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6篇
《四世同堂》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沦陷区北平小羊圈市井百姓的苦难生活来描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篇1)
《四世同堂》这本书是老舍写的。其中重点人物有祁家的三个少爷、钱老先生、长顺儿、老英国府、约翰先生,还有一些反面人物冠先生、大赤包和他们的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女儿:高第、招弟等。
书的大概内容是:日本人打进了北平城,在那滥杀无辜。冠先生和大赤包因为怕死,所以便昧着良心给日本人做事,坑害了不少中国人。祁家二少爷起初也这样,但后来经过磨练也重新做人了,虽然平时还有点吊儿郎当,但心还是向着中国的。祁家大少爷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他从不肯让自己为日本人做事,因此得罪了日本人,遭受了牢狱之灾,受了不少苦。他还为共产党做事,那可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啊。在他的帮助与鼓舞下祁家三少爷加入了共产党。
我读了之后觉得祁家大少爷是一位为了祖国能够献出生命的人。从他身上我看见了一些东西:舍小家,为大家,舍己为国。的确,大家都应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可见,祖国在祁家大少爷的心目中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被祁家大少爷对祖国深深的爱所打动了,为他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所折服了!这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个人发自肺腑的感情,更是一种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感。
随着科技的改进,人类前行的步伐也未曾停过,人们都不以小爱为爱祖国。其实,爱祖国有很多种方法,哪怕只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行,现在就让我们爱祖国吧!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篇2)
记得《四世同堂》是在自己小学时代第一次读的,不过那时候体会不是很深,很多情节已经不记得了。现在中央电视一台正在热播《四世同堂》,勾起我许多感想,决定重读一遍原著。
花了3天时间,终于把《四世同堂》读完了,很受感触。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固执,每次和朋友争论对日本人或美国人的看法的时候,我的说辞会那么偏激。尽管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使用他们的产品,但是想要从我嘴里吐出一句赞美他们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没说过他们一句好话,因为我不是政客,更不是外交官,我只是一名热血的纯粹的中国青年。我所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让我明白了我们自己民族所受耻辱的历史,记住了自己的先祖心中所藏的仇恨,我想我也会让自己的下一代明白这段历史,记住这种仇恨。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想我们国家都不要大意,永远不要相信敌人的眼泪和巴结的笑脸。利用和平时代,把自己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打造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样,就算我们没有侵略别人之心,也要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防止别人侵略,防止悲剧重演。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篇3)
“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是苏轼的《望江南》中的一句。这首词描写了清明时节,作者却不能返乡祭祖的一种遗憾的情感。因为有句俗话说:“有根才有家。”可是有一群人,他们却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终自取灭亡。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中描绘了抗日战争中北平人民的艰苦生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其中有许多人物,如祁瑞宣,祁瑞丰,钱默吟先生,冠晓荷等,他们每个人物都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但要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祁瑞宣了。
祁瑞宣是祁家的长孙,是祁家的“当家主父”,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身上有一种令人钦佩的爱国情怀,宁可被日本人捉进监狱,也不会向黑暗势力低头,甚至甘愿吃就算是猫狗都不愿吃的东西,也不愿给日本人做事而衣食无忧。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民族气节,一种不忘根的民族气节,一种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祁瑞丰虽说是祁家的次孙,可是他和大哥瑞宣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瑞宣勤俭朴实,谨慎小心,老成持重的读书人。瑞丰则是个看重金钱利益,大肆挥霍,好吃懒做的花花公子。为了利益,出卖了国家和民族,做了汉奸。我十分厌恶他这种“忘根”的行为。
可是,想着想着,我不禁惭愧起来。我想到了外婆,她老人家70多岁了,外公去世后她一直一个人住,有什么事不麻烦妈妈,总是自己想方设法解决。爸爸和妈妈因为单位工作忙,即使外婆家就在单位旁边,也不能常去看看,所以妈妈对外婆总怀着愧疚,一年也只能见几次面。可我总对外婆不理不睬的,甚至还说外婆土,俗,一直到上中学后,有时我想见外婆都没有时间,现在我一见到外婆总会有说不完的话。一会儿是班上的趣闻,一会儿是在书上看来的笑话段子,聊天说地不像祖孙,倒像一对朋友。
人,无论到哪儿,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记在你身后为你默默付出的人。不能在后悔中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篇4)
最近正在阅读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四世同堂》,一本极具时代意义,又富有深刻内涵的长篇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得不对老舍先生高超写作能力表示敬佩。
小说以卢沟桥事件爆发,北平陷落为时代背景,将这个时代的历史特点浓缩到一条小胡同里,通过祈老人一家和胡同里老百姓的生死沉浮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主题。书中给人影响深刻的人物颇多,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这些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人们,代表了革命时代的各色各类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命运找找到那个时代的线索。
在那个战火纷飞,被日本侮辱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充满了未知之数,惶惶恐恐,担心哪一天一个炸弹从空中投下来,生命就成了炮灰了。可是在艰难的时代,总会产生伟大的精神的,而爱国救国当然也就成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最深切的愿望。“老三!在国旗下吃粪比在太阳下吃肉强!”这是瑞宣对老三瑞全说的,发人深省的一句话。
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他们兄弟没有屈服,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拯救者自己的国家。相反的,冠晓荷和大赤包却在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讨好日本人,想着如何在日本人的庇护下谋得生存。让人咬牙切齿的是他们竟然诬陷柔弱的诗人钱默吟,种种恶劣行径和他们的丑恶嘴脸把汉奸这一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恨之入骨。还有本性善良的招第,在妈妈大赤包和日本的影响下,心灵开始腐化,为享乐,为金钱,为名利,变得麻木不仁,没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这样深刻的人物对比,把每个人物的性格赤裸裸的摆在了读者的面前,让人深思,让人过目不忘。
尽管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作品留下来的是对人性的思考,是对历史的反省。一个人如何在艰难的时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依然保持自我,依然拥有一颗理性纯洁的心呢?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人太容易迷失在利益中,唯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态度,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方可在这条愈加物质化的社会道路上走的踏实,走得光明。
另一方面,面对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我们要更多的反省,如何让我们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更好的形象,是我们青年必须肩负起的重大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自己的未来,为民族,为国家的未来奋斗吧!!!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篇5)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美好的节日,我都会想到哪年热闹,温馨的场面。那年中秋节的晚上 我坐在自己家的窗口边,无忧无虑的看着这一如既往的景色。手不自觉的拿出来了一本书。堵上了几页书。恰巧,是中秋的片段。老舍先生这本厚厚的《四世同堂》,可让我的中秋时光富有了新的色彩,读着老舍的中秋,又过着我的中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老舍的文笔可谓是把中秋写得淋漓尽致啊!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描写得让人读着就已经觉得嘴中有余香了。他把小白梨,说是清香甜脆的,把白海棠,说像红花那样的大。把大枣,说是葫芦形的。把各种各样北平的美食,说得淋漓尽致,使人顾不得只去想口福而是已经变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这是他们买水果的口号。老舍先生写活了抗争时期北平市小市民的生活。即使是在抗争时期,照样过着自己幸福的小康生活。他们有着自己和谐温馨的小环境,互相帮助,即便有些小矛盾,也落不下深仇大恨这就是老舍写的,北平市小市民。每一家的中秋都有不同的色彩。”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残败,可是荷叶还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那些青年学生们,在抗战时期,能有他们丰富的心情,也是少有的。把荷叶,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清香,留在了那些青年学生的身上。在那时他们也是一股清流。
这样的中秋可谓是梦寐以求的。这样的文章让人赏心悦目。这样的文采让人感叹不已。 我吃着圆圆的月饼,望着圆圆的月亮,还在回味着那篇文章······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篇6)
那年的北平,硝烟四起,颠倒是非……
八年的抗日,给全北平的人民带来了什么?匮乏的粮食,破旧的物品,还有无穷无尽的欺压与打骂。对他们来说,所谓的尊严不过是奢侈品而已。看着猖狂的汉奸,无人阻止,看着凶蛮的日本军,无人抵抗。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北平人。长期以来的古老文化,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告诉他们,不需要拼,不需要见血,战争一定会过去。是这样吗?持续了整整八年的抗战,全国上下无数鲜活的生命,整个北平满目的疮痍,彻彻底底否定了他们的想法。
瑞宣,一个典型的北平人。他有思想,有追求,更有拳拳报国之心。他是个文化人,能看透国际的局势,也能看透中国的危险。面对日本军和汉奸的无理取闹,他会愤恨,会难过,但他不会做任何事情来阻止。他恨自己。他恨自己的懦弱,由于家庭的羁绊,他不能放手去干守卫国家的事情。他劝说了老三瑞全,也劝说了刘师傅,他们都能够出去闯荡,而他不能。他只能面对着北平的种种苦难,独自在家叹息发呆。他,不敢拼。
另一个例子,钱默吟。一个热爱书画、热爱花草的老人,也是一个连蚂蚁也不忍踩死的老人。与瑞宣一样,他也清楚地知道北平所处的困境。他下过牢,被拷打过,更能看透日本的奸诈与狠心。他做了,即使自己年老力衰。他分发传单,号召北平人团结起来打倒侵略者;他整日奔走,游说年轻人加入抗日的队伍。他为自己的儿子骄傲,因为他有勇气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他也为自己骄傲,因为他为战争胜利献出了自己微弱的力量。他,拼了。
拼与不拼,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应有的拼劲,只会像绵羊一样软弱,任人宰割。那是注定不长远的。不拼,是那时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这种观念使近代的中国受到这样大的侮辱。像钱先生这样的人,是中国人希望灯火的点灯人。只有毫不畏惧的去拼搏,才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应有的血性,才是一个有底线、有骨气的中国人。
拼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今,拼成了现代中国的代名词。学生们在书海中拼,医生们在手术台上拼,工人在生产线中拼……拼固然累,需要付出大量的代价,但是只有拼,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体现人生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每个国家也有自己的追求。但追求不是像瑞宣那样想想就能实现的。他有爱国之心不错,但没有付诸行动的追求都是一场空。而拼,就是实现追求的最好办法。以前中国人不拼,所以中国落后了,所以中国的领土被其他国家侵略了;而现在中国人拼了,所以中国站起来了,所以如今的中国正慢慢领先全球。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应该拼。而我们最应该拼的就是学业。许多同学都像瑞宣那样只做空头功夫,在脑子里想着要做多少多少题,看多少多少书,却不拼,不付出真正的行动,看到电脑手机依旧不讲原则地玩,这样怎么能学好?我们应该像钱默吟先生那样,尽全力的去拼。只有拼,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拼还是不拼?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