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读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14 09:27:3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6篇)

每个人心中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百草园”,那是我们记忆深处的心灵家园。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篇1)

品读《朝花夕拾》,从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有一份极为纯粹的童真在其间洋溢、扩散。打开了书本,就如同打开了一个至真至朴世界的大门,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似乎就一幕幕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细细体会着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我似乎看到了给人以严谨庄重的他的更近于常人、更为真切的一面。我也或多或少地从《朝花夕拾》中看到了儿时的、似曾相识的、我的稚气身影。想罢,凡是细细阅读了《朝花夕拾》的读者也必然可以从书中找回自己遗失多时的、可贵的童年记忆吧?

《朝花夕拾》这一耐人寻味的书名,使人不禁浮想联翩。明媚的清晨,微风徐徐,大地悠悠苏醒,清丽娇嫩的花儿绽出笑脸,露出淑女般含蕴却又不失妍丽的笑颜,令人为之倾倒。正是花儿芬芳明媚之时,却没有采下,而是待到夕阳西下,百鸟归林之时,才缓缓摘下。花儿失去了原有的娇艳与清新,但却又在黄昏落日的霞光中平添了一抹新韵,着实令人回味,质朴的纯真便荡漾开了,勾起了人们心中的那首永恒奏乐的童趣之曲。品读《朝花夕拾》打开的不仅仅只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大门,更是找寻到了那条通向自己童年的梦幻小径。

鲁迅先生的童年无疑是充满乐趣的。儿时的鲁迅先生热爱自然,常常是与植物们,昆虫们打成一片,他是仰卧在自然怀里的幸福的孩子,他憧憬着自然,流连于山水间。平淡的语句中蕴含的竟是拥有极其炽热温度的热爱与留恋,阅读此书,就似乎是相遇了一位极其难寻的知己,读着、读着话语竟高涨起来,心中也似乎有着一团熊熊的烈火在燃烧,火焰所迸溅出的火星是炽热的,散发出的光芒是耀眼而夺目的,书中的情感是无比强烈的,是使人钦羡不已的奇情。鲁迅先生不愧为下一代名作,他所谱写的作品是能引起人们共鸣的、蕴藏着无法想象、巨大的渲染魔力的!

何为好文章?是语句行云流水般顺畅,如坠子一般,和谐地串在一起,却又不失个体的特点?是词汇运用得美轮美奂,与文章紧密联系,并融洽其中,如同繁星一般点缀在深邃的夜空——文章当中,做到美得让人陶醉,甘拜下风?还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文章没有包含作者所想、传达的真挚情感,那再美的文章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场空虚的美梦罢了,空洞的篇章是无法也永远捕获人们的心灵的。我恰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了他那份纯澈的、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与热爱,以及那份对孩童特有的天真烂漫的深深向往。

读罢《朝花夕拾》,我亦回想起我的那个孤寂却又不乏生机的琥珀色的童年。儿时的我又因为无人陪伴去捕捉蝴蝶,心中稚气地期待着蝴蝶第二天会变成奇趣的玩伴后伴我玩耍,然而这个梦却从未实现,于是,我便缠着妈妈给我生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同我游戏……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要微微扬起嘴角,“嘲笑”我幼时的稚嫩及无比天真的想法。

童年是一段梦幻的时光,迈着前行的步伐,它变得虚幻而不可触摸,零散的思绪却在心中漂浮。品读《朝花夕拾》,寻回我们独一无二的儿时记忆吧!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篇2)

谁没有过年少的时光呢?

在雪地中捕鸟、挖出墙下的何首乌;第一次读到《山海经》绘本、初次去私塾读书;阿长也好,衍妈妈也罢,喜欢的和讨厌的,熟悉的和陌生的,这些都在鲁迅的笔下生动地展现。

鲁迅的童年,倒也还算快乐。他可以开心地挖出墙角下的“何首乌”;一边吃着桑葚,一边用砖头逗弄着蜈蚣。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读书时,他却又一边怀念着百草园的生活,一边调皮地度过私塾的每一天。待人处事他又有自己的那么一套见解。他对阿长从来都那么地不耐烦,最烦的就是长妈妈爱切切察察,动不动就用二指指指点点。然而,在新年时,看到长妈妈满脸的期待,鲁迅也懂事地说:“阿妈,恭喜……”在得知阿长害死了自己心爱的衍鼠后,鲁迅又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当阿长为他买来“三哼经”时,鲁迅亦被打动,视这些书为珍宝……而对待衍太太时,鲁迅更是显露出来他正直的一面,衍太太仗着自己是大人,便总爱教唆鲁迅去做坏事。衍太太造谣鲁迅偷了家中的首饰后,还到处散播谣言。之前的种种,鲁迅都能忍,但面对流言,鲁迅表现出了他之后几十年一直都不曾消失的正直,毅然决定离开,去南京求学……

那之后,鲁迅的少年时光算是告一段落了,青年时期他所受的苦又是后话了。那些年少的日子也逐渐离他远去……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篇3)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

文中表述了鲁迅先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那股热情。从他的童年琐事讲到他的成长经历。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好像又把我带回了童年,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有时会令人捧腹大笑有时会令人潸然泪下。

在《猫?狗?鼠》中,鲁迅先生借童年对猫的仇恨,表示了对当时仗势欺人的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白草原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里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面,有“美女蛇”,也有冬天里捕鸟,有书屋里的死气沉沉,也有对老先生的戏谑之乐......

《琐记》用借事喻人的手法,通过写衍太太幸灾乐祸、造谣诽谤,表现了她的丑恶嘴脸,也是当时鲁迅先生对社会上的小人的蔑视。

童年也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些零零散散的记忆,当我回忆起自己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童年已成为我们这些少年的回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时代的童年之梦,希望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篇4)

在国人眼中,他的文字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人们麻木的心灵;在虚伪的人眼里,他的文字是一把把利剑,刺痛了他们黑化的良心。他,看清了这个阴暗的社会,以笔作武器,勇敢地去控诉这个充满负能量的时代。他,就是鲁迅。他的著作《朝花夕拾》同样带领我们看清了这个复杂的社会。

《朝花夕拾》这本书,首次品读到的是鲁迅先生在谈论童年的件件琐事,可第二次翻开此书,他对黑暗社会的怨恨和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在我们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旧时代的悲慨,对国家前景的忧愁全部抒发在一篇篇小文章中。无不体现出他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的热爱。同时在描写他的童年时,我们能时刻感受到当时封建教育的腐朽与反动,生活在那个年代,孩子们处于高压之下的可怜。鲁迅先生以犀利的文字,揭示了这个时代的迂腐和黑暗,他的心如明镜一般,让一个个肮脏的良心无地自容。他,才是最清醒的!

《朝花夕拾》中,《狗.猫.鼠》让我们知道了一些打着“正义与公理”的旗号四处张扬,为非作歹的虚伪的人;《阿长与山海经》让我们了解到一个质朴善良、充满希望的农村妇女形象;《二十四孝图》则揭示了封建孝道下打压儿童的虚伪和残暴……这一个个故事带我们领略了旧中国的动乱和虚伪,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鲁迅先生犀利的笔锋下,藏着一颗忠于国家,希望社会安宁的赤子之心。他是淤泥中的清莲,黑暗中的光明,他是那么高尚、那么纯净、那么伟大!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中暗藏着锋芒的旧时代,险恶的世界中又蕴藏着人间的温暖。他的思想后人无法超越,他的文学艺术后人也无法比拟。鲁迅,永远是那片黑暗中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灯!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篇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他的作品不求语言华丽,只求抨击人心。

这本书中,最让我百感交集的便是《二十四孝图》了。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以笔为剑,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文章开篇先生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三次写道:“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痛斥旧文化,这是因为先生知道让孩子们学习晦涩难懂、没有插图的古文是泯灭孩子们的天性,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先生便以《二十四孝图》入手,讲述了他最为不解,甚至于反感的两个故事,“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我读完这两个故事,心里也觉得可笑不已,如此荒诞至极的故事,竟然是人们赞颂的“孝”。这“孝”是冷酷无情、泯灭天性的。

老莱儿恐伤父母之心,七十岁还要装作婴儿的样子啼哭、爬行。先生评价他:“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至于郭巨,为了想孝敬母亲,多买些吃的,便要把三岁不到的孩子埋了,这是多么畸形虚伪的孝道啊!可这样的故事在《二十四孝图》中却随处可见。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悲。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我们应传承发扬理性的“孝”,而不是宣传畸形虚伪的“孝”!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篇6)

倚坐在竹藤椅上,手捧一杯香茶,轻抿一小口,翻开一本厚重的书,几个黑色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朝花夕拾》。

我觉得《朝花夕拾》中有一篇读起来可能比较难一些,会有阅读障碍,那就是《猫·狗·鼠》了。《猫·狗·鼠》写我们眼中的宠物与动物世界,说的是鲁迅为何会讨厌猫?原来,鲁迅小时候养过一只“隐鼠”,可爱的小老鼠,结果被猫吃掉了,他就很伤心,所以总想着要为老鼠报仇,而且终身都变得讨厌猫。在这里我觉得写得好的是鲁迅的心理活动,非常真切感人。我一边读,一边想到我小时候的童年生活。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在我们心目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本书不只是回忆鲁迅有趣的童年经历,还涉及一些当时的“名流”论争。

这十篇散文是诚信的鲁迅,对自己童年到青年生活的回忆图景。“这组散文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这句话是《名著导读》上有的,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学习《朝花夕拾》的一个目标吧。我们学习这本经典,可以了解鲁迅的少年和青年经历什么,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童年的趣事。我本来就有这样的认识: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鲁迅是战斗的,批判的,总是那么严厉,文章也不好懂。不过不要紧,随着阅历与年龄的增长,我相信我对鲁迅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读了这本书我还想到,在众多著名的作家中其实像鲁迅一样奇怪、幽默风趣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奇怪,也许在有些人眼里是荒谬可笑的,但他们却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让世人所称赞……

推荐阅读:

雾都孤儿读后感600字

关于小王子的读后感

作文读生命生命有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500字

小王子第四章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感悟

标签: 读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