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1 19:22: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7篇

对于我们青年来说,奋斗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份责任,从担起时代使命的那一刻开始,个人的理想追求就已经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1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眼下,“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今年“五四”与立夏节气相邻,“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阳气生发,农作物茁壮成长。广大青年干部不妨立足当“夏”,以青春之名,奔赴这场别“young”的时代之约。

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赴时代之约,立爱国之志。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一百多年前,我们在巴黎和会失败,数十万爱国青年,无惧生死,英勇地站出来呼喊与抗争,以拳拳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壮歌。一百多年后,我们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广大青年铿锵有力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比如,为实现“一次次飞向苍穹”的梦想,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不断攀登勇创新峰;为填补我国在滑雪运动领域奖牌的空缺,出生在美国的谷爱凌毅然放弃美国国籍,选择为国而战,用一枚枚奖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还有更多优秀青年,他们奋战在教育、医疗、科研等各个领域,逐渐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要常怀赤子之心,立报国之志,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争做新时代的“顶梁柱”。

以“志难挫,鹰击长空万里阔”的坚毅笃行赴时代之约,展奋斗之姿。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是广大青年最硬核的特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志士以奋斗之姿,挺起脊梁、奋起反抗、救亡图存,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今天,我们虽然远离炮火的硝烟,但同样面临着改革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新的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广大青年越要远离舒适区的诱惑,不为王者荣耀段位所迷,不为网红主播所动,不以“躺平”“emo”的姿态面对生活。而是要在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以“壮心上下勇求索”的昂扬斗志,披荆斩棘、逆流而上,真抓实干、敢闯敢干,在平凡的岗位辛勤耕耘,在改革攻坚中勇攀高峰,在疫情防控一线冲锋陷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超越自我,积极勇立潮头、奋起扬帆,让自己流过的每滴汗水都不白费,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以“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的勇往直前赴时代之约,聚担当之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面对疫情,“90后”“0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普通工作人员化身“运菜侠”、追“封”少年团,即使喊破喉咙、精疲力竭,依然“我行让我上”“哭完继续干”;面对脱贫攻坚,黄文秀、樊贞子等青年人才在青春正盛的岁月,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馨香永存。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尽己所能、不计得失,用青春的力量,传递热流,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温暖你我,以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人不是“垮掉的一代”,是可以担起大任的。广大青年肩负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接力棒已经缓缓交到我们手上,要切实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担当,埋头苦干、实干,争做新时代的“栋梁才”。

以“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崇德向善赴时代之约,涵仁爱之德。

“仁”体现出人的高尚情怀,是人类所持有的一种美好情操。带领团队“逆行”武汉的“雨衣妹妹”刘仙,用一份份小小盒饭串联起“你们守护大家,我们守护你”的人间真情,温暖着医者仁心;自幼患小儿麻痹肢体残疾的张莹莹,自主开创残疾人多元化就业和孵化创业模式,帮助3000余人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梦”……他们用平凡举动,勾勒出青年人崇德向善的群体画像,也召唤更多人将向上向善作为自己最耀眼的标签。广大青年要心怀仁爱,躬身践行,激浊扬清,以文明之我,争做新时代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广大青年,请听从时代的召唤,立足当下,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书写属于青年人最美的诗篇。

2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回首百年,中国青年始终初心未改,热血依旧。生逢盛世,机遇当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接过“五四精神”的火炬,乘势而上、勇挑重担、坚定信念,一路高唱青春之“风雅颂”,风雨兼程、且行且歌,唱响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唱响团结奋斗的“国风”。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今天,时代大潮浩浩汤汤、奔涌向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风险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发展并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把握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在人生的春天里忘我地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干好“自己的事”与干好“我们的事”统筹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星星微芒、汇聚成光,辉映“一起向未来”的复兴之路。

勇挑重担、堪当大任,唱响不负使命的“雅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以“一辈子全心全力只干一件事”的恒心毅力,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精耕细作、默默耕耘,书写不平凡的“青春之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将青春的诗行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创新创业前列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做竞相奔涌之浪,聚力量磅礴之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始终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猛胆魄、“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

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唱响心系家国的“颂歌”。

丹心从来系家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坚信中国道路,在实践中深刻体会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深入了解中国速度的“制胜关键”,深切感受中国奇迹的“逻辑必然”,高擎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步履不停、笃定前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坚守价值追求,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站稳“人民立场”,坚持“胸怀天下”,勿忘“人民至上”,以“人民的名义”人民将“置顶”,砥砺拳拳爱国心,厚植殷殷为民情,永葆对党和国家的赤诚热爱、对崇高价值理念的不懈追求,用一辈子的坚持谱写党和国家的壮丽颂歌。

3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要善于从“书”中汲取立言立身经验做法,汇聚前行力量,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基层人,实现读“书”常态化长效化,在新时代凝聚起知识力量,奋力前行、一往无前。

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中补足前行“底气”。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率先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有志青年在反复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接受新知识中坚定了未来的道路,充实了前行的底气。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循前人之迹,明确新征程,做好“战前准备”,积攒“储备粮”,从书中学,在学中思,汲取精神之钙,获得快速成长,要多照“镜子”,敢于揭短亮丑,勇于正视自身的短板和不足,并乐于在书中探寻解决途径,在读经典小说中丰富与人交谈的本领,在读历史类书籍中感受先人前行的不易与力量,在读专业技能书中学习专业知识和各类政策,增长学识,以学促干,补足底气,不畏惧“爬坡过坎”,不恐慌“急难险重”,真正成为一名有学识、有本领、有担当、有作为的基层青年干部。

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涵养拼搏“正气”。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干部杨斌,敢于担当、拼搏进取,为做好群众工作走破了鞋底,也强健了心志,带领村级班子闯出了武威市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上庄模式”,他十年如一日,热爱读基层实践这本“书”,切实提升了群众服务真本领。不读书无以言,不弈棋无以思,基层青年干部应深读“基层实践”、细读“群众服务”两本“无字书”,在学思践悟中感受百年__的恢弘正气和大气磅礴,品味基层实践和群众工作的繁杂艰辛和温暖柔情。青年干部要做到“自觉学”“深入学”,以基层实践为课堂,拜群众为老师,坚定理想信念,锻造钢铁意志,修身养性练就务实担当的世界观和真抓实干的方法论,思群众之忧,想群众之难,梳理基层发展“堵点”,打通梗阻畅通循环,为基层工作的灵活开展和长效提升提供牢固的正气支撑。

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提升工作“才气”。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只有迎难而上才会破茧成蝶。因此,青年干部要做到三提升,为基层实践注入源头活水。提素质,摆正工作态度,转变思想心态,在“一锤接着一锤敲”中提高身份认同感,深化“群众满意就是最大的业绩”的思想认识,在读“书”明智中提高个人素质。提本领,要善于在经典案例中学习并创新做好群众工作、走好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善于换位思考,多走走群众走过的路,多看看群众看见的景,变“想当然”为“切实际”。提技能,学习各项民生政策,并不断在为民服务的实践锻炼中打造“解难题”“破困局”的过硬本领,拒绝做“我不会”式干部,练就“宽肩膀”,挺起“硬脊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读“经典书”还是“实践书”,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读“书”促活用,以活用提质效,积小流、汇江海,足底气、正信念、长才干,承时代之风,强基层之基,破万里之浪,汇聚“三气”做能言善干、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4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其中提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在这五四青年节临近之际,我们要时刻牢记,作为青年干部,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又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在使命和际遇面前,我们必须明确信仰,苦练“谦虚好学、为民服务”的两种本领,保持“终生学习、直面挫折、积极向上”的三种心态,涵养“求真务实、爱国奉献、奋进豪迈、以德为先”的四种情怀,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这一代的期望。

明确“一种信仰”,在奔跑中坚持“党的指引”。“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赴国难,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信仰的力量,正是寻找答案的一条线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正是因为崇高信仰的引领、坚定信念的激励,才使得我们党凝聚起磅礴之力,打败一切困难。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必须坚定信仰,坚持“党的指引”,发扬光辉传统,让血脉赓续,用“信仰之光”点燃激情、燃烧梦想,把青春投入到党的事业。

苦练“两种本领”,在点滴中储蓄“人生能量”。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历史重任,必须勤修内功、苦练本领才能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要苦练“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本领,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把“人民至上”在心中置顶,将“群众脸色”作为工作的“晴雨表”,真抓实干,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要苦练“谦虚好学、自强不息”的本领,要时刻保持“知识危机感”“本领恐慌感”,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虚心态度,厚实理论功底,掌握问题解决方法,多捧几个“烫手山芋”,多做几回“热锅蚂蚁”,从而在一次次为民办实事中练就过硬本领。

保持“三种心态”,在进取中把握“人生机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保持终生学习的心态,面对新时代下的各种考验,我们必须多一些学习,少一些浮躁,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工作能力夯实基础;要保持直面挫折的心态,成长必然要经受困难挫折的考验,我们要主动适应这些挫折与挑战,敢于想办法、“硬碰硬”,在大风大浪中奋勇前行,在艰险磨难中不断成长;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青年干部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作为中国梦的践行者,我们就应该拿出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敢闯敢冲敢试,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涵养“四种情怀”,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年华”。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涵养“求真务实”的情怀,面对发展中的新挑战,应当有求真谦虚之心、打基础利长远的务实之力,开阔干事思路,立足本职,勤勉敬业,做一名合格的“螺丝钉”;要涵养“爱国奉献”的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新时代青年必须时刻从爱国主义精神中吸取干事创业磅礴伟力,激励自身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凯歌奋进;要涵养“奋进豪迈”的情怀,面对催人奋进的时代乐曲,我们要不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要涵养“以德为先”的情怀,百行以德为先,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必须始终自警自觉,把好关口,守好防线。

5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重任不是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有,它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任重而道远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奋勇争先。

唱响“青春之歌”的“低音部”,做甘于奉献的“螺丝钉”。从大历史角度看,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朵浪花、沧海一粟,许多人的一生都不会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平平淡淡才是人生本色。但对于每个人而言,人生却又是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漫漫长夜,每个人都愿自己平凡的人生能够绽放耀眼光芒。我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但就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事,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心,“外卖小哥”送餐路上见义勇为,卓嘎、央宗姐妹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放牧守边,餐厅老板自发为防疫人员准备热乎饭菜……正是平凡岗位上的无数平凡人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作出最不平凡的成绩,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让青春之光在奋斗中绽放出彩。

唱响“青春之歌”的“中音部”,做克服万难的“磨刀石”。磨刀不误砍柴工,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期盼的小康梦,这源于一代代脱贫攻坚人久久为功的坚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投身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基层的大课堂里,听好“实践”老师讲述的经验课,汲取人民智慧,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复杂艰苦环境中磨砺自我、增长才干、强壮筋骨、成就人生。我们要以青年富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要勇于在攻关任务中担重担、挑大梁,矢志解决“卡脖子”问题,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以青年具有的学习力和认知力,自觉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时代新风,做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唱响“青春之歌”的“高音部”,做激流勇进的“冲锋舟”。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国强”激励着一代代中国青年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激发着无数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笃行不待,一百年后,中国青年喊出时代最强音“强国有我”。我们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世纪疫情面前,我们不再是稚嫩的模样,穿上防护服、拿起测温仪,我们成为守卫人民健康的战士;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不再是温室的花朵,抢险救灾、舍生忘死,我们成为人民最坚强的后盾。事实证明,中国青年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新征程,我们要在危难之际,冲锋在前,展现中国少年的精神;关键时刻,敢于亮剑,不畏困难、不惧辛苦,展示中国少年的真章;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青春之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踔厉奋发、奋勇当前,铿锵有力的时代号角。中国青年,请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6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则微博评论登上了热搜:“山不在高。有苏翊鸣。水不在深,有谷爱凌。斯是冬奥,威武夺金。广璞空中技,亭宇速滑冰。踏雪梦桃胜,短道子威赢。可以升国旗,热泪盈。”这句评论不仅狠狠地给冬奥健儿们点了赞,还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爱国之深,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今的中国青年犹如新鲜的血液,他们涌动着、勃发着、前行着,正在唤醒东方的那条巨龙!

心怀大志,敢争敢拼,勇做时代“弄潮儿”,中国的青年好争气!

徐梦桃追梦冬奥冠军20余年不曾放弃,她有过决赛摔倒错失金牌的泪,她有过训练受伤疼痛难忍的泪,但这一次,她拥有了耳听国歌心潮澎湃的泪。每一个伟大成就的背后,无不充满了挑战与困难,这便需要心中不忘目标、迎难而上,手中不忘奋斗、接续努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每一位青年都应树立崇高志向,严格自我要求,走出思想上的“温室”,在这拼搏奋斗的时代站在输出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颖悟绝伦,勤学善思,能担科技“栋梁材”,中国的青年好聪慧!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姚秀超深耕于橡胶材料研究,__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在医疗防护服急缺的情况下,姚秀超主动请战研制可多次使用的橡胶制“隔离服”,在连续奋斗36个小时后,“隔离服”变为现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深知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重要性,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文化、领悟新思维来拓宽个人能力的深度与广度,努力做具有过硬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的接班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有所成的青年更要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要将知识与创新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尽忠报国,不负重托,敢为使命“接班人”,中国的青年好样的!

一张兵哥哥在冬奥会开幕式现场落泪的照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照片主人公闫振的一行热泪诉说着他的自豪,“我们升起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国家的尊严、民族的骄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每一位中国青年都应厚植家国情怀,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动力源泉,更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把个人小我融入到祖国大我之中,在各自的“赛场”上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风采与使命担当,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做新时代好青年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第二个百年征程路上,年轻干部要牢记嘱托,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从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勇担重任,砥砺奋进。

增“志”气,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责”任。志气是不甘落后的“野心”、是不甘失败的“信心”、是刻苦创造的“强心”,中华民族历来不乏有志气之人,凝志气之事,从孙敬、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从“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中国成立到“披荆斩棘、圆梦小康”换来的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悠悠历史长河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生生不息的拼搏、苦难绝境中的奋起无一不是在坚定目标中实现的,无一不是在“敢想、敢拼、敢做”中成就的。年轻干部应从学习教育中感悟“志气之髓”,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自觉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祖国发展的“大我”和时代进步的洪流之中。

增“骨”气,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之“重”任。华夏五千年,每当民族陷入危急时刻,总有许多先进人士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挺直中国人民的腰板,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挺起胸膛,不断应对外来侵犯的“抗击史”,也是一部有识之士担负重任,矢志不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烈文天祥,还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就义英烈夏明翰,亦或者是“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坚、能奉献”的航天人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它化作洋溢在脸上的自信、化作溶在灵魂中的信念,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年轻干部也应认真领会讲话精神,面对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来之即战、战之必胜。

增“底”气,担“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己”任。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奇迹,但一读到近代史,很多中国人的感受是“窝囊憋气”,仿佛除了“割地赔款”就没有别的事情,而在逃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谋求民族独立,解救苦难人民的过程中,我们深悟出一个“赤裸裸”的事实,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增强”,才能实现“国家安定”,才能获得“国民幸福”,才能成就“国泰民安”,年轻干部更应“知耻而后勇”,增强前进路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破除“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悖论,明确自身角色,从上好每一堂党课、做好每一次调研、完成好每一次任务做起,跨越一个又一个青春“里程碑”,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和时代重任的奔涌“后浪”。

推荐阅读:

关于集结号的观后感

观看爱国影片观后感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2023“同上一堂防溺水课”直播观后感心得

看《西游记》的观后感

做新时代好青年强国思政课观后感800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