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1 15:15: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范文5篇

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看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我们来聊一下爱国电影的观后感吧。

120_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了一次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活动,内容是“二十四孝”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主人公闵子骞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便续娶了继母。继母后来生了两个弟弟,对他很不好。如为两个弟弟做的冬衣是用上好的棉花,而闵子骞的却是芦花,在严冬十分寒冷。一次,他与父亲去拜访别人时,闵子骞穿的衣服太冷,因手僵马绳一下子掉了,父亲不知情,用鞭子抽他,不料把衣服抽破,看见了里面的芦花,他立刻明白了,回家去质问妻子,并要休了她。闵子骞声泪俱下,央求父亲不要休掉继母。父亲和继母都十分感动,后来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中,我十分佩服闵子骞。他的继母对他而言没有养育之恩,但他不计前嫌,并替继母求情,让我很感动。我又联想到了现在的人们,父母对子女都快当牛做马了,可孩子们还不满意。有的父母年老了,做子女的居然不赡养老人,甚至打骂老人,更有甚者,为了抢父母的房子把父母撵出家门,让他们自生自灭。如果人人都像闵子骞那样孝顺懂理,社会上就不会有衣服不整、挨饿受冻、远离亲人、流落街头的可怜老人了。

我现在是一名小学生,还没有赚钱养父母的能力, 但我仍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父母洗碗、涮锅、洗袜子、叠被子,在他们劳累时给他们捏肩捶背、递一杯水等,让他们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爱,从而更开心快乐。

我们在生活中都要像闵子骞那样,不计较,多感恩,为建设和谐而美好的社会尽一份力,让我们把“以孝为先”的国风永远传承!

220_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5.1号走进莱蒙的东方国际影城观看这部期待了很久的电影南京南京,一定要去看这个片子原因有很多,这个片子做了很多的宣传,让人联想很有看头。而且我曾经在南京呆了五年,每年的12。13整个南京城会拉响警报,我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光是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拉这样的警报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还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面的一幕幕都会让你浮想那些无辜死去的人。而南京南京拍的就是这灾难日的重现。怀着对这段历史的迷惘一定得好好看一下这部南京南京。看完电影,难过。觉得内心很沉重很压抑,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导演会有心情拍出这样的影片来。说实话是有点失望的。整个片子的主角好像是一个叫角川的日本军人,其它的人物都表现的散无主题,我个人觉得这片子更像是日本人拍出来的。那些我们都熟知的南京大屠杀的镜头譬如两个日本军官杀人比赛,又如把大批人赶到江边机枪扫射,还有将大批的平民和卸了武装的士兵活埋,活活烧死等等,都在影片里表现的非常程序化,就是杀完了事的那种态度,两个小时多的片子这最重要的部分却放得很快就过去了。更多的是人们对其他部分的想象,画面的单一与拼凑,简直就是思维混乱,不知所谓……

我看了后就产生了几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杀害同类?在什么情形下,一个受过教育、知书达理的人会变成野兽?施暴的人为什么失去了应有的悲悯和良心?日本人也是应该是人啊。他们也应该有兄弟姐妹,他们也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而为什么把中国人不当人甚至连狗都不如的处理掉。

在我们观看影片时,全场自始至终只有沉寂,每个人都沉浸在影片当中。

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南京是当时的首都,中国也算是泱泱大国,小日本来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居然一句守不住了就丢下城内几十万百姓,想一下日本人该有多得意,整座南京城就是他们的了,城内的所有东西包括人,他们当然是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了,而且剩下的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政府跑了他们也绝望了,所以他们一个个都表情麻木听任日本军官的命令,不管哪种死法就是一个死。那样的环境里,就像角川最后说的活着不会比死好吧。可是人总是想要活下去的,那些在拉贝保护下的难民没有被集体枪杀觉得幸运,所以当拉贝接到命令要离开南京时他们的无助他们的呼喊,“拉贝先生不要走,不要走”,其实另一个声音就是“我们不想死,不想死”。小白今天中午还问我为什么拉贝不留下来呢,他为什么要留下来?他接到的是命令,什么是命令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另一个方面就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政府都放弃你们了,一个外人怎么插手管,而且你们的死活,与一个德国人有何干系。他不也说了,再这样下去会破坏他们的日德关系。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活的希望没有了,支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断了,他们的精神也就跨了,精神跨了,灵魂就飞离躯壳了。于是,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任由屠杀也就不难理解了。那个时候的普通中国老百姓,他会有民族的精神吗?当然没有。

再说说这部片子里出现的女人吧,看过很多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导演往往会选择以点盖面,因为赤裸裸的画面不仅会对先人的不敬,也是对后人的伤害。陆导演觉得味道不够重不能让人家记住,所以,一开始在那些暴尸中就有女人的裸体,还不断的出现女人被强奸,而且不断的被强奸、轮奸,再加上一直晃动着没停过的镜头。特别是选出来的慰安妇送到所里后的那一段,放的时间还特别长,到底什么目的啊,难道我们不知道慰安妇去是要做些什么吗,还要放那么长的镜头,还有最后拖出来的一车赤裸裸的尸体。死法有很多种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这样的死。她们是为了保住难民区里的人命自愿站出来去做日军的慰安妇的,所以我认为她们才是这部片子里最勇敢的人,最后的英雄。我也是看到这里泪流不止的。就连那个高圆圆演的算是有文化一点的领头人被日军抓出来眼看是个死的时候,她向角川使了一个求助的眼神“SHOOTME。”希望早点结束,不愿再受到什么凌辱。至于里面放到的由范伟演的那个汗奸不知道在这部片里出现有何意义,一切都是莫名奇妙的,到最后也是莫名奇妙的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法场枪毙。

导演可能潜心安排他死时说的一句他老婆又怀孕了是有愚意的,我却觉得简直狗屁。还不如说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没骨气的。我以前是很讨厌日本人的,就是因为他们曾经侵略过中国,曾经对中国人做了无法原谅的事情。可是看完这部片子,我除了难过和悲伤,竟然没有憎恨,日本人角川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们也只是受上面控制的机器而已,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屠杀,我看过纪录片里一个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回忆,说当时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自己,就是一部杀人机器。到最后都不觉得被杀的是人。但回过神来活着相伴的是无尽的恶梦。所有一切历史的教训无非就是归结成一句,弱肉强食。中国发达了,谁还敢跑来撒野。只是这种题材有纪录片就够了,不应该拍成这样的商业片,拍这部片子的人叫陆川,现在来看票房成绩还不错。可我觉得他拍完这片子估计也会恶梦连连。再总结一下整部片子吧,整部片子镜头太晃,看的人有点晕,情节是基本没有。人物也不突出。总之就是不知所谓,我劝还没看过此片的人还是不要看了。没多大意思,想知道那段真实的历史还是在历史课上多用点心听课吧。

320_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生为中国人的我们,是一定要看爱国主义影片的。这天,学校就组织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太行山上》,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这是抗战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爱兵如子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士兵在站岗,就上前嘘寒问暖。当小战士把手放在嘴边哈气取暖时,朱总司令就把小战士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去暖。最后干脆自己替小战士站岗,让小战士跑步热身。当时我看了很受感动,他指挥作战已非常劳累,晚上就应该好好休息,可是他却这么关心一位普通的小战士,从这件小事中就能看出这位伟人的平易近人、关心士兵的高风亮节。

影片中独臂将军贺炳炎那奋力杀敌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潇洒的杀敌动作,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仇恨。当他接到上级撤军的命令时,生气地将大刀向下一扔,好像消灭多少敌人都不能解除中华民族的仇恨。

在看到一位日本中将在太行山区考察被炸死时,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看到爱国将领郝梦龄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时我感到: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多么可敬的将士啊!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由衷地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壮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啊!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有着这样的革命先烈,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在是世界的东方。

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身处和平年代的少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来报答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420_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今天,班主任带领我们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白洋淀的一个叫“鬼不灵”的村子里,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少年—张嘎子,他和奶奶相依为命。有一次敌人来扫荡,杀了为掩护八路军的奶奶,抓走了小嘎子的朋友老钟叔。小嘎子下决心要为他们报仇,于是从一个调皮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合格的小八路军战士,引发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看了这部影片,我为小嘎子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嘎子勇敢地面对,机智巧妙的与敌人周旋,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游击队交给他的任务。他正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个抗日小英雄的代表。在血雨腥风的环境下,他坚强勇敢、积极面对困难,他正是我们现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我们生在红旗下,在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茁壮的成长,本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有些同学浪费光阴,荒废学业。湖北某市有个小学生沉迷网游,难以自拔,学习一落千丈,家长为帮其戒除网瘾,竟带着孩子徒步沿路乞讨到南京大学。这类少年与嘎子相比应该感到多么惭愧啊!有些同学遇到一点挫折就寻求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不能像嘎子那样积极的去面对。有一次,跳绳比赛上有一个同学把脚磨了一个大水泡,哭哭啼啼地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他背回去。这样的孩子就是温室里的花朵,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将来怎么能承担大任?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不辜负老师,家长对我们的殷切的希望,争做新时期的好少年。

520_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暑假期间,我观看许多关于抗日战争的影片,有《地道战》、《地雷战》、《两个小八路》……我最喜欢看《小兵张嘎》。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嘎子的孩子,从小没有父母,跟奶奶相依为命,后来八路军的伤员钟亮在嘎子家养伤。鬼子知道后,来到嘎子家杀死了嘎子的奶奶,抓走了八路军的伤员。年幼的嘎子成了孤儿,他为了给奶奶报仇,就走上了抗日的道上,成了一位八路军的小侦察员。他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侦察敌情,秘密地为八路军送情报。后来被鬼子抓住,鬼子对嘎子威逼利诱,要他说出八路军的秘密。可嘎子就是不说,面对敌人的酷刑,毫不屈服,并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逃出了鬼子的魔掌。我被他那种敏捷机智、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看着嘎子,再看看我们这些生活在温室的花朵,我陷入了深思。同样是十几岁的孩子,嘎子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八路军察员了。而我们呢?有的生活还不能自理更有一些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难道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少年还不及一个旧社会被压迫的人吗?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里,生活中一帆风顺,没有经受过一丝丝的困难与挫折,然面当困难降临之时,我们会怎样呢?

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温室的花朵尽管绽放的美丽,却从没有经受过风雨的洗礼,一旦暴风雨来临时,只会剩下一些调零的花瓣。我们要做一棵阳光下的小树,不但沐浴阳光,也要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这样オ能长大成才,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做贡献。

《小兵张嘎》不仅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更使我认识到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推荐阅读:

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观后感

“新时代新征程”云队课观后感范文

《闪闪的红星》电影观后感400字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400字

爱国影片的观后感800字

小学生爱国影片观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