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热门12篇)

满分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13 13:15:2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1

我漫无边际的走在大街上,一个诗人也没有碰到,手中的采访本一片空白,半个大字也没有。

前几天我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唐朝,唐朝可是我国诗歌创造的黄金时代,何不趁着这个老天爷送给我的好机会采访采访一些古代的名人呢?

正想着,突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定睛一看,原来我来到了江南最豪华的酒楼——黄鹤楼。

忽然我的耳边传来了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咦?这不是李白的《宋孟浩然之广陵》吗?我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跑了上去。

来到楼上,果然看见了李白和孟浩然在哪里吟诗作对。

只见李白一手拿着酒杯,口中还念念有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好。”只见孟浩然大声的称赞起来。没过多久,孟浩然起身告辞,我趁着这个空当跑到李白的身边,恭恭敬敬地说道:“小生素闻李白诗仙的盛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白看了看我说道:“我今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定然和少时的努力分不开。”说着想回忆起了往事:“小时候我虽然聪慧,但难免调皮,一日上课我出神发呆被老师责难,心里难受,回家的时候路过河边看见一位老人在河边手中拿着一把铁杵在河边打磨,我一好奇便走过去询问:“老大娘你在干什么啊?”老大娘抬起了头,摸了摸头上豆粒大的汗珠微笑的说道:“我在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呢。”我立即瞪大了双眼说道:“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啊?“老人慈祥的笑了笑说道:“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说完便继续埋头工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李白笑了笑,便拂袖而去。

我坐在那里反思了良久,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是啊,只要肯努力,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奋斗吧!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2

夜凉如水,我静静地躺在床上,眼睛一闭,我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他身材高挑,面部清秀,和文艺人没什么两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他站在窗前,面对着明月,吟出这句诗时,我立刻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我做梦都想见一面的大诗人李白。当我吱吱呀呀地从床上坐起身子来时,听见响声的李白立刻转过头来看着我,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随之变成了“O”形:“你……你是谁?我……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来……来人呐,快……快给我拿下!”“你……你当然不认识我啦!因为我可是比你高一个等级的现代人!”说着,我就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手机,并把里面我的相片拿出来给李白瞅。李白一见,两眼一闭说:“拿走,拿走,这……这是什么东西?怎……怎么能把人给吸进去呢?真……真是不可思议呀!”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李白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匆匆而来的信使。李白还没伸手,我就一把抢了过去,并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开信封,抽出信件,展开信纸,大声读了起来。没想到,这竟然是汪伦写给李白的信,汪伦是要邀请李白去他的家乡看一看十里桃林和万家酒店。“李白,你去汪伦那里,能带上我吗?我可以帮你写写诗哦!”“就你?”李白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迟疑了一会,“好吧,如果你能帮上我的忙,那就太好了!”

第二天一早,我便和李白乘着船出发了。三天后,我们来到了天门山,望着那雄伟壮丽的天门山和波涛汹涌的长江,我不禁脱口而出:“天门中断楚江开!”话音未落,李白就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你……你怎么知道我的心思?你……你真是我的知音呐!”说完,李白转过身,吟出了下一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好,我们还要当永生永世也不分开的好朋友!”

半个月之后,我和李白终于来到了汪伦的家乡。虽然没有看到真正的十里桃林和万家酒店,但是我们依然很开心,那几天,每天都快乐地喝酒,快乐地吟诗,好不逍遥自在。不知不觉,十天过去了,我们又要踏上新的征程。告别的时候,汪伦就在岸上打着拍子唱起了我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李白乘舟将欲行!”看着李白热泪盈眶的样子,我连忙吟出了这句李白想说却一直没能说出口的诗。李白看了看我,点了点头说道:“还是你懂我!”说完,他大声地吟出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在我们噙着眼泪,放声大笑的时候,突然,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我没来得及扶住船舷,“噗通”一声,掉进了深深的桃花潭里。我拼命地挣扎,可是身子就像被包裹住一样,怎么也不能动弹;我拼命地呼救,可是潭水猛灌进我的喉咙,让我根本无法发出声音……“快醒醒,起床了!”突然,一个河东狮吼般的巨大声音响了起来,我立刻被惊醒,也立刻从那深不见底,冷若冰霜的潭水中被拎了出来……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每周都会给父亲背诗词,恰恰这一首,是本周背的最后一首。虽然背完了,但思绪还停留在这悲怆的诗中,咀嚼着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

如果我是南村群童的一员,我就一定会对他说:“您放心,我不会和他们一起抢茅草,我来帮您把茅草追回来。”紧接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叹了一口气,无奈又悲凉地对我说“谢谢”。当然,这一直是我想象中的情景,别人也许认为我很荒谬,但我还是努力地完善着这幅思想中的画面。

如果我是当时的富家学子,就一定会谦虚的向“诗圣”求教。我还会向他学习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胸抱负。我们一起吃饭,当我向他请教时,他一定会认真地充满愁绪地回答我的问题。“这里生活安定,不愁吃穿,您还在担心什么?还有什么烦恼?”我猜他一定会站在窗前,双眉紧皱,深邃地眼光已飞过千山万水。“当前皇帝贪恋女色,已多日不上朝,我有好的治国方法却无奈不得志,我倒没关系,恐怕整个国家、人民会遭殃啊!”面对杜甫深刻的一番话,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他的背影,那件随风摇曳的长衫,让我动容,心中一缕怜惜,但的是敬重。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可以穿越到他的身边,哪怕只是平静地站着,瞻仰我梦中的伟大……

“又玩穿越了?”听到父亲的声音,我猛然回过神来,他手里拿着语文书,静静地看着我。我冲父亲做了个鬼脸,拿出作文本,写下了梦中的思绪《我与杜甫对话》。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4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历史对你的评价。“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这是人们对你的赞扬。

回眸历史你是如此遥远而又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而又如此平凡。悲苦结束了你的一生,文章诗歌却延续着你的生命

回忆儿时,初读罢你的《春夜喜雨》,字里行间浮现出一个阳光的你,我仿佛听见了你对春雨的赞美,也看见了你对自然的热爱。体会出你对生活的愉悦。然而人生是无情的,这黑暗腐朽的大唐王朝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拥有快乐,战乱不同意你似李太白般洒脱。因为历史选择了你,也只有你才能用诗歌记录下这段黑暗的历史。

你也曾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鸿鹄之志,但上苍残酷,你空有满腹才华,却未有一个实现政治抱负的舞台。当一句“忧端齐终难,澒洞不可掇”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底,眼前仿佛出现了身着忧愁编制的衣裳,愁苦覆盖脸颊的你,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每声脚步里都透出沉重。但我明白明白你不是因为自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不顺,你忧虑的诗天下的苍生。

当国都陷落你被俘虏后,你又开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什么你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你对这大唐王朝爱的深沉。但这表面无尽繁华内里却以千疮百孔的的大唐广厦并没有因为你的爱而逃脱坍塌的命运。你这短暂的一生,却见证了盛唐的繁盛与衰落。

你的一生都在漂泊,被生活放逐,被苦难放逐,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束余光,就被这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潇潇的江畔。这世间也唯有蜀地的草堂才是你在这人间的唯一栖息地,在这你不再是诗人,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妻子无助的眼泪里,默默承受着幼子新亡的哀伤。

一江怅惘的江水,一盏无眠的鱼灯,一个忧郁的诗人。我想起了你,你避开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喧嚣,也避开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

杜甫,你是一颗星,照亮了大唐的夜。你是一幅画,描绘出人间的疾苦。你是一面旗,引领者我前进的方向。

“草堂留后世,诗圣驻千秋。”杜甫,你的路平凡而伟大。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5

我读着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正念至“相与步于中庭”,突然心生渴望,想与东坡先生一叙。正想得入神,刹那间,仿佛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恍惚中,眼前出现了几间草庐和一块荒地,只见一位长者劳作其间。

我不禁一愣:这是穿越了?我上前询问:“先生,打扰了,请问现在是何年月?此处又是何地呀?”那人答道:“如今是元丰六年十月,此地乃是黄州。”这时间,这地点,不正是苏轼的所在?要是能遇见他该多好!于是赶忙打听道:“先生可认识苏轼苏先生?不知哪里能找到他?”闻言,这人哈哈一笑,摸着胡须说:“正是在下,敝人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心中雀跃,太好了,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于是,我提议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可否请您带着我一游黄州?”答曰:“有何不可?”就这样,我与先生边走边聊,相谈甚欢。

不久,我们到了一处水边。先生说道:“此处便是赤壁山下,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于此处大败曹操。”我突然想到了《赤壁怀古》,慨叹道:“是啊,难怪先生会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词句。”不想先生说道:“其为周公瑾,年轻有为,而吾年近半百,仍一事无成。”说这话时,先生的眼中分明流露出些许黯然和沮丧。想及先生坎坷的一生,我不禁有些心酸,于是安慰道:“可先生所到一处,就造福一方百姓,这也是流芳百世的功绩啊!”先生笑了笑:“谬赞,谬赞。走吧,领汝再去一地。”我答应着跟了上去。

没走多久,天便下雨了。我着急地说:“先生快走,找个地方躲雨。”谁知先生却大笑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惊住了,这才是苏东坡,即使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艰辛和磨难,始终从容淡定,豁达乐观,这种豪迈,这种潇洒,这种自信,怎不叫人心生敬佩!

不一会儿,雨就停了,才知我正在沙湖道上,体验了一把《定风波》。抬头望去,已是日暮,夕阳斜挂在前方。我知道该离开了,于是我向先生行礼:“今日与先生的遇见,使我学到了很多,天时已暮,晚生改日再来拜访。”先生点头回礼:“再会。”我眼前的一切蒙眬起来,只剩下了一束白光……

我揉揉眼睛,发现我只是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桌上的台灯还亮着白光,原来这是一场梦啊!但东坡先生的潇洒、乐观仍环绕在我的心头。今夜,我懂了苏先生,更懂了他的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6

从小到大,我读过的古诗文有很多,要说最熟悉的非李白莫属。我自以为把李白给了解透了,但经过这次旅途,我终于知道了李白表面潇洒,实际心里是很苦的!

从天而降的时空机,将我拉入了盛唐时期,瞬间入目的就是高耸的敬亭山,再仔细一听“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李白正在作诗,我不禁赞叹起来:“真是好诗啊!诗句简单内涵深奥,鸟飞尽,云飘散,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李白捋了捋胡子走到我面前,笑着说:“小姑娘,你也懂诗词?”我见了李白,急忙鞠了鞠躬,回答道:“小女只是略懂皮毛。”李白见我这副样子,竟让我与他一起吟诗,悟意,李白随即吟出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我想了想说:“表面写您住的地方桃花流水,清新自然,何其美好!没有人间的烦杂与喧嚣,但是却流露出您的不甘,您想要做能文善武的人,却委屈的窝在这个地方,能甘心吗?” 李白听了,感悟道:“是啊,当代天下大乱,而皇帝却每天与杨贵妃把酒言欢,正是燃眉之急啊!我本应该在皇帝身边扶持,现却在这个地方,哎……”李白拂了拂袖子,大声哀叹道。

我正为李白的遭遇感到惋惜,一位年轻的仆人上来了,对李白说:“先生,今日您还要与李侍御相聚。”李白微微点了头,让我陪同他一起去。到了相聚地点,李华便是那李侍御,李华见了我,疑惑的问:“太白兄,这位小姑娘是?”李白笑了笑说:“这是我路上偶遇的姑娘,她对诗文颇有见解,顺便就带来了。”没过一会儿,两人已喝得大醉,期间两人言语投机,相谈十分愉快,李华也开始斥责当代朝廷:“如今奸臣当道,又无能为力,只可惜了我们这报国的心啦!”我听着听着,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想,忽然,一道金光闪过,我又回来了!

有了这次的旅途感想,我对李白的印象瞬间大反转,对他的怀才不遇感到惋惜,对他的豪情壮志感到敬佩……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7

从古至今,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旷世贤主、文人雅士,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使历史变得星光闪闪。

作为出生在巩义的我,每次回老家时,都要经过巩义汽车站。在那个路口,伫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像,肃穆古朴,他眺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忧郁,仿佛在为国家的前程而万分担忧,他就是“诗圣”杜甫。

在历朝历代中,唐朝的繁华鼎盛让人津津乐道。一提到盛唐的诗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李白。作为“诗仙”,他才华横溢,秀口一出,便是经典绝句,深得皇帝和贵妃的喜爱。他放荡不羁,整日与美酒、诗词作伴,自由自在,活的好似神仙。

相比之下,杜甫的确显得淳朴,他一生经历了少年优游、战乱流离、蜀中漂泊、舟中长逝,命运坎坷,所以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仕进无门,困顿窘迫,一生郁郁不得志。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杜甫颠沛流离,从小家境富裕到如今无处安身,这命运的转变好像一场梦。

但杜甫并没有被命运压垮,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诗风变得庄重,他关心黎民百姓,深入人心。将人民疾苦深深埋在心里,用笔将这种沉重和愤怒通过诗句撒落出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诗句耳熟能详,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杜甫在诗歌、书法和道德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更让我敬佩他的爱国爱民心怀,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读懂杜甫,敬佩他爱国爱民的伟大,杜甫当之无愧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8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

江南。阳光是个早起的农夫,乘着一缕薄薄的雾霭,悄悄敲响了酣睡的柴扉。

风从一片叶子上醒来,和树枝捉起了迷藏。然后,调皮地摇了摇,摇了摇,满树的枣花,如一场金黄的细雨,簌簌而落。从树下路过的诗人,被一些含香的雨点,打断了一首刚刚想吟出的小令。诗人掸了掸衣巾上细碎的花朵,却无法拂去那些沁人的馨香。

村南村北,吱吱呀呀的缫车次第响起。那些灵巧的手指,又把蚕茧的柔丝抽成了长长细细的日子。屋前屋后,有少女的娇声细语,在初夏的天空下四处流转。她们会在今夜的梦里织出爱情吗?

古柳上,一窝羽翼未丰的小鸟,静静地望着树下的老农一声长一声短地吆喝着。青翠的黄瓜上,还缀着一滴透明的露水。他解开了粗布麻衣的领子,拿出一把蒲扇,轻轻地晃了晃。也许,他只是在叫卖一种闲逸的生活罢了。

山路是村庄一束绕来绕去的炊烟,不知被哪一条溪涧收藏。天遥路远,一丝困意纠缠不清地擦过了睫毛。那只随身的酒壶,已倒不出半点寂寞。微醺的诗人,昏昏欲睡。

中午。太阳是一炉越燃越旺的火,毫不留情地当空烤下来,那些翠绿的叶子也如喝醉了酒,软软地垂着头。疲倦的诗人唇干舌噪,口渴难忍,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一只躲在树叶背后的蝉,不禁思绪飘飞:这时候,如果有一杯粗茗,灌入心田,那该是何等美事啊!

拐个弯,一座茅屋静静地摆在眼前。诗人匆匆赶上去,敲响了一扇山野的柴扉。一位执杖的老伯打开门,看到了一身汗渍的诗人。诗人急切地问:老人家,能向您讨碗茶喝吗……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9

跨过历史的长河,穿过茫茫人海,走过朱红的宫墙,寻觅至山水间,与白衣飘飘的你相遇。

你好,苏轼。

自小,我便仰慕你。你是历史长河中少有的才子,是北宋的文学家、书法家。你留下了诸多千古名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我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在同一美景里,多数人只是吟诗观赏,而你却能发掘出它背后蕴含的哲理。读你的诗,便能知道你的聪颖,富有才华,与众不同。

你强调“有为而作”。你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制,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在浊世中,你能不被世俗所迷惑,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所向往的东西,不因作而作,不逼迫自己写没有感觉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你的作品独具一格。反观我自己,写的作文多了几分应付的味道,读起来总感觉少了一丝韵味,像是脱离了本质。如有机会,“你好,苏轼”,我想向你请教一番。

你的善良,也让我敬佩。你居于常州时花光积蓄买了一所房子,后经打听,你得知这是一座百年邸宅,主人是一位老夫人,她的不肖子孙将它卖给了你。你当即烧了房契,归还了房子。我真想与你会面,问你,为何你不在乎钱财?钱财散尽,却也毫无怨言?难道你真的甘愿居无定所?难道你真的甘愿飘荡于四海?或许是吧,你的善良超脱了世俗,你全然不因钱财而困惑。在那个浊世之中,你的善良显得更可贵、更难得。

我敬慕那个志存高远的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是你的意气风发;我动容那个心怀柔情的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此坚定、执着;我惊艳那个乐观豁达的你,“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教我珍惜时间、把握时间。

我敬佩聪颖、富有才华的你;我敬佩善良、独具一格的你。

如果有机会,我定要和你说一句“你好,苏轼。”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10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创下了许多传奇。苏轼一生起起落落,却从未放弃,苏轼是个乐观的人。

从苏轼在被贬黄州时写出的《记承天寺夜游》就能看出他的乐观。当别人被贬时,通常都会意志消沉,难以振作起来。比如柳宗元在被贬时写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就显得冷冰冰的,让人觉得有意志消沉的感觉。而苏轼却依旧能去与好友赏月。无论在什么时候,苏轼总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也是苏轼能成为家中的主心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能看出,哪怕被贬,苏轼的心态也依然乐观。能写出如此心底澄澈空明的诗句,心境往往是与诗文相通的。真不愧是宋朝最大的大文豪!

苏轼一生创下了数不胜数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的词中的代表作。在宋朝,文人称词为“诗余”,要求作词要典雅纯正,读起来令人感到婉转凄美。但在苏轼的词中却让人感到豪放,不拘一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千古吟诵的佳句。读着它,仿佛看到了那战争时的场景:无数飞石穿越天空,在水中激起千万层浪拍在岸边,卷起的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让人热血沸腾。同时,苏轼还有一首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在古今中外也极负盛名,它被现代人重新谱曲,成了许多人都会唱的经典歌曲。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苏轼——豪迈、乐观!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1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样一位充满才情的大词赋家,却因王安石的不喜而壮志难酬,并贬数次,东坡也好,子瞻也罢,它总是反思的人生,经营着人生,终成大器,它具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情,又有《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忧伤。

他就是苏轼,苏轼的一生是一种苦难,也是一种功。

22岁的苏轼进京赶考,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满京城,却因欧阳修的造化弄人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进入仕途又连遇不幸,母亲,父亲,妻子相继死去。可以说苏轼,十分不幸,这10年沉浸在苦难之中。

刚脱离苦海,立志成就一番事业,却又与王安石变法相遇,一封《上神宗皇帝书》述尽了百姓在变法中的不幸,可接二连三的石沉大海,又让苏轼心灰意冷,于是自求外放,来到杭州。

西湖之上,“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衬出苏轼的忧郁,却也使这位诗人更加文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正是这样灼灼其华的文字,又遭到奸人所害,苏轼又外放了。在平原纵横的密州,挥洒豪放,“酒酣胸胆尚开放,鬓微霜,又何妨?”但苏轼豪放中的孤独却又寄托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亡妻之伤,那样的痛,在乙卯正月二十日这一天爆发了,这一《江城子》前后之间震撼古今。可以说,苏轼的文华,已超越了前人,而他的水调歌头,也超越了未来,如一块巨石屹立在河流之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名扬,自此之后,有人评价道“余词尽废”。

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轼又被文字狱陷害,这就是乌台诗案,离开后贬至黄州,在103天的压力之下,又一名篇《赤奴娇。赤壁怀古》在他笔下而出。

英雄自古多磨难,此后又经几折贬。在詹州回汴州的路,不幸逝去。一个苏轼,半个北宋,“水调歌头,余词经废”,正是经历了苦难,才成就了成功。

关于与古代诗人对话的作文12

今天没什么事,就上街走走吧!我思索着。

来到大街上,人来人往,突然,我撞见了一个身穿古装的人。“小孩,你知道这是哪儿吗?”他低下头,询问道。我一一地作了回答,不过我问道:“你是谁?”他答道:“杜甫,字子美。”我差点跳了起来,怎么可能!怎么是大诗人杜甫!见我不说话,他又说:“我见地上有条裂缝,就过去看了看,哪知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就到了这里。有诗为证‘不知地缝何处来,杜甫不慎掉下来。无人知晓通何处,原是天宫让人来。’”

这时传来“咕噜、咕噜”声,“今日还不曾用餐,故肚中饥饿难耐”杜甫摸了摸肚子尴尬的说道。我把他拉进一家饭店,点了几个菜,要了一瓶酒,一边吃一边谈论诗文。杜甫提到,他最崇拜的诗人是他的朋友李白,我点头会意,的确,李白诗文造诣极高,每个文字都出神入化,让人读着读着便身临其境。杜甫又问道:“现今是何朝代?”我便向他讲述现代史,他听着听着,时而情绪低落,为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而哀叹;时而情绪高昂,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骄傲。

我们就这样聊着,突然,一阵头晕目眩,杜甫消失了,我也清醒了,原来这是一场梦!虽然是梦,但杜甫的气度跟才华,让我深深的折服。

推荐阅读:

未来你想看到什么发明作文(共24篇)

神奇的笔作文评语(通用32篇)

对语文看法的作文(合集7篇)

生活给了我力量作文(热门46篇)

谁影响了我四百字作文(实用28篇)

落叶是时间所创造的作文200字(优选16篇)

标签: 诗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