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5篇
说课稿需要注意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用词准确、语言规范、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要求。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学会交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本课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交往、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而本框则主要是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为学习下一框题《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基础。对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国文化交流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重点的依据是①新课程标准中“懂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②学生在和其他国家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只有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理解各国文化的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
2、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难点的依据是①新课程标准中“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和人民交往”
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交往中也容易产生矛盾。
二、说学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因此本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认知规律,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记忆和观察的能力。
2、活动教学法: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故事启发法:通过阅读故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1、自主探究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手段
五、重点要说的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魅力九江”宣传片《浔阳月夜》
在刚刚那优美动人的乐曲声中,学生欣赏到九江秀丽的风景,如浔阳楼、琵琶亭、长江大桥、李公堤、烟水亭等,让学生感受我们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感受了我们身边的文化之后,紧接着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开始我们的文化之旅,第一站是欧洲的法国;第二站是亚洲的中国;第三站是北美洲的美国
展示图片
节日方面: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外国节日
从而让学生认识节日就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在展示建筑方面的图片:中国长城、法国埃菲尔铁塔
代表人物方面:法国拿破仑、美国林肯以及九江的陶渊明
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分别从节日习俗、建筑风景、代表人物等方面充分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这样林林总总的文化把我们的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师归纳:
(1)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在带领学生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后,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认识文化的差异性
(一) 文化的和谐发展(认识)
主要开展两项活动:
一是读一读;二是辩一辩
先阅读两个故事:有趣的菜单翻译和幽默故事《望文生义》
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各国语言文字的不同,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文化不同,有没有优劣之分呢?
接着就开展辩论活动:全球化等于标准化吗?
经济的全球化就会导致文化的单一吗?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各国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世界文化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应该和谐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世界文化大花园也是如此。
为了更好说明这个问题,我再展示一组图片:沙发、巧克力、可口可乐、咖啡等外来语,让学生感受文化的融合
在感受了文化的丰富多彩,认识到文化应和谐发展之后,紧接着,我将引导学生一起来探讨面对文化差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三)文化的沟通交流(践行)
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小品表演SHOW;二是学生自主探究;三是经典欣赏
通过小品表演“哪里哪里”的误会,引导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才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一般对于别人的夸奖,我们中国人的回答“哪里哪里”是谦逊而不失礼节的,而外国人却认为虚伪,因此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该如何面对?
两种态度:①排斥。②沟通。
前面说过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在对待文化差异时,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就是沟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最后请同学共同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这优美的经典名曲乐声中,欣赏中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
展示一组图片:中国的剪纸、秦陵兵马俑、国粹京剧、以及美丽的庐山
这么做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到感性认识,体会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更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六、说板书和作业
文化的丰富多彩
(节日习俗、标志和代表人物)
↓
文化的和谐发展
(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单一而应该相互融合促进)
↓
文化的沟通交流
(待人方式的不同、采取沟通的态度)
这样的板书全面简明地将所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层层递进,能促进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开展社会调查,主题是“庐山别墅群”的建筑文化
布置该项作业是因为庐山别墅群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中有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等等。它们无比和谐地一一坐落在庐山,构成了美丽庐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进一步让学生从身边领略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融合。
正是应了著名学者费孝通的那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七、说教学反思
我认为:
1、总体思路比较清晰,层层递进。
2、利用图片、视频、歌曲等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3、至始至终利用乡土。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第一:说教学资源
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第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说教学
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五: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3
一、说教学理念
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课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法
体验感知法
观察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现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并落实到生活实践。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四、说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家提前查阅、了解“韩国演员崔真实”的相关新闻和资料。
使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
五、说教学评价
从内容上主要采用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形式上,则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的优秀表现得到及时肯定,有所偏颇的观点、看法,在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得到纠正。教师再给予点评。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将分为三个环节:
新闻追踪: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心灵叩问: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生命感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生命计划,指导实践。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环节一:新闻追踪
学生观看“韩国演员崔真实”的视频片段,结合自己查阅、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崔真实的死值得吗?
2、崔真实表现的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什么态度?
3、你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
通过热点链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特别是对崔真实的生命态度的分析,帮助学生对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的良好开端。为下面深入体会珍爱自己坐下铺垫。
播放影音文件《妈妈的一封信》,以生命运与成长的图片为背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于父母培养孩子的不容易。进而探究得出:生命是神奇而珍贵的:因其独特而珍贵;因其不可重复而珍贵;因其有限而珍贵。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师顺势提出问题:那怎样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呢?由此引入第二环节:心灵叩问。让学生通过问自己的心,达到行为反思的目的。
环节二:心灵叩问(强化体验,认识生活中应如何珍爱生命)
(1)请学生听《伐木工人的故事》并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珍爱生命,就要有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层次:怎样理解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指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顽强战胜,决不屈服,决不放弃。
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前提自己要掌握一些求生的技能。
设计一组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极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完成。
通过这一组抢答题,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应怎样处理。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升华在遇到任何危急情况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2)珍爱生命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更多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设计小环节:“生活大考验”。大屏幕上呈现几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抢答,在这些情况中,怎样做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应怎样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是珍爱生命的行为,并得到正确的方法指导。通过这一小测试,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适当地点评。鼓励学生爱自己,更多地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此部分最后一题,教师设计为:当身体有缺陷时,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即使身体有缺陷,也应爱自己,并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由此问,引入第三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应延伸生命的价值。
(3)图片观察,大屏幕展现一组图片。如:邰丽华,林秀贞,微尘(群体)等。教师用正面的事例感染学生,使之受到鼓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他们的生命都是平凡的,甚至有的是有残缺的。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不平凡的。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
通过“心灵叩问”环节中三个步骤的设计,使学生参与教学,有层次的逐渐体验到教学的重点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归纳、总结出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并加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践,由此突破教学难点。但,仅有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促进学生从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因此,进行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1、让每位学生设计自己的生命写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学生通过思考,酝酿,可以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反思。设计属于自己的生命感言。
2、制定“珍爱生命”计划,以一月为限。在一个月内,自己将从哪些方面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月后,反思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并重新制定。
通过制定计划,让学生养成反思自身行为的习惯。用正确的生命观指导行为,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七、收获平台
通过学生自己反思、归纳本课所学,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时,教师应对他们的所获所想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是一种收获,学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是应该珍惜,并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位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位朝阳与落日的从容。不管是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只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珍爱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生才会更精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4
说教法
教学活动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 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的两种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本课时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因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在 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欣赏一些古今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介绍篆刻方法步骤
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稿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学习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如:切刀法、冲刀法、写印稿等。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篆刻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肖形印, 直接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篆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党的主张说课稿精选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分析
《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教材初二第五单位第一课的内容,第五单元式初二下册的单元,学好本课既有助于了解以后各课的内容,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内容是本册书的理论基础部分,学好本课知识对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的作用相当重要和关键。
2.结构分析
本课题的主题是讲述公民身份的内涵,围绕这个主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三个小节:
第一部分(第一、二小节):简要地说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
身份的内涵。
第二部分(第三小节):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3.逻辑关系
我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家具有的法律关系——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
4.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情境研讨”文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公民的内涵,对怎样树立公民意识进行剖析。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5.教学重、难点
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些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本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公民,要讲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公民的含义、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资格的确认这几个角度入手,明确公民的含义以后展开公民的内涵的讲解,在讲公民身份的内涵时,不仅讲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的关系,更要重点讲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重点讲解为以后学习第2、3课奠定基础。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这一难点不是理论知识上的难点,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难点,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因素,难就难在学生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并把它落到实处,在突破时,我准备从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来展开说明国家的安危、社会的稳定对公民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这种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不了解学情就无法对症下药,我任课的初二两个班级层次明显,一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接受较快,但学生普遍发言不积极,我在教学中主要引导他们把知识拓宽、学精,引导他们积极发言;二班的尖子生较少,中等偏下的较多,我认为对他们的教学主要抓牢基础,适当扩展,尤其要培养一部分差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
1、教法分析
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入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与下面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模式:疑—解—导—悟
疑:疑问。疑从何而来?一是教材之疑;二是教师设疑;三是学生质疑。“疑”是教和学的先导和起点。
解:解答。谁解?谁答?解什么?答什么?一是教师解疑,解教材之疑,解教师设疑,解学生质疑。二是学生答疑。答教材之疑,答教师设疑,答自己之疑。这一环节注重学生常规知识的掌握,重视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导:引导。导什么?导学,导思,导解,导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课堂气氛,导思路开放,导思维灵活,导知识深化,导认识升华。这一环节注重培养思维的创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悟:悟知,悟理。悟是解和导的结果,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知识深化,认识升华,会学会用的重要表现。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课对初二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知识难度较大,我在教学中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量的事例,增强教学直观性,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学法分析
现代学习方式适应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针对我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这集中学习方法的培养:一是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法,重在突出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合作学习法,重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竞争、合作的现代学习意识。
五、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事:“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
〔问〕以上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这里出现的问题补要求学生回答,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进入新课,在教学中来解来悟。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问〕什么是公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公民的含义
结论: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深化理解: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问〕公民与国籍
关于“公民”与“国籍”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只需要学生识记即可。
〔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
参照第五页“小链接”学生讨论后明白: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多媒体展示〕巩俐已加入新加坡国籍
〔问〕她还是中国公民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参见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因此,她已不是中国公民。
回顾“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中的问题,此刻,学生基本能准确的判断。
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分组讨论: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
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内涵—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多媒体展示〕钱学森事迹
从钱老的身上你感悟倒了说明?
引导学生感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问〕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人们为什么回赞扬那个孕妇?那个偷孕妇提包的人为什么会受人唾骂?
〔问〕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通过事例分析使学生明白: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公民应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是什么帮助青年讨回了公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
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法律是国家和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每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三环节:本课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的知识
第四环节: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