亡,其没有损伤的器官,如:眼角膜、肝、肾等,很快就会被移植到在医院等待救治的患者体内;其遗体将被捐献给医学教学、科研使用,为培养优秀的白衣天使而提供标本。有时,一位捐献者的器官能同时挽救七、八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这对亡者来说,实际上是把已经终结了的生命在多位患者身上得到了延续。然而来自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1万余例,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自古以来,当人们按照自然规律走到人生终点时,后人便用各种形式来殡葬遗体。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流传着不同的殡葬方式,诸如天葬、土葬、海葬、火葬、花葬、树葬等,时代发展到今天,由火葬发展到为医学“献身 “,实行文明‘医葬”,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创举,是时代发展的又一伟大标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医学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地提高,但生老病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支持科学!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珍惜生命,更应该厚养薄葬!如果我们在厚葬时仍然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陈规陋习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文明的建设不相符合。捐献遗体(器官)更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风气的毒害!

在此我们呼吁,一切相信科学和富有爱心的人,都能够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正确的对待疾病和死亡,能够在离开人世以后,把自己最后的、有价值的东西回报给社会、回报给医学事业、回报给全人类,做出自己最后的贡献!这对促进自身与人类健康的进步,提高医学生培养与教育水平,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衷心的期盼遗体(器官)捐献者的亲属能够理解和支持我们亲人的高尚行为,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出一把力,感谢你们的理解、支持和宣传。

愿“志愿捐躯”的文明新风吹遍大江南北!

愿盛开的文明“医葬”奉献之花香溢万户千家!

生命因短暂而珍贵,生命因奉献而美丽。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同样光照人间!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关于捐献器官的倡议书范文篇二

亲爱的朋友们:

你知道遗体(器官)捐献吗?想知道遗体(器官)捐献是怎么一回事吗?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为了我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服务,也为一些器官丧失功能者提供置换的可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延续生命。捐献的遗体(器官)将全部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的解剖使用、病理解剖研究、器官移植。与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样,捐献遗体(器官)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善举,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正在积极地参与其中。1997年2月19日,世界伟人邓小平身后捐献眼角膜,感动了华夏儿女,起到了良好的垂范作用!

目前,人体(器官)来源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人体(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角膜病致残者约400万,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万例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对那些器官衰竭患者及角膜病致残者来说,(器官),角膜移植是延续生命及传递光明的唯一希望,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患者承受着与生死搏斗及失明的煎熬焦急地苦苦等待着,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患者未等到移植便离开了这个可爱的世界与家庭......

在此向广大群众及志愿者发起倡议并呼吁:一切相信科学,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抛弃传统落后旧观念,树立科学人生观,正确对待生,老,病,死,能够在离开人世以后,让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让逝者的心脏在他人胸膛中继续跳动;做到太阳落山了,却把光明留给了月亮;同时也衷心地希望,捐献者的亲属能够深明大义满足支持捐献者的高尚行为,只有让能够活着的器官,继续活下去,才是对逝者的最好慰藉!衷心地感谢您,永生的勇气!及您所有的亲人!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心和奉献让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关于捐献器官的倡议书范文篇三

贝娜:

你好,我们是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医学生,也是你的粉丝。

第一次遇见是《甄嬛传》里悠扬美丽的女声,惊艳了我们的耳朵。真正领略你的魅力,是在13年好声音的舞台上——一头清爽短发的你,唱着《也许明天》。你勇敢地对抗乳腺癌,虽然最终还是去往没有病痛的天堂歌唱了。你说,你本想捐献遗体,可全身仅有眼角膜是未受癌细胞扩散的。于是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眼角膜捐献了出去,给两名患者带来了光明。

而你的这一举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器官捐献。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了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然而,作为世界上器官移植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能实施的器官移植手术却仅有1万例,明确表示自愿参加器官捐献的人数也只有2万人。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患者日复一日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器官衰竭的死亡之路。

近期,“医学界”发起了“和贝娜一起公益——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签名支持”的活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签名。而作为处于医疗体制中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生们,我们更加明白这份大爱的弥足珍贵。面对如此严峻的捐献现状,医学生更加不可能置身事外!巧合的是,在去年我们学院也组织了一个学生志愿团体“生命之光”,对外宣传器官捐献。我们也将陆续加入这股力量,支持这份公益事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献,让生命和爱心得以永恒延续!

一个人的离去若有许多人为她落泪,这世界你便已深深来过,但你的离去,不仅仅意味着纪念,更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希望。在这里,谨代表医学生向你致敬!

同学们,不论你是贝娜的歌迷还是器官捐献的关注者,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医学生。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个签名当中,共同传递这份息息相关的正能量吧!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推荐阅读:

病学生捐款倡议书

中小学青少年预防溺水倡议书

公司表彰嘉奖令

小学生节约用水倡议书

单位撰写中小学防溺水倡议书

写给服务人员的表扬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