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19 20:01:0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5篇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成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一起来看看《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欢迎查阅!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1

初读水浒传,觉得里面的故事有点荒唐。好汉林冲被奸佞诬陷却无处伸冤;曹盖等人在绿林打劫的却被称为好汉;英雄鲁智深行侠仗义却落得个落荒逃跑的命运;粗莽汉李逵这种滥杀无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汉本以占山为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顶对抗,为何还要替朝廷出力,导致最后梁山落了个凄凉的结局……

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为何要这样落笔。我在疑惑之余,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得吸引,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得读完水浒传,读到第三遍时,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读完水浒传,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这些荒唐,是当时那个朝纲、民不聊生的社会造成的。正是朝廷无能、徽宗昏庸、小人当道,才有了好汉林冲被高衙内和好友设计陷害,流放路上受尽折磨,几次三番地遇险,差点丢了性命;正是当时社会民不聊生,老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才有人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抢劫官府、富商,并受到尊重;正是那个社会朝廷力量日益变弱,遭遇内忧外患的局面,才有各地好汉揭竿而起、占山为王,与朝廷作对。

不过也正是那个社会,那个社会的忠君报国的主流思想,才导致了宋江掌权后,要把梁山这艘船驶向朝廷,像皇帝靠岸。但是那个奸佞当道的朝廷、昏庸无能的皇帝却不是梁山的港湾,所以,梁山最终被小人所灭,真是呜呼哀哉!悲哉!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2

终于,再次合上书,读完了《水浒传》,眼前又是一副水深火热,劫富济贫的场面。梁山上的那一百零八位好汉,也许早已随风飘到了自己的故里,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思索。

北宋未年,黑暗笼罩在天空中,蒙了人眼,迷了人心。朝廷内腐朽不堪,民间百姓们处在水深火热当中。也许,这一切没有人会撕开那所谓的迷茫,但是,梁山上的那一百零八位好汉用他们那颗不甘平庸的心,照亮了整个天空。

宋江不甘平庸,被逼上梁山;林冲不甘平庸,留下了“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的豪言壮语;鲁智深不甘平庸,救下了被发配的林冲……纵观书中的英雄们,哪一个不是因为不想被现实压迫,才苦苦挣扎?又有哪一个甘于平庸?不,他们绝不任由平庸作祟,拉起了一场轰轰烈烈,悲壮苍凉的英雄战歌。

“生于平庸,死于平庸”是人一生最大的悲哀,周恩来总理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振聋发聩的声音,道出了一个少年远大的志向,更是道出了中国的脊梁,我国的发展过程历尽艰难,需要太多这样不甘于平庸,敢于实践的人,为我们探索前进的道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中华少年又怎能甘于平庸!

如若为土,为何不能是高山;如若为水,为何不能是海洋;如若为树,为何不能是白杨;如若为人,为何甘于平庸!带着不甘,带着理想,带着自信,去飞翔吧!我相信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会“扶摇而上九万里”!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3

《水浒传》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所著。讲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情节曲折,充满了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梁山泊一直劫富济贫,同时也为朝廷作出了贡献,但最后却被奸臣所害,以悲剧收场,让人可歌可泣。

《水浒传》是围绕宋江带领一批起义军发展壮大到失败的过程来写的。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说的正是梁山泊上的英雄好汉,有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等,他们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执,有的性情耿直、重情重义,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有的仗义疏财、大公无私……只要是梁山上的人,都是真英雄、真好汉。但是在书中,也有像吸血鬼一样的统治者,例如高俅、蔡京、梁中书、蔡九知等等,都让人恨之入骨。

《水浒传》中,将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和英雄气概都写得淋漓尽致,书中的一百零八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最记忆犹新的就是智多星吴用了,别听他叫“无用”,其实他可厉害着呢,在梁山泊上还是个军师呢,可见深得大家的尊重。他为晁盖献计,用酒药麻晕了青面兽杨志,夺了那梁中书送给蔡京庆贺生辰的十万贯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吟反诗被抓时,设计劫了法场,将戴宗和宋江一起救了出来;卢俊义、石秀被关进大名府死牢时,吴用设计放火烧了翠花楼,夺下了大名府死牢。这些事迹都证明了吴用的聪明才干,真不愧为“智多星”。

其实《水浒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机智勇敢、知错就改、忠心耿耿、仗义疏财等等,但最可贵的还是——讲义气,说到做到,书中也充分体现了讲义气,说到做到的重要性。

《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它确实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好书。看了《水浒传》这本书,我更好地领略到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也更加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了。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4

前些天,我读了《水浒传》,水泊梁山那替天行道的大旗,那一百零八将栩栩如生的性格长久的留在我的脑海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林冲,最可怜的就是宋江。

林冲这个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忍;二是狠。高衙内欺辱他的妻子,他忍了;诱他进白虎堂,判他去充军,他忍了;解差用开水烫他,甚至要杀他,他忍了;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看守草料场,他忍了。他忍,是因为他对朝廷还存有幻想。当到了“风雪山神庙”时,幻想破灭了,他忍无可忍了,大开杀戒,一口气杀了六个人。投奔梁山,王伦不肯收留,他忍了,寄人篱下,当晁盖上山时,他又忍无可忍了,杀了王伦,体现了一个“狠”字。

在说宋江,他从来就是脚踩两只船,对朝廷充满幻想,总以“给兄弟们一个好的出路”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聚义厅变成忠义堂,人人得而诛之奸臣高俅倒成了座上客,导致林冲气的吐血,他接受招安的日子,也是林冲吐血身亡的日子。接着,他又征讨同样是起义军的方腊,结果兄弟们是死的死、亡的亡。最后朝廷对他还是不放心,赐他自尽,他临死还带上李逵。可谓可怜、可悲,令人心生厌恶。因此,我喜欢豪爽、仗义、百折不回的武松、鲁达,以及对朝廷彻底死心的林冲。讨厌和宋江一路货色的吴用,卢俊义。

总之,我喜欢着本书,那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人将伴我同行,这就是我读《水浒传》后的一点感受!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5

我喜欢历经磨难,但最终修成正果的《西游记》;我也喜欢有勇有谋,人人各怀鬼胎的《三国演义》;我更喜欢那儿女情长,侠骨柔肠而又流泪葬花的《红楼梦》;可是我还是最喜欢一百零八将那尽情书写江湖侠义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生动而深刻的描写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施耐庵老先生写农民起义,不满足于写农民起义的几个小插曲,而是企图描绘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败、瓦解,全都收入他的笔下。从结构上来说,我个人认为作者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笔调来描写。在前半部,笔调是喜悦的、高昂的,充满了轰轰烈烈的气势,让人斗志满满;而后半部,笔调变成了悲伤的、低沉的,笼罩着凄凄凉凉的气氛,给人以苦涩的感觉。

在这一百零八将中,有着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有威猛打虎的行者武松,有粗鲁莽撞的豹子头林冲,有力大无比的黑旋风李逵,有愿结交四面八方英雄豪杰的及时雨宋江……在这些英雄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智多星吴用了,吴用智取生辰纲,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吊挂,智赚玉麒麟,都表现了他的足智多谋,若将他与诸葛孔明先生比,那就不知道谁更胜一筹了。

《水浒传》告诉我们:封建民主专制使人们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它深刻的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血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它还告诉我们要拥有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理想,坚持到底顽强的精神。就像宋江,他立志让百姓从压迫的苦海中逃离出来,他做到了,虽然过程很艰辛,最后他也被毒死了,但,他不断的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目标永远不变!这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水浒传》,你让我如痴如醉,你让我意气风发,你还让我受用无穷,我为能读到像你这样的好书而骄傲!

《水浒传》读后感悟600字

推荐阅读: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00字

《水浒传》学生读后感600字

有关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

关于昆虫记读后感600字优秀

四年级的格林童话读后感500字

标签: 水浒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