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冰花观后感一
首先,我看到一位名叫古阿明的小男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采茶叶,之后才明白:原先他们家很穷,所以要他们打工去挣钱。阿明和茶妹采完茶叶,去老板那里领过钱,便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位叔叔正在河边写生。阿明天生就喜欢画画,所以就停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那位叔叔见阿明看得那么入神,便把那张画送给了他。阿明还要他在上头签个名。叔叔跟他开了个玩笑:在上头签了“傻瓜”两个字。看到那里,我情不自经地笑了起来。
之后,那位叔叔去了阿明的学校当了美术教师。阿明明白他姓“郭”,便叫他“郭教师”。郭教师觉得阿明很有画画的天赋,并且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让他参加了绘画兴趣班。阿明可高兴啦!
可是,过不多久,阿明生病了,但他家里很穷,没有钱付医疗费。并且他的梦想——参加绘画比赛也落空了。阿明又悲痛又气愤,一气之下把自我以前的所有作品撕碎了。
最终,阿明还是死了。他死后,郭教师把他画的作品《茶虫》
寄到美国参加了国际儿童绘画比赛,结果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一个天才儿童,但每一个人都十分悲痛。
我看到那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我真期望阿明和茶妹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那样我们必须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忙他们的!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要太死板,要充分发挥自我的想向力。
关于鲁冰花观后感二
看过电影鲁冰花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是古阿明和郭云天,其中郭云天无疑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作为一个美术教师,郭云天是一个追求完美的梦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热爱艺术并懂得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作为教师,他仍然带有这种艺术家的气质,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这样的追求完美不与世俗妥协的教师永远只能是少数,这样的教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电影开头,郭云天从大城市台北调任到这样一个落后的乡村担任美术教师,至于从大城市调任到这样一个偏僻乡村的原因,这应当和电影之后郭云天离开水城小学是一样的——无法容忍世俗对于艺术的曲解,对于古阿明的作品得不到大多人认同的无奈之举。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一生,尤其是小时候,能够遇到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孩子、理解艺术,并懂得尊重孩子天分和艺术创作规律的教师实在是一件幸事。
古阿明是幸运的,又是悲惨的。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最终遇到了一位理解孩子、理解艺术的教师,他最终能够不用重复去年的杯具,在郭云天的支持下,他最终能够进入美术班。在美术班里,他就像一条鱼重新游回水里一样自在,在那里,古阿明充分发挥了自我的天赋和属于孩子的想象力,在那里,古阿明得到了认同和鼓励,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有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艺术的教师在那里。
如果,郭云天不来水城小学,那么古阿明是不是依然会被人忽视?从那里看,古阿明是悲惨的,一旦郭云天不在或者不能给他应有的庇护,那么还会有谁去关注他呢?
郭云天是一位好教师,这在于他能够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并挖掘属于他们身上的天性和想象力,而不像其他教师那样只重视教学和灌输,而不懂开发孩子们的天性和创造力。所以,在美术班里,古阿明和林志鸿构成了鲜明的比较,当古阿明很快完成一副天狗吐月亮的绘画时,林志鸿却趴在桌子上发呆,不明白如何开始绘画,而这仅仅是因为郭云天没有提出题目,林志鸿就不明白如何绘画,由此可见,电影在此是想借此比较,鞭打传统灌输教育对孩子们天性和想象力的扼杀,而幸运的是此时还有郭云天这样一位理解孩子的教师,不幸的是郭云天这样的教师在那里仅有一位,并且还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为了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必然要与学生的`家长交流沟通。而在这一方面,郭云天无疑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郭云天去古阿明家家访的时候,古阿明正和姐姐、爸爸给茶树捉虫,当古阿明父亲拿起一个碗给郭云天倒了一碗茶时,郭云天接过这碗茶,没有犹豫,端起就大喝起来,没有一丝嫌弃这茶这碗会不会脏的问题,作为一个从台北来的年轻人,郭云天身上这种对人尊重的品质无疑会拉近自我和家长的距离,当他明白古阿明有一个梦想,要画出自我家乡的美景让全世界都明白,却没钱买八色画笔和足够大的纸张时,郭云天就自我为他购买了八色画笔和纸张,可见,郭云天作为一个教师是多么尊重、理解和爱护自我的学生。
作为一个优秀的却得不到大环境认同的教师,郭云天时时都在和那些扼杀孩子天性的所谓“教育”作斗争,他为古阿明不能代表四年级去参加比赛而和学校教师们争吵甚至打起架,当他看到学生演讲时那做作的手势和假大空的腔调时,他愤然离场,他反对教育里对于孩子天性的束缚的东西,不能容忍教育里那些扼杀孩子天性和想象力的成分,作为这样一个充满梦想主义的艺术家教师,郭云天注定是要孤独的,是得不到大多人理解的,这也正是他最终出走水城小学的一个原因。
古阿明是悲惨的,没钱治病,少年夭折,他都还来不及再看一眼自我获得世界大奖的作品,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郭云天也是杯具的,作为一个充满梦想主义的教师,却处处得不到周围的认同,一如既往的孤独不得志。
在此,我不想谈那些势力者在古阿明获奖后是如何地赞扬古阿明,我只想说:如果我们周围有一位郭云天,请我们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不要再让他感到孤独!如果我们周围有一个古阿明,请我们多给他一些帮忙和鼓励,不要再让他这么年少就夭折!
总之,我们不想再看到郭云天和古阿明这样的杯具发生。
关于鲁冰花观后感三
想了许久,不知如何下笔,亦不知如何定题,心中反复揣摩,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使用歌曲里的一句词作为题目,但仍然对不起泪水沾湿的那几张纸巾。
说是写篇观后感,但我想问,何为观后感?从定义上讲,它只是写作的一种类型,即在看过一部影片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但我认为,观后感的“感”,就应是我们的感情。因为感想有很多,不可能都写出来,那样会使文章毫无主题可言。所以,我只写感情,不写感想。
打小我就在听《鲁冰花》这首歌,虽然当时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还是会落泪,因为其中提到了妈妈。我是一个很爱妈妈的人,但是我并不懂得如何去爱。从小到大妈妈吵过我,骂过我,也打过我,但是我怎样都找不出个恨她的理由,只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她生气,生气,再生气。从小妈妈对我管教就很严,当时觉得很厌恶,因为我渴望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能够拥有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拥有更多玩的时间,但是此刻回想起来,我真的要感谢妈妈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是小时候我对没有妈妈后果唯一的理解。长大之后发现,这个理解没有一点错,因为只有在妈妈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回顾自己的成长史,妈妈总是在我最关键的时刻陪在我的身边,她总是愿意为了我而放下一切,说的没错,甚至是尊严!以前我总想着,长大必须要报答自己的母亲,但是,如何才能报答呢?母亲们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劳苦一辈子,这期间受过的一切,或许我们连万分之一也忍受不了!我们还如何报答她们啊?!白痴,傻瓜!母亲们何时要求我们的回报了?难道你能报答得了她的生育之恩?你能报答得了她这辈子为你付出的一切?只有我们过得好,才是报答她们唯一的途径啊!
骨肉相连,骨肉相连,我们和母亲是骨肉相连!你的苦就是她的苦,你的痛就是她的痛,要想母亲过得好,首先你要过得好!但是,有些时候,你的快乐,并不必须是母亲的快乐,反而,会是她们的愁苦。看看你此刻的所作所为,有多少是瞒着她做的?又有多少事情,是你不敢告诉她的?如果她明白了这一切,后果如何?想过吗?思考过吗?扪心自问过吗?无论你此刻有多高的学历,多高的薪水,多大的成就,多大的官职,你为得到这些而做过的一切,你敢一件一件详细的告诉你的母亲吗?
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母亲们抱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看啊看啊,她们多想一辈子都陪在我们的身边。她们甚至为我们规划好了完美的将来。但是,看看我们此刻,还是当初她们眼中,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儿了吗?
也许还是,但更多的,已经不再是了……
鲁冰花,鲁冰花,化作春泥更护花。
妈妈,永远都是那个爱我们的妈妈,而我们,只能努力着去爱我们的妈妈……
关于鲁冰花观后感四
多漂亮啊!公园里的鲁冰花一片一片地开着。放眼望去,蓝色的花田与天镶嵌,显得那样浩荡。蓝色的花瓣围在半米来高的茎上,从上到下满满的一柱。微风拂过,它们在风中微轻的摇曳,多乖巧啊。看一眼,令人震撼又舒畅。
她开心地走在这花海中,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每种花都拍了,红的、白的、紫的、蓝的……
天色渐暗,她目送了最后一抹夕阳。灯亮了,星星点点的,很是好看。
不知何时,穿流的人群中闪出了一个娇小的身影,大概四五岁的样子,低声呻吟着,还不住地擦着眼泪。她被吸引过去了,静静地盯着她从自己身边走过。女孩那稚嫩的背影触动了她的心。
“叮叮!”她的儿子骑着自行车,载着她丈夫过来了,丈夫正准备笑着夸奖儿子,却被她打住了:“唉,那个小孩是不是走丢了,怎么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似乎有些着急地问道。“怎么可能。”丈夫不怎么在意。“她还在哭呢……”在她们的争吵下,儿子没有说话,也静静地盯着她。
她不想与她丈夫争辩了,直接向那个女孩跑去,儿子把车推到路边,一直望着她们,一句话也没说。
她跑到小女孩身边,蹲下来笑着问她:“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呢?”她睁开了半眯着的眼睛,有些惊讶,望望穿流的人群,又望望她。她又问:“你妈妈的电话是多少?”她想了想,慢慢带着啜泣告诉了她。电话通了,接的人很着急,她告诉了那人事情的经过,和她们的位置,然后把电话给了小女孩,女孩终于激动的叫:“妈妈!”
不久,小女孩的妈妈来了。见到她,眼睛湿润了,脸上写满欣喜和感激“谢谢!”她笑着说:“不谢,不谢,平安就好。”随后,母亲牵着女孩的手走了,边走还边嗔怪着女孩,她望着母女俩走到滑滑梯边,女孩朝妈妈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美丽。妈妈也笑了,示意她去和孩子们玩耍了。
月光下的花像熟睡的孩子,娇小玲珑,如果它孤独地开在路边,没人会在意它,可是它们聚焦起来,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那群打闹的孩子,和“她们”崇高的善良的心灵。
关于鲁冰花观后感五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病房里,祺祺的歌声一直在回荡……
祺祺才8岁,本是该在妈妈怀抱里撒娇的年级,他却早早地懂事。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但在每天放学,他心中总是难免有一点小失落。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飞奔出校园,就像一只只小鸟,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然后有说有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却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着,即使是狂风暴雨的天气,他只能自己加快脚步,进入那一片惨白的世界——白的墙、白的地、白的床、床单、被子、枕头。整个房间都是白的,就连那栋楼,也是无生机的白,那里就是——医院。
祺祺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是个夏天,时间在他的脑海里就定格在那一刻。一家人开开心心准备下乡去玩,路上他和妈妈坐在后排,一只小麻雀般叽叽喳喳地和妈妈聊着窗外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矢车菊,妈妈说,那是她最喜欢的花,优雅,纤弱但又坚强。祺祺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爸爸也笑着听着他们的对话。但不久,飞来横祸,一辆大货车像是失灵了一样直冲他们,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一个急转弯,避开一点,妈妈急忙就将祺祺抱在怀里,护在身下,大货车倒下了,小小的轿车怎能挡得住?被狠狠压在底下。祺祺急得大哭,终于在不久后,救援队来了,是被妈妈的电话唤来的,妈妈用意志坚持到了祺祺被救走后的最后一刻,然后沉沉的昏去。祺祺在一位叔叔的怀里很懂事地没有闹,乖乖地待着,却看着死去的爸爸,昏去的妈妈,一直在小声哭泣,双手一直在擦眼泪。妈妈被送去医院,在急诊室,祺祺一直在等着妈妈的出现,在门口像个小大人般来回走着,心中满是不安,妈妈被送出去了,带来的却是噩梦——妈妈成了植物人!于是,在祺祺心里,那一年,花开半夏。
祺祺不相信,妈妈就会这样离开他?不!绝对不行!他哭着跑去主治医生那儿,拉着他的衣角,说:“医生,怎样可以救我妈妈?只要你说,我都愿意去做!”医生心头为之一震,随后将他带到了一个小房间,认真地对他说:“亲情疗法也许有用,拟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尝试吗?”“我愿意!”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认为哪首歌可以打动她呢?”“鲁冰花……”“那么请你每天放弃放学的后面那段时间,来这儿,为你妈妈演唱。”
于是,他每天来这儿,为妈妈一遍一遍地唱着鲁冰花,却从没厌烦过,他饱含心中的情感,就趴在床头,唱着,就像妈妈在这儿一样,唱着歌,聊着天,还为妈妈梳妆打扮,就像以前那样美丽。后来,他摆了一瓶还未开放的矢车菊在床头。
不久后,中秋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团聚了,他也未回,在这儿陪着妈妈,他心中不觉得凄凉,因为他还有妈妈,还有许多孩子连妈妈都没有了!护士姐姐们很喜欢他,他收到了许多他们的月饼,他也求她们将病房换到“520”,护士姐姐们一笑,同意了——她们当然知道“520”是什么意思。在“520”病房里与妈妈一起“看”着美丽的烟火,他还在矢车菊前许愿:希望在矢车菊绽开的时候,就是妈妈复苏的时候。
每一天,祺祺的歌声都在病房中荡漾,直到现在,又在某一天,他发现妈妈流泪了,他又惊又喜,找来了主治医生与护士姐姐们,医生说:“祺祺,你妈妈就要醒了,继续吧。”说完,离开了,并轻轻带上门,祺祺哭着一遍一遍地仍唱着鲁冰花,并一遍一遍对妈妈说,妈妈你睁眼看看我吧,我是祺祺啊!妈妈的睫毛不停抖动,祺祺停下呼吸,看着妈妈,妈妈终于睁眼了!她满脸慈爱地看着祺祺,又流泪了,祺祺捧起绽开的矢车菊,与妈妈相拥。
妈妈就是这严冬中一朵绽开的矢车菊,一个奇迹。鲁冰花成为了祺祺心中一段不可磨灭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