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1 15:55:3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最新11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平时我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电影,可对这方面的知识却知道很少。这次学校把一些相关影片的片段和资料放映给我们看,使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知道了:1938年3月,西特勒兵不血刃地吞并奥地利。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进攻波兰。1940年4月,德国发动闪电袭击,占领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境内。不久,法国投降。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2年夏,苏联与德国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血战。冬天来临时,苏军全歼了德军。1944年,苏军发动大反攻。盟军在法国诺曼地登陆,给德军致命一击,西特勒在柏林地下室自杀。

我还知道了:在中国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宛平城外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进城搜,但被拒绝。便发动进攻。从此抗日战争爆发了。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当场炸死妇女孩子200多名。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然进攻珍珠港。1945年9月,美军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苏军也在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日本正式投降。抗日期间中国伤亡3500万人,受灾人口有2.6亿人以上。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一份力,决不让历史重演。

2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看完了《地道战》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做出这样的地道,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将这样的战术优势发挥到极致。因为他们是无比团结的民族,在任何的灾难、困难面前都是万众一心的。

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在地底下的战争。日本鬼子占领了我国土地后,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奋起反击,其中地道战尤为出名。在开始的地道战里,我国人民使用地道不恰当,既不防水,又不防毒。要想保存自己,首先要全部歼灭敌人,然后才能保存自己。要想歼灭敌人,就要保存自己。要想保存自己,就要歼灭敌人。于是,我国人民完美地利用了地道,使敌人不能发挥敌人的长处,我们可以发展我们的长处,要在地道里能打能藏,使敌人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当我在电影中看到我国人民打了个大胜仗,别提有多开心了。

地道的主要设施虽然是土,但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从地道下去以后,会有很多机关,还有一个掩体,用红枪把敌人杀死,可以防止敌人进入地道。地道后面分成两路,一路是来躲开毒和水的。一路是用来排放毒和水的。地道通往各家的方向,每家都有一个地道。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知道了地道造得真了不起,同时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为生在这样的华夏大地而自豪。

3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20_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十一国庆假期,老师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观看一部抗日战争爱国影片。在妈妈的极力推荐下,我选择了《地道战》这部电影,刚开始看到这个画质的时候有点不太适应,整个画面都是黑白的。妈妈说这是外公外婆那个年代的电影,也是很多中国人的童年回忆,是很有历史意义的,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开了他,渐渐地,我就被迷住了。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从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并驱赶日寇,冀中平原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的故事。其实这一切并不顺利,当地劳动人民最开始使用地道只是为了躲藏,到后来化被动为主动,对地道进行了改造,最终地道战点也慢慢地成为了抗日历史上的奇迹,与其说地道战是个奇迹,可我更觉得冀中平原的广大中国劳动人民才是奇迹。他们一面忙着农活,一面忙着对抗敌人。面对敌人的“三光政策”毫不退缩,反而神出鬼没地利用各种地道凶狠的还击,无论敌人使出什么阴谋诡计,他们总是能想办法解决,那独特的联络方式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从这个电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智慧与团结的无穷力量,冀中平原上的人民顽强斗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用凭借勇敢和智慧战胜了敌人,守护了家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虽然这是一部黑白电影,但在我的心里,他却比彩虹更加绚丽,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团结的力量,更是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信念,一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信念。他让我们明白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不能忘记先烈,因此,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本领,振兴中华,只有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强大,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才不会被别人肆意欺负。

4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我在暑假里看了一个电影,地道战。

里面的大体内容是:抗日根据地的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当时还不普遍,也不完善。斗争环境非常残酷。

为了便于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

初期的地道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虽然这种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敌人发觉,没法躲避。

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使其更加完善。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5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地道战》,电影讲的是在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时,高家庄的村民毫不畏惧,团结一心,在地下开凿地道,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将土洞、地窖等挖成家家户户相通相连的地道。利用自己的智慧,消灭了狡猾的日本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了高家庄。有一天鬼子偷袭高家庄被老钟叔发现了,老钟叔赶紧跑回去,拉响大钟。宁静的村庄被惊醒了,可是敌人的枪响了,老钟叔死了。大家都想要给老钟叔报仇。

于是大家在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利用地道,打地小鬼子措手不及。

高家庄的地道真是个奇迹!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创造奇迹,就像电影中的人们挖出了地道一样!并且我们要团结,电影中是因为人们团结了起来,才会挖出地道,击败敌人。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每次听到这个雄壮的旋律,我的心中都热血沸腾。

6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星期三,我在看地道战。让我对抗日战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触颇深。一开始,冀中人民只挖了一条地道,鬼子一来,群众就躲进去,鬼子一看,整个村子空荡荡地,于是就报告司令,日军司令怒气冲冲地说:可恶,给我挖地三尺也要挖出来。很快,群众被鬼子抓走了不少。

冀中人民研究出了一些不被鬼子发现的能排水,排毒的地道。房子,井上都有枪口,他们走地道,探听敌情,打鬼子个措手不及,使地道成为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把地道从单一的躲藏变为能躲能打、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地道战的开展对反扫荡斗争起了重大作用。炮楼是鬼子的老窝,只要炮楼炸毁就胜利了,

看完影片我佩服冀中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我又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多少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现在这么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慌张,想办法团结友爱,才可以战胜困难。

7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他们,是冀中平原上一群普通的抗日军民;他们,面对敌人的凶狠残暴坚贞不屈;他们,用中国人民特有的智慧、勇敢谱写了一曲伟大的抗日传奇,他们,就是电影《地道战》中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们。

影片《地道战》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时,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巧妙地利用地道英勇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鬼子有精良的武器,烧、杀、抢、掠,丧尽天良,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敲钟报信的高老忠,但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因此倒下,因为这里有他们英勇顽强的战斗英雄们。

他们充满智慧。他们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并且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而且,地道的设计很周密,易守能攻,当敌人来扫荡的时候,冀中人民就钻进洞里,让日本鬼子扑个空。日本鬼子想办法破坏那些地道,用火攻,水攻,放毒种种恶毒的办法想尽了,但冀中军民巧妙地想出各种方法一一化解。他们变防御为进攻。

长约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们充满智慧的计谋。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最终赢得胜利的?我想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正如片中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的,中国人民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我们有无穷的智慧,有英勇的斗争精神,有永远燃烧的爱国热情。所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民。

今天,幸福的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我们永远敬仰用鲜血换来美丽江山的英雄们。《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永存我心,永不磨灭。

8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在国庆期间,我看到了很多人去其他城市旅行,小朋友们在公园玩。我和爸爸妈妈感叹,中国真是个和平、美好的国家。爸爸妈妈为了让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带我去看了一场震撼的电影,名字叫做《长津湖》。

这部电影里的战役名字叫长津湖战役。这个战役是里的,它直接定下了的胜利基础。如此可见,它多么重要啊!在电影里面的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环境里打仗,而且一天只能吃一个发黑发硬的土豆。在战斗时里面的打斗场面和爆炸都很真实。

我们能出现在这世上且活的那么好,都是因为上一代军人用血肉换来的。我觉得这些军人很值得尊敬,他们为我们的自由、和平付出了生命,他们是英雄,永远的英雄!

国庆期间,我和妈妈共同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战争历史影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年中国人民的困苦。

惨烈的战斗让无数的无名英雄倒下了。志愿军们吃着冻得坚硬的土豆,穿着薄薄的棉衣,吃不饱,穿不暖,在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也毫不畏惧。而我们的敌人——美国大兵,他们喝着咖啡,吃着牛肉罐头,咬着巧克力,穿着暖和的棉衣,用着先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他们狂妄地计划着要铲除我们,万万没想到,我们的战士是那么的勇敢、强大、战无不胜。我们的战士凭借着惊人的执着精神以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奋斗精神,让美国大兵斗志全无,最后,我们胜利了。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来源,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不忘耻辱。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为建设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9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今天,我再次观看了红色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由七个故事组成,由薛晓路执导的《回归》从回归仪式筹备前后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时刻。他们是中方外交官、仪仗队军人、香港警察、钟表师傅,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在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竭尽全力,只为保证香港回归“一秒不差”。8月底,影片公布了预告片,片中重新还原了香港回归时的升旗仪式,短短1分48秒的视频,看得让人心潮澎湃。

影片中,为了这一秒不差,中英双方经历了16轮谈判;影片外,为了这一天,中华儿女整整等待一百五十四年。

香港的命运从来与祖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哀痛。19世纪40年代初,仅有一万多人的英国远征军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此后九龙、新界又被陆续割让,从此香港离开祖国的怀抱,与慈母隔江相望。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

1997年,香港终于回归。

时隔多年,我仍记得当时电视直播的画面。6月30日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队进场。7月1日0时0分0秒,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准时奏响,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一同缓缓升起。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衷心期盼的庄严一幕。

当电影中,国歌奏起、军人敬礼,五星红旗庄严肃穆地冉冉升起,我克制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禁不住无语凝噎、泪湿眼眶。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感情。

如果要给爱国赋予一种颜色,那么它的底色必然是红色。

共和国是红色的,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每每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对这一记忆的固化,是对爱国情感的再次唤醒。

家与国,中国心。

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与家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中永远指向的精神坐标,是中华儿女永远传承的文化基因。当我们回望历史,当我们说家国一体时,在我们体内回荡的是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同频共振。

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代代仁人志士报效国家、造福黎民,怀揣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尊奉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操守,秉持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志向。可以说,家是千千万同胞共同的家,国是三千里山河延绵不绝的国,而有志者,所恪守的人生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我辈学子,年少时都读过鲁迅的文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文人自古写文、写诗,皆用以言志,这个志,是家国之志。

当我们重读那段历史,读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时,当我们读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时,当我们读到“一暝负多久,长歌招国魂”时,就会追忆起,众多仁人志士在国家与民族的危亡时刻,不仅仅是用文字发声、用笔墨呼喊,他们是以鲜血和生命、以奉献与忠贞、以牺牲与无悔,来谱写后世传颂的不朽诗篇。那时他们也正当青春,但为了共同的信仰,他们甘愿出生入死、前赴后继,以小我之身死,成就大我之永存。

那面伴随国歌、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就是历史记忆的镌刻,民族情感的汇聚,爱国情怀的激扬,是救国存亡、振兴中华的战曲一遍又一遍地传唱。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才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但进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以培养国家未来之栋梁,四有人才为己任。让我们的孩子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明白历史不光是由英雄人物、帝王将相书写的,历史更是由众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拼接而成的。真正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不仅仅是大人物的意志,更多的是一种合力,由无数小人物、普通人的选择组成,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心愿,他们的向往,确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可以说,每个普通人都在爱国这首主旋律中奏响了属于自己的音符,贡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可以平凡渺小,可以不为人知,但是我们的坚守、我们的奉献,最终都会汇聚成守护国家的使命所在。

10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卓越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动手术。手术中疼得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看到这壮烈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把敌人消灭干净。救出冬子的妈妈。

小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烧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我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它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着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颗启明星!

11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地道战》2113这部影片至今仍让人百看不厌。影5261片智能双全的高传宝,4102一片忠诚的老钟叔,还有那个汉1653奸汤司令以及那个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都在我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动听的音乐也如天籁,紧紧萦绕耳际,挥之不去。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我根据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采用了不少巧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据地人民民兵队长高老忠和民兵隬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1943年夏,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打得浇花流水。日军在遭到抗日队伍的英勇反抗后,对高家庄的抗日武装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设法要扑灭这股抗日的火焰。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我的心随之也提了起来。他们不敢贸然进去,竞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煽动下,直扑地道!别担心,他们有他们的打法,咱们有咱们的招数,几经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听,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水是珍贵的,应当让他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鬼子已经没有了花招,咱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是抗是武装,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振奋人心的歌儿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顿时,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骄傲。观《少年雷锋》有感  “雷锋”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也许耳熟能详。不是吗?我们每年的三月都有一个学雷锋活动月。但真正了解雷锋的人究竟有多少呢?今天,我们有幸观看了《少年雷锋》这部电影,它让我真正了解雷锋。  我衷心感谢影片公司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该片通过对雷锋童年及少年时代的描写,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一位普通少年在党的教育下,最终成长为伟大_战士的思想轨迹。  我看完电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推荐阅读:

风雨哈佛路的观后感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城南旧事》观后感精选

看集结号之观后感

《八百》电影观后感450字

红色爱国影片观后感10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