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是一部由豪尔赫·R·古铁雷斯执导,迭戈·卢纳 / 佐伊·索尔达娜 / 查宁·塔图姆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动画 / 奇幻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1
这是一部风格定位就和大多数动画不一样的很有新鲜感的作品。全片浓浓的墨西哥特色和风情,欢乐到停不下来。开头就被胖胖的像猪又像胖猴子的博物馆老头吸引,穿着蓝西装,戴着白高帽,两边分的向上翘的白头发特像诙谐的小胡子。像猪一样巨大的鼻子,圆滚滚的胖身体,这样的角色形象让人看了一下子就有兴趣。亮点和创意无数,且层层推进,一个比一个高潮。
生命之书旁边那个木箱子,打开就是一个个故事里的人偶。除了两位男主有着帅气的方脸,挺拔的身材,其余的人设大多是头大且圆,身子胖且滑稽的这一类,表情一个比一个逗比。三个乐队成员,还戴着牛仔帽。强盗野狼也个性十足,帽子边缘一圈恶魔鬼脸挂饰,戴着旧铁皮帽,身上全是叮叮铛铛的玩意。强盗的铆钉手套、金属手指,朋克味十足。各种毛脸、夸张怪异的大胡子造型,设计细节上做得非常精细别致。
回忆之地,也就是天堂,画风比活着的世界还要亮爆眼球,五彩缤纷,目不暇接,天空上许多像笑脸娃娃热气球,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坐在领路人的马车上,领路人疯狂的欢呼坐稳了,超high。灵魂之穴那段,更是创意到脑洞大开,那个巨大的迷宫转盘,里面的巨石滚球,也无不色彩斑斓、梦幻迷人,感觉有点像祖玛游戏。爷爷被墙撞得脑袋和身体搬家,仍不失逗比本色,一个劲的说个没完。只有一个脑袋的他,为了观察闯迷宫,头部被男主老妈一次次抛起,创意很棒。
和野狼团队恶斗,家庭的长辈,个个有能耐,有优雅的会唱歌的,把强盗的帽子都给惊掉了。爷爷会用白胡子抽打强盗的脸,袖珍的奶奶会像小超人一样在空中飞,家族合力一个接一个往上把男主抛上楼顶与野狼决斗,打斗那段的音乐配得很好,欢快又飞舞。
男主和女主当然是在一起了,情敌也认识到了不需要徽章的保护,也能成为无畏的英雄,重要的是活出自己。最欢乐的是掌握两个神界的保护神,他们也在一块儿了。这个亡灵节,爱意满满的。
片尾的二维动画也做得很棒,到处都是创意灵感。骷髅头都那么动感萌萌的。是一部会让人爱上生命,对爱情充满幻想憧憬,对自己人生充满热情的动画片。就连片子里的小猪,都令人觉得好玩难忘。今年最好的动画片之一,看过以后心情都很愉悦。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2
我想我最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除了里面发自内心不加修饰的歌曲之外,便是剧组如何将一个墨西哥的传统节日,通过童话和善良的方式改编成了一部动画电影,能来教会观者爱情、勇气、牺牲、善良、和如何赢得绿茶婊欢心的技能。
Do love really conqueror all?
女主Maria徘徊于两个真心男子之间,顾左右而言他,明明从头到尾喜欢的都是Manolo却总给Joaquin留下幻想的余地,直到一人为她死,一人为她瞎。备胎的故事被融入童话,这真是个残忍的社会。然后打着白莲花的旗号说嫁给Joaquin是为了小镇,也格外牵强,让人无法对她产生任何同情。
好吧抛开这个我真心不喜欢的女主角来说,两位男主角的风采实在灿烂。Manolo的freespirit和对爱情的执着,永远保持着的善良和勇敢简直就是男主角的典范。他没有钱,没有权,他连一头牛都不肯杀死,但是却是最勇敢无私的暖男。
Joaquin其实也非常勇敢,只是他一直以来的成长都有不死勋章的守护,所以这样的勇敢被掩盖,最后被埋没了。他在失去勋章的一瞬间变得不知所措,终于感到了恐惧,但最终还是找回了人内心最初的勇敢。
两位男士都是非常优秀的,也不知为何都会爱上眼角开到了鬓角的Maria,不过故事,总是要从某个地方开始的嘛。
电影从头到尾都关乎于爱情。每一个角色都与爱有关,不管是两位神,还是Manolo身边唱歌的小伙伴,Joaquin一起训练的好基友们,不管是在相爱前中后的哪一个阶段,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爱的痕迹。
只可惜,为何我只给三颗星,是因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对白生硬,剧情老套。虽然题材是非常新颖有趣并且聪明的改编,可是剧情走向实在让人感到牵强并且稍显赶了,在匆匆交代了世界观之后故事就噼里啪啦展开了,稍微喝了口水就觉得自己错过了整个世界。除了死后的世界外,人设都不是我的菜,就连应该很有亮点的小角色小猪也只是匆匆带过,错过了一大吉祥物的塑造机会。
总之,电影看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欢笑感动也不少(特别是Manolo唱歌的时候,歌真的太棒了),而且配音都是大咖,所以很悦耳。只是总觉得这部电影看完便完,我想,在初安有限的脑容量里,这部电影应该很快会淡去吧。身边大多数朋友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果然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让我孤单寂寞地点三星吧……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3
the book of life刚刚看完,翻开豆瓣,满屏都是关于勇气,善良,坚强的解读,很多不明缘由的轻蔑都隐藏其下,甚至有人将它解读成book oflove,对满屏秀恩爱表达不满,如果前者的无意识中还有的点点正面可以被接受,后者满满的不以为是感完全是在误导大家(当然如果仅仅是戏谑单身狗那就另当别论)。生命在于原谅,生命在于独立,如果稍有一些沉重感和严肃感,我愿意这样理解生命之书里面的章节,而不仅仅是看到秀恩爱。
电影开头,manolo和华金为了获得maria的芳心,展开了一场争夺。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出现在land of the forgotten的主人xibalba和land of the rememberred的主人Lamu...(名字太长,简称Lamu)向manolo和华金索要面包的对比之下。Lamu装扮成乞丐向manolo索要面包,manolo直接的给与了,他没有得到Lamu实质的回馈,而是得到了greatblessing ofpure。华金没有给予xibalba任何东西,直到xibalba答应回馈他一枚勋章为止。manolo看似没有得到,华金看似得到了,可是,这样的场合是否似曾相识。我们回到俗套的生活中,每当我们给的时候,我们都在要求回报,这并不代表我们是恶的或者自私的,这仅仅是无意识的小我害怕失去而已,就像华金一样,只有在等价交换或者是杠杠效益的作用下实现最大利益时,我们才做出物物交易,货币交易,甚至感情交易,但是,这种交易是短暂而不稳定的,这也注定了之后华金无法依靠那枚勋章赢得爱情,更确切的是赢得生命。
其实电影一开头就表明了这部电影是book of life而不死book oflove,当故事讲到两个神仙打赌之后画面回到了博物馆,小孩子们问给他们讲故事的女士:So the ancient gods pick the threechildren to represent for the whole world? 女士的回答很清楚: yes, it sounds crazy.这本生命之书代表的不单单是爱情,它代表的是世界,人生。
关于华金这个人物,出于动画片的面向,导游有意将他向恶的方向轻轻的推去,这仅仅是为了符合小孩子的观影感受,因为在没有善恶的电影中,孩子们是找不到自我感的,这也是我认为当代动画片的弊端之一,他让孩子们本来贴近本我的情况下依靠善和恶的分辨中越来越走向小我与桎梏当中。作为成人来看,则应该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影,要不然只会像小孩子一样限于局限。华金是一个没有自我的角色,他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活在整个小镇的依赖上,所有人的安全感依靠在他肩上,而他的安全感依靠在另外一个外部事物上,themedal of everlasting,不死勋章,同时他对maria的爱慕更多的是出于占有,当maria问他你爱我只是想让我在屋子里给你做饭吗是,华金给出的是肯定的回答。他并不是出于爱而追求maria,他把maria当做一个物体,他要的是占有,而他追求的资本就是不死勋章带来的不死之身。因为拥有勋章打败chankal而骄傲,因为换衣服时忘带了勋章而惊慌。华金的生命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靠外物来获得满足感和自我感的,这其中,maria只是获得占有欲的方式之一。唯一让我不解的是电影中chankal的设定,也许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只是让小孩子明白什么是恶而已吧。
电影的真正的闪光点是manolo这个人物和他手中的那把吉他。我尤其喜欢Manolo用吉他弹得那几首歌,太好听了,太动情了。Manolo身上有太多妥协的影子,为了家族斗牛士的荣誉而无法坦荡的最求自己对音乐的爱好,为了父亲类似情感绑架的殷殷目光,不得不向斗牛举起屠刀。而整部电影最大的高潮不是在最后打败了chankal,而是在landof forgortten ,manolo面对这无数牛的尸骨组成的大boss时,轻轻弹起的那首,the apology song. “Toro, I amhumbled for tonight I understand, your royal blood was never meant to decoratetheland”大boss在manolo面前慢慢的自我毁灭,就像无数的欲望,斗争,血腥,荣誉,在本我的forgiveness面前变得不堪一击,这才是生命的真谛,生命在于原谅。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4
如果神明没有打赌,就不会有徽章了。
觉得徽章才是大bag~~神明他作弊,所以她很生气。
我觉得俩男孩都是爱玛利亚的人。
三人长大后都有各自的魅力之处,都有加分的地方~
可惜神明他作弊了,用面包交换形式把徽章给了他选中的小男孩。
虽说男孩给面包的方式我不喜欢,他给了老爷爷自己咬了一口的面包。
我想到一句话...
[你在小时候没有克服,当自己依赖着的它,所以你并不会感觉到什么 。直到真正面对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还能克服吗?]
小男孩没有克服勇气,第一次开头的时候,第一次用了徽章,长大后也依赖着,他缺乏了勇气。
好吧,我不清楚即使公平竞争,谁属于谁又是未知数。
发现即使是死后的世界也非常美丽,但
[遗忘之地]这个也蛮可怕的。如果试想活着的人一个也记不得你,你就会在那,直到变灰,魂飞魄散。
看电影,结尾俩位神明的现身和关系,让我觉得。
这个电影世界是没有太大善恶。
只有因为一件物品让赌发生了状况才引起的大抢劫规模= =。
不错的电影~ 我给个四星,我觉得也不是值得非看不可的,也有魅力之处。光是看着画面这电影色彩可以给小孩子无限想象力的空间的。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5
很“漂亮”的一部动画,前30分钟节奏特别慢,还想吐槽“起了个《生命之书》”这么大的标题,就给我看三角恋?!不过当剧情进入the Land of theRemembered之后,居然就给观众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瑰诡华丽的亡灵世界,故事也变得有趣起来。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甚至显得老套,无论是导入故事的方式,故事的内容,还是故事叙述者自身的故事。不过它介绍了一种陌生的文化,这一点就很有意思。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墨西哥这个国家的概念比“没有”好不了多少,这部电影像是为我打开了通向另一种文化的一扇小窗口。
它以墨西哥的亡灵界为主题,但并未在剧情中过多的用叙述来介绍这个节日,而是用角色来演绎。起初我觉得在剧情中针锋相对的女神LaMuerte与男神Xibalba搞到最后居然是一对情侣的设定非常俗套,不过差了点资料之后有所改观。
统治“怀念之地”的LaMuerte的造型来自卡特里娜骷髅头(一个身着盛装的女性骷髅造型,墨西哥文化尤其是亡灵节的重要代表形象),而Xibalba这个古怪的名字其实是玛雅文中“冥界”的意思,统治无人纪念的亡灵所居住的“遗忘之地”,就好像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之后,古代印第安文明走向灭亡,现代的墨西哥人不再崇拜玛雅人的神明。
然而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古代和现代真的就是不相容的、割裂的么?
这部电影用这么2个看似针锋相对的神明的真正关系来暗示答案,就像“亡灵界”这个节日本身就是传承自玛雅文化的土著节日与天主教的节日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依然是具有独特性的,与西班牙这个殖民者不同的。
另外还想说一点,这部电影里的女性角色都塑造的不错,从女主角到女神到男主的妈妈到男主的双胞胎表姐,虽说在动画片里喊几句女权主义的口号都快成了政治正确的标志,不过喊总比不喊好。
男主的歌声挺甜,对牛弹琴的那支歌最动听了。
喜欢影片中时不时夹杂几句西班牙语的风格,挺有异国情调。
生命之书电影读后感400字6
一直以来对于“文化认同”我就抱有一种奇怪的好奇。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东亚三国一样有着长时间的稳定统一政权,有的国家历史上分分合合,有的国家甚至本身就是移民国家在数百年内迅速崛起,所以对于特定人群如何看待自己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总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墨西哥为例。世界杯期间偶然看见一个说32强大巴车口号的帖子,其中说墨西哥国家队的口号上自称“阿兹特克人”,不由得就开始好奇他们对西班牙的看法了。尽管已经说了西语也信了天主,墨西哥人还是觉得自己在血统或者是文化上还是直接传承自阿兹特克,那么西班牙对他们而言是什么呢?可怕的侵略者?兄弟手足?亦或是如匈奴契丹之于中国一样只是文明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若是方之日韩之对中国,似乎中国对这两家也没亡国灭种之恨。假如比之满蒙,则不知道其国内是否也有喜欢揪历史老帐的人了。总之似乎很难从本文化圈中找到类比,不过正因此这个问题就愈发有趣了。
就这方面而言《生命之书》并不能说是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思考,但至少是透露了一些态度,一些对于过去与未来,文化传承、分离与融合的态度。
故事以老管理员的叹息开始,紧接着参观博物馆小孩对于传统的不敬,而真神化身博物馆管理员向孩子们娓娓述说古老的传说,最终小孩获得对自身文化认同满载而归。骗小孩的儿童教育片专用桥段,即使在国产片里也是老掉牙的了。不过老掉牙本说明经典,老人向小孩讲故事这个模式本身就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参观博物馆的孩童来自现代,故事的主体发生在殖民时代,而两个古老的神祗来源于印第安文化的时代,整个故事横跨了墨西哥文明中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历史穿过时间与空间通过亡灵节这一生生不息的传统而扭结在一起,这便是传承。
像这样一个文化教育类片子,看完之后不查资料是不行的。大概很多人的吐槽重点会放在故事“老土”上,但如果一个片子故事过于简单,那么多半意味着它本身就有故事之外的其它内涵想要展示给你——不然为什么要有“故事片”这样的分类?
看完片子后稍微查了一下维基上的资料,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故事中的恶神Xibalba出自玛雅神话,在传统文献《波波尔·乌》中这并不是某个神的名字,而是地府的总称。而他的对头故事中被称作LaMuerte(死亡圣神),却是采用La Catrina的形象,西语版的维基里干脆就直接就把这个角色写成LaCatrina。本来两者在形象上有一定的相似处,都是盛装的女性骷髅,相比于20世纪初才被设计出来的装扮时尚的La Catrina,LaMuerte有着更古老的信仰上的传统,宗教意味更浓厚。不过La Catrina本身也被认为是与LaMuerte的崇拜息息相关的,在被创作出来短短一百年间就成为了墨西哥亡灵节的象征人物,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生命之书》的编剧直接将LaCatrina的形象称作La Muerte,想必也是认为La Catrina正是La Muerte崇拜在世俗的代表。
这两位神祗分别管辖的the Land of the Remembered和the Land of theForgotten似乎没有找到对应出处,而且Xibalba既然本身就是地府,加上与LaMuerte文化上不同源,似乎也没有理由又多出另一个地府的理由。假如这是编剧的自主设定,那么这么设定的意图就很有意思了。作为新兴偶像的LaMuerte统治着the Land of theRemembered,直到现在仍然是亡灵节上受人喜爱的大众偶像;而作为远古神明代表的Xibalba则只存在于文献中,被人们遗忘在the Land of theForgotten“受苦”,其中寓意颇值得玩味。不过最后两位神祗还是百年好合了,时代在变人们崇拜的形象也在变,而死亡崇拜的本质从远古至今依然一脉相承,现代与传统并非天生即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