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2 18:18: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7篇

《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怎么写?电影《谷魂》主要是以“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先进事迹改编的人物励志传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1《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谷魂》的出现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前只知道袁隆平院士是新中国粮食高产的奠基人,看完《谷魂》让我又认识到了一位“杂交谷之父”赵治海。电影《谷魂》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专家赵治海为原型,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赵治海团队研发“张杂谷”的艰难历程和不懈追求,这一成果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又一重大贡献。

影片充分表现了现代科学家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质朴精神,但是感动我的却是好几个细节:连日的干旱导致谷苗的枯萎,为了让谷苗正常的生长,赵老师团队研究员们拿着水筒、提着水壶,从田埂到水塘一步步来回跑着给谷苗浇水,当数十日的干旱之后天空下起了大雨,赵老师在谷田里手捧雨水喜极而泣的时候,我感动地哭了,以前的科学家们真不容易,条件那么艰苦,烈日、酷暑,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一切都只是为了心中那个简单的信念,让每个人“腹里有食,碗里有饭”。“你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无数的科研人员在为人民谋利益的道路上前赴后继。

遇到推广难题。巡天种子公司的温君与农科院合作,大面积种植“张杂谷1号”,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遭遇“卡脖旱”,给农民造成颗粒无收的损失,赵老师赶到现场,步履踉跄,眼里充满了惋惜和心疼,有对杂谷无收的遗憾,更有对农民损失的愧疚,坚持要个人掏钱赔偿农民的损失,这些细节来源于人物真实的故事原型,更加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家们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使命感。

在飞机上邂逅华大基因的研究员,没有客套,没有寒暄,得知对方跟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有相通的东西,恨不得立刻在机舱里进行学术交流,搞科学研究,用人物的表情神态勾勒了科学家朴实无华,执着敬业的精神面貌。不光赵治海,袁隆平、李保国等农业专家都具有这样的优秀品质,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脊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

综合了上述的各种性格特点才刻画得人物的完整生动,才让人感受到科学家们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谷魂》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着力塑造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新时代农业科学家形象,彰显了他们的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人生坐标:“谷子是道光,我愿意为追寻光奋斗一生,贡献一切。”

2《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近日观看了电影《谷魂》,影片是以张家口农科院享誉世界的谷子专家赵治海团队研发“张杂谷”事迹为基础创作的一部英模典型题材人物传记体类型电影。赵治海在中华大地为研究新型谷种无私奉献、艰难前行,是当之无愧的当代神农。赵治海研究出的“张杂谷”系列曾填补世界空白,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谷之父”,业界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的说法。

影片让我们感受到华夏农业文明的伟大,更能体会到中国当代农业科技在“一带一路”的宏伟畅想中的精神价值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意义。据悉,本片将由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向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推介发行,将中国故事承载的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通过电影服务于世界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之大。天降大任,人类使命,中国担当,何其壮哉!正是因为赵二生的这一壮举,让他赢得民心、赢得天下,“张杂谷”由此走向世界,成为联合国粮食,更与农业组织合作将其向世界推广,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粮食保障。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人民至上的宗旨出发,高度重视“种子”工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央把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20_年重点任务之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华夏民族先祖炎帝神农氏之所以为后人敬仰,正如孟子所言,为了使命他无怨无悔。赵二生的人生传奇也闪烁着华夏文明的光茫。

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该片总制片人张李林身为福建长汀人却如此看重河北“杂交谷之父”这一题材并投资拍成电影,献礼建党__年,足以见出其作为影视工作者志存高远的使命意识和博大情怀。

老一代科学家心忧天下的宏伟抱负、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当代人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从榜样事迹中汲取前进力量,脚踏实地,发扬谷魂”精神,攻坚克难,努力拼搏,为中国复兴百年大计贡献力量。

3《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为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践行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干警干事创业、锐意进取、争做时代先锋的热情,4月11日上午,应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集中观看电影《谷魂》。

电影《谷魂》用大量生动鲜活的事迹,讲述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治海一生献身农业科研事业的真实故事,塑造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新时代农业科学家形象。

民族魂,中国粮。一粒谷子的前世今生,一位当代神农的使命担当。赵治海同志及其团队屡败屡试、永不言弃的精神感动着观影的每一位干警。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赵治海同志为榜样,发扬“谷魂”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把个人的“小我”融入法院事业的“大我”,始终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信仰,怀揣“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工作信条勤勉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人民法院事业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勇前进。

4《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种植‘张杂谷’五亩能脱贫,十亩能致富,百八十亩盖房娶媳妇”,这是“张杂谷”种植发源地河北张家口宣化地区流传的一句话。人们所说的“张杂谷”,正是“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今年64岁的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治海是中国知名农业科学家,业界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之称。种过地、赶过马车,年少时“地里刨食”的生活,让他深知一粒一粟来之不易。1982年大学毕业后,赵治海选择回到家乡河北张家口,与杂交谷子“打交道”。

利用杂交育种技术,赵治海及其团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其表现高产、抗旱、优质、高效,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从200公斤至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至600公斤,并创造了亩产811.9公斤的世界谷子高产纪录。同时,“张杂谷”还走出国门,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十余个国家试种成功。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了这一目标,近十年,赵治海将研究重点转向以饲料为主的谷子、谷草上。

谈及缘由,赵治海说,谷子作为杂粮,现在人们吃得少了,但谷子是粮草兼用作物,谷草是优质饲草,在农牧交错带发展杂交谷子产业,既可解决当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还可解决饲草问题,让人们吃到放心的肉蛋奶,此为“藏粮于畜”。

20_年2月,饲用谷子被列入中国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赵治海说,牛羊育肥需要精饲料,若把谷子作为精饲料,谷草作为粗饲料,会使牛羊肉的质量大大提高。“实验表明,喂食了谷草的羊,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普通羊肉高50%,肉质细腻,且价格比普通羊肉每斤贵30元(人民币),一些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发展高档牛羊肉增收致富。”

“在育种上,追求高产是不变的主题,但不考虑环境承受力的追求高产不是我们的初衷。”赵治海说,一些干旱、土地贫瘠的地区无法耕种、放牧,但适合种植谷子这种生态友好作物,若为了追求高产而广灌溉、施肥,不仅会增加农民种地成本,也会破坏当地生态。“若能合理利用这些地区,或许中国制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个数字可以扩大,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

赵治海坦言,他今天仍然有压力,杂交谷子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几代人50余年接力研究的成果,恢复谷子的主粮地位,储备谷子生产技能,打破国外苜蓿牧草的垄断,助农增收,这个目标一直激励着他。

如今,“张杂谷”系列成果不断扩大,已有粮食类20多个品种、饲草类3个品种,形成了适应水、旱地,春、夏播,早、晚熟配套的品种格局,基本覆盖了中国谷子适播区的所有生态类型。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谷子新品种研发力度,提高产量,发展优质饲草饲料,藏粮于畜。”正是因为挨过饿、吃过苦,赵治海明白,粮食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问题,人类必须寻求解决吃饭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5《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赵治海:1958年生,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杂交谷子研究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培育出世界上首例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张杂谷”系列品种在14个省份得到推广,占北方谷子播种面积的1/3左右,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节水效益良好。近年来,他积极参与援疆工作,指导当地群众,在天山南麓原本干旱贫瘠的戈壁滩上,推广种植超过2万亩“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

在河北张家口市农科院展示厅里,有一株名为“张杂谷1号”的杂交谷子标本。秆和穗长1米多,根系长两三米,细枝茂密。“根系发达,耐旱抗倒。”一旁,身着布衣、脚穿胶鞋的赵治海,手指着标本,黢黑的笑脸上露出一口白牙……

今年64岁的赵治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杂交谷子研究专家,带领研究团队培育出“张杂谷”,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张杂谷”还改变了谷子只适宜年降水400毫米以上半干旱地区的传统,在年降水200毫米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谷子蒸腾系数远低于高粱、玉米、小麦,‘张杂谷’更加节水耐旱。”赵治海说。

“我当时就铆足干劲,想用知识为家乡父老做点事”

赵治海1958年生于张家口农村,年少时“地里刨食”。“除了锄地、拉石头,我还挖过地道、赶过牛车马车。”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从此与谷子研究结缘。

在学校,赵治海完成了谷子光温反应试验,得到河北省农科院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凭着优异的成绩,赵治海本可以在大城市找到理想工作;可毕业后,他却选择回到家乡,研究杂交谷子……

谷子高产杂交种选育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国30多家谷子研究单位先后开展杂交谷子研究来服务农业、提升产量。“张家口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很多百姓只能种谷子。我当时就铆足干劲,想用知识为家乡父老做点事。”

1982年,赵治海来到张家口坝下农科所。彼时,张家口种植谷子面积近200万亩,亩产不足140公斤。一些山区、半山区以种谷为生的农民急需高产新品种问世。

“前人受挫的原因是套用水稻、高粱的模式研究,没有按照谷子的物种特性研究。”刚走出大学校门没多久的赵治海,对谷子研究提出了新想法。在实验室,赵治海发现谷子长日照低温不育现象,想到在学校做过的试验,他和团队在80年代中后期提出走谷子光温敏“两系法”技术路线的设想。

问题来了,该路线所需的谷子光温敏不育株只是偶然出现在作物上,尚未发现规律,能否找到是个未知数。之后,赵治海奔波在研究室和试验田间。几十亩的谷子地,种着成百上千个品种,他一株株观察比较。“有时在研究室通宵达旦,有时在农户家、瓜棚里一住就是半个月……”妻子杨少青说。赵治海和团队经历了数以万计的试验,失败、失败、再失败,陆陆续续观察了几十万株谷穗。

终于,在1994年,赵治海团队成功选育出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填补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系研究的空白。随后,他们成功总结了谷子光温敏不育技术与规律,经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通过。20_年,“张杂谷1号”问世,目前,“张杂谷”系列衍生出20余个品种。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娃,农民的需要我懂”

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援疆安排部署,张家口对口援助新疆和硕县。和硕县地处天山南麓,长期以来,土地贫瘠沙化、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20_年,张家口首批援疆干部抵达和硕县后调研发现,尽管土地贫瘠,但当地光照强度高、时间长,适合“张杂谷”生长。因此,张家口援疆指挥部立即联系市农科院,尝试引进“张杂谷”系列品种。

“这谷子能喝得惯天山雪水?”刚把“张杂谷”引入新疆时,不少村民和当地干部有质疑。赵治海回忆,他来到和硕县,和援疆干部一起向大伙讲解:“张杂谷”根系发达、抗旱性强,适合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本地病虫害少,天山山脉矿产丰富,可以给‘张杂谷’更多的营养元素。”

一些村民把和硕县北部山区沉睡了几百年的数十亩戈壁开垦出来,种上了“张杂谷”。赵治海不顾几千公里奔波劳顿,在和硕县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浇水……当年,“张杂谷”试种成功,亩产近200公斤。更重要的是,生产出的小米色泽金黄、口感香浓,让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趁热打铁,赵治海和援疆干部一道,又将抗旱能力更强的“张杂谷13号”“张杂谷19号”引入和硕县,依托当地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推广种植。“赵老师和团队为当地长期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培训,助力‘张杂谷’快速推广。”合作社负责人陈学亮说。

和硕县曲惠镇东台村村民耿云昕说:“刚开始,产量也就每亩380公斤。这些年我们改良品种、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去年平均产量在530公斤。”

10年来,“张杂谷”在和硕县种植规模超过2万亩;亩产也从两三百公斤提升到五百多公斤,受益农户达1000多户。“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娃,农民的需要我懂。”赵治海说。当地生产的小米如今还在网络平台销售,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发展循环经济,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1983年5月1日,是赵治海和杨少青原定结婚的日子。可为了把握播种最佳时期,赵治海还在赤城县的试验田里忙碌着,不得不把婚期推迟……

张家口的气候难以满足需要,赵治海又将光温敏实验搬到海南的试验田里。为了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赵治海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要从寒冷的张家口地里“迁徙”到海南岛的田里。

“1984年到现在,每年冬季都是在海南的田间地头度过……”说到这些,赵治海总感觉有些自责,他觉得亏欠亲人太多了:他7岁丧母,但和弟弟没有挨过一次饿,源自于姥姥、奶奶的精心呵护。妻子已和他相伴了几十年,家里的事也从没拖累过他。

“老赵没一点架子,来了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挨家上门指导。到了谷子授粉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打电话,他准来。”张家口下花园一个谷子试验基地负责人这样说。

对于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谷子种植事业,赵治海说,谷子不只可以当原粮出售,还能作为企业深加工的原料;谷草还可以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农民可以获得“双份”收益。

“搞谷子深加工、配套养殖等,发展循环经济,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赵治海憧憬着。

6《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5月21日,正值小满。炎夏登场,农事渐忙。

河北省张家口坝下农科所里的杂交谷子冒出新绿,坝上燕麦实验田正在热火朝天地播下新种。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里,一场新老党员的对话正在进行。

提起赵治海,周海涛清楚记得十几年前那个炎炎烈日下背着喷雾器忙碌的身影。随着在燕麦研究领域越走越深,周海涛心中对赵治海敬佩不减,却疑惑渐深。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在多数人选择放弃时,依旧坚持杂交谷子的研究?又是什么让他在取得不凡成就后,选择继续扎根张垣大地?

越是没人做的事情越需要做,方向对了就不要考虑得与失

1982年,赵治海大学毕业后进入张家口地区坝下农科所,加入到杂交谷子科研队伍中,接触到当时国内最前沿的杂交谷子研究成果。彼时全国范围内有30多家单位在做杂交谷子研究,重重困难下,后来多数选择了放弃。

在赵治海的主持下,20_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杂交种“张杂谷1号”通过河北省审定,亩产可达600公斤。20_年,“张杂谷5号”创造了最高亩产810公斤的世界谷子单产最高纪录。

周海涛:您当初研究杂交谷子的时候,业内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赵治海:我从1982年到张家口地区坝下农科所开始研究杂交谷子,当时崔文生老师主持研究。上个世纪50年代,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杂交高粱品种研究成功了,对人们触动很大。1969年,国内正式开始做谷子杂交种研究。最开始和水稻一样,都是模仿杂交高粱进行品种间杂交,以后又模仿水稻做谷子与谷子野生种狗尾草杂交,大量地试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大家都没有成功,发现谷子这样杂交不行,渐渐都放弃了,十几年没有太大的突破。

周海涛:最后怎样研究出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系?

赵治海:张家口一直在坚持做,最开始没有挖掘出来为什么不行,研究方法还是大量去筛选,相当于大海捞针。后来发现,沿用杂交高粱、杂交水稻的成功经验不行,谷子有谷子的特性。为了尽快找到理想的光温敏不育系,需要一年多代繁育,加快进程,谷子所每年到海南进行“南繁北育”。

周海涛:这个难度很大,时间也很长,一次反复就是一年。

赵治海:在这过程中也在不断想办法。海南虽然温度高,但是冬天温度也会相对较低。11月份播种,生长到1月开花期就会遇到低温。如果1月播种,到2、3月气温就会升高。光温敏不育系高温才能育,低温就不育,这在后来成为繁殖光温敏不育系的窍门,改变播种期就能改变育性。

周海涛:“改变播种期就能变育性”,就这一句话,摸索了很多年。您当时有没有想过把杂交谷子做到什么程度就不做了?

赵治海:下决心做一件事前,首先做到心中有数,确定这件事是符合国家需要,10年、20年不落后,要保证研究方向正确。方向对了就不要考虑成与不成,得与失,“小车不倒只管推”。越是没人做的事情越需要做,越是没人搞的越要搞。坚持自己想做的,研究的人少了,干扰也会少。

“把百分之一做成百分之百,把不可能做成可能,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谷子与燕麦同属“小杂粮”。20_年,周海涛毕业后进入张家口坝下农科所加入燕麦研究队伍,参加研究工作近20年来,育成不同生态型、不同用途专用燕麦品种十几个。20_年,他参与主持的“燕麦高效育种技术及资源创新与系列品种选育应用”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觉得,做科研有别于其他工作,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不断思考,既要熟能生巧又要勇于创新。

周海涛:在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您认为攻克技术难关需要什么素质?

赵治海:这件事看起来是技术,实际上是思路。遇到困难我们不能放弃,但是也不能蛮干。搞科研不是比锄地的快慢,要讲究方法和方向,在还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需要想办法去做。

技术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记得一个核心点:事情总归会有解决的办法。

周海涛:要有“我肯定能做成”的信念?

赵治海:对,百分之五十的希望要做到百分之百成功。把百分之一做成百分之百,把不可能做成可能,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不要畏难,要敢于创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很正常,遇到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了,自己也就提高了。看别人做成了再去模仿,其实没有意义。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除此之外,还要能够“对付”。高大上的事情很多,但是条件不一定具备,有时候“将就”也很重要。条件不具备、不完善就创造条件、寻找条件。条件都具备的情况太少了,都具备了会做的人就多了,意义就重要了。大胆去做,有挑战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升级。

周海涛:今年全国__,您整理了一份关于“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切实维护种子安全”的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科技部、财政部三部门的迅速回应。您认为农科院对种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应该怎样开展工作?

赵治海:我国育种技术进展很快,但仍有一些“卡脖子”和短板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蔬菜、果品种子种苗多数被外国垄断,玉米的种子资源严重依靠国外,生物育种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业育种正从过去的经验育种向基因育种转变,谁不掌握新的育种技术,就会被动挨打。我已向国家提建议,我们种业不只是“盯住”已经被“卡脖子”的技术,更要支持我国的优势作物保持优势,不要让这些作物再出现被西方卡我们脖子的情况。

我们会积极争取相关项目,加强起源作物基因育种试验,为中国种业发展贡献力量。种子安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科研产品要走出实验室,要把产业和国家发展需要融合在一起

作为一线科研人员,赵治海长期主持“张杂谷”系列研究工作。时至今日,“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已有20个品种选育成功。

与此同时,他还关注市场需求,助力产业发展,将一个又一个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带动贫困地区百万农户脱贫致富,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民带去丰收的希望。

周海涛:从“张杂谷1号、2号”到“张杂谷13号”等一系列品种,您是怎样坚持从育种技术、产量再到口感逐步突破,把这个项目持之以恒做下来的?

赵治海:根据乡亲们的需求和发展需要,一步步摸索。1999年做出来张杂谷1号,第一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两年之后增加百分之三十,然后开始推广。谷子基本靠天吃饭。有一年下雨多,杂交谷子穗太大,到秋天容易倒伏。后来发现中间倒伏严重,边上没倒,这才知道,不能种那么密,大穗把杆的营养都抽空了。到了第二年,我们去地里指导大家拔苗,20厘米一棵,这样不仅不倒了,而且多旱都不减产,解决了抗旱的问题。比如在甘肃敦煌,年降水39毫米,高温43度,种了3000亩,一尺半的距离,一直不浇水每亩还能打800斤。

“张杂谷1号”是春播品种,有的地区需要夏播,我们就培育夏播品种;谷子和狗尾草的苗很像,锄草、间苗非常费时费工,于是就有了世界上第一个抗除草剂杂交种“张杂谷2号”;品种的口感很重要,于是我们又做了口感的优化。

周海涛:“张杂谷”被称为“金色产业”,如今覆盖到了多少国家和地区?

赵治海:张杂谷在非洲9个国家试种成功,国内主要覆盖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大约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9个国家已经试种成功,今年布隆迪买了我们的种子,到了需求阶段。

周海涛:杂交谷子推广具有哪些优势?

赵治海:杂交谷子能做到不施肥、不浇水、不打药,保证产量不减。种植不一定是产量越高越好,需要最佳配合,注意减肥增效和土壤污染方面的问题。

周海涛:这样既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还节约人工成本。据了解你们团队还在做饲用转化方面的研究?

赵治海:国家需要,我们正好能做,就去做。“张杂谷”是粮饲兼用型作物,秸秆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能够转化成优质节水牧草,现在我们已经在做了。如果发展起来,谷子可以当作原粮出售,谷草能够作为优质饲草供给畜牧业,农民可以获得两份收益,也可以缓解我国优质牧草短缺的情况。

周海涛:当时您做育种技术的时候,想没想到将来会把杂交谷子做成一种产业?

赵治海: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最初一门心思搞品种、提产量,没有想过做产业,做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科研产品要走出实验室,不推广产生不了效益。育种的目的要符合国家需要,把脚下的事做扎实,产业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周海涛:做产业比育种投入的精力还要大得多吧?

赵治海:最初找过很多单位,没人给做。20_年,找到了巡天公司,开始接洽推广。开始不能考虑挣多少钱,要把东西推出去。先推广种子,那时候不推广种子卖米也没用。今天是推广米,不然做不大产业。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种源做起来了,市场有了,然后再去考虑怎么打开市场、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

老百姓挣钱了产业就发展起来了。要把产业和国家发展需要融合在一起。

“入党后会把党的事业和自己的事业融为一体”

赵治海带领团队数次突破谷子单产世界纪录,让“张杂谷”成为充满希望的“金种子”,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张杂谷”走向非洲并向全球推广。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张杂谷2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周海涛:“张杂谷”研究成功后,面对随之而来的鲜花和掌声,荣誉和诱惑,是什么支撑您放弃更好的平台,持之以恒地扎根在张家口?

赵治海:这是一个需要,杂交谷子需要我。平台大不一定更适合杂交谷子,条件好也不一定更有利于研究。搞科研要的是脚踏实地。去更大的平台可能更容易评奖,但是用5年、10年去争取荣誉,不如把杂交谷子先做好,这是实实在在的。能把杂交谷子再推上一个高峰,种植面积扩大到两亿亩,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周海涛:在工作过程中,党员的身份和责任会让您产生更强的动力吗?

赵治海:我是1987年作为谷子所的后备力量入党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也一样,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入党以后就会把党的事业和自己的事业融为一体。从最初,做的就是国家需要的。为什么把两亿亩当作谷子推广的目标,因为国家缺水、人口多。大家都是在为党、为国家把我们共同的事业往前推动。

周海涛:我在参加工作之初,常见您亲自背着喷雾器下田,事无巨细地投入到研究之中。这么多年,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研究成果,我都很敬佩您。

赵治海: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一粒普通的种子。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看我的老师那一代人也很佩服。那时候,每年种地老师可以不去,我们自己去田里把地种好。但是等到开花的时候,一定要请老师过去,有老师在就有底气,就觉得放心!随着你知识和经历的丰富,会一直进步。甚至在老师的研究基础上搞研究,很有可能超越老师。年轻人有很大的优势,有更多的可能。

周海涛:您对青年人、年轻的研究人员有些什么建议?

赵治海: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社会在发展,在不断进步。年轻人也变得比以前更喜欢表现自我,有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这是好事。同时也不要忽视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搞研究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要有自己的坚持,但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跟无关科研的事较劲。自己的努力很重要,这是为国家作贡献,也是培养自身的一个过程。

周海涛:您在研究之余有什么爱好吗?

赵治海:我喜欢开车或者骑摩托车,感觉这是自己的一个延伸。就像有的人喜欢飞,他不是想变成鸟,是喜欢从高处向下看的感觉。搞科研,尤其是农业科研,有时太难了。人的思想禁锢在肉体里,所以就想寻找一种开阔感,让思维飞出去。

7《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1月15日,根据“杂交谷子”专家赵治海科研团队培育推广“张杂谷”先进事迹改编的人物传记电影《谷魂》在河北首映。民族魂、中国粮。一粒谷种的前世今生;一位当代神农的使命担当,都在这个冬天为观众娓娓道来。

影片讲述赵治海带领科研团队历经多年,攻克谷子杂交优势利用的关键技术,创造了“张杂谷”亩产811.9公斤高产纪录,填补了世界空白。这项技术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这部电影是怎样呼之欲出的?任全军,市农科院办公室主任,他介绍了这部电影的产生过程:现任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的刘须奎,曾在省科技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工作中和市农科院赵治海等都有过工作上的交集。

20_年,刘须奎参与中组部、科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专题片拍摄,他拍摄的专题片为《初心永驻、张杂谷香飘万里——共产党员、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赵治海》。他到张家口、海南、内蒙古等地拍摄了半年多,电视专题片时长39分钟,现在还可以从中组部官网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精品党课上看到。 刘须奎在拍摄赵治海的过程中,对赵治海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他被当代神农赵治海一心为民搞科研的朴素情怀深深感动。

“张杂谷”让农民脱贫

作为省科技厅干部,20_年3月,刘须奎到阳原县要家庄乡小庄村驻村扶贫,20_年10月离开,期间在该村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

小庄村原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有1064口人,耕地3000亩,人均耕地3亩。村里无水浇地,除了旱地就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和葵花,种别的农作物生长不旺。前些年,玉米价格每斤0.7元,最近一两年才涨到每斤1元。村民种植玉米,除去成本,一亩地挣四五百元,且收入不稳定。

刘须奎来到小庄村后,和第一书记罗建祥商议,要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积极发展小庄村的特色产业,为村民开拓脱贫增收新路。任全军是市农科院派驻小庄村的科技特派员,通过在该村走访调查和测试土壤、水质,发现该村适合种植“张杂谷”。

精准脱贫工作队租用2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试验种植不同品种的“张杂谷”,最终选定了优质高产抗旱耐盐碱的“张杂谷13号”。

从20_年开始,市农科院联合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续3年开展“五送一保”产业扶贫,“五送”即送种子、送除草剂、送地膜、送农机具、送技术;“一保”就是每斤1.5元保底价收购农民种植的“张杂谷”。

赵治海经常关注小庄村的“张杂谷”产业,每年都要在村委会给农民讲授“张杂谷”的种植技术,在播种期间到田间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该村种植的“张杂谷”亩产八、九百斤,每斤价格2.3元至2.4元,种植“张杂谷”农民每亩可收入1000多元,比种植玉米效益高出1倍。在小庄村形成了“玉米——张杂谷”两年轮作的高效生产模式,村中3000亩土地,其中1300亩种植张杂谷、1500亩种植玉米,另外耕地种植其它农作物。

刘须奎说:“村中种植了1300亩张杂谷,最高亩产达到561.9公斤,依靠种植张杂谷,村民人均增收20_元,该村实现了脱贫。”

与此同时,市农科院开展深松粉垄技术示范,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纳雨雪能力,改良土壤解决干旱问题,与此同时,还引进微生物菌剂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试验。驻村期间,刘须奎对“张杂谷”给农民脱贫增收带来的好处体会得更加深刻。

将赵治海搬上荧屏

20_年春节,刘须奎回到石家庄。他的朋友张李林是五洲同聲河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老总,正月十四,刘须奎和张李林见了面,他向张李林讲述了赵治海的事迹,希望张李林做件有情怀的事,将赵治海搬上荧屏。两天后,张李林答应刘须奎拍摄这部电影。拍摄地点从内蒙古到张家口到石家庄到海南,9个月将电影拍摄完成。

在拍摄过程中,资金是最大难题,巡天公司提供赞助,张李林甚至贴钱最终将2个小时的影片《谷神》拍摄完成。 赵治海在工作间隙,来到剧组进行指导。影片从赵治海大学一毕业讲起,讲述了崔文生、赵治海等三代人接续奋斗从事杂交谷子培育和推广的艰难历程。

20_年1月,赵治海用手机与任全军视频通话,工作人员在笔记本上播放了《谷魂》的样片,任全军从手机上观看了两个小时。影片讲述的都是农科院科研人员真切的工作和生活,任全军深知科研育种面临的重重困难,作为第一观众观看电影后他特别感动。

电影中讲述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赵治海在海南育种时,将培育的杂交谷子材料分别装进不同的尼龙网袋里在外面晾晒。村中一个小孩看到了,想用网袋去河里捕鱼,于是扯上几个网袋就跑,科研人员赶紧去追,小孩将谷穗扔掉,手里只攥着网袋。他说:我就要网袋,谁稀罕你的谷子。原本不同的谷子品种是分开的,小孩这么一弄,将不同谷子品种混在了一起,辛辛苦苦的试验泡了汤。

在最初推广“张杂谷”时,农民在种植时出现了倒伏现象,认为是种子的问题,让赔偿20万元。赵治海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想自己借钱去赔。巡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种子的问题,但很快也承担了赔偿责任。

实际上真正倒伏原因是因后秋干旱,农民种植“张杂谷”密度大。此后赵治海开始研究“张杂谷”配套栽培技术,很快推广了稀植大穗技术,过去一亩地留苗3至4万株,用种量2斤;现留苗只有1万株,用种量不足半斤。

上世纪90年代,科研单位改革,科研项目希望不大的会被停掉科研经费。中断经费后,“张杂谷”课题组科研人员大都走了,只剩下赵治海一个人孤零零地蹲在谷子地头发呆。那一年在海南育种时,课题组科研经费只有500元,他们省吃俭用,自己垫付科研经费坚持培育杂交谷子。

电影《谷魂》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勇于担当、情系大地,为民服务的情怀,给观众讲述了一段农业科学家真实的奋斗创新故事。

推荐阅读:

大国工匠观后感3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第1章观后感

功夫熊猫观后感300字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体会

时代楷模发布厅闪亮新时代观后感

在改革中化蝶为新时代聚力观后感

标签: 观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