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推荐9篇)

600字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07 12:56:4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风俗活动。

2.尝试介绍自己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重点介绍经历和感受。

3.初步知道介绍风俗活动的介绍方式和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3

民风民俗类作文是一种比较好写的话题作文,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延续传承的独特的民俗。但民俗文化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很多人只知其中一二,如窥冰山一角,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知之甚少。因此,家乡的风俗这一习作课题看似好教,实则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我还是紧扣单元课文,总结详略得当的手法。然后,采用与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家乡风俗的魅力,提升习作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在课前就搜集丰富的相关资料,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我们要写有关春节风俗的文章,就要搜集其相关的资料,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守岁、拜年,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风俗,我们才能全面了解春节。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们筛选素材,学生们搜集的相关资料是很多的,但是不可能全部都用到作文里,这就要让学生们写作主题进行取舍。这个环节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还是能够完成的。再就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材料。这里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材料的详略问题。对表现主题有利的素材要详写,和主题关系不大的可略写,没有关系的就不写。只有材料详略得当,才能凸显文章的主旨。第二,材料安排的先后顺序。选择好的材料不可随意堆砌,要有统筹全文的能力,在总体构建好文章后,能够合理安排所用材料的顺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方面的学习并没有细致化,导致有些内容理解不清,之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争取做到理解清晰,便于观察。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文体。一般来说,小学生写记叙文会比较好,也容易写得生动形象。说明文也是比较适用的一种文体,但是要注意详略得当和运用生动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总的来说,在此堂客的教学过程中有“获”也有“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4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5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交流平台和作文教学课相联系,从而将说和写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将事例写具体,在讲评时从选材、内容和语言三方面进行评价欣赏。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一等奖这篇文章共49697字。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一等奖》:1、《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

《小学美术《光的魅力》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美术《光的魅力》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运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能够表现出光的魅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探究等方式,学习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有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6

教学主题:《习作一:家乡的风俗》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一、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依据一:

基于阅读教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习作教学: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留心观察周围,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能把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基于口语交际:

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内容有趣贴近生活。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美好。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家乡风俗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适时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以及合作的愉快,让学生的智慧之光在课堂上闪耀,从而写好习作。

二、学习目标

1. 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 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 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 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三、评价任务

1.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

2.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3.通过交流、分享,能够表达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猜谜导入

(3分钟)

活动一

1.出示含有民风民俗的古诗,如《元日》《九九歌》,分组竞猜。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明确本次习作的两个内容。环节二

新课教学

介绍一种风俗

(20分钟)活动一(8分钟)

1.出示几个传统节日:元旦、中秋、元宵、除夕,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你了解吗?

2.补充节日习俗的资料。

3.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你参与过哪些风俗活动?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先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分享。

初步梳理家乡的风俗,能够对家乡的风俗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评价目标三)活动二(12分钟)

1.回顾课文,总结写法。《**的春节》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通过有详有略的写法,再现了老**热闹的春节景象(板书:有详有略重点突出)(5分钟)

2.组内成员分享自己选择的风俗中哪些内容可以作为重点来写,进行片段仿写,组内交流。(7分钟)

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新课课文

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10分钟)

活动一

1.说一说自己参加风俗习惯的亲身经历,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说具体。

2.回顾课文《藏戏》如何把故事穿**文中。

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四总结(7分钟)

活动一

1.选择主题,精心构思,编写提纲。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提纲指导(10分钟)活动一(10分钟)

1.明确提纲要求

2.对编写提纲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环节二

完成习作

(25分钟)活动一(20分钟)

1.根据写作提纲,完成作文2.明确习作评价指标

3.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互评、互改

4.学生的习作片段品评

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

(5分钟)

活动一(5分钟)

鼓励学生将习作集中在一起,编写一本民俗作品集

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评价目标四)

板书内容

家乡的风俗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编写提纲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7

民风民俗类作文是一种比较好些的话题作文。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延续传承的独特的民俗。但民俗文化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很多人只知其中之一,如窥冰山一角。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知之甚少。因此家乡的风俗这一习作课题看似好教,实则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还是紧扣单元课文,总结详略得当的手法,然后采用与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家乡风俗的魅力,提升习作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在课前就搜集丰富的相关资料,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我们要写有关春节风俗的文章,就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守岁,拜年,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风俗,我们才能全面了解春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们筛选素材,学生们收集的相关资料是很多的,但是不可能全部都用到作文里,这就要让学生们写作主题进行取舍。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还是能够完成的。再就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材料。这里我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材料的详略问题。对表现主题有利的素材要详写,和主题关系不大的可略写,没有关系的就不写。只有素材详略得当,才能凸显文章的主旨。

第二材料安排的先后顺序,选择好的材料不可随意堆砌,要有统筹全文的能力。

第三,把搜集到的关于这个风俗的美丽传说也可以写进去,这样的文章会更生动。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方面的学习并没有细致化,导致有些内容理解不清。之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争取做到理解清晰,便于观察。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文题,一般说小学生写记叙文比较好,也容易写得生动形象,说明文也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文体。但是要注意详略得当和运用生动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总的来说,在此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也有感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

教学准备

1.多**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9654;课时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9654;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习惯,对本次习作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板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教师归纳总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发言。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家乡的风俗作文教案9

教学主题:《习作一:家乡的风俗》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一、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依据一:

基于阅读教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习作教学: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留心观察周围,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能把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基于口语交际:

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内容有趣贴近生活。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美好。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家乡风俗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适时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以及合作的愉快,让学生的智慧之光在课堂上闪耀,从而写好习作。

二、学习目标

1. 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 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 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 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三、评价任务

1.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

2.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3.通过交流、分享,能够表达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猜谜导入

(3分钟)

活动一

1.出示含有民风民俗的古诗,如《元日》《九九歌》,分组竞猜。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明确本次习作的两个内容。环节二

新课教学

介绍一种风俗

(20分钟)活动一(8分钟)

1.出示几个传统节日:元旦、中秋、元宵、除夕,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你了解吗?

2.补充节日习俗的资料。

3.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你参与过哪些风俗活动?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先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分享。

初步梳理家乡的风俗,能够对家乡的风俗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评价目标三)活动二(12分钟)

1.回顾课文,总结写法。《**的春节》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通过有详有略的写法,再现了老**热闹的春节景象(板书:有详有略重点突出)(5分钟)

2.组内成员分享自己选择的风俗中哪些内容可以作为重点来写,进行片段仿写,组内交流。(7分钟)

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新课课文

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10分钟)

活动一

1.说一说自己参加风俗习惯的亲身经历,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说具体。

2.回顾课文《藏戏》如何把故事穿**文中。

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四总结(7分钟)

活动一

1.选择主题,精心构思,编写提纲。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提纲指导(10分钟)活动一(10分钟)

1.明确提纲要求

2.对编写提纲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环节二

完成习作

(25分钟)活动一(20分钟)

1.根据写作提纲,完成作文2.明确习作评价指标

3.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互评、互改

4.学生的习作片段品评

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

(5分钟)

活动一(5分钟)

鼓励学生将习作集中在一起,编写一本民俗作品集

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评价目标四)

板书内容

家乡的风俗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编写提纲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0篇

推荐阅读:

写校园的景物作文200字(必备22篇)

我喜欢春雨作文600字(优选22篇)

作文250字五十篇(优选3篇)

什么是青春作文600字(共25篇)

记住自己开心的时候作文600字(56篇)

哪一种温暖关于母亲作文(热门13篇)

标签: 教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