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榜样6》观后感10篇范文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27 09:11:4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看完《榜样6》,让人感触良多,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榜样,例如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或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家,甚至是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_《榜样6》观后感10篇,以供大家参考!


更多关于“榜样6观后感”内容推荐

★20_榜样6观后感心得10篇★

★《榜样6》个人感想10篇★

★《榜样6》观后感400字★

★《榜样6》有感范文10篇★

★《榜样6》观后感个人感悟10篇★


《榜样6》观后感(一)

12月8日晚,河东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让党员在收看过程中感悟榜样的力量,接受心灵的洗礼。

全体党员通过电视直播,在大屏幕上全程收看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草原之子、牧民英雄廷·巴特尔;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贴心书记”孙金娣;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三沙建设者、祖国南大门守护者七连屿党工委;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导弹专家陈定昌8人的先进事迹。通过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展现了积极投身为民服务一线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恳扎实、忠诚担当的闪亮品质。

观看结束后,全体党员纷纷表示,先进模范作为优秀党员的代表,他们的事迹震撼人心,他们的品质令人钦佩,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党旗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新时代榜样精神,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对表榜样拷问初心,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职尽责,争创一流,努力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和使命担当。

进典型查差距、找不足,把对榜样的崇高敬仰化为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学先进、做先进,守初心,担使命,认真做细做实当前各项重点工作。

《榜样6》观后感(二)

_日,党中央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七一授勋,是礼遇,意在树立榜样,建立良好导向。充分展示功勋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无疑是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大力弘扬,也将凝聚共产党人巨大的引领力量。

颁授“七一勋章”,大力弘扬共产党人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走过了百年历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理想、信念,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处处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直以来,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立足岗位职责、坚守初心使命、践行政治信仰,充分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忠诚担当,奋发有为的中流砥柱作用。党中央向他们颁授“七一勋章”,就是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最生动的弘扬,激励全党把这种先进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而且,提名和推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广泛发动、宣传引导的过程,有助于浓厚弘扬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氛围。

颁授“七一勋章”,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党凝聚民心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与拥护的强大精神武器,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来源于价值观本身的先进性。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举行颁授“七一勋章”仪式,有助于引导广大共产党员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有助于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政治原则,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有助于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坚持清正廉洁,在依法用权、公正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中保持廉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

《榜样6》观后感(三)

颁授“七一勋章”,让榜样启航新征程引领新时代。建党百年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铸就的。新时代、新征途、新使命,仍然需要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力弘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推动全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颁授“七一勋章”,就是要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启航新征程,引领新时代,跨越新的难关,征服新的风险,创造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书写出更壮丽的篇章。

不论是党的事业还是个人的发展,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时代,各项事业都是苦干实干干出来的。党员深入基层工作,踏实为人民服务。作为学生党员,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提高应对能力。同全国的青年学子一道,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始终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提高综合素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蓄力。

《榜样6》观后感(四)

《榜样》系列节目每年制播一期,本期节目重点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

通过观看《榜样6》,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党性意识,增强党性观念。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积极学习榜样的精神,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学习他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坚韧和担当,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用坚实的行动积极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对照先

《榜样6》观后感(五)

这期的写作话题——“抗摔打的人生”,在看到这题目时,我的脑海里一直都在回想自己这几十年来的人生。

想筛选出一段最坎坷的经历,却发现,当年那些自己觉得非常难熬的事,在今天看来竟然变得那么地云淡风轻,以至于一点都激不起我想要写下来的念头。

既然自己的人生还称不上是抗摔打的,那我就来写写在我心目中的英雄,他那抗摔打的人生。

祁发宝,一个守卫边疆的战士,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中印边界发生冲突中,为了捍卫国土,他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这些事迹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个令人敬佩的英雄团长。

他戍边20多年,曾13次与死神擦肩,但他却表示一点都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1.因为读不起大学,高中毕业之后他选择了参军

1997年,祁发宝高中毕业,但因为家境贫困,读不起大学。18岁的他,选择了参军,开启了他精彩的军旅生涯。

祁发宝一直有着一股敢打敢拼的韧劲儿,入伍之后,他一直刻苦训练、严格自律。20_年6月,他以南疆军区军事课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学习步兵指挥专业。毕业时,他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他却主动选择了西藏阿里。

西藏阿里,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的禁区。这里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不足平原地区一半的含氧量,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而靠近中印边界线的执勤点,条件更为艰苦,海拔超过了5500米,极度高寒缺氧,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方圆几十里都见不到人烟。据祁发宝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们常常是多半年时间都看不到一个陌生人。

祁发宝刚到阿里时,也很不适应,那时他们蹲守的哨线,连个帐篷都没有。手脚经常被冻得没有知觉,吃饭和睡觉是最困难的事情。

热饭热菜对他们来说是极为奢侈的,大多数时候,是直接就着雪,吃结了冰霜的熟食。睡觉的时候,戴着棉帽手套,穿上毛衣毛裤,盖上两床被子,再盖上大衣,都仍然是冻得整宿睡不着。

祁发宝本来不怎么爱吃辣,但在下半夜值班时,气温太低,为了御寒,他就吃辣椒。有一次,半个月他吃了30多包朝天椒,嘴唇长满了水泡。

他们的哨卡,所有的物资全靠外部供给。如遇上夏季洪流或者冬天大雪封山,就只能靠直升机运输。

但有时候,受环境的影响,直升机无法起飞,战士们就只能吃巡逻间隙挖的野菜。

就是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苦寒之地,祁发宝却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坚守了20多年。

从20出头的小伙子到40来岁的中年大叔,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祖国的边疆,献给了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2.铁骨铮铮的汉子,却是个善良暖心的团长

祁发宝在面对敌人时,他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作为团长,他对自己的兵却像对待亲兄弟一样。

他所带的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一名叫张明的战士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巡逻途中,他们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张明和几名战士也准备直接蹚河,却被团长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张明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几年前,祁发宝带队在一个前哨执勤,他们每天都要徒步巡逻30公里以上。为了大家能在哨所里有热水用,战士们在睡前能用热水泡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

他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还在熄灯后,他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为大家烧好第二天喝的开水。那段时间,他每晚要忙到凌晨两三点,这样持续了5个多月,为大家烧了6000多瓶的开水。

为了节省焦炭,祁发宝带领大家去山里砍柴,每隔一周一次。他给战士们设定每人的背负的重量不超过50斤,但他自己却总是背100多斤,有一次,背柴回来之后,他累得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祁发宝的硬气和胆气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他的善心和爱心,则温暖着每个战士。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队伍都有着很高的凝聚力。

也因正此,在中印边境发生冲突时,在面对敌方的人数是我方的上百倍时,所有的战士们个个都英勇抗敌,毫不退缩。

3.守卫边疆二十余载,他曾13次与死神擦肩

20_年7月,祁发宝骑马巡逻,在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幸好他反应快,借助反作用力推了一下,将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捡回了一条命。当时他晕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伤,鲜血直流。

还有一次惊险的意外,不过那是发生在他身边的战友身上。

那时祁发宝还是一名营长,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前哨的装备架设任务,他带着五名战士在雪山之巅奋战了4个小时。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为体力严重透支,不慎从山上滚了下去,当时摔晕了过去,等意识恢复之后,新兵反复捶着自己的胸口,并不停地喊着:“营长,我疼,营长,我疼……”

记者采访时,祁发宝回忆起这段往事,在镜头前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从他的讲述中可以看出来,看着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大男孩的新兵,一个劲地喊疼,他当时肯定是心疼不已的。

这个喊疼的新兵,伤好后,很快又加入了巡逻队伍。祁发宝说,也正是因为这些兄弟们,他才能坚持了这么多年。

20_年之前,祁发宝在巡逻执勤过程中,曾遭遇过40余次暴风雪和泥石流。和他一起执勤的战友16人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险,其中有2人长眠于雪山。

去年的这一次,在与印军的冲突事件中,他身负重伤,脑袋上被砸得凹下去了一块。如今他已基本痊愈,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这一次,他失去的是四位战友,这都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他的身体是差不多痊愈了,但内心应该还是伤痛不已的。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中,祁发宝身先士卒,张开双臂,挡在战友们的身前,而他带领的几名战士个个都在英勇抗敌,丝毫没有畏惧。

这四名牺牲的战士中,其中有两名,当时本已突围,但他们看到自己的战友还深陷在战斗中,又再次转身回去援救,最后救出了战友,而自己却牺牲了。

祁发宝这20多年来的军旅人生,真正称得上是抗摔打的人生。

我们大家今天所享受的幸福与美好,都是因为我们的背后有着祁发宝和他的战友们。他们用铮铮铁骨在为我们捍卫祖国的疆土;他们用生命在为我们守护和平与安宁。

致敬我们的英雄团长祁发宝!致敬四位牺牲的战士!致敬所有保家卫国的英雄们!

《榜样6》观后感(六)

6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身着一袭蓝色蒙古族长袍的,正是被称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扎根牧区,在近50年的时间里,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廷·巴特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牧民”,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这是我的职业荣耀”。

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出生于1955年。他出生的这一年,他的父亲廷懋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之一。廷懋还先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廷·巴特尔虽生长在父辈的光环下,却下决心自己做出一番事业。19岁时,巴特尔高中毕业,下乡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雅嘎查。知青返城时,他本可以回到呼和浩特,却成为同批几十名知青中唯一没有离开的人。

萨如拉图雅嘎查是一片总面积达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处有着“黄色野马”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由于超载过牧和连年的自然灾害,萨如拉图雅嘎查曾是全苏木(乡)生态条件最差、经济最落后的嘎查。

年轻的廷·巴特尔把牧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不仅学习当地语言,还学习骑马、放牧、打草等技能。很快,他就融入当地,还当选了萨如拉图雅生产大队大队长。

上世纪80年代,萨如拉图雅嘎查实行草场、牧畜双承包制。这一制度虽然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却因缺乏科学的引导,导致牧民盲目增加牲畜头数而忽略了草场的保护。大量增加的牲畜很快超过了草场承载能力。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廷·巴特尔意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实行“围封轮牧”,才能让草场可持续发展。

新政策一出,牧民们将信将疑。廷·巴特尔决定用成果说话,从自家做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86年,廷·巴特尔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休养生息。第二年,300多亩草场打了九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亲眼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地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蹄腿理论”: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当,但养1头牛付出的辛劳和成本更低。另一方面,从草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1头牛有4条腿,5只羊有20只蹄,且牛卷着舌头吃草尖,羊喜欢刨草根吃。因此,5只羊对草场的破坏性大于1头牛。

基于这个理论,廷·巴特尔倡导牧民少养羊、多养牛,并引进西门塔尔优质乳肉兼用牛与本地牛杂交,培育高产优质母牛。他用自家财产抵押,如果牧民亏了本,自掏腰包赔偿牧民的损失。除了牲畜养殖,廷·巴特尔还带领牧民积极拓展相关产业,如奶制品、肉制品加工。嘎查党支部扶持的20多户贫困牧民现在已全部脱贫。

近50年的时间,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探索出既保护草原生态、又让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态“从白色变回绿色”。同时,也将萨如拉图雅这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20_年以来,廷·巴特尔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一百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现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的特木尔呼与廷·巴特尔共事已有20年,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尽管如今廷·巴特尔已经从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下,但仍心系草原和牧民。一有空,他就会到牧民家中走走看看,和牧民聊天,给牧民出主意,帮助牧民解决困难。

在得知廷·巴特尔获授“七一勋章”时,特木尔呼表示自己也“十分激动”。他认为这一奖项是莫大的荣誉,但同时也是廷·巴特尔应得的,“他做的事就在那里。”

一心执着为学生。“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蕴含着张桂梅老师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女孩辍学在贫困山区较为普遍,为了让更多女孩能返回学校读书,家访成为张桂梅老师生活的常态,走访1500多户家庭,为的是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她把那些姑娘一个一个往回“捞”,哪怕是她自己掏钱,也一定让她们读书。

理想信念永不变。40多年来,她探索教育扶贫,把绝望变成希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张桂梅老师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独白:“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她就是这么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朴实纯粹为事业。常有人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桂梅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孩子的“妈妈”,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她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县的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中。

张桂梅老师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那坚韧执着、无私忘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同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从张桂梅老师身上汲取到了很多力量,今后,我一定将张桂梅老师的精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脚踏实地工作,用专业的水平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去教育学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榜样6》观后感(七)

57年很长,一名战士从黑发到白头,几十年如一日坚守;57年很短,守边的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到了耄耋之年,仍要守下去。

“我没有文化,但我有力气。拿起枪就巡逻放哨,扛起镐就种地放牧。党指挥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在这里一直守下去!”每当讲起这些话,这位耄耋老人的脸上就会露出自豪的笑容。7月6日,笔者跟随新疆塔城军分区某边防团官兵来到老人家中,聆听了一堂“特殊党课”。

平凡的重任

老人名叫魏德友,山东沂水人,1960年入伍。1964年,他与30多位战友响应号召,脱下军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垦戍边人。

沿着蜿蜒崎岖的牧道,笔者一行走进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这里有一片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在一处用红砖和土块砌成的房子前,81岁的魏德友身着迷彩服、头戴迷彩帽,精神抖擞,身旁的羊群悠闲地吃着草。他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蓝天白云下的萨尔布拉克草原辽阔壮美。然而,这里也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必经通道。每到冬季,狂风肆虐,暴雪深达1米多。到了夏天,蚊虫猖獗,号称“十个蚊子一盘菜”。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坚守了整整57年。1982年,魏德友所在的兵二连解散,百余户人家陆续撤离,他也有机会调到市里或回老家工作。但魏德友主动选择留下,成为一名护边员。

“我与边防连的战士们一起巡逻守边。他们帮我家建房子,还给我们运马草、送药品,我舍不得离开。”魏德友说,“我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了解社情民情,可以协助战士们护边。”

魏德友家向西8公里,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说这话时,他一边赶着羊,一边盯着边境线的风吹草动。

如山的承诺

“再难!我也要一直守下去。”魏德友缓缓闭上眼睛似在回忆。“我结婚时,妻子从山东老家随我入疆。千里进疆路,愈行愈荒凉。火车换汽车,汽车转驴车,妻子走一路,哭一路。我们当天入住的‘婚房’,只是戈壁滩平地挖出来的一个地窝子……”

从此,“家住路尽头,屋在国界旁,种地是站岗,放牧为巡边”,就是魏德友和妻子的生活写照。每次巡逻前,魏德友都会将院子里的国旗高高升起,傍晚回来,看到国旗就看到了家。这面国旗见证了魏德友的守边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戍边人守土卫民的赤胆忠诚。

魏德友告诉笔者,过去,戍边条件非常艰苦,饮水主要以河水、高山融雪为主。晚上站哨,时不时传来狼叫,有时还能看见冒着绿光的眼睛,挺吓人的。一到冬季,大雪封山,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让身上的棉衣仿佛成了薄纸。一次,魏德友与额敏河边防连的战士们一起巡边,风雪中大家手挽着手、肩搭着肩,艰难地向前挪行。行至河中央,河面上的冰层突然破裂,战士小陈掉入冰洞中。战友将他拉上来时,他已全身冻僵。魏德友立马将自己的衣物脱下,抱着小陈用身体为他取暖。过了许久,小陈才恢复知觉。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除了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护边员的巡查也很重要。一次,魏德友骑马巡查,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发现两串通向境内的脚印,魏德友立刻向连队汇报。经过地毯式搜索,终于发现可疑人员,并将其劝退到边境线外。魏德友的胆大心细赢得连队官兵一致称赞。至今,魏德友已义务巡边20多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次。

忆守边岁月,魏德友讲得动情,官兵听得入心,纷纷站起身向魏德友致以庄严军礼。

使命的相承

魏德友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干着普通的事,党和国家给了太多荣誉,心里有愧。而且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真的哪天走不动了,就不能再为国防事业作贡献了。但让他欣慰的是,二女儿魏萍接过了接力棒。

魏萍告诉笔者,父亲一天不到边境上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什么。“一次父亲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被困了5个多小时。我们担心得要命,央求他回家养老,可他却不为所动。”魏萍深深理解父亲对边防割舍不下的情感。在父亲的感召下,魏萍辞去在山东的工作,回到萨尔布拉克草原,当了一名护边员。

“这几年边防的变化真的太大了。”魏德友说,以前边境线上光秃秃的,现在有了3层铁丝网,还有防火隔离带。“边境线上各个点位都有监控覆盖,时不时还能看见边防官兵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边侦察。”魏萍接过话茬,“各类边防公路也得到修缮,无论严寒酷暑,边防官兵和护边员都能吃到新鲜的蔬果。和父亲相比,我们新一代戍边人幸福得多!”

魏德友告诉笔者,战士们的执勤装备也升级换代了,作训大衣既保暖又轻便,新式水壶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保温效果也很好。装备器材的改良大大提升了边防一线的执勤能力,这也是国富军强的体现。

笔者看到,魏德友家周边种了上千棵树苗。他特别喜欢树,说一代代戍边人就像这一棵棵树,扎根边防,蓬勃向上……

《榜样6》观后感(八)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可见,女子教育,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无比重要。

虽然教育家们早已看到女子教育的重要,也在积极呼吁,但中国自古以来的陈规陋习仍然在不同时代拖着同样的后腿:女子无才便是德,出阁前以父为主,嫁人后以夫为天,女子是名副其实的附属品。

万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家们看到了这些:从康有为到梁启超,他们在倡导女子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实践,从创办中国第一所女学开始,再到后来的男女同校,无数教育家的努力,才换来本就应该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而在每个时代,那些为民众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育者们,会让我们格外动容。就如那朵开在悬崖上的桂,雪中的梅——张桂梅老师。

初识张桂梅老师,源于一篇公众号的推送文章,但最让我难忘的不是那篇文章,而是那张病痛缠身却眼神坚定的照片。当我了解到这个伟大的人民教师,为了山区女童能够改变命运毅然决然地坚守了几十年时,我的内心无比敬佩。

当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观看学习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时,从视频中,我看到了需要搀扶才能支撑身体前行的张老师,听到了她非常激动又时而哽咽的声音,那一个个瞬间,都让我眼泪跟着流下来。

张老师在讲话中说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在我们心中,她不仅不普通,而且是值得我们广大人民教师学习的榜样。她在讲话中,讲到自己看到山区的女孩因为家庭贫困失学时哽咽的瞬间,让我感受到她是真的心疼那些因贫失学的孩子。

作为教育者的张老师,太知道女子受教育的意义了,所以才有了她无论如何都要建立免费女子中学,为了建立免费学校去筹款,甚至想要透支自己的棺材本,这种执着最后换来了华坪女子高中的建立,而这所学校也是全国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桂梅老师透支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资、棺材本,更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毫不夸张地说,她是用生命在从事教育。

很多人觉得不值,但我却从张桂梅老师那一张憔悴的脸庞中,读出了她的焦急。她焦急于因贫失学下会有更多的女孩被迫走上一条无比艰难的路,她焦急于看到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因为贫困辍学流下了太多的泪水。

所以,当她说自己做的事情拯救了一代人时,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张桂梅老师不仅拯救了一代人,还有更多代人。

执着,坚定,奉献,是我从张桂梅老师身上学到的。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张老师拿着喇叭喊女孩们起床,严厉有加,而转眼间又看到她拖着病痛的身体,挨家挨户地家访,搂着那些女孩时温柔安抚,耐心劝导,这样一位严父慈母兼具的师者,手缠绷带,病痛缠身,让人瞬间泪目。

正如感动中国给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张桂梅老师是这样的,她就是悬崖的桂,雪中的梅。这种精神不必宣扬,自带芬芳。

《榜样6》观后感(九)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9名党员获得党内最高荣誉。其中,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也在此列。

带领村民死磕绝壁,30多年凿“天渠”

1935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播州区原草王坝村的黄大发,自幼父母双亡,四处流浪的他,吃的是百家饭,住的是滚草窝。1958年,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

草王坝村地处深山腹地,严重缺水,最近的水源地来回就要两个小时。因为缺水地里种不出水稻,人们过着穷困的日子。黄大发立下誓言,一定要让大家通上水,种出水稻,家家吃上白米饭。他想把水引到村里来,经过多次实地探勘,他发现几公里外螺蛳河是理想的水源地。困难是,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距离,但是中间却阻隔了三座大山。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黄大发便带领村民开凿水渠。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黄大发任指挥长。

中间一条116米的隧道,技术难度很大,黄大发用农村最土的方法,竖起竹竿测量,人眼两边“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1976年黄大发决定再次修水渠,他还被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学习。为了资金的问题,他一次次步行往县城跑。1991年,在县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黄大发终于向政府争取到了6万元现金、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以及水利局的技术指导。为了凑齐水利局要求的1万元押金,黄大发家家户户地劝,钱终于凑齐。1992年春,水渠正式动工。

黄大发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为了抢进度,他们不分昼夜寒暑,每天坚持苦干到天黑后,才打着火把回家。终于在1995年端午节,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大渠竣工。草王坝人创造了绝壁引水的奇迹。

一泓清水终于流进草王坝村,庆功大会上,山村沸腾了。原本指挥部写了四页的总结报告需要黄大发宣读,可黄大发激动得一个字也读不出来。水渠通了以后,村里的坡地被改为梯田,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人均粮食增产到千斤。

“发展是苦干来的,不是敲锣迎来的”

去年10月,仁遵高速团结特大桥引桥双幅贯通,这座位于团结村、与“大发渠”相交的世界级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遵义市区到团结村的车程将从目前的两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同时,一条从团结村村委会至仁遵高速团结村下道口的硬化路已破土开工。这与黄大发的努力争取分不开。

这几年来团结村的游客很多,黄大发常常给游客讲课。已经86岁的黄大发,一边当好“大发渠”的解说员,一边为村里的发展不断奔忙。作为老支书,在他的号召下,团结村已经顺利成立了两个合作社,为发展集体经济打好了基础。

据多彩贵州网报道,如今的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水稻产量已突破80万斤,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辣椒20_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村民再也不愁吃;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不少村民把闲置的房屋打造成乡村旅馆、农家乐。

谈到扶贫工作,黄大发在一次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道,基层干部与扶贫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干部要带头,要能吃苦,不要放弃。小康主要靠干部来领导,群众在扶贫攻坚这上面不能放松。

“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这个机遇如果放过了,我们老百姓以后就可能掉队,干部要敢于担当,要甘于奉献。干部不要怕苦怕累,要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我们要取得胜利,就要我们干部舍得流血、流汗,光嘴上吼不行,发展是苦干来的,不是敲锣迎来的。”

《榜样6》观后感(十)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能够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心潮澎湃,无比振奋!”虽然“七一”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谈起在现场的感受,孙金娣仍然无比激动。

孙金娣是仙林大学城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兼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仙林农牧场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她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她说,这不仅是给予她个人的殊荣,更是对仙林街道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据了解,在孙金娣的带领下,仙林街道党工委从抓党建责任制入手,创新网格化机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把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个一二三级网格,建立与网格划分相一致的“1+3+N”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全部下到网格,实行网格“十联”工作法,做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这一“以网格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多次获得中央、省、市表彰,街道也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六化融合”社会治理创新的“仙林经验”,连续11年实现信访“四个零”,被国家信访局称为新时期城市版“枫桥经验”,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9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在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中,针对居民反映较多的餐饮油烟扰民问题,仙林街道成立60个攻坚组,对辖区内12所高校、40个小区、105条商业街区的1636家餐饮店共1158个排口,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制定“一店一策”整治方案,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确保赢得每个店家的配合支持;充分发挥街道志愿者作用,成立10支志愿者督导队,81名志愿者分网格对所有餐饮店进行督查,确保整改见底到位;街道每周召开驻街高校餐饮油烟整治推进落实现场会,共学党史、共办实事……目前,11所高校已经完成整改。后期,街道还将对净化设施运行、定期维护、油烟达标排放等情况定期巡查检查,努力用办实事的成效守护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像这样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群众一呼百应、有呼必应、即呼即应的生动画面,是仙林街道基层党组织常年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在基层街道工作,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走群众路线,越走越有底气;为群众办事,越干越有劲头;做群众工作,越做越有力量。”孙金娣说。11年来,街道常态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结万家亲”的“四万走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当作每天必须要吃的“三顿饭”,先后完成新办3所公办幼儿园、开设四点半课堂、设立老人助餐点等群众急切事,建设仙林新村党群服务中心、红旗广场、历史沿革馆等群众关心事,实施天然气置换、小区整治、家庭医生服务站等群众期盼事,开展“一家亲”千家系列活动、“劳动最光荣”就业帮扶等群众暖心事,解决了乱搭乱建13年的“老农贸市场”、295个铁皮棚拆除和被人私自抢占18年的1056个地下室综合整治等群众烦心事。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干部作风硬,群众就“一呼百应”。在孙金娣的带领下,仙林街道党员干部遇事不推、不躲、不让,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坚强战斗堡垒。


《榜样6》观后感10篇

推荐阅读:

《美人鱼》电影的观后感6篇范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三年级学生的观后感500字6篇范文

《夺冠》观后感篇人五篇范文

《现在开讲》有感心得5篇范文

看《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800字20235篇范文

观看影片活着的观后感篇人心得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