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五篇范文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8-31 17:35: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对于画展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看过画展,那么看完画展之后,你会得到怎样的启发,有 怎样的收获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5篇,希望大家喜欢!

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1

你看过长60米的画卷吗?你听说过75岁高龄的老先生能把石湾到澜石的26个景点用一年的时间画完吗?似乎不太可能,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招仕波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它仅仅用了一年长的时间把石湾到澜石的26个景点用中国的水墨画画了下来,招仕波老先生曾说过:“我在石湾生活了近50年,对我来说石湾是我的第二故乡,石湾这几十年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使我产生了画《石湾风采》的灵感。”

是呀,石湾这几十年来的变化之大,怎不令人惊讶?昔日在东平河上只有几个小码头,现在架起了几座漂亮美观的大桥;昔日矮小的厂房,变成了高大崭新的办公楼;昔日简陋的楼房,农舍和农田,全变成了高大的楼房;还有漂亮的陶瓷城和佛山候机楼,热闹的贸易中心,这都是时代的新变化。不过,也有从未变过的,就是许多名胜古迹,例如:南风古灶就有几百年的历史,里面直到现在还生产着许多精美的工艺品,许多的海外学生专门来这里学做陶艺,除此之外,石湾还有南国陶艺之都的美名。

看完画展后,我知道了,在这几十年是党带领着人们逐步走入富裕的生活,许多建筑物都是石湾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作者还从栩栩如生的画卷中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另外,我还从作者那里发现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那就是—坚持。

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2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的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的感觉,马硕山教授的画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的文化气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怀。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菏泽市博物馆馆长)的画,展出的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画者的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的感受和画家的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的画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的魅力。

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3

新年伊始,大地春回。历史文化名城威远楼隆重举办“原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泉州团队战友书画展”,它是一朵鲜艳的报春花,又是一组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在驱走长夜、迎来光明的革命斗争年代,他们一手握着武装斗争的枪杆子,一手握着文化斗争的笔杆子,与反动派作血与火的抗争。笔者怀着深深的敬意,详细参观了这个不平常的展览。参加这次展出的作者有33人,其中12人有的为革命牺牲,有的已经辞世,作品60幅。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备,还有金石篆刻;国画花鸟、山水、人物俱全,以及版画、素描、实用美术等,可谓琳琅满目,洋洋大观。时间跨越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品不乏名家,也有业余爱好者,但他们都是出生入死的革命者,故此次展览有别于一般的书画展,在欣赏佳作的同时,也得到一次革命教育的机会。

许集美老先生为此展书写“刺桐花红”,署款幸存者;还有“晋水滔滔”及陈毅元帅的诗作“大雪压青松……”等三件作品,寓意甚深,以革命者的笔墨写革命者大无畏的胸襟,书作浑厚,凛然有一股刚烈正气。

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老人吴文楚先生“应泉州诗协之邀有感而作”的七律行楷书作,章法严谨,笔力沉雄,诗文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卅年奋斗山河壮,万里长征日月光。旷代奇功谁比拟,兆民齐唱红东方”。诗文精妙,书作不凡,是件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佳作。

革命烈士郑家玄能书善画。素描自画像显其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夫,一个温饱无着的穷苦孩子能够如此,足见其聪慧而好学。时年十六岁的他“自序文稿”,分明的爱与憎:爱的是穷苦的亲人,憎的是旧社会的贪官污吏及所造成的民生凋敝。年少的他,思想深度与笔力功底,已是不凡。还有一封洋溢着浓烈亲情的家信,观后使人肃然起敬,思绪万端。书法佳作,不求工而自工,家玄烈士是也,此尤弥足珍贵也。

许霏先生的金石、篆刻、书法,早已名驰遐迩。展示的作品中为数众多的名人治印,其中有赵朴初、梁披云、黄胄、吴作人、邓琳等。笔者探访朱义斌先生得知,许先生在解放战争中为游击队镌刻关防及许集美、郑种植、朱义斌的名字印;还仿刻白区的“身份证”、“通行证”,几乎以假乱真,从未被敌人所发觉,保护了革命战友的安全。足见其篆刻技艺的高超与文化人一颗赤诚而炽烈的心,实在难能可贵。许先生的书法、金石源于深厚的传统功力,而又有自家风采,先生尤精篆书、磅礴大气,秦汉之风存焉。

史其敏先生多才多艺,吾辈只知其善摄影,少知其善木刻、善国画。木刻一艺除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外,再需以纯熟、细腻、精准、凌厉的刀法取胜。展出的数件作品都源于对生活有认真的体察,故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名画家洪世清先生的指代笔入画蜚声艺坛。此次参展四尺金宣朱色指画劲松尤为醒目,枝叶繁茂,干粗如柱,刚强、不屈、生机,乃至顶天立地,是革命者形象的化身。还有常见他入画的苍鹰、熊猫,都是上乘佳作。画家李硕卿先生以国画山水见长而名扬画坛,以小品山水参展。还有少年贫苦而自学成才的书、画、篆刻家张人希老先生,参展作品国画花鸟,笔墨清新。

施能鹤先生行书,笔墨淋漓。曾杰先生自作“迎澳门回归诗”老辣苍茫,陈登标先生的人物画以传神见长,线条简约,落笔大胆,笔者尤其欣喜他的戏曲人物画,善于捕捉神情的瞬间,妙趣横生,自成一家风格。黄福海老先生年轻时与弘一大师有缘,精习弘公书体,几可乱真。笔者综观今人研弘公书体者,黄老先生居其上。弘公书体以篆法入书,中锋行笔,藏头护尾,玉润珠圆,欹正相生,简约中而见丰富,此书体难习,形神兼备,诚属不易。张毓昆先生有才气,以诗文见长,也善笔墨。朱义斌老先生的柳体楷书作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出规入矩,形准神融,古稀之年,治学求艺犹能如此专精,是吾辈之风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革命者的书画作品,跨越的时空很长,在那硝烟与烽火的年代能以笔代戈,讨伐敌人,今者应更加珍视这些作品的历史价值,或许是挂一而漏百了。参观此战友书画展既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也应该是再一次接受革命教育。愿艺术之花与革命火花永远盛开。

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4

今天又去了市里看了萨尔瓦多·达利的画展——《达利的派对》

上个星期只大概了一遍,从中留有许多的疑问,回来之后又查了资料与问了相关的朋友,对其中一些问题有了一些答案。从中得到的知识与感悟还是增加了许多。真有种看不够的感觉啊。

整场的作品主要由版画与雕塑组成。

首先,解决上次第一个问题,“这些都是他的画吗,是什么画,是版画吗?“

上次还在怀疑是不是原画复制呢。这里给大家解说一下,原画复制的现象。

如果,艺术家自己制作的版画,通过制版与创作做出的版画,这种方式的都是有非常高的价值的作品。还有一种就是版画工人通过艺术家的授权把艺术家的作品复制做成版画,这个在收藏上来讲就比较廉价,但是也是授权收藏。

而美术馆这次的这些墙上的作品,都是达利的原创版画作品

在每个作品下面都有铅笔签名与一串数字

在那个水彩版画系列里,我们看到每幅画下面都有一个签名和一个数字。

签名是他的个人签名(大概是名字吧,我没看出来,)

41/100

这个数字的意思,在上版画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过,意思就是这幅画一共制作了100幅,这个是其中第41幅。

所以,我们在以后去看展的时候,要是看见了这样的数字,那就是这个版画的印制数量与顺序

那么,我们会想去看展,要做那些准备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画家,或者你可以简单的了解,简单到知道他是哪个时期的人,哪国的人,他都有哪些著名的作品?这些已经可以了!或者,我们只是很随意的去看展,根本没顾忌看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那么也可以,不必给自己很大压力,我们到底有没有看懂,因为美术馆对于孩子来说当然没有科技馆或者自然博物馆等等有吸引力了,因为美术馆里的东西对于孩子来互动太少。

在介绍画家的作品时我想与孩子的作品一起比较,一起讲,因为画家我们不了解,但是孩子我们了解。是的,或许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成为了画家,那么这些人小时候有怎么样的童年经历,让他们那么相似。

本以为去看展,会看见我平时在网络上,或者某些杂志或者书上看到的那么著名的作品,然而常见的一个也没有。

开始有点失落,可最后发现收获太大了。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来说我觉得我收获很大,因为我看到了达利的日常状态,他的这些画就像孩子平时画的自由绘画,这是主题都是他在意的事情,他日常的内心是如何,因为我看到了这些才理解了他的那么些典型的著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是画家的心路历程,而这些正是我研究的课题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看到了孩子的自由绘画作品,知道孩子们关注的是什么,所以才对他们有所了解,在引导孩子们进行艺术活动时,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画的更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关注点,所以就像达利,他的画里总有自己的绘画主角符号,他画大龙虾,细长腿的大象,嘴唇,撑杆,软软的时钟。那么看看咱们的小朋友,他们是不是画画的时候总是爱画如“爱心”“小公主”“钻石”“猫咪”“电车线”“地铁线”“公交车”等等

那么这就是属于孩子们的绘画符号,他们那么喜欢画,所以我们是不是不必焦虑了,不必担心他总是画这个不画那些呢,画吧,让他们把一个主题研究的更透彻一些吧,不要打扰了他们的专注研究某个主题的潜力。

达利太疯狂了,在哪个没电脑没PS的年代,把艺术当玩,就哪个胡子都玩出那么多的花样,摆拍了那么多造型让别人给他拍照。这样的神人的作品当然疯狂了,当然他不是无法无天的胡乱想象。要求自己的画技法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创作思路却超越现实,甚至是批判讽刺这个世界,也是他想达到的境界吧。

20世界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如何在回到19世界,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他的作品,而如果你想去看他的画展得去趟西班牙,现在他就来到了家门口,去看看吧,从开车去到看完回来,很快只需要三个小时,我们需要带着孩子去开开眼界。

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5

《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获得金奖的作品是一幅油画《古镇》,画面是古民居和石板巷道。画面的色调有旧居情调。但是,色彩的明度、纯度缺乏丰富区别,只是在笔触大小和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画面就感觉不到纵深和色彩透视的对比。作者用笔画出的石板路也没有用油画刀画的那种坚硬质感,缺少响亮强烈的虚实对比。当然,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观感。至于画面氛围蕴涵的作者人文历史心态,那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内涵了。对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权威专家的应时高论。

我曾经在一位爱好 摄影博友的博文中发过一贴评论:宁愿相信感觉,而不要迷信权威。因为,权威常常陷于自己的感觉之中,而不能宽容并难以理解另类感觉。

这一帖评论的意思就是:学摄影(其实学什么都一样)只能跟老师 学技术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艺术处理和创作的层面和领域,就绝不能再迷信老师(特别是自我感觉永远良好而又好为人师的所谓权威专家)的指手划脚。老师的指导和建言,只能作为自己终生学习的参考意见之一。一定始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感觉,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这就像我们对待家中的父母 一样,父母虽然是我们的至亲至爱,但我们要想获得比父母更成功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并尊重父母的爱,又要修正甚至背离父母教导的人生 经验,亦才能获得比父辈更大的成功。如果人生永远停留在严父、慈母和恩师的襁褓中,而那自己天赋独立的生命 就会永无成熟之日。

学艺、为文、做人,其成长 、成熟、独立之道,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参加国画展览观后感集锦

推荐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观后感1200字范文

闪闪的红星抗日观后感五篇范文

坚强的小孩电影观后感中学生五篇范文

阿甘正传观后感200字小学作文10篇范文

观看百年青春•当燃有我有感8篇范文

《大明风华》观后感剧评5篇范文

标签: 范文 观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