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热门8篇)

800字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21 18:15:4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1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枝最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李开复在《给**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中说:“当我个人碰到人生重要的选择时,我一直信奉以下的做事三原则: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就是要求我们使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并通过这一选择获得成功。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正如盛开的鲜花为了结出自己的'果实,就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容颜;要想拥有星河灿烂的夜空,就得放弃白昼;要想拥有浪漫的雨中漫步,就要放弃温暖可爱的阳光。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2

关键词:哲学;学科性质;功能

一、“哲学”名词解释

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源自希腊语philosophia,意思是对智慧的追求或爱智慧。对智慧的追求对包括哲学自身在内的人类一切智慧的反思追问和审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赫拉克利认为:“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智慧就是在于说出真理,并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在中国古代称这种学问为“玄学”、“道学”、“理学”。虽然没有哲学这一词,但“哲”和“学”字古已有之。汉语中的“哲”字含有多重意义,如智慧,明智,聪明,通晓事理等,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在印度,则称这种学问为“察”、“见”、“探究之学”。哲学是对世界的感性认识自觉的,更多的以认识成果为基础再反复思考。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提出“哲学”两字1896年被康有为、黄遵宪介绍到中国“哲学”之一词渐渐通行。

公元1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后继者安德罗尼科(Andronicus)将其讲述的哲学原理即“第一哲学”的十四卷著作放在《物理学》之后,无以名之,就叫Metaphysics,即“在物理学之后”。西周在翻译“物理学之后”时,借助孔子徒“究天人之际”的著名哲理论文《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一)文学作品中的形而上学

1、鲁迅作品中的形而上学

鲁迅的作品是药,具有强烈的儒家哲学思想,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鲁迅先生现实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劳苦大众生活的窘迫,各个阶级间的不同现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讽刺当时的封建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企图唤醒广大人民群众要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思想。其中研究鲁迅先生为突出代表的钱理群先生《过客》、《秋叶》、《风筝》、《死后》、《死火》这些作品都能体现鲁迅先生的儒家思想。

2、周作人作品中的形而上学

周作人的作品是茶;讲的是道家哲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奈命”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对于一切事物的平衡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否极泰来,安生立命之本。用平和、心静如水、心静止水的心态去接受人世间的起起落落。

(二)哲学是境界之学

所谓“境界”,原指“疆界”,晋唐以后译佛经者赋予了境界一种特定的含义,类似我们说的“思想觉悟”。“境界”表示的是思想觉悟所达到的“层次”、“维度”或“境域”。

冯友兰论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自然人,生物的人;功利境界:功利人,小我的人;道德境界:社会人,大我的人;天地境界:宇宙人,无我的人。

例: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

楚王:一方面,不介意失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儒家: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老子:“去其‘人’而可矣。”道家:人与天地万物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莲池大师:“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佛家:因缘聚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指:‘地’、‘火’、‘水’、‘风’,一切都会变,因缘聚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四大皆空”。佛家境界“空”心态平和,心外无物、心如止水。

哲学是把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自发的世界观,加以提炼和升华,并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哲学的功能之一是培养反思的思维方式,从牛顿的“科学把问题弄简单,哲学把问题搞复杂”。可以看出科学是将物体通过实验室的分析,会将一个复杂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所表现出来,而哲学是将简单的事物通过不断地认识到实践,反复认识,前一个认识总是比后一个认识更近一步,以至于无穷。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就是批判的功能,包括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思想批判就是批评,是对思想的再思考。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思想的批评史。社会批判就是对社会制度、历史发展进行再思考。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就宣称,对现存的一切东西都要进行无情的批判,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_宣言》就是一部典型的社会批判著作。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培养创新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也是康德所赞同的,他写道“哲学家好像在黑暗的海上扬帆远航,向着遥遥无期的彼岸驶去,虽然他们知道不可能达到超验的彼岸。” 哲学的创新本质决定了哲学不仅是“密纳发的猫头鹰”,更是“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是社会革命的先导。

三、哲学的用途

哲学何为?长久以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一直都在追问哲学的用途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的感官欲望不断被时代打开,“哲学无用”更是发出了历史的最强音实际上哲学的产生如同科学一样并非源于使用的目的哲学更大程度上是因人们对世界的“惊奇”以及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能驱使产生的。

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

哲学家与船夫正在船上进行一场对话“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给打翻了,哲学家和渔夫都掉到了水里。

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的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看来哲学真的没有实际的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但是越没有实际的用途的东西,越是有大用正如老子所说:“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爱智的哲学,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使得智慧”所以他是“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和“最高的支撑点”。

参考文献: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3

书院河路小学是个拥有智慧的校园,就是这种智慧,才让整个校园充满活力,就是这种智慧让整个校园充满正能量。

这种智慧主要的来源是:我们同学团结互助、见到老师或长辈主动问好、还有精心教导的老师、心地善良的伙伴们……你听,我们朗朗的读书声,真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你还听,那操场上踢足球的呐喊声……这让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记得有一次,同学们都反应自己的学习工具丢了,看来学校有人喜欢偷东西。他以为每次偷盗都不会被发现,但这次,智慧的校园让一位同学在门后躲着,这次让他终于露出了马脚。同学们的批评,老师的自责,还有智慧校园的原谅,那位偷东西的同学,渐渐地知道自己错了,他对着所有师生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偷东西,我知道错了。”从此以后,智慧的校园恢复了*静,全校师生原谅他了,校园里再也不会在出现这种事件了。

还有一次,校园来了一批还未入学又陌生的新面孔,他们矮矮的个子,好像是要入学的新生。智慧的校园仿佛在迎接他们,鲜花开了、小鸟在枝头欢快的歌唱、树木摇摆着枝头……这让整个校园充满活力!

世界万物都拥有智慧,同样我们的校园也拥有智慧的灵性,大家要一起努力,让这个拥有智慧的校园一直保持下去!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4

“家”是温馨的代名词。有家才有“爱”,有爱才有“家”。当你在失败的时候有家人的陪伴,有家人的安慰,有家人的鼓励,有家人的期待。当你成功的时候有家人的欣慰,有家人的哲学。我的老爸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不信你看!在我失败的时候他总是有他那独有的哲学告诫我,要我认真,要我努力向前,不要害怕失败,要迎难而上奋勇拼搏不屈不挠。有我老爸的话说就是“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自己要更能做的。”“别人能考第一,自己也能考第一。因为自己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所以要拿出一股狠劲来。要去拼,要去搏。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心中有了信念才能成功。”看这就是我老爸对我失败的哲学在成功的时候当然也不例外。看他又唠叨起来了。“不要以为这次考好了就行了,还有下次,还有下下次,还有下下下次。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不能骄傲,不能像美髯公一样大意失荆州,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当然也要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要在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变成更好。要在在更好的基础上在上一层楼,变成最好,但你也要相信一句老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不能骄傲。因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老爸的哲学理论在我的生活中源源不断,他的这些哲学对我一生受用。因为有了老爸的哲学理论我在生活中才能“胜不骄,败不馁。”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5

关键词:教育;教育哲学;功用

教育哲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教育哲学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功能。明确教育哲学的功用不但可以促进教育实践的积极发展,也能使教育哲学理论自身得到繁荣。

一、理性的反省

石中英说过:“教育哲学的研究总是从内在的方面来看待外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向上始终有一种内在的注视,如果说哲学是对事物的寻根究底的反思,那么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问题的寻根究底的反思,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者对教育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 哲学是一种思想活动,它总是带有指向性的,即有着思想的针对性,作为理论思维科学的哲学,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思维,从这可以总结出,教育哲学,本身带有很浓重的哲学味道,但是说到哲学,人们总是敬而远之,认为哲学是很神圣、非常玄虚的东西,因此对它产生敬畏感。教育哲学是哲学意味很重的一门学科,但是我们没必要对它敬而远之,因为哲学是人之学,只要每个人都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哲学观念,在当下,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中,我们都缺少苏格拉底精神,缺乏真正的理性反省,在教育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对教育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试想想看,在教育生活中,我们无意识的思索的一些问题,已经不经意间的在与哲学相亲相近了,而且进入了哲学思考的境界了,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总免不了提一些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只要我们懂得了教育哲学就能顺利的使我们解决这些难题,时常的进行理性的反省,在我们欣赏感性魅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理性的丰满,教育哲学就在于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真正能使自己头脑清醒的方法,顿悟和反思应然而生。

二、探求教育本真

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多数人所公认,但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价值等重大理论问题,都需要教育哲学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批判、反思。在古希腊,哲学是一门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社会学等就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这样使哲学成了一门纯粹的智慧之学,教育也是沿着这一轨迹前进的,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当今社会中纷繁复杂的教育体系时,会发现他们正在为各种不同的“分支学科”的旗帜下奋斗着。因此,教育哲必须从根本上理解教育,寻求教育的本真,必须跟那些把教育理解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具体的研究的观点有所不同,教育哲学必须为教育提供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即从超越的角度来回答“教育是什么”等这样的教育元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哲学必须说明“教育”之何以成为教育而不是其他活动。从根本上说,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独特的哲学思考的产物,这种思考是从独特的视角考察教育问题,并对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陈述提供指导,同时,它又是关于教育的特殊研究对某种哲学思想加以检验,它不仅吸取哲学与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丰富自身,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的研究成果丰富与检验哲学,这才算的上真正的教育哲学研究。

三、端正学习者的态度

这里所指的学习者是一切有学习能力的人,不仅是专门研究教育哲学的研究者,还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领域内关心并且学习教育哲学的人。当下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指责教育的无能为力,又有些指责教育理论没有发挥作用,没有鼎力相助,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理论没有联系实际,指导实际的能力太差。原因是觉着自己没有对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作出的成果也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认倒霉走到这条路上来了。这种想法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自己在从事这项工作或者说这项研究,就应该努力的去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而不是去抱怨自己认错了门,不敢说要出什么成绩来报答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研究的乐趣,取得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就足矣。如果一个教育没有教育哲学,失去反思意识,成为纯粹的教育的工具,成为一个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命令的教育者,而这样的教育者注定是成不了一个好的教育者的。学习教育哲学,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就可以让学习者打消这些想法,在更高一个层面上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正确的来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因为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事件、教育生活、教育问题寻根究底的反思,寻根究底的目的就是增加我们的教育智慧,打破一切的形式主义、打破一切的教条主义、打破一切的习惯、框框。因此,学习教育哲学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但能促进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能改变个人处世态度,更加合理客观的看待万事万物。

四、滋长着教育智慧

“智慧”二字囊括了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最优雅、最从容、最睿智、最有理想的完人。探讨教育哲学的功能不能不谈“智慧”一词,追问教育智慧的问题本然地也是教育哲学的使命,因为哲学向来被命定为爱智慧,而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智慧本真的求索方式。从宏观上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教师和学生教育活动。从微观的层面来看,教育智慧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来体现的,蕴含在教育目的、价值、任务中,但绝对不是知识的传授,但是智慧的获得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

教育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有利的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育智慧要达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如果没有教育智慧,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毫无生机与活力。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教师来说,不但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工作,更应该是一种享受。

在人类认识和发展的实践中,教育哲学的功能也体现在具体的矛盾要求中,然而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的。不管是已经存在的功能也好,还是应然状态的功能也罢,只要这些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各有所用的时候,就是我们教育事业繁花似锦、蒸蒸日上的时候。我不仅相信今天,更相信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_,(3).

[2]刘鹏利.论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J].河南社会科学,20_,11(6).

[3]石中英.20世纪中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6

钟蕾生活,其实本身就是一门最深奥的哲学。它给你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沮丧;团聚的幸福,孤独的哀愁。可是无论它来的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它想要我们明白的只有一个道理:不管是生活中的欢乐或悲伤,都要用心体味,并从中成长。

生活的哲学使我明白了:爱是双向的。 当父母在我生日那天,毫不吝啬地将美好的祝福,一桌子美味的饭菜和那闪耀着幸福火光的生日蛋糕一并摆在我面前时,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和满足,甚至无法说出一字一句,激动的泪水模糊了眼前这一切美好的事物。父母对我的疼爱我一直默默地铭记在心里。为了报答他们无私的爱,我偷偷翻找了妈妈的身份证并记下了他们的生日日期。然后用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攒下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当我把那束大得足以遮住我整张脸的礼物递给妈妈时,她当时惊喜而幸福的笑容,现在还能清晰地出现在我脑海中。然后她一把把我抱在怀里,不住地对我说着谢谢你,我的乖女儿,从她那带着微笑的泪眼中,我尝到了付出爱的快乐。从此我便对“爱是双向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活这门哲学使我明白了:挫折也能催人奋进。我怀着万分忐忑地心情在屏幕上搜寻着我的.成绩。一向被我引以为豪的眼睛这时似乎也不听使唤了。是的,物理一向是我薄弱的科目,尽管无已经最了一定的心里准备,可当视线中出现的我姓名以及后面刚刚擦过及格分数线的分数时,泪水还是止不住地在眼睛里打转。“难道是因为是太苯了吗?”我有点自暴自弃。可是转念一想,我很快打消了消极的情绪。是的,我要搏一搏,我才不相信如果我比别人付出多倍的努力,还不能考出一样的分数。于是,我便在完成其他科作业时,努力挤出时间来专研物理,自己不能弄懂是我便去请教同学或是老师,努力地使自己弥补缺漏。上天果然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当我高兴的看到自己的分数一再提高时。我渐渐明白了:“挫折也能催人奋进。”

生活就是这样五彩斑斓,它总是在平淡和实践中教给我们道理。用心体味生活这门深奥的哲学,一定能使我们不断地提高,成长。

不知道生活这位伟大的哲学大师都教了你什么呢?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7

《群书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著,要对它做出正确评价,首先要对中国文化做出正确评价。这几十年,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存在一些偏颇。我过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其对待中国文化带有偏见,好像中国人什么都不行,就崇洋。崇洋是很严重的问题,对中国的很多事情都以西方的模式作为标准来评价,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国人到国际上参加烹饪比赛,人家问他这道菜多少卡路里?他答不上来就被淘汰,但是如果以我们中国人对菜品形色香味俱全的要求来评价西方的菜品,那他们也未必合格。因此,我们要对中国文化作出正确评价,就要摆脱各种偏见,特别是要纠正西方模式的束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要从中西哲学说起。

一、转变观念,从理论上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

西方讲哲学都是讲两个对立,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于是,他们就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如果有也是唯心主义的。中国主流哲学家如老、庄、孔、孟都被定性为唯心主义,并且唯心主义被认为是错误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如果不转变这种观念,我们没有办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正确评价。

曾有一个人和我说:“《二十四史》都是给帝王将相树碑立传的。”我说:“你看过《二十四史》吗?”他说:“没有。”没看过怎么能妄下定论呢?我认为这是一种无知的偏见。现如今,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不了解的不是少数人。高中文理分科后,理科生就不上历史课了,这很不合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一位学生到德国留学,德国学生说他很喜欢中国的老庄,这个中国学生说不知道老庄是谁?德国学生很惊讶地问中国学生:“你是中国人吗?冒牌的吧?”这都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我们对本国文化的教育不够重视。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智慧之学,应该说在东西方都有。中国历史悠久,难道没有智慧?对于人生切要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这门学问就是哲学。人生切要的问题是追求真善美,因此,可以把哲学分为求真的科学哲学、求善的政治哲学和求美的艺术哲学。西方主流是求真的科学哲学,中国主流是求善的政治哲学,各有所长,各有利弊。_曾说,唯物主义者要与科学家结成联盟,这是因为西方是以求真的科学哲学为主流的;而中国的哲学家要与政治家结成联盟,比如管仲与齐桓公,李斯与秦始皇,魏征与唐太宗,等等。西方科学哲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政治哲学也是西方所不及的。

二、结合世界历史实际,重新考察

中国文化的价值

有人说,中国人口多就是落后的表现。我说,不是这样的。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就会发现,治世社会安定,物产丰富,人口增加;乱世社会失序,生产破坏,人口减少。汉代人口达五千九百多万,唐代达五千六百多万,在从先秦到唐代,其他时期乱世,人口都比较少,有时只有数百万。所以,中国人口多的时候是太平盛世,人口少的时候是乱世。人口多有三个条件:粮食生产多,社会和谐,医疗条件好。人口是古代社会治乱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程度的标志。

中国从秦汉时代两千多年以来,在古代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大国局面,这与中国的政治智慧是有关系的。中国文化也能延续数千年,有《二十四史》为证,这在世界上是罕有的。中国的政治智慧建基于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上,而西方建基于优胜劣汰的文化基因上。中国至今也是世界和平力量的重要代表。我国能够制造_以后,就宣布不首先使用_,现在其他所有藏有_的国家都没有这种承诺。

三、中国有理论深刻、资料丰富的政治智慧

中国哲学的主流是求善的政治哲学,也就是中国的政治智慧。这些智慧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经典,另一部分是史料。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政治哲学。儒家经典包含深刻的治理天下的理论。其他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也提出许多理论补充儒学的不足。

如果说科学在实验室中做实验,那么政治就是在社会上做实验,社会历史就充分反映了政治实验的结果。中国春秋时代有《春秋左传》的详细记录,秦汉以后二千多年的历史保存在《二十四史》中。历代当政者都很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形成重史的传统。刘邦让陆贾总结兴衰成败的问题,陆贾著《新语》;唐太宗要魏征编《群书治要》,魏征收集儒家经典与诸子百家的治理天下的理论与史书所记录的兴衰成败的事实,作为唐太宗治理天下的借鉴;宋代编的《资治通鉴》,明代编的《太平御览》,都是这一类性质的。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是唐太宗重史的典型语言。在《群书治要》的50卷中,《汉书》占了8卷,《后汉书》与《三国志》各占4卷,加上春秋史事的《左传》3卷、《史记》《晋书》各两卷,史书共占了23卷,将近一半。

四、哲学、政治、历史三家联系成

一体,共同创造政治智慧

哲学家根据历史事实,结合社会现实,关注人心,提出治理天下的方案。政治家参考哲学家的意见,结合实际,进行再思考,在政治实践中试验、总结,再试验,再总结,直到最后。历史学家将他们盛衰兴亡的前因后果记录下来,并做一些分析评论。由于政治家身在其中,对历史的总结难免不够全面,不够客观。而历史学家作为后代学者“旁观者清”,对历史的总结会更好一些。这些由历史学家总结的史料又成为后代哲学家的研究资料。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从无间断,累积数千年的政治智慧弥足珍贵。因此,中国的政治智慧是哲学家、政治家与历史学家合作的结晶。

关于哲学智慧的作文8

这个寒假,爸爸给我借了一本书,书名叫《哲学家的动物园》。

这个“动物园”里有84种动物。有真实存在的动物,比如:蜜蜂、羔羊、鱼、狗;还有一些虚构的动物,比如:利维坦、喀迈拉;甚至人类也算是一种动物,比如:第欧根尼。其中我最喜欢的动物故事是鲤鱼和鹅。鲤鱼:“鲤鱼不出声,智慧也一样,不回答人家向它提的问题。尼采认为,智慧常常只是对生命的一种放弃。因此,尼采嘲讽地自问:智慧美吗?怎样才能知道智慧美不美呢?不过,最老的鲤鱼也还是会上钩的。”爸爸告诉我:再有智慧的人也会犯错误,所以有智慧的人,要保持沉稳的态度,谨慎做事,“谋于心,不外露”。

鹅:“鹅,嘎嘎叫。苏格拉底的妻子多嘴多舌。苏格拉底温和地忍受着他那位脾气暴躁的老婆。他甚至不怎么注意听他的妻子在叫喊什么。有一次,克里托比尔问他:‘你怎么能忍受跟这样的女人一起生活?’苏格拉底答道:‘那你呢?你怎么受得了家里的鹅?’‘鹅有什么要紧?’克里托比尔说。于是苏格拉底答道:‘那我老婆也没什么要紧,我听她嚷嚷就像听鹅叫。’”这个故事的含义是:在生活中,要善于容忍他人的缺点;还要善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本书中的好多词句,我都没有读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定能读懂这本书的。

推荐阅读:

写欣赏花生品质的作文怎么写(优选11篇)

印象最深刻的事关于音乐作文(优选5篇)

写景的摘抄作文10字左右(精选29篇)

关于敬佩的作文结尾清洁工优美(实用4篇)

找钱找多了又还回去的作文800字(热门9篇)

怎么写我的好朋友作文开头和结尾(汇总46篇)

标签: 智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