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3首考日语作文(通用6篇)

600字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09 13:42: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浙江20_首考日语作文1

22年首考和本次23年首考的写作要点相近,命题老师还是温柔地让同学们做到有话可写,语言表达的要求也不高。22年很多首考没有抓住机会好好练作文的同学大多抱着6月再战的心理,没想到被打了个措不及防。好悲伤,我在雨里弹肖邦。有一样想法的同学请把悲伤留在评论区。

浙江20_首考日语作文2

图表文是继20_年的图表作文《 仕事を選ぶ時の基準について》相隔12年再次出现的作文形式。图表作文对于学生来说较难,主要是因为:

第一,首先需要对图表信息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和归纳能力。其次,找到图表信息和作文要点的通道,有逻辑性的进行选择和表达,而不是把所有数据面俱到地罗列。第三,图表文的表达相对于话题类作文的表达要多一些,除了观点、举例、原因的表达方式,必须要有数据表达的部分,如“”~から~ことが分かりました”、”~%を占めています”等。如果这一部分平时掌握不好的话,就容易从表达上丢分。综上来说图表作文相对于非图表的话题类作文要相对难一些。

另外,从今年的作文内容上来说,考察的是亲子交流(亲子关系)的话题,这对于忙于学习,且处于叛逆期疏于和父母沟通的高中孩子来说,可能存在一些抗拒感。因为缺少生活体验,如果再没有灵活变通能力,不知道可以用回忆的、懊悔的、道歉的心情和文字来进行内容表达的话,也会比较手足无措,达不到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最后,今年的题目既围绕学生生活,也非常契合今年政策热点,比如双减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学生的课余生活,走进自然和增加亲子活动等。

总之,今年的作文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比往年稍难,也与新课标的指向性非常一致。未来的教学也将围绕“信息检索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带领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浙江20_首考日语作文3

21年的作文考查了电子邮件的写法,比较新颖。

回顾过去,只有在07年考过通讯稿和12年考过留言条。其他基本上都是议论文和记叙文。

在形式上,电子邮件正文部分一般包括:

1.邮件收件人;2.开头问候语;3.正文;4.结束礼貌语;5.署名。

邮件正文格式每段开头顶格写,署名也要顶格写,一般不写日期。

在主题上来看,很符合新时代的精神——

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这一点在历年的英语作文中也有体现,

部分英语卷也考察了“电子邮件”,也有用外语介绍中国的主题。

这也说明,日语和英语虽然是不同语种,但都同在一个高考体系中。

他们的命题也有着某种共同联系。

浙江20_首考日语作文4

不同于假想类的记叙文写作,图表作文其实对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罢了,好歹再学半年语言水平也应该有点进步,但是,这可是时隔13年再次出现的图表作文,能扎实地练过,到考场能顺利达成写作要点1的同学恐怕不多。再来看主题:亲子交流。高中生因备考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正如题目表格呈现的那样,交流不多,要达成写作要点3的同学可能也就38%寥寥。

经过上述分析,大家对于开头提的“得分相对稳定”,其原因也不言自明了吧。所以说,作文得分要看题目本身,说到底写作也占了30分,提分空间还是可观的,当然前提是两次命题难度相近。在诸多不确定中我们有一点可以明确,也是命题老师想要传达给我们所有日语高考生,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投机取巧,写作练习一定趁早为好。

本期撰稿教师

陈老师

日语能力考最高等级(N1),听力满分,参与各类中等日语培训,熟悉最新考情与有效备考方案,对中日的语言表达差异有着深刻认知,研究过市面上绝大多数日语教材书籍。教学经验丰富,辅导过留学生,日语高考生,兴趣学生,考研日语生,成人,少儿日语生等各类学生,教授课程类型广泛,带出了一批通过N1、N2的赴日优秀留学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浙江20_首考日语作文5

我们押中原题啦!

有图有真相,老师之前5月15日直播和推文,曾经特别提醒过同学们注意图表类作文,有乖乖听老师的话了吗?给到的押题范文,也有同学运用上了哦!

同时我们有押中本次高考的文化常识题哦!【上周热报课程】高考日语考前押题150题(限时免费)拿到我们押题资料的同学,在做题的时候是不是很开心:这题我会!

以上就是20_年高考日语的试题!

你答得怎么样?

浙江20_首考日语作文6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这次的优秀作文,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又有什么是警醒我们需要注意的呢?

推荐阅读:

高淳作文中秋节(热门14篇)

遵守诚信作文600字(实用43篇)

推荐一本书四百字日语作文(共35篇)

我真幸福作文750左右(优选86篇)

小动物送伞作文600字(共48篇)

德语作文描述朋友的外貌(精选12篇)

标签: 日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