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18 19:16:4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7篇

影片一开场,就听见枪声、炮声和南京人的惨叫声!听此声,心就被提到嗓子眼了。看见那惨不忍睹,生灵涂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1)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2)

黑暗蹂躏的世界,久经诀别的春天。——题记

黑暗,带着毫不可抗拒的欺凌,对那些软弱的人们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那无数的冤魂再次高声呐喊:那久经诀别的春天何去何从?

是啊。春天何在,为何你们生活在凄冽的寒风之中,被似箭的冷风深深地伤害着,由此我知道你们痛恶这尸横遍野,满目凄凉的冬天,渴望绿意盎然的春天。

1937,血腥的1937,惨绝人寰的1937。在抗日战争初期,南京这一座历史古城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屠城。那一个个披着华丽衣着的魔鬼,举起机枪疯狂地扫射,人们成排成排地倒下,还有一些人在血泊中呻吟着,但却被日军挥舞的刺刀无情地刺碎堕落的心灵。日寇对中国人采用集体枪杀、活埋﹑焚烧等极为残忍的手段,对南京人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南京南京》的镜头中,在国仇家恨面前,数千名中国人毅然走向了敌人的枪口,他们用血肉和不屈的意志表现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民族气节,即使他是一位不懂世事的小男孩,他也勇于扞卫民族尊严,他在弹如雨点的扫射中活了过来,这意识了春天的萌发或是寒风的突变的软弱。影片最后,他的笑容,他舒心的笑容,同时意识着中国将摆脱黑暗,迎接春天的到来。

南京,南京,永不忘却;永不忘却,南京,“难京”。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3)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是的,我观看了《南京!南京!》。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

当我看到日本人拉着一车死去的慰安妇,把我们中国人当货物一样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来,流着泪,向这些慰安妇致敬;我也要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咒骂这些无耻的日本人,他们失去了最起码对人性的尊重!日本妇女五元,中国、朝鲜妇女两元。在日本,一位军官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是羊!这一点,中国不会忘!是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不会忘!华夏大地曾经多么慷慨的给予我们,它给予我们热情、善良、坚强,却忘了给予我们平安。炎黄子孙享受着这一切。但是,当别人攻击我们之时,有无还手之力,这是莫大的悲哀啊!我觉得《南京!南京!》这个名字更像是一句口令。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从现在起,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昌盛,更繁荣,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4)

今天,我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影片。

本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日军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

印象最深的一处就是在一波手无搏鸡之力的战士快要被日军用机枪扫射时,他们喊出了民族的尊严,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愿:祖国万岁!中国不会亡!其中不乏刚刚的逃兵,因为在枪口之下,他们的心灵被唤醒了。

望着那含冤而死的一个个生命,我的心灵被震憾了。他们是多么想看到明日的太阳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与他们无缘,满天的白雪盖住他们无助的身体已经算是对他们的尉藉。

南京,这昔日的首都,已被魔鬼占领,变成难京。难民们的栖息地只剩下一个拉贝开展的难民区。拉贝以纳粹之名作为掩护,终于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日本人的屠杀。当他临走时跪下的那一刻,我真的无法将他和其他的法西斯主义者联想在一起。

最后,我想以张自忠将军的几句话做结束语:国家到了如此之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同学们,我想问,大家觉得抗战这十几年的历史能被忘记吗?

如此暴行,良心何在?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5)

黑白的影片,抖动的镜头,一座沧桑的古城将我带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挹一江一门,南京的城墙,最初的抵抗,一群被抛弃的士兵,用自己仅存的力量与日军抵抗。他们孤立无援,却仍旧誓死抵挡,因为这是他们作为一个士兵,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士兵应有的责任!可是,当“小米加步”碰上敌人凶猛的火力时,他们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们成为了待宰的羔羊,等着着死亡的来临。惨无人一性一的日军,用五花八门的形式来屠一杀中国人:关进废弃的仓库用火烧死;赶到大海中用海水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赶到荒野中用打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发指,令人痛恨。然而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么呢?

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掩护受伤的士兵;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冒着当场被毙的危险,去解救那些被日军拉上刑车的男人;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当死亡来临时,那一句响彻南京上空的“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唐先生是拉贝先生的秘书,与拉贝一起负责难民营的安全,然而当拉贝被迫离开时,他却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而委身于日本人。当他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时,他的妹妹却被日本人拖进了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而幸免遇难。他欲哭无泪,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终于明白了:日军是靠不住的,中国人只有靠自己!所以在拉贝的努力下,可以带一个助手和一个助手的家人离开时,他毅然将生的权力让给了另一个渴望生存的人。他留下来了,结果当然是被拉到刑场,然而此时的他却没有了一丝的畏惧。他临死前那从容的姿态,连那个执行任务的日本军官都不敢直视!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在经历了那段惨痛的历史后,中国重新站立了起来!

如今,我们已有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可是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却都是那些一爱国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下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保护国家而牺牲的伟人们。同时我们也要时时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要让现在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我们的斗志。我们要奋发图强,让中国在世界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6)

这部电影就是讲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兽行。这些侵略者把成千上万的南京老百姓集体,或者赶到教堂里用火活活烧死,或者赶到江边枪杀,可恶的日本人连小孩也不放过,其中就有一个日本军官把一个小女孩从窗户上扔下去,当场摔死;整个南京城都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老百姓横七竖八的尸体,城门上还挂满了血淋淋的人头……

看完电影后,我心里很难受,也对日本侵略者的兽行感到愤怒,他们侵略中国,还到处杀人放火,一点人性都没有,但我们中国人是有血气的,电影里有一群中国士兵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枪口,毫不畏惧,高呼:“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还有一位老百姓在刑场上对日本军官大声说:“我太太又怀孕了!”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中国人是杀不完的!

我们要牢记历史,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7)

战火,硝烟。经久不息的枪炮声黯然回荡在苍茫的天空中,无力地诉说着一国之都南京正被侵略的事实。

电影《南京!南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惨无人道的屠杀现实。标题上两个

鲜明的感叹号无时无刻敲击着我们倍受震撼的心灵,用无声的文字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情感。

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应属那个沉重惨烈的黄昏。国民党军队,共产党,抗日民众,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对着日军黑漆漆的枪口,奋尽全力地呐喊着,肃穆悲愤的面孔下是一声声“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一刻,时间仿佛凝结,有的只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豪言壮语。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席卷而来的枪声,遍地堆积的尸骸,刺目的鲜血,以及侵略者嘲讽的面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充分地展现了这场悲剧的原因。与此同时,侵略者的丑恶也同样揭露在了我们的面前。但这个世界也还存在着像拉贝那样的国际人道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无私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阳光,出现彩虹,出现希望。

而换位思考一下,当时执行屠杀任务的日军所背负的是什么?一个国家所下达的“重任”?被政府所蒙昧住的市民热盼的目光?还是早已遭受麻痹只知杀戮的心?那些嚣张的军国主义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无需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质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下包含着中国人民屈辱不堪的回忆,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它犹如一座巨大的警钟,警示着人们若再不自强,这个数字迟早将会重现。

推荐阅读:

自己的卧室说明文

中国古代寓言的读后感300字10篇

元宵节记一件事2023精选最新5篇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模板格式

元旦跨年小学生手抄报一等奖八张

高考前家长激励孩子的感人书信

标签: 读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