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书笔记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1
粗略读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全书供给了一个观察公司的独特视角,为什么说是独特视角呢?因为一方面巴菲特把伯克希尔作为一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进行深度解剖,另一方面巴菲特从投资者的角度去说明要寻找什么样的投资标的以及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伯克希尔是以投资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作为伯克希尔的董事长,巴菲特以伯克希尔为例,从公司治理、财务与投资、普通股投资、兼并与收购、估值与会计等等公司运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剖,这种自我解剖的方式比别人的解剖有更深的深度和更强的还原性,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视角。全书为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巴菲特对诚信和道德的追求到达了苛刻的程度,在这样的一个董事长带领下的伯克希尔,成为美国上市公司的典范当之无愧。
股东如食客
一个公司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股东特征,如果公司追求短期的结果或短期的股价表现,那么它所吸引的的股东也同样关注短期的表现,反之如果公司追求长期的结果,那么它所吸引的股东会更关注公司长期的表现,就如餐馆和食客的关系一样,什么样定位的餐馆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客人。巴菲特十分强调伯克希尔是一家关注长期结果的公司,期望那些能理解公司运营、欣赏公司愿景的人成为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从公司的理念宣传到从不拆股构成的昂贵的股价等方面,吸引到志同道合的股东。同时伯克希尔作为投资人,对外投资也是以超长期甚至无限期的时间进行运作,投资的公司从不以卖出为目标,以永远持有为目标。长期投资是巴菲特投资理念中十分重要的基石,值得所有投资人学习。
喜欢低迷的市场
因为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所以巴菲特更喜欢低迷的股票市场,因为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下整个公司,也能够在二级市场上以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一些公司的股票,已经投资的公司能够以很低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来提高老股东的价值。所以一个低迷的市场是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利用无息负债提高投资业绩
伯克希尔采用了两种低成本、无风险的杠杆使得能够安全地获取远超权益资本的总资产:递延纳税和保险浮存金。这两项资金是没有成本的债务,无需支付利息,也没有契约规定到期日,它们带来了债务的好处,却避免了债务的弊端。巴菲特取得举世瞩目的投资业绩,和这两条有必须的关系:经过长期甚至无限期的持有,递延纳税;使用下属保险公司的浮动存金来投资。虽然中美制度不一样,中国还没有开征收资本利得税,机构投资者也无法收购保险公司从而获得保险浮存金,但对分析和理解一些行业和公司依然有启发作用,比如中国平安在国内是最像伯克希尔的一家公司,无利息无固定到期日的保险浮动金为公司的扩张和投资供给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从关掉纺织业务看行业的重要性
关掉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巴菲特用了一个形像的比喻:一个良好的管理记录的产生,更多取决于你上了什么样的船,而不是你划船的效率,如果你发现自我上了一艘长期漏水的船,那么,换一艘船所花费的精力可能比修补漏洞更富成效。纺织业已经是一片生产过剩的红海,有太多国内外竞争对手,扩大投资只会进一步杀低产品价格,回报不会有任何起色,巴菲特认为自我的过错是没有尽早关掉纺织厂。所以做好投资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好行业、好赛道,仅有在一个好行业中才有可能会有超额的投资回报。
投资成功的关键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好公司的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其价值时出手。1973年巴菲特以每股不到企业价值14的价格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取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这个也就是常说的安全边际的概念,当然此刻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好公司,除非发生大的金融危机,所以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可能是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市场先生
巴菲特引用他的导师格雷厄姆对市场波动的描述:市场先生,把市场报价想象为一名市场先生,他每一天给你送来一个报价,但你是否理解他的报价,完全由你决定,他时而平静时而狂躁,你能够利用他有时异常愚蠢的情绪,但不能受到他情绪的影响,否则将会是一场灾难。巴菲特认为一个投资者如果想成功,一是确定优秀企业的本事,一是将自我的思维和行为与市场弥漫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离开来的本事。把市场先生放在心里,更容易做到这种隔离。
不动如山
股市是一向不断重新定位的地方,在那里,钱会从活跃者手中流向耐心者手中,当我们拥有具备杰出管理层的杰出企业的股份时,我们喜欢的持有时间是永远。巴菲特和芒格一向是长期投资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并用实际结果证明了这种投资风格的巨大成功,值得每一个投资人学习。
本事圈
很明显,每个投资者都会犯错,可是,如果将自我限制在一个相对有限且容易明白行业,一个智力正常、见多识广、勤奋努力的人就能够以相当的精确度确定投资风险。巴菲特一生都坚守在那些易于理解的行业,一个视力平平的人,没有必要在草堆里寻找绣花针。
寻找超级明星
我们继续寻找那些业务易懂,可持续经营,具有令人垂涎的经济特征,拥有杰出才能和股东利益导向的管理层的大型公司。寻找超级明星为我们供给了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因为发现伟大的公司和杰出的管理人才都是十分不容易事,所以我们不会抛弃已经被证明的成功。
从寻找便宜货进化到寻找价格合理的杰出公司
早期的巴菲特继承了格雷厄姆捡烟蒂的投资思想,也就是寻找足够便宜、价格折扣足够大的公司,并按此思路做了一些投资,如农具生产厂、三流的百货公司、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厂等,有必须的收获,但更多的是受到惩罚和教训。在芒格的帮忙下,巴菲特经过快速学习,意识到购买好的企业是多么的重要,寻找价格合理的杰出公司成了巴菲特的重要投资思路。
寻找“不变”的行业和公司
我们寻找那些我们相信未来10年、20年几乎能够肯定依然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一个环境迅速变化的行业或许会供给巨大的胜利机会,可是它不具备我们寻找的确定性。巴菲特喜欢像可口可乐这样“不变”特征的公司,而远离新鲜的想法、创新的产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日,巴菲特的这个投资思路我们能够参考,但没有必要僵化照搬,因为此刻科技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能够长期投资的优秀公司。
伟大的投资机会
伟大的投资机会往往发生在一家优秀公司遭遇一次性、可解决的问题时,就像很多年前发生在美国运通和盖可保险公司身上的那样。在A股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20_年三聚氰胺中的伊利股份、20_年塑化剂风波中的贵州茅台、20_年芯片禁运风波中的中兴通迅、20_年董事长风波中的新城控股等等。以后还会持续的出现类似的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慎用财务杠杆
一些人经过使用财务杠杆变的十分富有,然而,这种方法通常会令人穷困潦倒。任何序列的正数,无论多么大的数字,只要乘以零,都会蒸发殆尽、一切归零,历史告诉我们,所有的杠杆通常导致的结果会是零,即使使用它的人十分聪明。巴菲特对财务杠杆的保守运用是成为投资长青树的重要原因,投资比的不是赚的多,而是活的久。
投资美国航空的教训
投资美国航空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不太成功的一个案例,巴菲特自嘲投资美国航空是获得“今日头条错误大奖”的金奖。其原因是巴菲特在投资美国航空时完全没有关注到一家运输公司会面临无可避免的困扰--成本高企,面且极难降低,更重要的原因是早年航空公司受到价格管制而免于竞争,很高的机票价格能够吸收消化高昂的成本,但之后价格管制取消了,随着低成本航空运输公司运力的扩大,美国航空的高成本使运营越来越举步维艰。在一个很难做到差异化且没有价格管制的普通商品型生意中,一家公司必须将成本降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否则就会灭亡。
交易的祸害:交易成本
巴菲特把美国所有的公司归为一个家族作为假设,形象的说明了交易经纪商是如何一步步吞噬家族利润的过程,支付给中间商的各种成本已经到达了所有美国公司盈利总和的20%。巴菲特幽默的为牛顿补充了第四运动定律:投资者的整体回报,随着交易频率的的上升而减少。长期投资能够有效的减少交易成本,如果大家都坚持长期投资,交易经纪商会破产而我们会赚钱。
公司的内在价值
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其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它供给了评估投资和企业相对吸引力的唯一逻辑路径。内在价值的计算并不简单,受到多个对未来预估变量的影响,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都会带来估算结果的巨大差异,所以内存价值是一个估计值,而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甚至能够认为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实际运用中,能够用公司当年的自由现金流为基数,设定一个未来十年的增长率,算出每年的自由现金流,然后依次相加,就能够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值,并且这种算法只适用于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并有长期经营历史的公司,其他类型的公司内在价值的计算可能更为复杂,所以再次强调内在价值的估算只是一个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精确的算法。
经济商誉
我们宁可购买那些根据会计准则,未在帐面体现出来,但实际能够带来2美元盈利的资产,而不愿购买能够在帐面上体现出来,但仅能获得1美元盈利的资产。当企业被预期能够产生远远高于市场回报率时,这样的公司在逻辑上具有远高于其有形资产的价值,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就是经济商誉。消费特许权是经济商誉的主要来源,其他来源包括不受利润管制的政府持许权,例如电视台,以及在一个行业中作为低成本生产商的持久地位。经济商誉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A股一些公司高估值的相对合理性,如贵州茅台、中国国旅等,并能够此思路去挖掘具有经济商誉的潜在投资标的。
以上的摘录和解读只挂一漏万的覆盖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中的部分资料,本书的资料博大精深,覆盖了公司运营和投资的方方面面,更多的资料还需读者亲自阅读才会有更深的理解。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2
看了巴菲特20_年致股东的信,第一个感觉是这个88岁的老爷子真能坚持,54年来年年坚持给股东写一封信。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也会写,多是空话套话官话走过场,巴菲特坚持每年都是自我动笔写,写得十分真诚,说得十分实诚,尽量让普通人简便易懂的话语说,让你明白他是如何管理公司经营和投资的。用巴菲特的话来说,他是换位思考,假设自我是小股东,想听公司最高管理层怎样说,就用同样的态度跟各位股东说。并且巴菲特每年在信中都会用自我的亲身投资经历,分享一大段投资感悟,让你读了之后突然领悟,投资思维更深一层,投资见识更上一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每年有几千家上市公司董事会致股东的信,而仅有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异常受到万众期盼。写得确实好,有过去53年的信为证,确实值得追。
过去53年的信,因为研究巴菲特十多年了,经常写书写文章,也来来回回读过几遍了,已经习惯了巴菲特在重大方面几十年始终坚持不变。所以我一读20_年巴菲特第54封致股东的信,吃惊地发现,有三件巴菲特坚持了十年到五十年的事情,今年有了重大变化:一是坚持用了近30多年的业绩标准算从账面价值换成股票价格;二是原先是一个人50多年身兼三职管理投资、保险、实业三块业务,此刻把提拔更年轻的人分管保险和实业,自我只管投资;三是最近十来年巴菲特投资从以企业并购为主变成以股票投资为主,股神回来了,在股市上多次有上百亿美元的大动作。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出现大变化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是巴菲特这个人不一样,异常能坚持,他坚持了十多年甚至50多年的做法,如今88岁了,却晚年变法,让长期关注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人大吃一惊。
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是坚持,而坚持很多年之后最难做的事是变化。世上伟人,都能长期坚持,而必要之时,又勇于变化,方能成就伟业。
我们今日就简单说说巴菲特今年信中说的这三大变化。
第一个大变化是换指标:改变近三十年业绩衡量标准。
一打开20_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就觉得不对劲,第一段话变了,过去30多年始终开头第一段话是过去一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权益即账面价值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巴菲特认为账面价值严重低估了公司股东的财富,但其增长率大致准确反映了股东财富的增长变化幅度,并且这是能够方便找到的一个相比较较客观的数据。巴菲特研究过,从十年到几十年的长期来说,公司账面价值即股东权益增长多少倍,股价也会增长多少倍,二者经常偏离,但长期会走到一齐。巴菲特认准了,一用三十年。
巴菲特是典型的美国人,直来直去,在商言商,一切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归到一个基本原则:用业绩增长说话。
可是20_年88岁的巴菲特大变化,放弃账面价值,改用股票价格,做为衡量标准。他做股票有70多年了,深知股价变化无常,波动无常,经常偏离内在价值,可是,此刻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必须相应改变业绩衡量标准。以前是以股票投资为主,而股票年底在财务报表是用市值计价,所以整个公司来说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与股票市场价值差别不是很大。可是,巴菲特过去50多年不断收购企业,公司实业经营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从配角成了主角,而做实业的企业资产账面价值都是以历史成本入账,时间一长与其市场价值差别巨大。异常是巴菲特收购的企业,多数并非重资产企业,而是轻资产企业,只需投入少量资产,就能实现很大的盈利,所以按照盈利本事估算出来的内在价值大大超过账面价值。公司业务结构大变化,巴菲特长期思考之后,决定业绩衡量标准也大变化。为什么采用股价?客观。股价短期波动无常,怎样办?看长期股价走势。
第二大变化是换人:改变50多年业务管理人。
巴菲特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完全放权,自主经营。伯克希尔公司其实业务是三大块,一块是保险业务,为公司汇集资金,相对于国家的财政税收体系。第二块是股票投资和收购企业,相对于国家的军队。第三块是实业经营,相对于国家下属各个地方政府。巴菲特此刻的企业是全球第五大市值企业,前四个全是科技股,所以巴菲特是全球传统行业第一大企业,可是他50多年前刚收购伯克希尔时,也是一家不起眼的衰落纺织企业,正是巴菲特收购保险公司后,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进行精明的长期股票投资,等到资金规模大了,又加了一条腿走路,收购企业。巴菲特收购过来的企业,一旦收购,永不卖出,终生持有。巴菲特的管理是完全放权下属企业自主经营,但收购的企业越多,总部的管理协调会加大。原先巴菲特是保险、投资、实业三块业务管理一肩挑,挑了50多年,成为传统企业第一大之后,巴菲特也快90岁了,去年他最终决定,提拔年轻人,把从1985年来一向和他一齐管理保险业务34年的阿吉特-贾因(AjitJain)提拔上位,独挡一面。又把1992年以来主要管理能源业务16年的格雷格-阿贝尔(GregAbel)也提拔上位,掌管保险业务之外的所有实业。巴菲特则继续掌管伯克希尔公司最核心也是最传统的业务:投资。
这说起来容易,但得到权力不容易,主动交出权力更不容易。巴菲特已经当过世界首富很多年了,名声也大得很,二十年前就有人让巴菲特竞选总统,巴菲特说,我热爱管理伯克希尔这份工作,我每一天都像跳着踢踏舞上班,给我个美国总统的工作也不换。
此刻88岁的巴菲特却主动交出保险和实业两块业务,给两个更年轻的人管理,大变化,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找到能干的人,又是值得信任的人,不是一场面试那么简单,这两位都在巴菲特手下干了二三十年,久经考验。就连巴菲特今年也高兴地说,早就该换这两位年轻人管了,一年下来一看,比我管的业绩好多了。这话我只信一半,因为这两个是站在巴菲特这个巨人的肩膀了,是在巴菲特50多年打造的平台基础上。
第三大变化是换投资:从以企业并购为主换成以股票投资为主。
巴菲特在投资管理上的原则是完全集权,他一个人说了算。投资机构一般一条腿走路,多数是专门做股票投资,少数机构和企业主要做企业并购。而过去30多年,巴菲特投资是股票和并购两条腿走路。巴菲特先是以股票投资为主,公司资金规模越做越大,20_年之后逐步以并购为主。20_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巴菲特趁机并购了伯灵顿北方铁路等。可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股市大跌,很多好公司一下子十分便宜,巴菲特开始转换主航道,改成股票投资为主,先是很多买入多家银行股,之后又很多投资买入苹果股票360多亿美元。
我个人认为,巴菲特人在,声誉在,并购还有大机会,可是以后年轻人上来,也无人能够复制巴菲特的并购成功,可是股票投资不一样,市场在变化,公司在变化,年轻人有些地方更有优势。就连巴菲特也承认。巴菲特之后聘用两个投资经理,帮他管理300亿美元,其余1500亿还是他本人管。巴菲特发现两个年轻的投资经理有些股票确实选得比他更好。巴菲特很多买入苹果股票,就是看到其中一个经理人买了十来亿美元苹果股票之后受到启发,深入研究,之后一下子买了两百多亿美元。
近几年巴菲特转成以股票投资为主:一是股票投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二是因为买股票比并购买企业更方便快捷。巴菲特一年左右买入苹果股票两百多亿美元,这要是并购两三百亿美元的企业,需要谈上好几年。巴菲特今年在信中警告,此刻好企业的收购价格高得离谱,看来未来还是要以股票投资为主。可是此刻美股也涨幅相当高了,看来巴菲特能够研究把一部分资金投资海外了。此刻中国股市估值更低,市盈率竟然比美国这个成熟市场还低三成。欢迎巴菲特在投资中石油和比亚迪后,大规模投资中国股市。
20_年88岁的巴菲特主动退出保险和实业两大块业务的管理,巴菲特这个人从来说到做到,说放权是真放权,你会看到,他在信中对这两块业务谈得少了很多,信的篇幅短了很多。
可是巴菲特管理的不是国家,而是他本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我想以巴菲特的身体情景,交出保险和实业两块业务管理大权之后,工作简便多了,加上他长期持有的投资风格体力消耗极小,巴菲特能继续管理投资业务三十年,起码管到120岁。我个人期望巴菲特终身管理投资。
年轻的时候,有人问巴菲特: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巴菲特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之后,又有人问他:你此刻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巴菲特说: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衷心祝愿巴菲特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再管理股票投资77年。
为什么是77年?
你肯定没有好好读今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快去读!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3
临近20_年的最终一周读完了这本书,虽然一向听闻巴菲特的各种话题,自我也参与过各种投资,却从来没有认真读过他老人家的书,没有系统学习投资的理论。回忆过往的稀里糊涂的投资经历,完全是在靠运气,事后回想不免有些感叹自我的愚蠢,也为自我捏把汗。国内的教育一向都是残缺的,每个人大概需要去自学心理、艺术、投资、管理、体育之类的,做一些通识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完善自我,更好的认识社会,所以也推荐大家读读这方面的书。以下是一些相对琐碎的记录。
“良性循环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财务上的良心循环;二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上的良性循环。”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需求,适度的克制会令自我更欢乐也会减少很多“心力”。这也是之前素食多年慢慢得出的结论,感觉很难,可是如果是自内而外地做其实也十分简单。道理真正明白了,就比较容易顺其自然,没有太多阻力,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适度节制或者储蓄应当算是财务良性循环的基础吧。
“所有企业失败基本都是由于财务上无法构成良性循环造成的”。良性循环是复利的基础。
市场先生,安全边际,本事圈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投资思维的三大支柱。这三点其实都十分难做到。
市场先生,就是让我们让自我的情绪不受市场的影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瑜伽里的“自觉”。觉察到自我的短视和冲动,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对于重大的决定如果没有深思熟虑,都是容易反反复复的,减少自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其实是十分难的。而在投资这件事上,多数人也一再犯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的错误,凭借短暂的历史记忆而影响决策。比如08年的金融危机让人过度消极,国内房价的长期疯长也让很多人以为房价会一向涨下去,如果调研历史和国外的情景仔细思考,内心应当会一向有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两者都有十分多的理由,而最终仅有一个胜出。
安全边际就是活的久,懂数学的同学必须明白,控制好风险的重要性。一旦我们获得超额收益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不应当是高兴,应当搞清楚是我们在风险很低的情景下依靠个人本事获得的,还是因为运气的成分而同时我们有很高的冒进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大概率上会所以付出更大的代价。之前我间接的问过很多持有加密货币的朋友,他们参与其中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市场波动比较大,容易翻倍,这正是我之后一向十分谨慎参与的原因,同时我也认为在现阶段国家不支持个人参与是十分明智的。
本事圈,不要做自我不懂的事情。这也是前两天和同事讨论的一个话题,怎样明白自我是否足够了解了呢?经常以为自我对某个股票和行业足够了解了,可是如何确定足够了解了呢?并且对于公开的市场已经有那么多聪明的人,为什么我就能确定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如果已经有足够多的聪明人,那么市场应当能充分定价,我买入肯定已经不是低估了。如果市场不能充分定价,那么凭什么我的确定是合理的,我又凭什么能比那么多聪明人确定正确呢?由此陷入无限的怀疑和否定中。所以我此刻会以指数为主,然后辅助一些自我的选股。在决定之前反复验证,从正面验证,从反面去验证,研究风险。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市场反应,再去验证之前的确定逻辑是否是对的。无论赚钱或者亏钱,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明白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跟随感觉。如果赚钱了,可是只是自我蒙对了,也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应当太着急。
大概是跟很多事情一样,投资能让我们认识自我,也能了解这个世界,并且促使我去思考,并且最终能获得必须收益,这些都是我喜欢做这件事的原因。可是,它的风险在于,控制的不好容易吞噬自我,迷失方向。
最终,今日是20_年的最终一天,祝大家新年欢乐,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4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
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对董事会扮演的主角都有不一样的要求。第一种,有控股股东且控股股东是公司经理。第二种,有控股股东但控股股东不是公司经理。第三种,没有控股股东。
好的投球总能阻止好的击球,反之亦然。
选股和组合管理是投资成功的关键。聚焦投资,投资者把自我的赌注全部押在长期看来最可能跑赢市场的那些股票上。
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并透彻理解,,并且能够将跨多门学科的基本要点融会贯通。
α系数——业绩(EPS)
β系数——相对波动性(PE的变化)
很多荒唐的念头都源自心理现象,手握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就要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思考。
对于图书的库存(商品的库存)使用后进先出估值法,计算当前的成本,不把任何库存的减少计为收入。
为商誉支付的钱,依据的是存货的先进先出价值。
财产,厂房和设备的评估价值,剩余价值,有些甚至用来支付递延所得税负债。(要拆分)
所有溢价都是付给商誉的,只买你认为会升值的东西。
资本市场既有流动性,也带来长期收益。
长期来看,商业价值的增长并不取决于短期的股价,而是取决于长期内在价值的提升。
任何事情都要尽可能将其简化,但又不能过于简化。
留意你的认知缺陷,害怕你自我的愚蠢。
如果只是一味地削减今日的成本,如果只是关注目前收益的最大化,就很可能会牺牲公司未来的经济收益。
如果不想让自我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那就不要带着改变别人的目的去结婚。
宁愿拥有一家非控股的优秀公司相当部分的股权,也不愿100%拥有一家表现平庸的公司。
三大分类: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企业
犯错的情景:对公司及其所属行业的经济态势做了错误的评估,对时任经理人的忠诚度和本事确定错误。
收购一家盈利状况十分出色,支付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的高溢价,是糟糕的投资。
诺亚法则:如果方舟是生存之本,那么不管此刻的天空是多么万里无云,都应当立刻着手建造方舟。《水上映行》《巴菲特基本法则》
你这辈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崇拜谁,你模仿谁。
长期而言,企业的股票价值会接近于内在价值。
金钱永远不会消失,只会从一个口袋转到另一个口袋。
恐慌时期,你必须永远记住两点:
第一,普遍性的恐慌情绪,其实是投资的朋友,因为它给你奉上了廉价买进的机会。第二,个人的恐惧是你的敌人,并且它也是毫无根据的。投资者只要避开过高的,不必要的成本,长期坚持投资一批财务稳健的大型企业,会有不错的收益。
这个社会永远需要巨大的交通和能源投资。
要让顾客开心,最有力的手段就是降低价格。
事实上,公司的业务发展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往往很难到达预期的财务数据。意外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投资管理上,创新者为数甚少,模仿者为数众多,无能者数不胜数。
有钱的人遇到了有经验的人,结果是有经验的人得到了钱,有钱的人得到了经验。
如果谈下比别人更划算的交易?关键并不在于你怎样卖货,而在于你怎样“卖嘴”。
三个彼此关联的投资因素:第一,优秀的业绩表现迅速吸引大批资金涌入。第二,庞大的资金规模肯定拖累投资表现。第三,大多数经理人,仍会寻找新的投资,因为他们有自我的算计,管理的资金越多,落袋的收费越多。
无论投资多寡,投资者都应当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5
1运营利润
巴教师强调了一下运营利润。
警告同学们,不要动不动就像中国的媒体一样写“巴菲特炒股巨亏”。因会计准则的要求,被投资股票的波动被记入当期业绩,导致利润表面上大幅下滑,但运营利润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
2每股账面价值
巴教师将取消在致股东的信中对每股账面价值的披露,因为巴教师的公司已经从投资公司转化成了运营公司,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的背离会越来越明显,在遇到重大回购时更会反向变化。这个指标对投资者的参考意义已经日渐消失。
同时也说明,美国的公司越来越软,受有形资产的束缚越来越少。这种趋势在中国也会有。原则上,中国的好公司作为一个群体,PB会越来越高。
3分红回购
巴老提到从参股公司拿到了可观的分红收益,同时提及这些公司的留存利润与伯克希尔不分红的原因(留存利润创造的价值更高)。
巴老还讨论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回购问题,也提到了美国运通股票回购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中还比较少有分红与股票回购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大部分传统行业都已经到相当规模之后,分红与回购的重要性不亚于我们熟悉的增长了。未来十年,分红与回购必须是中国投资者的重要逻辑。刚好美的宣布了第二次大额回购,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经过回购与分红创造价值。
4投资第一原则
巴老总是用不一样的方式表达投资的首要原则: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良好管理和拥有持久经济特征的公司。还少见的表达了量化的标准:加权净有形资产回报率约20%,还能够在不负担过多债务的情景下赚取利润。
这相当于语录级别的话了,天天读、天天念。
5价值与成长
巴老表示:“在任何情景下,对这类大型、成熟和可理解企业的投资回报都是可观的。”这对于目前的中国投资者异常有指导意义。
我们眼下头临的重大投资问题就是,感觉大部分行业都成熟了,没有成长性了。巴老教导我们,没有成长性不代表不能投,如果拥有心智垄断、网络垄断等护城河,企业还是能够坚持良好的有形资产收益率,还是能够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6现金
伯克希尔拥有1120亿美元的现金及等价物。关于现金,巴老的解释是永远要留200亿美金以上的现金,永远不在现金流上被动。除此之外的资金,期望能转化成权益资产,但此刻太贵了,太贵了就不买,不为购买而购买。
值得学习的有两点:1、永远不要陷入到现金流困境中;2、现金的多少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被投资对象的价格逼出来的,贵了就坚决不买。
7择时
“查理和我不明白下周或明年的走势如何。这种预测从来都不是我们行动的一部分。相反,我们的思维集中在计算一项有吸引力业务的一部分价值是否高于其市场价格。”
——《20_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去年的股神是那些空仓的人,不明白他们有没有在年后的第一天神奇地加满仓。如果没有,则去年择时的战绩消失殆尽。如果加了,这等运气应当去澳门赌博。
9非保险业务
五块果林中最重要的一个。
你想说可口可乐与卡夫么。不是。这个最重要板块中最重要的是铁路公司与能源公司,还有一些制造业。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最重要的板块里有一堆地产相关行业(好像没有开发商)。股神的世界我们还远远不懂,只能用上头所说的语录解释了——管理良好与持久经济特征。
9保险业务
伯克希尔的业务基础。实际上,说伯克希尔是保险公司最准确。
巴老还是在强调已经强调了几十年的事情----承保利润与风控。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好公司,浮存金的成本得做到最低,最好有承保利润。所以,选择哪家保险公司投资不是很清楚吗。
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国逐步放开对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限制,中国保险公司的差距会被拉开,小伙伴们注意观察投资本事。可是斗胆猜测一下,他们大概率沿着巴老的投资逻辑做权益投资:优秀、稳定、高净有形资产收益率。这些标的在中国有多少呢?!
10乐趣与活力
即使在我们分别到达88岁和95岁的时候—我是其中年轻的那位,这种前景(大收购)也会让我和查理的心跳加快。
在过去的54年里,查理与我都热爱我们的工作。每一天我们都在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与我们喜欢和信任的人一齐工作。
——《20_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书笔记600字6
巴菲特觉得企业经常预测未来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书中原文: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避免进行预测,因为这是一种糟糕的管理习惯,经常会导致管理人粉饰报表。
无论投资还是经营企业如果太在意短期的表现就会影响心态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书中原文:伯克希尔旗下的各个公司的CEO们享有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他们应对的要求很简单,1.仅有一个股东;2.仅有一类资产性质;3.他们管理的公司不会被卖出或合并,会坚持目前的状态乃至百年不变。
这样的情景,使得这些公司的CEO们能够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不像上市公司的CEO们那样,必须不停研究下一个季度财务表现的市场短期压力。在伯克希尔的大家庭里,短期的结果当然重要,可是任何短期的眼里都不应以牺牲长期竞争为代价。
巴菲特对股权激励的看法:投资者应当理性对待,如果只是以简单的利润再投取得利润增加而不是提高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对现有股东是不划算的.伯克希尔更愿意根据业绩贡献奖励现金,他们想要公司的股票会自我购买,如果他们主动购买了公司的股票才说明他们站在了股东的立场上。
书中原文:以公司股票期权奖励管理层,以期到达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的做法,不仅仅是言过其实,并且掩盖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由期权带来的利益分歧。很多公司奖励管理层股票期权,仅仅是机遇公司留存利润的简单增加,而不是对公司资本的良好运用。
然而,巴菲特指出,仅仅是使用公司留存利润在投资取得利润增加,简直就是举手之劳,并未提高公司真正的资本回报。
如果公司资本没有被加以优化运用,那么,现有股东的利益会暴露在股票下跌的风险之中,而期权持有者却能够置身其外。
伯克希尔的管理层根据业绩贡献获得现金奖励,如果他们想要公司的股票,直接购买即可。巴菲特说,如果他们能那么做,那么就说明他们是“站在了股东的立场上”
巴菲特认为价值投资这个词是剩余的,真正的投资必然是建立在价格与价值的基础上的,那些不将价格与价值比较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书中原文:尽管现代金融理论的热衷者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以至于价格(你所付出的)与价值(你所得到的)之间没有差距,巴菲特和格雷厄姆认为这种差距仍然普遍存在。
这种差距也证明“价值投资”这个术语是剩余的。所有真正的投资必须建立在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估的基础上。那些不将价格与价值进行比较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投机仅仅是期望股价上升,而不是基于“所支付价格低于所得到价值”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