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学设计方案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15 15:42: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教学设计方案7篇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_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20_教学设计方案1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

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

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

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

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

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1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

一、问题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

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1、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

二、新授

1、板书课题。

2、问:两件事情中哪件是作者耳闻的?哪件事情是作者目睹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两件事情给作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温暖)

三、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温暖呢?通过“读、悟、议、再读”,重点体会人物的感情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学习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

学生自由读两个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体会阿姨和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为什么不抱怨护士?”展开,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了母亲把护士看成女儿,宽容护士的举动。“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再读: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折服。

5、想: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人物,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作业设计

提供两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并交流。

20_教学设计方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瓦尔登湖》。

2、能力目标:①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②体会和学习文中写景的技巧。

3、情感目标: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理念和朴素的思想。②学习梭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①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②体会和学习文中写景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理念和朴素的思想。

四、教法:

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就是《桃花园记》,作者笔下的桃花园,成了许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环境。无独有偶,在100多年前美国的诗人梭罗写了一本题为《瓦尔登湖》的散文随笔,里面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现在,就让我们走出烦嚣的都市,跟随着梭罗走进瓦尔登湖,感受那妙不可言的美吧。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亨利·梭罗(1817——1862),美国的作家、诗人、哲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受爱默生思想的影响,选择了积极的政治生活。1845年,28岁的他单身只影在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过了两年多的自耕自食的生活。《瓦尔登湖》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三)学习生字词:

1、字音深邃 (suì) 葱(cōng)郁 俯瞰(fǔ kàn) 黛(dài )绿 渲染(xuàn rǎn) 调(tiáo)和 模样(mú yàng) 一泓(hóng ) 菖蒲(chāng pǔ) 熠熠(yì yì) 黄澄澄 (dēng dēng)

2、词义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嬉戏:游戏。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如许:如此这样。罕有其匹:很少有与它相当的。

(四)自主、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湖水的颜色变幻的?

2、为什么“近岸的湖水呈现一片鲜嫩的碧绿”?这说明了什么?

3、作者在文中说:“在我所见过的特异之物中,或许瓦尔登湖最为奇崛,它一直坚持着自身的纯洁。”结合课文说说瓦尔登湖是如何“坚持着自身的纯洁”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的?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分析、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瓦尔登湖的面积、周围环境及湖水的特点。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湖水的奇幻的颜色和清澈纯净。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叹世事更替,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

2、文章第一段的“瓦尔登湖风光秀丽,但并不雄奇,……未必能领略到它的魅力。”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为下文细腻描写湖水的奇幻的颜色和清澈纯净作铺垫,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心跟瓦尔登湖已融为一体,才挖掘到瓦尔登湖一般人所不能领略的魅力。

3、作者是怎样写湖水的颜色变幻的?明确:远近结合,动静相生,有点有面。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描绘颜色的变幻。

4、为什么“近岸的湖水呈现一片鲜嫩的碧绿”?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这或许是天空的湛蓝与地面的沙石的褐黄调和了的效应。这说明了瓦尔登湖的水本身并没有颜色,是由于湖水太纯净而产生的折射或倒映缘故。

5、作者是怎样写湖水的清澈的?明确:通过在湖中潜游人“犹如大理石一样洁白”、“湖中嬉戏的鱼的条纹”、“掉到湖中不动的斧子”、“洁白的鹅卵石在湖底延伸一两杆之后便是细沙”及“绿亮亮的水苔”等细节描写来衬托湖水的清澈。

6、“斧子掉到湖中又钩起来”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衬托湖水的清澈,反映作者的心跟这一派美丽幽静的自然景象已融为一体,也揭示了作者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7、章的最后一段写到“蒙蒙细雾”、“习习南风”、“金色的春雨”和在湖上遨游的野鸭、天鹅等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些景物的描写,充分说明了瓦尔登湖不仅美丽、纯洁,而且充满生机。也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深厚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8、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明确:《瓦尔登湖》的语言虽朴素却明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作者的心跟这一派美丽幽静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才对纯洁无暇的瓦尔登湖作如此精彩的描写。但在这简单直白的语言里,不难看出其蕴涵的哲理——只要你愿意,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你完全可以轻松的去克服你的无聊、无趣和寂寞,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六)小结:

文章用朴素的语言描写了瓦尔登湖的湖光山色。文章首先介绍瓦尔登湖所处的位置、大小和四周的环境等情况,为下文的展开作好铺垫。接着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湖水,瓦尔登湖的湖水颜色变化奇幻,随着远观近看,四季流转,气候变化,湖水会呈现不同颜色,让人叹为观止。瓦尔登湖的湖水清澈纯净,在这里,湖水不仅清可见底,而且纯洁无暇,毫无污染。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这一派美丽幽静的自然景象已跟梭罗的心融为一体。宁静、纯洁的瓦尔登湖正是作者朴素淡泊心境的反映,他在这里躬身耕种、采果垂钓,从容悠然;他在这里倾听松风天籁,静观湖光山色,玄思妙想,无拘无束。文章的最后,作者用毫不掩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这个不仅纯洁无暇而且充满生机的瓦尔登湖。在《瓦尔登湖》里,梭罗以他古老的生活方式告诉世人,将自己融于自然,自己的心灵就会像美丽的瓦尔登湖一样,生活得平静、自在、坦然、简单而又不苍白。

(七)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三两题。

(八)板示设计: 瓦尔登湖梭罗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瓦尔登湖的面积、周围环境及湖水的特点。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湖水的奇幻的颜色和清澈纯净。 远眺而现对瓦尔登湖的赞美 [近观而现 奇湖水颜色 站在同一点上,湖水忽蓝忽绿 幻 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的角度湖水的颜色都有明显的变化对大自然的热爱深却见物 纯湖水清澈 水中捞斧 净游泳所见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感叹世事更替,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充满生机。

20_教学设计方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

设境激趣

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1元=( )角 1角=( )分

一张2角可以换( )个1角……

教师给予鼓励。

[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

情景对话

(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

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

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

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过渡进入新课

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生讨论

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

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通过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

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

(课件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

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

学生讨论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课件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书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铅笔 0.80元 35元9角

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

(课件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为什么把20角换成2元?答案(略)

(课件录音)聪聪:我用10元去买墨水,该怎样呢?

生:10-3=7元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7.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

实践活动

(课件)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让学生从已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结

(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小朋友们再见!

20_教学设计方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20_教学设计方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习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3、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一:这四句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二: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20_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阅读:

最新新员工转正申请书10篇

售后服务方案范文

试用期转正申请书最新10篇

大公司转正申请书

2023贫困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元旦产品促销方案

标签: 设计方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