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观后感1500字范文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27 14:02:0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虎妈猫爸》是一部20_年拍摄的教育片,里面讲述了一段由夫妻恩爱到家庭分裂的一个过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虎妈猫爸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虎妈猫爸观后感1

这两天在看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很有意思,电视刚刚开播,我也才看了开头几集。

《虎妈猫爸》是一部由赵薇、佟大为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喜剧,这部电视剧以犀利视角聚焦“幼升小”等社会热点,直击教育中的观念冲突与矛盾,引发家长对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

虎妈猫爸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求学奋斗扎根北京,房价飙升前买了房,摇号受限前买了车,夫妻恩爱事业小成,娇女一枚聪明可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00后的闺女要上学……

前一秒还傻乐欣赏女儿幼儿园表演,后一秒就发现闺女不知何时已全面落后,自小争强的虎妈抓了狂。找关系、抢指标、学区房、蹲坑班……原本未留意的疯狂世界也一夜间涌来,彻底点燃虎妈的焦虑。

“幼升小”问题在电视剧中以看似夸张的方式演绎着,但现实好像也确实是这样。近几年,且不说北京如何,就是郑州,就是身边,也能听到不少家长在讨论这个问题。找关系、买房子等等,家长们是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甚至挤进重点班。

其实,我在刚开始的几集当中看到的是家长们的`思考,思考要教育什么样的孩子,思考孩子应该学什么……

当虎妈猫爸为孩子“幼升小”找关系时,被问道:“你们认为要把孩子培养什么样的人?”两个人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成功的人”和“快乐的人”。

联想起学校最近组织的学习,我有了答案,其实二者真的是可以兼顾的,孩子既可以是优秀的,也可以同时快乐着。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保证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且教出的孩子是优秀的。有思考才能有进步,也许改革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想,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痛并快乐着。

虎妈猫爸观后感2

这两天晚上有时间就坐下来认真观看了由赵薇、佟大为主演的《虎妈猫爸》,才看了十几集,感触颇多!因为我也是站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我们到底该怎么来教育孩子呢?教育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最优秀的孩子?孩子到底想要什么?我当老师的初衷又是什么?这无数个问号把我紧紧围绕,值得我深思!

在我还没有踏入教育行业的时候,我想象中的小学是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才艺,课堂也是灵活的、随意的,我甚至想把我所学习的专业与小学挂钩,让孩子们感受舞台的魅力!可当我踏入教育行业之后,我发现其实还有很多的“虎妈”存在。看一篇教育博客中,他是这样说的:“虎妈”象征的是家长专制和高压教育制,一种比较强势和专权的教育方式,伴随着打骂、责备、威胁等手段,立志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人才,成功人士;“猫爸”象征的是温和的教育,主张的是宽容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健康长大,快乐长大,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很显然,虎妈与猫爸的教育方式是背道而驰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种方式下,受伤害的还是孩子,这也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也是最不想伤害的,但我们却在无形中把他伤害了。

在《虎妈猫爸》中还有一个人,让我深思:那就是小赵老师。看这一集的时候,心情无比沉重,甚至大哭了一场。小赵老师,刚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和管理学生的经验,并且还写了一把烂字,家长们不认可,执意要换老师,导致小赵老师停职,可是我觉得小赵老师对孩子们的爱胜过这种种的不足,当然电视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虎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认可了小赵老师。看到这里,我禁不住给我的家长们发了一条信息:“你对小董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也许他们也有担忧,也在考察,考察小董老师能不能教好这个班,有没有责任心,能不能管住孩子吧!我想和家长们融为一体的时间应该是在上学期家长会后,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付出有了回报,我清晰的'记得,当时家长会的主题是:“沟通从心开始”。我觉得作为老师就是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用心做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做更好的自己!

其实教育孩子,我们重的是教育,培养能力,不是照本宣科,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其实家长是在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做孩子心灵的导师,而不是一味的“严加看管。教育是一个过程,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溺爱过度和严厉过度,个人观点觉得都不如温和民主来的有效果,孩子的未来自己掌控,我们只是起到一个协助的作用,太过猛烈的教育方式,反而会造成反效果,电视的最后还是以“猫爸”的教育落幕。我觉得小小电视剧也不能忽视,从中汲取养分,努力生长!做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

虎妈猫爸观后感3

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组建了一个家庭。什么是家庭?家庭中有家长也有小孩。什么是小孩?

小孩就是那个能让爸妈学着喂奶,学着换尿布,学着给柔软的她换衣服。尝到了总是不能整晚整晚好好睡的滋味,总是筋疲力尽,却能看着她熟睡的脸荡起温暖的笑容。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看着她一天天懂事,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迎面而来的教育问题已然像大山一样沉重。

毕大千式碎碎念的传统教育方式几乎是所有国人从幼年到少年甚至成年后所经历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都是为了考试,分数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听话,是否聪明,是否前途无量等等等等一切一切唯一的标准。这一切都概括在毕家的传家宝“毕胜诀”里。

毕大千将“毕胜诀”裱成了圣旨,奉为金石之言。背诵“毕胜诀”那一段像喜剧,但是笑过之后,又不得不沉思,这不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接触的教育理念吗。隔壁好事的大妈偷听之后回去告诉儿子儿媳,没想到儿子儿媳如获至宝,遣她来要走“毕胜诀”。这就是国人的思维,这个传统的国度人人所遵从的理论。

毕大千式教育下成长的毕胜男,她自信,她能干,她好强,但是她说她并不快乐。她在职涯发展的中上期遇见了高学历却为博上位不折手段的毕业生,又在新工作中碰到只求业绩无暇他顾的领导班子。一味追求向上,一味追求争第一,只会让高压下的人群变形。

毕胜男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一位可以为孩子无限制牺牲自己的母亲。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父母换房,换的都是学区房,面对女儿罗茜茜的入学问题,她想方设法,拼尽所有,终于将女儿送进最好的小学,却又在该采用何种教育方式面前犯了难。是沿用父亲的棍棒底下出才子,还是遵照唐琳的放养式教育。似乎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有着它自身不可忽视的问题。

“毕胜诀”逼迫孩子不停歇的学习,没有玩乐,只有苦读。之前一直抗拒姥爷的茜茜突然像着了魔一样的听话,究其原因,其实并不在于茜茜真的接受了姥爷的“毕胜诀”,而是姥爷说按照姥爷的方式去做,爸爸妈妈就不会再无休止的吵架。

沾沾自喜的毕大千并未察觉,在“毕胜诀”的教导下,茜茜最终患上了儿童抑郁症。应试教育下成长的我们,谁没有强迫症,谁没有焦虑感,谁没在心事重重的晚上做过噩梦,谁没在考试前晚睡不好觉,谁没在工作堆积如山的夜晚夜不能寐,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们的童年快乐吗?什么样的童年才是快乐的?

如果不逼迫孩子学习,任由她玩游戏,看电视,吃零食,孩子会主动学习吗?孩子没有自制力,显然全无约束放任式的教育也不可取。

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教育孩子?

毕胜男尝试过父亲毕大千古板严厉的手法,也采用过唐琳轻松愉悦的方式,结果是将自己陷入了迷雾之中。《虎妈猫爸》之所以会受到广泛关注,除了演员班底外,是因为它所展示的题材正是当下广大父母所最为关心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之所以让人所关心,为人所费神,是因为根本就找不到答案,也根本没有答案。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就此下去将从激烈演变为惨烈,人人自危。这样的大环境下,放任自己无疑是自掘坟墓,不逼自己一把,永远只能随波逐流。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才有可能走过去。

中国不可能放弃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摒弃过往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因为放眼未来,无可替代,不是因为它如何绽放光彩,用老套的话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只是我们深受应试教育之苦,希望真的有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出世。

《虎妈猫爸》毕竟是一部电视剧,除了沉闷压抑的教育问题外,也抓住了另一个看点,现代婚姻家庭中妖娆的”小三“问题。

刚出场的唐琳,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面若桃花,干净优雅。随着剧情的深入,一层层的剖析出了这个优雅的女人内心的孤单。她曾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私的抛下善良的前男友,婚姻失败,又一心只想追回前男友,挑拨离间罗素胜男的感情。奈何时隔多年,根本无法介入对方的感情和家庭。

罗素并不算是一个优秀的男人,但绝对是一个好男人。当今世界,评判一个男人”优秀“的标准是事业有成,但若要定义为”好男人“,自然是已有家室而美色当前巍然不动。

”好男人“才有资格成为”好爸爸“。茜茜抑郁症的来源是父母不和,而父母不和的诱因是唐琳的搅合。所以,是罗素坚定的维系家庭解救了女儿的心理病。

所有的教育都无法与完整的家庭媲美。

茜茜实在也是一个不容易的小孩,5岁之前被爷爷奶奶捧在手心上当成公主宠溺,妈妈此前很少过问,可是有一天妈妈突然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原本生活在仙境的茜茜一夜之间被觉醒的妈妈胜男带到了悲惨的教育世界里。又遇到了自持拥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姥爷毕大千,从此生活截然不同。

如果说”小三“问题非常玄妙,那么用微妙来形容婆媳关系就再好不过了。很多婆媳关系都起源于孩子的起居饮食和教育问题,在孩子出生前通常维系着安静平衡,在孩子到来后,因为大家都太爱孩子了,反而引来诸多问题。

潘虹实在是个老戏骨,对茜茜奶奶这个角色拿捏到位。茜茜奶奶善于察言观色,该隐忍时隐忍,该大发雷霆时又会一展当年女强人的风采。她对儿媳又爱又恨,爱她太强势,也恨她太强势,爱她太像自己,也恨她太像自己。

这婆媳俩战戈不断,作为看客的我们却说不出谁对谁错来。婆媳间的微妙之处,就在于总是硝烟四起,又总能化干戈为玉帛,接着硝烟卷土重来,又接着烟消云散,重归于好。

婆媳关系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中最现实的那一部分,从古至今。

对于电视剧中的婆媳俩不同时间段带茜茜的桥段,我也有些疑问,甚至我认为这是这部电视剧的一个Bug。一个被溺爱了5年纪之久的小女孩,一直生活在奶奶给她描述的公主城堡里,远离尘嚣。她无忧无虑,任性娇气,什么也不懂。却被妈妈调教了一年多后,有了很大的改观,变得乖巧懂事。一个5岁的孩子,被如此宠溺后,能通过这么短时间调整回来吗?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又禁不住疑惑。

不管怎么说,《虎妈猫爸》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推荐家长观看。

我不知道有没有妈妈像我一样,很想去未来的时空看一看,看看我的孩子变成了什么样,再回到现在,让我去思考我现在该怎么做。

虎妈猫爸观后感4

20_年春季,一本出自美国华裔之手的《虎妈战歌》登陆中国,掀起了一场排山倒海的教育口水战,随后本土又涌现了“鹰爸”、“狼爸”和“猫爸”等各种教育模式,持续引发了一连串教育激辩。如此天成的话题性和传播基础,不拍成电视剧那是暴殄天物,这大概便是《虎妈猫爸》题材的由来。

为什么不是《虎妈鹰爸》或《虎妈狼爸》?“虎妈”的特点是家长制和高压,不乏咒骂、威胁、贿赂和利诱等手段。为了把女儿培养成未来精英,“虎妈”蔡美儿对女儿提出十大戒律,比如不准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要得A,甚至不准女儿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虎妈战歌》上市后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被不少讲求宽容的美国母亲和媒体评判为“虐待儿童”。就在“虎妈”登陆的次年除夕清晨,一名4岁南京幼童穿着小短裤在零下13度的纽约暴雪中裸跑视频爆红网络,推行极限教育的“鹰爸”何烈胜随之被推倒大众视线。紧随其后,凭借藤条和鸡毛掸子把4个儿女“揍”进了北大的萧百佑被推上中国“狼爸”宝座。显而易见,“虎妈”、“鹰爸”或“狼爸”的教育方式都是高压式的,一旦结合,难免极端。相比之下,“猫爸”常智韬的教育方式要柔和得多,他遵循的是因材施教,主张民主、宽容的个性化教育,倡导与孩子共同成长,这点与家长作风的“虎妈”完全相左,形成教育理念的鲜明反差。

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剧《虎妈猫爸》的赵薇和佟大为,即是现实中的“虎妈”与“猫爸”的戏剧化身。赵薇演绎的“虎妈”毕胜男强势高压,对孩子要求苛刻,佟大为饰演的`“猫爸”罗素对女儿却多为顺从,甚至经常联合女儿对付“虎妈”。由于中国“虎妈”与美国华裔“虎妈”所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不同,“虎妈”赵薇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多,也更复杂。剧中的小宝贝罗茜茜是独生女,由于父母工作忙,打小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推行的是极度溺爱的“公主”教育,因此烙下一身公主病。毕胜男对罗茜茜的虎式教育,激发点就在于改造其公主病。与此同时,孩子的就学问题扑面而来,所以毕胜男忙着改造女儿的焦头烂耳之际,和中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亿万家长一样,还要为孩子上学的事绞尽脑汁,工作和家庭一片韩国乱打之声。

一个是此前从未为孩子教育问题操心的工作狂,一个是自己都没长大的暖男家长,改造别人的同时,更手忙脚乱地改造着自己。《虎妈猫爸》的形式是“虎妈”式的,故事的落幅却是“猫爸”式的,其中涉猎的教育,并非教科书,也不是导航灯塔,而是一次家长与孩子共同的成长旅程。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话题性很强的家庭生活剧,同时也是一部很容易被娱乐性给淹没的现实剧。佟大为一直在影、视双线作战,“猫爸”形象相对弱势,表现中规中矩,如何掰开“猫爸”形象与《想明白了再结婚》和《俏妈萌爸的甜蜜时光》表演的差异性是他的首要任务。而“虎妈”赵薇则是自20_年《一个女人的诗史》后时隔七年的电视荧屏大回归,对她来说是一次不容有失的归来献礼--一来“虎妈”形象的成败,决定着这部戏的成色;二来赵薇选择收视低迷的二星时代回归,无形中还肩负着“大腕救世”的使命,很容易让这部戏超出它“教育问题”本身所能承载的体量。

就教育话题来说,有句老话很值得成天鸡飞狗跳的中国“虎妈” 消化和吸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虎妈猫爸观后感5

现代生活五光十色,各类信息纷至沓来,不经意间的诱惑让你躲闪不及。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收视率节节攀升,我也随波逐流地加入了追剧的行列。该剧聚焦时下孩子幼升小、学区房、兴趣班、隔代教育等种种热议话题并十分生动地进行了演示,一些真实反映生活的故事情节,使我产生了共鸣,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如何才能教育出一个健康快乐、学习又拔尖的孩子。

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妈妈,我深有感触,《虎妈猫爸》试图揭示的一系列焦点现象,都是我前段时间遇到和时常不得不劳神思虑的问题,诸如:幼升小、兴趣班、隔代教育等等。

赵薇饰演的毕胜男,是一位望女成凤,严厉要求女儿的狠角色,堪称标准的"中国虎妈",其超乎寻常的严厉令人敬而远之。如此这般的行为举止和意愿,倒是道出了很多妈妈们的心声,作为电视剧的场景情节,的确夸张了一点,但都是出自对孩子的爱,有道是:棒头出孝子、狠招出乖女,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这种爱女心切、育女心诚的种种行为虽有极端倾向,甚或有暴戾之嫌,却也引发着一些迫不得已的共鸣。也让我们对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心生不满,难道对待孩子的教育就非要使用威武施暴之"虎"的方式吗?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致力于下一代人的教育成为攻坚之战,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于是,很多家长费尽心思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特长班,增加作业和练习时间,而孩子却牺牲了原本可以休息、娱乐的周末。虽然我也知道这样不妥,可是看到其他家长给孩子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在攀比心态的驱使下,最终我还是给孩子报了两三个学习班。一到周末,就穿梭于各种学习班中,乐此不疲,说白了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虽然国家早已提出"素质教育",但从各位家长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们奔波的实情,可以看出现实的中国教育现状还是重成绩轻素质。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我虽然也在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挣扎,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对于"虎式教育",我不完全赞同,尽管我给女儿报了舞蹈班、美术班还有写作班,但都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没有强迫性的要求她必须这样或者那样,比如报了班以后就必须要成为舞蹈家、成为画家、成为作家什么的。对于"虎式教育"中的从幼儿园起每天把课程表从起床排满至睡觉前,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长身体和长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孩提时代尤其如此,孩子能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如果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孩子不就成了读书的痴呆、学习的机器了吗?试想,只是一味地学习,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毕业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对于社会茫然不知,做事情不知所措,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于家庭、于个人、于社会还有什么功利功德可言呢?

"虎妈猫爸"哪个比较好?这似乎就像是一个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的命题。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新思想告诉我们用爱浇灌才能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其实,这个选择本身就是个逻辑错误的设定,虎妈不是说她就是个剥夺孩子快乐童年的杀手,而猫爸也不是个一味溺爱孩子的"好爸爸",更多时候,两者之间没法一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两种做派需要有个平衡,事物的两个方面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先决条件,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如果非要做出一种选择,我想大多数人仍然愿意选择被人诟病较多的"虎妈式教育".关于"虎式教育"弊病的例子不胜枚举,让孩子成天练习、抑或对孩子的错误绝不包容,甚至动辄打骂。多半在这种故事中,虎妈俨然一个童年的终结者。

作为一种艺术形象,《虎妈猫爸》中的虎妈和猫爸,无疑是一种行为和观念的代言者,他们被导演推至台上,人前被说三道四,人后被毀誉褒贬,正是因了角色担当的反差而彰显出社会伦理的启迪与教化,从这一点而言,虎妈和猫爸殊途同归而相得益彰,也正是从这一点而言,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为他们点赞了。


推荐阅读:

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范文

初中劳动模范观后感模板5篇范文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范文

孔子电影观后感10篇范文

2023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范文

看水浒传电视剧观后感七百字5篇范文

标签: 观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