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景色作文(精选10篇)

满分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04 19:31: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虞山景色作文1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被妈妈带到了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常熟。弹指一挥间,旧貌换新颜。说真的,如今这座人杰地灵的古城常熟,已成了我的心灵深处的NO﹒1!

我爱你常熟,爱你那秀美、神奇的景色!

雄伟的虞山就坐落在这儿!几乎整个山峦都被茂密的树林所覆盖,山间有一条蜿蜒的小道,我们一家经常来这里登山,每次登上山顶的时候,一切美景都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许这种感觉只有勇敢者才舔尝得到!

除了虞山,尚湖同样秀色可餐。尚湖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看得清清楚楚。灿烂的太阳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一闪一闪的,好像无数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跃动,好看极了!每年4、5月间,牡丹园内更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成千上万的人们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被称为孩子天堂的“海星岛”。印象中第一次去,就被那些不知名的大小玩具迷住了双眼。刚玩罢“海盗船”,又拉着妈妈去骑“旋转木马”;刚从“碰碰车”上下来,又迫不及待地坐上了“过山车”……那个新鲜,那个刺激,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我爱你常熟,爱你那色香、味美的特产!

听爸爸说,桂花酒、梅花糕、虞山绿茶是他的最爱,而我只对叫花鸡情有独钟。隔壁大哥哥曾告诉过我叫化鸡的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个叫花子,因为没东西吃,所以流落到了常熟乞讨为生。有一天,他偶尔得到一只鸡,但他又没有工具煮,于是去除了鸡的内脏,再带毛涂泥,在火堆上烤着吃。没想到香味四溢,吃起来可香了!从此我家的餐桌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这道美味佳肴。

我爱你常熟,爱你那淳朴善良、不屈不挠的人们!

今天的常熟城,最令人感叹的还是她的文化底蕴,而她最值得外人留恋的是民风的淳朴,文化修养的不一般。家喻户晓的“小孝星”薛馥华让我肃然起敬;35年与高位截瘫丈夫不离不弃的“好媳妇”王惠英让我激动不已;身残志坚,屡创奇迹的“追梦女”钱敏丹更是让我潸然泪下……啊,好一群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常熟人!

我长在常熟,走在常熟,心系常熟,我为自己是个新常熟人而骄傲!

常熟,我爱你!

虞山景色作文2

常熟素有文化名城,江南商都的美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确,这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半山入城,三湖簇拥。而这个“十一”长假,我就有幸游历了三湖之一的尚湖。

尚湖与虞山依偎,淡妆点点,风情万种,一来到风景区,我和爸爸妈妈就兴致勃勃的租了一条小船。泛波湖上,涟漪渐生渐散,水纹细小柔美;湖边,杨柳依依,柳枝吹拂,抹抹绿色,忽深忽浅,忽明忽暗;彼岸,枫叶流丹,槲叶已黄,秋的韵味悄然而至;远眺,虞山在雾中若隐若现,淡作轻烟。正当我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时,妈妈突然惊呼起来:“瞧,水鸟!”我回过神来,顺着她所指的地方看去,呵,果然有一只漂亮的水鸟细脚伶仃地站在几株枝细瘦的芦苇旁,一袭白羽,只有爪子和眼睛乌黑乌黑的,它似乎也注意到了我们,先侧过头来瞧瞧我们,又整个身子转过来,歪着头,眼珠咕噜咕噜的转个不停,似乎在打量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又似乎在思考着些什么,我指挥爸爸小心翼翼的靠岸,正准备仔细观察它,但它却好像怕生,避开了我的视线,仰起细长的脖子,飞到远处去了,我只好遗憾的摇摇头,继续前进。

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到最近的一个码头靠了岸,停了船,走进了附近一个古香古色的小饭店。在店主的热情款待下,享用了一顿鲜美的午饭后,又观赏了牡丹园,荷香洲和拂水山庄,最后,在夕阳的余晖中不舍的归去。

这青山,这碧水,这热情淳朴的人民,这美丽富饶的常熟,这便是典型的江南了。

虞山景色作文3

我的家乡常熟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好地方,是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虞山则是这颗明珠上最夺目的亮点。

虞山,原名乌目山,是中国吴文化第一山,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虞山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虞山脚下是亮山工程。亮山工程上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每到节假日,就会有许多人来这里放风筝。亮山工程的中间还有一条湖,名叫“映山湖”,湖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嬉戏的鱼虾。沿着石阶一步步往上爬,路的两边是嫩绿的小草、五彩的花儿和翠绿的树林,林中还有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水流时而缓,时而急,平缓之处没有一点水波,仿佛是一条透明的丝带。

走累了,山间有几座小小的亭阁,刚好进去歇歇脚。最有名的是辛峰亭,它是虞山上的标志性建筑,形为重檐六面楼阁式,黄墙黛瓦,耸立在青山碧岭之中。站在辛峰亭上向下眺望,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迎着徐来的山风,看着美丽的景色,听着小鸟的歌声、沙沙作响的树叶,一路的疲劳顿时都消除了。

离开辛峰亭,再去看看石屋涧。涧西是舜过泉,相传舜饮用此水而得名,水质清冽,两边还有巨石嶙峋。溪水静静流淌,滑过岩石,岩石上的青草,青草边的绿树……孩子们在这里嬉水玩耍,大人们在这里拍照留影。

欣赏了石屋涧的优美景色,就一定要去爬一爬虞山的城墙。站在城墙上,一阵阵凉爽的风扑面而来,舒服极了。城墙上还有几台“大炮”,看起来真是历史悠久,饱经风霜。虞山城墙的两旁还有很多槐树,白色的花就像一串串项链。

啊,秀丽的虞山,我爱你!你装点着我的家乡,使我的家乡的景色更加秀美。

虞山景色作文4

香水悠悠,陶醉了多少游子的心。“月是故乡明”,惟有家乡才是最美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常熟,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不管是喧嚣的城区或是僻静的农村乡下,都给人同样的震撼美。它像一个摇篮,呵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我。

春姑娘悄声来到这个小城,唤醒沉睡的万物。水,涨起来了;草,钻出来了;树叶,开始伸懒腰了。试问最美的春光在哪里?

风会轻声告诉你,在湖畔!它叫尚湖,只有走进尚湖,才知道什么叫“阳春三月””春色满园“‘百花争春’。牡丹素有”百花之王“的美称,在园口,芬芳已扑鼻,深吸气,沁人心脾。忍不住加快脚步,进入园中,争奇斗艳的牡丹令人啧啧赞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黑的像夜,蓝的如天……五彩缤纷,色色俱全。牡丹不光颜色艳丽,姿态也别有风韵。有的还是花骨朵,在习习春风下摇曳弄姿,有的刚刚绽放出三两花瓣,就已经招蜂引蝶了,完全盛开的则一丝不余的充分展现。牡丹,以它那淡雅高贵的气质,主宰着春的神韵。

“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的虞山虽不高,但紧挨城区,长年青翠,净化空气不说,还盛产杨梅、茶叶、毛栗、桂花等等……一杯小小虞山绿茶就有很多故事。虞山承载了多少常熟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多少年来都不变的常熟人的乡魂。

一切草木在夏天都将绽放,升华。在农村,树木繁茂,知了的叫声自然不绝于耳。每当这时,总会想起外婆的童谣“钥匙锁,钥匙锁,只有钥匙没有锁”配上乡音,这简短的童谣就别有一番趣味了。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也不例外,三三两两,去树林间捕蝉,虽然大多以满头大汗空手而归告终,但是,这种乐趣在记忆长河中是永不逝去的。

一场雨,带走了炎热的夏天,带来了清凉的秋日。秋雨常常在夜间光临,在深夜,捧一杯香茗,倾听雨的诉说,夜间格外宁静,雨“珠落玉盘”之声就显得十分渺远。雨是小精灵,调皮又不关优雅,瞧,它落在雨棚上,似雄壮的打鼓声。落在树叶丛中,“沙沙”声穿梭,似大提琴的婉转。落在池塘了,如清脆悦耳的口琴跳跃……秋夜闻雨,洗一份凉爽;秋夜闻雨,得一份淡泊;秋夜闻雨,感一份惬意。

漫天飞舞的雪精灵带来冬的消息。热闹了三季的小城进入休眠。但也不失乐趣。冬日,河面结了一层薄冰,每每这时,总有孩童如我,拾几颗路边石子,朝河中扔去,虽不能溅起尺高的浪,但冰面多了几个窟窿,水冒泡了。足以让顽皮的小屁孩拍手叫好了。有的捞几块碎冰块上来,用吸管吹个小洞,用绳子将几块冰连串,类似风铃了,呵呵。或者静静在阳光下看它慢慢消失化水,也是充满趣味啊。

故乡的故事很长很长,它编织着每个人的梦,永远温柔而温暖地抚平一颗颗思乡的游子心。

虞山景色作文5

下雪哉!家乡常熟的这场雪,柔弱地很,等不到落到人身上就化了。雪花儿飘进水里,落到地上,悄无声息,只有撑了伞的,才能听见淅沥簌落的下雪声音。讲好的大雪没有出现,让期待已久的我们多少有点失望。

早上推开窗户,寒风刺骨,只见白色的屋顶,白色的雨篷,白色的树木,白色的汽车,唯独地上几乎看不到积雪。想象着雪花儿一定是趁我们熟睡的时候顽强地飘着,才会有此番景象。如果说家乡哪个地方可以满足大家对雪的所有幻想,那便是虞山了。

我恳求妈妈带我和弟弟去虞山看雪,与其说看雪倒不如说玩雪。出乎我的预料,妈妈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戴好了帽子、手套,围好了围巾,全副武装出发了。寒风吹来,感到冷嗖嗖,室外就像一个巨大的冷库,太阳就像冷库里的电灯,我们就像南极来的企鹅,但就爱这下雪天。

走在去乘公交车的路上,马路中间居然一点积雪也没有,而路两旁的绿化带里却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是雪花儿会选飘落的地方?不是的。这不由使我想起那件可笑的事。我5岁那年,家乡下了一场暴雪,早上妈妈带我出去,踩在厚厚的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看着雪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我竟然不想走了,更可笑的是我看到很多环卫工人用铲子在铲雪,我生气极了,不许他们把雪铲掉,看着他们继续铲雪,我索性躺在了雪地上。后来妈妈告诉我,落雪后,道路湿滑,温度下降再结冰,行人车辆就不安全了,环卫工人是在做好事。

不知不觉已到车站,乘上汽车,车窗外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迫不及待想融入这个白色世界。“到了! 到了!”弟弟兴奋地说。我和弟弟不放过每一处雪,边走还不忘伸手去向老天讨要几片雪花儿,不一会儿,几个调皮的雪花儿就悄悄地落在我们的手心里,又化成小水滴,晶莹如钻石。

我们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山顶,虞山由于气温较低,山顶部分给大家呈现了一幅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那珊瑚般的大树,那棉花般的松枝,那童话般的木屋……我们打算和雪来个亲密接触。

我和弟弟往雪地上一躺,不知哪儿飞来了一个雪球,正好砸中了我,弟弟一个滚儿来了个“小狗吃雪”。妈妈在一旁偷笑,不时拿手机给我们拍照。这时打雪仗的人多了起来,雪球在我们周围穿梭,我们来回躲闪,嬉笑声回荡在虞山上空。

谁说我们南方人不会玩雪,我们玩得不要太痛快!我爱家乡的雪。

虞山景色作文6

今天,我和妈妈去虞山玩。到了虞山,我们先在山脚下玩了一会,那里有小湖、池塘。

池塘里小鱼欢乐地玩耍着,不时吐点小泡泡;水底,水草舞动着;池塘边的石头上,几只螺蛳吸附在上面;还有小虾藏在石头缝里。

湖边,杨柳挺立着,在风中,柳树的枝条飞舞着,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用风做梳子,梳理着自己的长头发。湖上,有一座复古的小桥。湖里有音乐喷泉,喷出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犹如点点碎银。如果站的角度巧,你还能看到喷泉上会出现彩虹呢!

接着,妈妈提议要不要也上山走走。想着我的小伙伴总向我吹嘘他登上过“N”次虞山,我同意了。

我们沿着石块砌成的石阶慢慢往上攀,路旁有高大粗壮的松树,像一位位战士在保家卫国。缺乏运动细胞的我,没一会就气喘吁吁了。妈妈说走完这些石阶就会是人们修好的山间公路,相对平坦点,我顿时多了一些力气。我们走到城楼那就休息会。就这样,我和妈妈走走停停,一路上我们观察了养蜂人的蜂箱,还进维摩山庄转了一圈。爬累了,我们就在路边的大石头上坐下喝点水,吃点零食。我有过几次想放弃的念头,都在妈妈的打气鼓励下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路过几片茶园,几个桂花林后,我们登上了山顶,站在剑门一线天的大石头上往下看,远处的湖成了小眼睛,河流成了一条条丝绸。高楼大厦就像我小时候玩的积木堆砌而成的。

在山顶,吹着山风,呼吸着格外清新的空气,远眺着虞城美景,不由让我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想着自己第一次登上了虞山,真有些豪情万丈的感觉。我和妈妈约定,以后我们拖着爸爸要常来。

虞山景色作文7

说实话,我很不理解我那个叫爸爸的亲人从事的那项叫做马拉松的运动;就像他很不理解我这个做女儿的因为考试没得第一而苦闷无奈的心情一样。

十一小长假,我终于被他拖着去徒步虞山之旅。背起装备,感觉到了驴友的沉甸甸。而当驴途结束时,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和心情,更多的是感悟。

我们从念亩山出发,一路向上。但这路可真不好走,这里凹进一块石头,那里突出一根树根,坑坑洼洼,树叶落在地上,厚厚地铺着,若是下面有个小坑或者小石子,很容易摔倒。

路也是时大时小,所谓大,只是宽一点而已;所谓小,那就真小了,小到你无处下脚。还有些杂草“野蛮生长”,好几次都看了地上,顾不了头上。被树枝刮到,甚至还撞上树林精灵——各种飞虫。亏得有帽子相助,才幸免于肌肤相亲。一路跌跌撞撞,气喘吁吁,但最终还是到了山顶。

再看我家那个徒步健将,面不改色谈笑风生。想想也是,人家前几天还去重庆参加山地越野马拉松。这个虞山对他来说就是小土堆。

在山顶,我们吃着东西补充能量。往下看看,真是这边风景独好!

专业户外运动员对我向来“疏于管教”,很少在学习上给我压力,从这点上我既是幸福的又有些酸酸的。

“这里还有公交车可以下山呢!”我看到一辆大巴车上来停在了剑门景区门口的公交车站。

“当然是走下去啰,不然怎么叫徒步呢?”对于我专注的公交车,他连瞄都没瞄一眼,“你看,你上山时不是也觉得那路不好走么?现在不也上来了么?探索面前当然有困难,但对于勇者,困难得靠边站!”他义正辞严的说着,根本没管我的情绪。

好吧!反正下山是很容易的,况且汽车上来的路,宽敞而干净,我只能自我安慰。

可是,可是……他决定在181号路灯处下去,又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天呢!这是亲爹么?

没走多远就是一条铁丝网,我是欲哭无泪啊!运动员却没死心,继续走近了看,又沿着铁丝网走了一段,果然前面就可以绕过包围圈了。唉!姜到底是老的辣!

“你看,只要坚持并且动动脑子想一想,困难和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听他这么一说,我倒疑惑起来了,“你看,如果这铁丝网是死的,全封闭的,那小动物怎么走呢?山林防护队员怎么巡山呢?”

再往下走,净是陡峭,走这样的下山路是要技巧的,运动员指导我,重心后压,脚要稳,同时利用好装备。果然,没走多少距离就到了一处佳境,叫作“忘湖亭”。这里看尚湖,一览无余,心中压抑,荡然无存。

“心要宽,脚要稳,注意走好脚下每一步。”运动员拍我的肩说。

我怎么总觉得他今天说的话,好有道理的样子。似乎都跟我现在的心态有关系,可是真要往明了想又不是很明显。

唉,王氏马拉松思维,不是我一下子可以领悟的。

再走又是上山,又是下山,我除了跟随,别无选择。一路上有小云栖寺,大石洞,小石洞,都是山水结合的好去处。据说这里离柳如是墓不远,我很想看个真切,果然又去造访一番。运动员却很感慨起来,说:“女子还是要有点才气的!”

既然他满足了我的探幽之心,我就只能陪他去找三圣像了。这里的故事自然是很多的,我才晓得运动员除了马拉松天赋外文史知识也绝对不逊色呢!

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起伏不定的人生,那些埋藏在心里的永不变更的追求,成就了圣人与凡人的差别,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追求。这就是运动员今天要跟我说的,我终于在终点明白了他的苦心。可是我还是没能说出谢谢二字,虽然心里无数次重复着谢谢你教给我的“驴途反思”,可是我相信我没说的你也能懂!因为我们父女同心。

我想起那句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尔!

虞山景色作文8

“霜叶红于二月花”,知道为什么我要以这个为题吗?因为这跟我去的地方有关。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家里的两只小狗去了常熟虞山公园玩。

我们开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车就到了虞山的山脚下,由于是个假日而且又是少见的好天气,到外都是出门游玩的人和车,结果我们发现我们找不到停车位。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看见了一台车在一个收费亭处付了钱,然后开车离开。我马上叫妈妈去那里停,里面的车很少,若不是刚好有车走了,我们还真不知要绕到什么时候才能停好车呢!

我们进入了虞山大门,只见四周群山环绕,遍布密林,好漂亮。我们发现了一条小小的健身步道。看着我那肥胖的身躯,我觉得我要健身,要减肥了,所以就走了上去,随后爸爸妈妈也跟了上来。其实,我发现,这健身步道的风景也挺漂亮的嘛!沿着山路一路向前,右边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左边是满山的枫树、梧桐树,一棵棵,一簇簇……看,这些叶子,有的鲜红色,代表吉祥如意;有的金黄色,表示财源滚滚;有的灰色,代表青春已逝;有的嫩绿色,表示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啊!

继续往下走,我们就来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圣地。我们顺路往下走,看到了无数叶子铺成的五颜六色的路,就像铺着一条长长的地毯,脚踩上去发出了“咔嚓”声,连狗也在玩耍着树叶呢!踩的人多了,“咔嚓”声仿佛成了山间的一首好听的乐曲了。

沿路再走进里面一点,就会发现一片美丽的虞山风景湖。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有的人在吹萨克斯风,有的人在拉二胡,还有的人在弹奏琵琶,旁边的人都沉醉了,躺在木椅子上,静静地听着他们的演奏。此时一阵微风吹过,五彩的树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湖面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划着五颜六色的船,就像是进入了童话世界。我捡起一片枫叶,它的外面有一层薄薄的霜,因为那天比较冷,叶子就显得更红了。原来冬天的霜也有增添鲜艳颜色的效果呀!古人说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打上了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原来就是这个意思呀!

“霜叶红于二月花”用来形容虞山的叶子最合适了,如果大家想抓住初冬的尾巴的话,就去那里看看吧!

虞山景色作文9

快乐,不是人人都可以占为已有的,它需要你去寻找,去追求,当你享受它时,便会不知不觉地喜欢它。

——题记

前两天,妈妈帮我报了个活动——常熟虞山尚湖一日游。那天,有22个素不相识的小朋友和8位年轻的老师同行。

坐上车后,很多同学都拆开花花绿绿的包装,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零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虞山。

爬山可是个很耗体力的运动呀,我心里直叫惨,刚刚在车上只是拼命嚼口香糖,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待会爬山至少也要二、三个小时,怎么办?我狠了狠心,算了,反正回来的时候就能吃烧烤了。

因为虞山附近不准烧烤,所以要去尚湖边烧烤。我们到达尚湖时,那里已有许多人在烧烤了,我们选了一块空矿的草坪,草坪两边是一望无垠的尚湖,尚湖湖边一棵棵青翠的柳树迎风摇摆。等待烧烤的间隙,有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要玩丢手绢,我也只好“奉陪”了。我们围了个圈坐下,看小朋友们追逐嬉戏。不久,烧烤好了,香味四溢。大家欢快地吃着,有个别的小朋友恨不得把烧烤棒也吃进去。

吃完烧烤,我们再次出发,去尚湖风景区欣赏牡丹花,进入花展。红的、白的、紫的,各种颜色的花映入眼帘。其中最养眼的还是牡丹,她们一棵棵挺立在泥土中,如一位位亭亭玉的少女,美丽而典雅。我似乎走进了花的海洋,仿佛天地之间所有的邪恶丑陋瞬间都消失了,只有美丽和洁净。相机里还剩一格电了,我还在不亦乐乎地拍着,欣赏着……

在常熟,我留下了一个永远的纪念,它就是我们的欢声笑语!

虞山景色作文10

曾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幽,也向往池莉“白天喝茶,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的雅趣。不知何时,虞山脚下的一座兴福寺成了我心中诗意的代名词。盼了许久,如今终于成行。

从夏的盛情迈入秋的含蓄,空气中消散了溽热的暑气,多的是秋日青空的高爽;减退了如火骄阳的曝晒,添的是清风徐来的舒心;隐去了聒噪恼人的蝉鸣,余的是细雨打桂花的娴静。走在砖石铺就的小径上,脚底微微打着滑的,是刚浸润过雨露的青苔。苍翠古木的掩映下,清一色的蓝色棚顶,清一色的方桌藤椅,喝茶的人坐得满满当当。人们随意闲谈着,四下却仍然显得静。一撮茶叶,一壶热水,一把瓜子或是剥好的板栗和柑橘,不慌不忙地在兴福寺旁坐上一个清早,这一天才算开了一个好头。

从夏的浮躁迈入秋的沉静,生活的步调仿佛也缓了下来。张抗抗形容杭州人喝茶喝得慷慨奢侈,决不吝啬。我倒从常熟人喝茶上看出一种精打细算,不紧不慢。不如杭州的茶文化那般久负盛名,反倒添了几分从容淡定,自由自在地来,优哉游哉地去。常熟人爱茶,便把茶文化中心建到离茶叶产地最近的虞山下。清清净净的兴福寺旁,茶肆遍地而起。曾闻一说“半山腰里的一座茶馆,离庙很近,离红尘也很近”,觉得妙极,如今算是亲眼得见,更是恍然有所思。抿一口茶,清新与醇厚缠绵交织。望一眼兴福寺,明黄的高墙内,从苍松翠柏间腾起朦朦胧胧的白烟,佛家的不可测,仿佛隐约沾染了几分人情的冷暖。茶香和禅意萦绕这方有灵气的姑苏小城,无怪乎令人神往。

大概是因为从夏到秋,热汤面的温度入口合适,虞山的草木浓淡相宜,僧人的长袍也显得平和熨帖。

大概是因为从夏到秋,茶汤饮尽便见了茶叶,风声止息便余了寂静,木叶落去便归于平淡。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归去的时候开始淅淅沥沥地落几点雨,浓密的枝叶织就天然的屏障,潭水中静静地晕开几处涟漪。回首望去,烟雨迷蒙中,寺庙和茶肆各自安好。我不懂禅,亦不甚懂茶,只觉得一颗心像被涤尘、浸润,沉静如秋日长空。

凉意渐浓,诗韵不减。江南的茶客将一盏茶从夏喝到秋,从苦喝到甜。

推荐阅读:

我对父母的关爱作文(热门49篇)

写一篇记事文四百字作文(优选7篇)

去医院看病人作文200字(优选27篇)

网课对我的影响350字作文(汇总21篇)

哪吒来到我们学校作文350字(汇总30篇)

远方的声音作文550字(合集6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