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做手术(通用6篇)

500字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04 17:56: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文我做手术1

我得了一种病,父母安排我在10月1日做手术。

10月1日很快就到了,我们一家乘着出租车到了医院。坐在出租车上,母亲好像一点都不紧张,在车上说说笑笑,爸爸却不停地看着窗外。到了医院,妈妈安慰我,这只是一次小手术,一下就过去了。

手术前,医生带我去检查,我看见一个架子上有一瓶从未见过的液体,不禁心生好奇。我正要细细观察,医生已经做好了检查准备,我只好极不情愿地离开。

检查完,就要做手术了,爸爸好像要对我说什么,但被妈妈拉住了。

我自己走入手术室,并不是被护士推进去,只让我更加相信,这只是一次小手术而已。

我蹦上手术台,医生将手术器材搬了过来,我看着那大大小小的剪刀,漂亮极了,我好想买下一把,给妈妈看看,只可惜,医生不卖给我。我躺了下来,医生开始打麻醉针,打麻醉针有点疼,不过这算不了真么。然后医生就开始动手术。麻醉针真神奇,医生做手术时我一点也不感到疼,只是手术做了大概一小时,真让人闷死了。做手术时我想睡觉,但又睡不着,一睁开眼,一根黑蓝的丝线就在我眼前晃啊晃,我实在无聊,就顺手卸下一根柱子上的皮筋,用手把玩了起来。可没过多久,我又躺不住了。后来我想着爸爸做的炸酱面是如何如何香。这一招真灵,我一点也不感到无聊了,可过了几十分钟,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炸酱面了。我正愁苦于无法打发时光,医生突然说:“完了,小伙子。”终于结束了,我如释重负的坐了起来。

走出手术室,爸爸正在在工作室等我。“爸爸,你无聊不?我可闷死了。”我苦着脸向爸爸说。爸爸看着我的调皮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一次小小的手术,可能每个人都要跨过这道坎,但关键是你如何跨过,是苦闷的跨过,是害怕的跨过,还是……

作文我做手术2

1930年的农历七月初九,在北京协和医院里,一个小男孩诞生了,因为出生在北平,便取名叫“隆平”。袁隆平是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他是不开豪车但科研经费一投就是几千万的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他是名字品牌价值千亿但舍不得买贵的衣服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就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心中不折不扣的男神。

致敬坚定理想、永葆信念的“90后男神”。袁隆平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朴实的话语彰显出他深厚的爱国情怀、造福于民的崇高品德,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学习。理想信念就是^v^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v^人的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理想信念是方向、是灯塔、是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动力,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奋力开启实现宏伟蓝图新征程。

致敬不畏艰辛、责任至上的“90后男神”。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子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袁隆平老人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解决吃饭的问题,数十年来,袁老用自己的坚持和心血,为做好这件事竭尽全力、付出所有。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学习他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学习他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今日之中国,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中,奋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更加需要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致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90后男神”。自称“90后”的袁隆平,数十年间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暂停,没有休息。鲐背之年,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他依然“管不住”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对杂交水稻事业一以贯之地执着。^v^人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也许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是只要我们拥有担当奉献精神,依旧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敬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90后男神”。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畅谈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袁隆平从未停下逐梦脚步,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把苍生装在心头上!袁隆平老先生教会我们:只有守得住初心,才能看得见未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每一次关于奋斗的话语都饱含激情、富有哲理、催人奋进,不懈奋斗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要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在青春的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这句中国谚语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给予了千顷良田新生命,让亿万人吃得饱一日三餐,他唤醒了万间广厦真用途,这就是“90后男神”袁隆平的故事。袁老,生日快乐!祝福您,健康快乐超百岁!

作文我做手术3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

首先,“请暂时遗忘袁隆平”,这个论题根本立不住脚。凭何让人们忘记袁隆平,又如何可以让人们忘记袁隆平?“吃水不忘打井人”,今天我们吃着袁隆平培育出的大米,你又让我们忘记袁隆平,除了忘恩负义,世上有这样的人吗?

其实,公号文章只是想说明: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真是岂有此理!我们不否认,“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不止是袁隆平一人,但仅仅是因此,我们就该忘记袁隆平吗?再说,现在是创新创造的时代,“舞台”就摆在每个人面前,用一句广告语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舞台”岂是给让出来的?君不见,占着茅坑不拉屎、在学术荣誉上殚心竭虑地造假者比比皆是,却不思如何作为,难道是社会没有给他们“舞台”吗?

再说,袁隆平是谁?相信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他就是闻名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但这个“荣誉”绝不是吹出来、夸出来的,而是他数十年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用勤奋努力的汗水换来的。袁隆平是我国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科学家,他1971年找到雄性不育系,1974年找到三系配套模式,此后成立“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1976年我国就实现了三系配套大规模制种,不到6年时间完成这些工作,速度之惊人,难道这些是能够让出来的吗?袁隆平的敏锐洞察力、超强组织力和坚定执行力,业界无不佩服,这也不是可以让出来的。

我们不妨看看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给袁隆平的一段颁奖词:……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这些事迹都归功于今天的获奖者——袁隆平。

事实胜于雄辩,袁隆平今天依然奋斗不止,显然,公众号文章是罔顾事实,说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成就被“过度放大”了,大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意味。袁隆平,毕生梦想就是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事实上,不论过去、还是今天,像袁隆平,还有屠呦呦一样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很多,他们淡泊名利,默默无闻,致力于科学研究。我们只见有学术造假者,从没见过哪位科学家的成就是被人让出来的。

可以说,袁隆平不可遗忘,也不可能被遗忘,他的科学贡献不但是对中华民族的,也是对世界的。他追求科学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做人当有良心,那些鼓吹遗忘袁隆平者,那些妒忌袁隆平科学成就者,还是好好学习一下袁隆平的创造精神吧,别辜负了这个时代,要用自己的汗水去努力创新创造,机遇历来就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舞台就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作文我做手术4

我公司党委积极响组织开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我认真参加了学习活动,并进行了学习总结。

袁隆平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脱硫环保调试工作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公司、国家环保事业及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事业发展国家富强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不断进取,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脱硫环保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中。

第三: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调试技术人员,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公司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第四: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作文我做手术5

5月22日,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满地金黄。他是最普通的农民,也是国之大者。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三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和亿亩荒滩变良田。从书本到田野,从梦想到现实,杂交水稻产生从量到质的飞越,让高产梦成为现实。饥饿,从来就不是一家故事,它是全人类的斗争。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他再次挺身而出,向全世界宣传杂交水稻种植,至今已在全球40余各国家种植超过90亿亩,被他人称为“东方魔稻”。,“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至此,他的三个梦想均超额实现。但自称“90后”的他仍不停下脚步,继续为水稻事业奔走,他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寄语青少年“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他的梦想不止是梦,更是对祖国最真挚的承诺,而这份“诺言”将永远寄存于金黄的稻田里。

196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3年成功突破制种难关,使全国平均亩产350斤;^v^年提出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低谷;开始了超级杂交稻的研究。一期亩产700公斤到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突破,展示了他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敢于创新的拼劲。月,他提出了“小目标”: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公斤。“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妇孺孩童皆知的道理,他用一粒稻种抒写一生故事,用一捧稻谷填满百姓粮仓,用满仓白米喂养祖国人民。他很普通,每日躬耕田野,育种培优;却不平凡,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有一个人从六十年前就开始跟种子较劲,一辈子都在为丰收努力。他太忙了,忙得忘记了自己早已进入耄耋之年,仍奔走于田野之间;却始终对水稻事业念念不忘,即使身躺病床,那颗心仍时刻扎根在广袤田野里。将近一生的奉献,他将梦的种子播撒至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稻田种上了我的杂交水稻,每年可以增产稻谷1亿6000万吨,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获颁“共和国勋章”时,他激动地说,“我不能躺在功勋簿上睡大觉,只要脑瓜子还没有糊涂,就还可以干!只要没有痴呆,就还可以继续动脑筋、搞研究!”他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会出现“粮荒”,凸显为民情怀,一心为公;展现大国自信,为国为民。

作文我做手术6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与科学成就写满祖国大地。年轻干部要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做新时代拓荒农。

心怀信念,种下梦想的“种子”。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农业报国誓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接下来袁老袁一生践行自己的誓言,用一甲子去寻找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百姓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的“种子”。回望袁老一生,誓言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当前,面对疫情叠加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要胸怀报国热情,种下中国梦的“种子”,坚持红心向党,朝着党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心有希冀,不畏艰辛,不再迷惘。用实际行动传递信心与信仰,凝聚奋进的力量,共做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奔跑者、追梦人。

志存高远,追寻丰盛的“收成”。袁老始终以理想主义的精神努力“向前看”,他放弃了本可安享晚年的岁月静好,一直奋斗在水稻育种一线,一次又一次攀登科技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干了惊天动地的伟业。甚至在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他一心想着奉献,一心扑在事业上,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年轻干部永远学习的时代先锋、时代榜样,年轻干部要有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不躲闪,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进取之心,不存自满之心,勇敢面对自身短板与不足,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提升能力;保持专注与自律,集中精力专注于目标,保持专注、专心与专一,追求卓越,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以实事实绩与老百姓同舟同济,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旗的英勇先锋。

推荐阅读:

生活处处都是爱作文500字(热门35篇)

作文写第一次钓鱼(精选13篇)

凤凰一天游作文(推荐51篇)

勇敢选择作文(实用14篇)

心中好学生作文(优选87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三单元500字(精选29篇)

标签: 手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