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5篇
每个人的认知侧重点不同,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心理结构上,人翻译语言、运用语言、总结语言的方法各不相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
摘要:目前,我国基层统计基础工作面临着诸多负面问题。克服这些问题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之处下功夫,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规范化的工作。
关键词:统计;基层;基础
引言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管理的前提,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
1、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基层统计人认识偏差导致数据偏差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统计人员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虚报或瞒报,提供不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横向沟通渠道不畅,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统计人员收集信息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1.2、大部分地区基层统计工作力量薄弱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多为兼职,加之统计工作强调准时和及时性,有国家、上级部门和企业内部等多部门的统计报表,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在完成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其它兼任的各项工作,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1.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
1.4、基层统计执法不到位
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些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高度不重视,数据渠道不畅,致使统计人员数据源头出错,加之统计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是导致统计违法的主要原因。
2、对夯实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2.1、强基固本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完善统计制度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加强统计制度的完善,基础工作的夯实,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统计和部门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完整性体现在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要完整。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据质量、信息客观真实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时效性是指统计数据质量、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简便性是指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适用性是指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
2.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生产经营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2.4、加强统计法律意识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企业的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各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在培训和交流中,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
2.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广泛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结语
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是当前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只要统计系统上下一心,在主观上勤奋努力,加上客观条件之改善,必能将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何晓群,邢伯春.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
[2]李安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__(07).
[3]王金凤.企业领导应更新八种观念[J].当代贵州,20__(06).
[4]刘春才,翁祥桂,王桑根.基层统计的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统计,1999(1).
2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
摘要: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其在日新月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与成长的空间,保障企业经济价值的稳定持续的增长。然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建立的时间尚短,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立足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需求,对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并为其经济价值的增长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不断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优化和改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同企业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产的融合,并坚持同企业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的战略目标定位相统一,是企业应对当前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的重要手段。
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朝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方向稳步前进,经济的增长稳定性得到了更好的增强,经济增长更加有效益、讲质量、看持续。宏观经济的稳定给当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空间环境,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军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消费的需求从数量转向了对商品安全、质量和性价比的要求。然而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商品供应量规模虽然在持续增加,但依旧难以满足消费升级加快过程中个性化、高端化和服务化的倾向。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现状,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改革工作已经势在必行。20_年,国家财政部等五个国家部委联合正式颁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20_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基本规范,不断推动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基本建立与完善。随着当前市场因素及其不确定性对企业发展影响的加深,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给企业在充满风险的市场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企业只有通过建立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在稳定中求发展实现企业追求自身经济价值最大化的经营活动目的。
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组织形式陈旧
虽然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科学内涵的认识,同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内控管理培训,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组织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一旦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就会影响到内控管理的效果和刚性,失去了内控在企业各层级和部门之间的管理和牵制的作用。例如,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都是金字塔式形式,由企业管理者领导层级部门,再由层级部门的管理进行日常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但内部控制的实行需要加强企业中个人和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企业陈旧的组织形式影响了企业内控责任的落实。
2.传统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了内控缺陷扩大
财务内控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在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账目管理混乱,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导致了企业账目、账表和账实之间偏差过大。同时,有的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上级单位的考察,人为性地调整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内容,甚至建立两套报账系统用于应对企业的纳税款项核算和银行贷款审查等。这种弄虚作假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处理手段使得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体系处于被架空的状态,人为性因素影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依然居于首位,给企业财务资产安全和腐败滋生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企业内控监督及评价机制能力偏弱
良好的监督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机制较弱的现象。例如,作为企业内控监督主要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多为其下属职能部门之一,对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监督和遏制作用,导致了企业的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正常的开展。同时,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企业更倾向于任命本部门领导,由企业一把手进行授权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了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各方的利益牵制,其审计工作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削弱了企业内部审计在内控监督和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1.继续推进内部控制人文道德环境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国家规范化市场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体系想要进一步完善,就赢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法制管理环境。因此,为了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在以往重视企业道德规范建设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之上,还应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现代企业规范管理和法制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开展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的互动活动、报告会和成立工作讨论小组等方式,建立现代企业依法规范管理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以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为出发点,督促企业成员自觉、自发地按照控制制度和规范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完善
为了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中的控制效果,优化和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成为了企业管理改革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内控环境的变化,企业应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关注企业中管理层和监督岗位的员工人数和专业素质两项达标。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应逐步推动自身的组织层级结构向着民主化、网络化和扁平化的形式转变,并对企业结构进行创新。既要强调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减少企业内部控制层级,让内控职责直接落实到企业岗位之上,又要加强企业个人、部门和管理层的合作,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
3.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保障性环节。在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按照企业的决策计划进行执行并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和合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成为了当前内部控制完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首先,企业需要加大对审计工作的投入,通过人才引入、培训课程的开展来优化当前审计工作人员的结构,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其次,企业应将审计工作同内部控制管理的绩效管理联系起来,立足于基层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专项资金审计等,通过订立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积极性和主管能动性,从而减少企业财务中徇私舞弊、违法贪墨的状况出现。四、结语多年以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也从完全的舶来品逐步转化为适应我国本土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需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然而,由于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的落实于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企业目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内控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促进企业在现代经济形势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刚.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灵魂——从制度建设到道德与文化建设[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_,(1):119-125.
[2]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_,(2):4-11,94.
[3]王海兵,伍中信,李文君,等.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_,(7):59-65.
3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以及数量都随之增长,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还不够科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简要介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状;问题;措施;创新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我国企业当前的管理现状而言,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动力。传统管理制度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分析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第一,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当前情况下,部分的企业往往选择家族集权这一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管理权以及企业的所有权密不可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创业者未必能够做好管理,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及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影响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这是因为他们出身于营销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培训,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些管理人员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企业生产营销而轻视管理。第二,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企业长远战略规划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路线以及灵魂。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指导企业来制定管理规划,同时企业的管理机制则能够执行企业的战略规划。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未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仅仅是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虽然部分企业提出长期发展的目标,不过这些目标仅仅局限在利润、产值以及销售收入等方面,而没有认真研究分析市场走向以及后续发展的趋势,更没有针对性地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缺乏战略性判断,企业的战略缺乏足够的'延续性,无法持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第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很多企业都未能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缺乏一整套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状况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方法,在生成经营过程当中往往被动反应。少数企业沿用传统的经验来展开管理,无法根据时代条件而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企业的纪律松弛、管理混乱以及效益低下,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往往不是进行深入的分析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而是复制其他企业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条件。第四,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伴随企业诞生发展而出现的,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拥有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同时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而不断改进。但是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在这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比较匮乏。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大部分企业意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更没有探索完善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过受自身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系统科学地对自身的文化特色作出判断,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
第一,创新管理观念。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管理观念的创新最为关键是要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思维障碍以及思维惯性,也就是要求企业避免墨守成规以及固步自封,要持续街坊思维模式以及思维构想,从而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在此过程当中,企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传统的管控制约逐渐过渡到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重视企业员工的自我教育以及激励教育。在管理思维方面,需要从人治的理念逐渐过渡到工作制度化、决策规范化以及层级管理化。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面,需要从粗放式管理逐渐过渡到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以及规章制度细节管理,从而适应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管理模式的演变。第二,完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制定颁布了《关于建立经济制度的决定》,这为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机制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决定》当中明确提出企业应当构建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分明以及产权清晰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从而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经营,并且在此过程当中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经营同时自负盈亏,转变传统上政企不分的问题。第三,引进管理人员。当前情况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而市场机制有着优胜劣汰的天然属性,不同企业之间开展的市场竞争,从表面来看是企业产品以及企业服务之间的竞争,从本质而言是企业技术以及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当中得到生存壮大,就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市场条件下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主体,自负盈亏并且自主经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并改进管理的效率,构建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包括效益观、战略观、用户观、竞争观以及市场观等。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才能,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具备出众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说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核心举措,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外部招聘优秀管理人员。第四,重视战略管理。战略可以说是企业的根基,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自己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并且高度重视企业价值链上的营销、生产、科研以及人力等环节。企业在具体分析中长期目标的过程当中,需要分析自身的优点以及劣势,微观层面应当将企业的现状当作出发点,合理把握市场需求以及顾客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在宏观层面需要展望未来,从而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战略管理需要转变片面强调生产的理念,而应当重人才、重科研以及重管理。第五,政府提供指导。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并且实施企业管理方面的指导政策,保证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永久化以及规范化。合理的法律可以为企业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这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其次,政府提供的政策需要具备连续性以及灵活性。这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扶植企业的发展,国家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制定各方面的政策,例如出口政策、创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贷款政策。只有确保政策连续性以及灵活性,才可以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第六,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有着自身的不足,只有确保创新成为企业自身文化的组成元素,企业才可以在社会环境当中构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动力。在此过程当中,要确保企业以及员工之间形成共生共赢的关系,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当作基础,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价值体系中。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应当需要自身的战略需要,来持续调整企业自身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方法,从而确保使企业拥有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而在竞争当中占据主动。
参考文献:
[1]张璐,齐二石,沈书立,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方法智能评价系统构建[J].运筹与管理,20_,24(2):237-245.
[2]吴艳.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_,1(16):79-79.
[3]李冰,马新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_,2(7):178-179.
[4]王涛.关于我国企业管理中信息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_,5(17):100-100.
[5]邱晓婷.我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探讨[J].轻工科技,20_,3(1):129-130.
[6]韩震.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济,20_,1(11):76-77.
4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
摘要:现代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管理会计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已经得到了企业内部的高度的重视与关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要加强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依托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研究
目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极其深远。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管理会计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想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二者有机、协调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推动现代企业地稳定发展。
一、企业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联分析
1.基础相同
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较为关键的报告会计之一[1],成为了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将会计学与管理学充分结合在一起,是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重要构成内容。其中,管理会计的核心职能就在于更好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而内部控制是指在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我调整和约束的系统,其核心职能就在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工作行为,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因此,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就在于充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求。
2.目标一致
管理会计可以更好地对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规划以及评价,是一种规范性的管理活动,着重强调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环节,保证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准确与合理。而内部控制要求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企业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监控体系的建设中,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企业财务报告做出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企业的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在战略目标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二者都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服务者,旨在通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3.相互影响
企业经营活动必须要得益于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的共同参与。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大都是围绕预测、决策以及考核而展开的,内部控制是集企业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以及绩效考评控制等方面于一身的综合模式[2],涉及到企业管理运营的全过程。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之间在服务内容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关联,共同致力于企业稳定发展的建设中。
二、内控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的要素分析
1.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要想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必须要不断贯彻落实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运作流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依托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增强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2.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会计的建设目标
(1)提升管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准确合理的管理会计数据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的发展现状,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最公正客观的参考依据。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明确企业权责关系,管理会计资料受到了相应的限制[3],进而避免了企业不法行为的发生。
(2)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内控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有效防止财产物资被损坏现象,严厉打击公款挪用和贪赃受贿现象。
三、依托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的建议
1.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促进管理会计的稳定发展
完善的内控制度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客观要求,有效协调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企业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已经成为了企业会计信息体系的重要制定性保障。因此,企业要想有效提升管理会计水平,就必须要制定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充分激发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建设中去。同时,将内控制度融入进财务体系中,为企业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执行氛围,确保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
2.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应对机制,避免管理会计经营风险的发生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推动力下,出现了大量新的经济行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针对目前的发展形势来分析,企业在风险识别时经常会出现失误,难以预测潜在风险。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必须要充分了解市场变化情况,要善于预测企业在会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要安排专业人士来负责风险识别作业机制的业务活动,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评估和预测,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动情况,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内控制度的调节、控制以及反馈等功能,确保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避免管理会计风险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发挥内控制度和管理会计协同效应的良好发挥。
3.将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由于受到现代企业各种机制的影响,内控制度对管理会计的作用产生了一种全新的体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可以确保会计资料的准确,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内部控制和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分支,要将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想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要从管理会计的实施与控制开始进行,完善会计相应的法律政策。除此之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确立,符合企业精细化的管理战略,增强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财务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企业财务制度更具清晰度、透明度。
4.加强平衡计分卡和责任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1)管理会计在不断创新中获得了长远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平衡计分卡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创新等维度是平衡计分卡的重要构成内容[4],使组织经营战略得到了有效的制约与平衡,可以更好地应用在绩效考核的指标中,充分反映出内部控制的发展情况,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设立责任中心、建立跟踪记录系统以及进行反馈控制等是其重要的体现,通过不断贯彻落实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来确保经营目标的统一。现阶段,一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大都建立在管理层,其管理者和相关审计人员要全面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种内控体系很难有效预防重大风险的发生,仅仅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影响着团队整体效果的发挥。而责任会计通过权责统一的责任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原内控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在内部控制中,可以通过责任会计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来确定合理的职务分工,规范业务处理程序和流程,促进企业权责关系的统一性、一致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依托内部控制建设来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要加强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将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避免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应用价值,进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雅琴,高北宁.基于“互联网+”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商业经济,20_,(9):34-35,40.
[2]郑兰庆.地方财政部门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_,(15):211.
[3]邵爱钧.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外资,20_,(15):267-268.
[4]李敏峰.如何在财务集约化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_,(11):169-170.
5关于基础的议论文800字
一、两种授课对象,两套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节奏设计、教案设计四个方面。同一门课程,授课对象不同,教学设计也要有所差别。“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管理工程专业(步兵指挥、地炮指挥)和装备保障指挥专业。两个专业的学员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别。
管理工程专业(步兵指挥、地炮指挥)的学员是部队生,他们是通过参加部队高考选拔来的,文化课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员的个人经历更是五花八门,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直接入伍当兵,经历了2~3年部队基层的磨练,进而通过军队高考进入军校大学,他们约占部队生学员总数的70%。该部分学员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课不扎实,但军事素质过硬,政治素质出色。二是高中毕业后考上地方大学,在地方大学参军入伍,继而又考取军校,约占到部队生学员总数的20%。该部分学员的特点是:由于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课基础,使得他们课堂接受能力较强;由于具有部队基层当兵经历,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因此,他们领会“管理学基础”课程内容的能力最强。三是高中没有读完就入伍当兵,通过参加部队高考考上了军校,一般占到5%左右。该部分学员的特点是: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较好,但文化基础非常弱,他们在军校大学的学习中经常处于彷徨和自卑状态,因此他们最需要教师、同学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与该专业相比,装备保障指挥专业学员的情况大体相同,即他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提前批被军校录取。其特点是:文化课基础扎实牢固,理解能力非常强,但也具有诸多缺点,如社会阅历较浅,对管理尚缺乏感性认识。
掌握了授课对象的特点后,制定了两套教学设计方案以供教员使用:一是针对部队生的,二是针对地方生的。两套方案在教学内容取舍、教学层次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节奏的把握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
1.重视绪论教学,为以后教学打好基础
对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来说,绪论教学不仅是学生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关键,还是学生掌握该课程学习方法的一把钥匙。通过绪论教学,教师可以成功地将学生引入管理学知识的殿堂。因此,教学时必须高度重视绪论教学。
学生学习管理学的最大困惑,也是实际情况中经常遇到的尴尬问题是:现实中,很多人学了管理学,但在毕业以后从事管理工作时,管理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而很多没有学过管理学的人,做起管理工作来却井井有条。通过该问题,教员要让学生了解做好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在管理学课堂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真正的管理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实践、艺术、哲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指出,要想成为现实工作中的管理高手需要从四个方向加以努力:它是科学,应该多“学习”;是实践,需要多“锻炼”;是艺术,要经常“参悟”;是哲学,要善于“思考”。
2.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广而新”
“管理学基础”是专业基础课,知识体系庞大,但总课时短,只有40学时,地方大学一般都设置60学时,有的设置为80学时,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选取恰当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并不容易。课题组通过认真研究和讨论,确立了“少而精”且“广而新”的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方针。“少而精”指的是讲课时要讲那些管理学思想史上沉淀下来的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管理思想,讲那些能够统摄全局、提纲挈领的内容,通过精心提炼,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广而新”是指在实施教学时要把最新的管理实践引入课堂,要从政府机关、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的实践中广泛汲取营养,而不仅仅局限于军队这个特殊群体,要把科研成果前沿理论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呼吸到管理的新鲜空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紧跟时代发展,富有时代气息。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根据经验和实际比较,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到“管理学基础”课堂上来,如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等,但笔者认为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管理学基础”教学。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师生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取该教学方法的步骤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立即纠正,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继续向他发问,使学生的回答前后矛盾,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如在讲授“计划”时,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计划是降低了行动的灵活性还是提高了行动的灵活性?学生回答“计划会降低行动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继续发问“请举例说明”,学生举例说“比如,学院计划下个月组织篮球赛,这段时间就需要不断训练,业余时间基本就不能干别的事情了,这不是在降低行动的灵活性吗?”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请问,如果不提前一个月告诉你举行篮球赛,而是在比赛当天才告诉你,你认为该方式是否比提前一个月告知更有效地提高了你们行动的灵活性?”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才能真正认识到计划能有效地提高行动的灵活性。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要逐步引申、归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放弃原来的错误见解,得出正确的结论。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首创的,现在许多高校都把它作为管理学科的重要教学方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包含有若干相关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该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并分析、解决其中所含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2]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引导学员自己编写案例,由教学组的新老教员从学员编写的案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使用。事实证明,这样的案例能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他们找到了把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有机结合的绝好机会,效果非常不错。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近几年来才从西方引进来的新式教学方法。游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让学员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管理游戏(Management Game,简称MG)原是作为企业培训的一种高级训练方法,这种培训方式是从MBA案例教学讨论发展而来的,也称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让学员在游戏过程中培养与人相处的健康心态,并通过管理游戏培养受训者的管理思维方式。
在管理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员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各组游戏的情况,包括有创意的做法和不足之处,做好点评工作。管理游戏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灵活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方式,并为最后的管理游戏总结提供依据,使管理游戏能圆满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员要投入激情和感情
要上好该课程,教员还要投入激情和感情,用一颗真心去打动学员。一是教员要用真诚打开学员的心门。教员在学员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要,它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员要用真诚打开学员的心门,用真诚和微笑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二是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一直把学生当做说教的对象,这是师生关系不平等、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管理学教学中,上课讨论问题时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具体的要求就是用语中要少一些说教、责备、批评,多一些鼓励、启发、赞扬,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结束语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员要不断感悟作为一个军校教员的责任;在与学生不断地交往、互动过程中,教员们收获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东西,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军校教员的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在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教员们发现自己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