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600字5篇范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04 17:19: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农学的一个分支。以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有关的调节控制技术及其原理为主要任务,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600字一

一、目的意义

首先,教学实习是《作物栽培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既能验证课堂理论,又能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知识,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培养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其次,掌握玉米栽培和生产的实践基本技能,了解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基本关系以及玉米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掌握判断长相长势、生育时期的基本方法,练习农艺措施的实施。

最后,通过观察和了解玉米栽培情况,了解当地玉米制种和栽培生产规律,掌握正确识别高产、低产地的方法,了解玉米生理障碍及其判别,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习时间

20__年6月29日

三、实习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仁寿试验基地

四、实习内容

6月29日当天,农学20_级全体同学在作物栽培与耕作系王小春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作物栽培学实习。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要,玉米由过去的单纯做食用、饲料品种,发展成为食品加工,医药、制糖、酿造与榨油等工业的原料以及畜牧业的饲料,因此,应根据不同目的来选用玉米品种及杂交种。

在仁寿基地试验地里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育品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其中玉米的施肥技术和田间管理尤为重要。玉米对氮吸收是比较平稳的,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灌浆成熟阶段吸收速度减慢,整个生育期都吸收氮肥。玉米全生育期都在吸收磷肥,也是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后期吸收磷下降,但仍占1/3左右。 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多,开花期达到最高,以后停止吸收钾,反而由于钾素外渗植株体外,钾素有减少趋势。王老师强调,掌握好施肥的时间、方法、数量以及根据缺素情况追施不同种类肥料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对于提高玉米单位产量,实现高产的目的,掌握最佳追肥时间及肥料数量、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玉米常常需要间苗和补苗。玉米一般在幼苗长到3-4叶期时进行间苗。间苗过早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产生缺苗。间苗过晚易伤根产生弱苗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玉米地如有缺苗应在幼苗长到3-4叶期时进行补苗。补苗不能太晚,并且要求补预先准备的同样大小的幼苗,否则补上的苗易形成弱苗,永远也赶不上来。一般应坐水移栽补苗,移栽的苗必须带土团,不伤根或少伤根。

此外,合理密植也是保证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米是喜肥水的作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需要一定的土壤和肥水条件。因此,土壤和肥水条件与玉米的种植密度间关系的一般规律为土壤和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密一些,反之,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应种得稀一些。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种密一些,以密增产。

玉米品种的株型大致可分为紧凑型、中间型和平展型三种。紧凑型品种的叶片直立上冲,相互间遮阴少,密植时中下部叶片仍可得到足够的光照,通过光合作用为植株和果穗的生长提供养分。平展型品种恰好相反,叶片平展下垂相互遮阴,如果密植中下部叶片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容易枯黄早衰影响产量,因此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利于密植,株型平展的品种利于稀植。此外。种植密度还和品种的需肥、水特性有关,喜肥水的玉米品种需要较大的单株营养面积,一般利于稀植。耐贫瘠的品种对肥水条件和单株营养面积的需要低,利于密植。

随后,我们返回四川粮食生产仁寿基地专家大院,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适合丘陵地形地貌的动力农机具,让我们感受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的重要性。以杨文钰教授为带头人的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专家服务团主要进行适合丘陵地形地貌的动力机具研制,耕、种、管(病虫害防治和浇水)、收、干燥机具的研制,研发主体种植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配套机具。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小四轮的改进完善;小麦、大豆、玉米播种机的改进完善;玉米、大豆收获机械研制与小麦收获机的熟化;玉米播种、施肥、覆膜机的改进完善;适于丘陵地区的水稻育秧播种机和插秧机的引进和改进。主要展示小麦机播机收,玉米机播、覆膜、施肥,大豆机播,水稻机械育插秧、机收水稻机具以及土地耕整、灌水、喷药等机械,可以基本实现丘陵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最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初步了解了玉米地的高科技监测仪器,在室内便可随时掌握玉米的生长状况,还可以进行远程操控,控制玉米地的水肥,获得玉米病虫害的最新信息。

五、实习成果

经过一天的实习,我们重温了课本知识,初步了解了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实习目标。

六、心得体会

通过王小春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让我们在实践中领略到了选育优良品种、合理密植、优良的田间管理措施、防治病虫害方能实现高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实习掌握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此外,也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是教学环节重要内容之一,加深了我们对玉米栽培等知识的了解,同时我们了解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对于树立“学农爱农、服务三农”信念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实践中领略到了科技育种与科技种植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这次短暂的从课堂走向田间的课程实习,使同学们切实领悟到农业生产实践的魅力,体验到一个真实的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环境,实现了课堂学习的理性认识与现场学习的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坚定了学农、识农、务农、强农的专业思想。

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600字二

一、目的意义

通过实习能够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其次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了解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玉米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掌握玉米生产上的基本技能。最后是了解基地的玉米种植制度及机械化的应用现状,引发我们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20___年6月19日,四川农业大学仁寿试验基地

三、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过程中王小春老师为我们主要讲解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现代丘陵地区的种植制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互联网管理技术和农业机械化。

四川多数的丘陵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的原因,在作物生产上是“三熟不足,两熟有余”。“麦-玉-豆”三熟套作的种植模式是杨文钰等教授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做出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种模式下复种指数能够达到250-280,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去探索研究的地方,例如这种种植模式下三种作物为什么不能均达到高产,三种作物种间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实现最优化种植等等问题。王老师提的一些未来研究方向,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发散开来,非常的有趣,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啊。相信通过川农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有所收获。

四川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这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在已达到2100万亩左右,所以搞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将对提高四川省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是大肥大水作物,土壤肥水条件与玉米的种植密度间关系的一般规律为土壤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密一些,反之,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应种得稀一些。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种密一些,以密增产。玉米品种的株型大致可分为紧凑型、中间型和平展型三种,紧凑型品种的叶片直立上冲,相互间遮阴少,密植时中下部叶片仍可得到足够的光照,通过光合作用为植株和果穗的生长提供养分。平展型品种恰好相反,叶片平展下垂相互遮阴,如果密植中下部叶片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容易枯黄早衰影响产量,因此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利于密植,株型平展的品种利于稀植。此外。种植密度还和品种的需肥、水特性有关,喜肥水的玉米品种需要较大的单株营养面积,一般利于稀植。耐贫瘠的品种对肥水条件和单株营养面积的需要低,利于密植。需要注意的是川中地区伏旱和夏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一般为了玉米的早产,可适当的进行早播。而四川的一些地区采取覆膜技术以减轻春旱对玉米前期的影响,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玉米一般在幼苗长到3-4 叶期时进行间苗。间苗过早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产生缺苗,间苗过晚易伤根产生弱苗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玉米地如有缺苗,应在幼苗长到3-4 叶期时进行补苗。补苗不能太晚,并且要求补预先准备的同样大小的 幼苗,否则补上的苗易形成弱苗,一般应坐水移栽补苗。直播应尽量保证一次成苗。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另一重要部分。现在提倡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时期需肥情况施肥,一般分为底肥、苗肥、拔节肥、穗肥。钾肥和钾肥作为底肥施用,氮肥则是四个时期不同量不同类型,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施肥方法我们在理论课上已经了解了很多,王老师也就没有再赘述。玉米生产上还要注意的是病虫害的防治,对于玉米螟要做到的是拔节期初防,大喇叭口期重防,目前比较实用的防治药剂为“康宽”。另外就是玉米纹枯病,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要注意该病害的防治。玉米要高产,最后一步也很关键,那就是适时收获。适时的标准是:苞叶变黄、出现黑层、乳线消失。王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玉米生产上的问题,我们感觉收获颇多。

农业互联网管理技术就是利用互联网对田间农作物实行监控,例如当田间探头探测到作物上有病虫害发生,就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农业工作者,而他们就能及时做出处理,这样利用科技能够很大程度上解放劳动力。王老师说现代农业也可以高大上,而我们要懂得与时俱进。以后也许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给作物施肥、浇水、打药等等,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农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

王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玉米生产上的机械化利用。主要介绍了动力系统小四轮的改进完善,小麦、大豆、玉米播种机,玉米、大豆收获机械的研制,小麦收获机的成熟化,玉米播种、施肥、覆膜机一体机以及土地耕整、灌水、喷药等机械,现有机械基本上可以实现丘陵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要完善农业机械化有两个重要工作要做好,即改地和整地。虽然实现我国全面农业机械化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我们是有基础和热情的,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一定会实现的。 在走基地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目前四川省玉米的一些主推品种及它们的特征特性,通过参观学生的试验田间布局,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理解,也了解了目前玉米科研上的一些方向。

四、心得体会

王老师耐心认真的讲解, 让我们在实习中重温了种植制度、选育优良品种、田间管理措施、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知识,温故而知新。通过实习掌握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此外也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 力,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同时我们了解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对于树立“学农、爱农、服务三农”信念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这次短暂的从课堂走向田间的课程实习, 使我切实领悟到农业生产实践的魅力,体验到一个真实的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环境,实现了课堂学习的理性认识与现场学习的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坚定了学农、 识农、 务农、强农的专业思想。我国的现代农业革命已经开始,我们这群热爱农业的人更应该趁现在奋力前进。学好专业知识,把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我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要做的事要从现在的每件小事做起。

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600字三

一、 实习目的意义

教学实习是继《普通栽培学》课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以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掌握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特征,群体变化动态、叶片生长规律和高产田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形态特征。了解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认识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形态和作用。了解麦-玉-豆套作模式对玉米的增产作用。通过实习掌握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巩固我们的课本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二、 时间 20___年10月13日

三、 地点 四川农业大学郫县、仁寿试验基地。

四、 实习内容 20__年10月13日我们班全体同学在马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作物栽培学实习。 1、10月13日上午老师在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试验田里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棉花,小麦等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定

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最后,老师还为我们展

示了各地科研试验田,让我们初步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性。中午结束了我们的实践活动。

该基地位于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南部,占地达383公顷,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农业科技中间试验项目区和现代农业展示区三大功能区,主要功能涵盖农作物育种、高产高效栽培、土壤肥料等学科的试验研究以及种子加工、工厂化育苗、新型肥料等内容。是集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普及、学习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基地按照功能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农业科学实验区,位于基地的西侧,占地156.68公顷,主要工作包括农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吗、,植物保护,土壤肥科学的试验研究。相关农业科研辅助设施有撒、晒场,挂藏室,样品库和农机库等。农业科研试验区采用规整式的传统同农业布局形式,划分为3-12公顷大小不等的试验用地;作为主要的育种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芝麻,油菜,大豆,花生等。试验田道路景观绿化采用果树作为行道树,形成春花烂漫,夏秋果实累累的农业自然景观。 二是农业科技中间实验项目区,位于基地的东北角,占地91.77公顷,分为研发,加工,生产三个区域,主要功能包括种子加工包装,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工厂化育苗,新型农药,话费,饲料,植物生长调剂及生物制剂,良种牛羊胚胎生物技术中式与规范。该区景观突出科技,结合现代科技小品,雕塑,与自然景观,田园景观相融合,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办公室和生活之中体验到科技的神奇和田园风光的旖旎。

三是现代农业展示区,位于基地的中心区,占地135。87公顷。分为交通集散区,门景区,设施农业展示区,农业观光区和综合办

公区五大功能板块。展示区以中心龙湖为核心,湖与周边环渠相连,形成流动循环水系,结合栽植水生植物,打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主要功能区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生产,设施农业(果树,蔬菜,花草,食用菌),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旱地农业的示范和国内外名特优新农作物品种及稀奇植物资源的鉴定,训话和展示等;为全省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农业发展史,农业科技发展史,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及珍稀优质农产品展览等。

我们在马老师和各位带队老师带领下,以及园区的一些研究者们的交流下,在基地的东区巡回参观了棉花,小麦,玉米园区等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农业的研究园区。 对于棉花,我们了解了其种植技术。

1、深耕:冬耕能减少病菌、病害、虫害。春耕要早,增加日照好拿苗,深耕增加抗病能力、苗期早发、根深叶茂。

2、科学施肥: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花铃期及时追肥,注意满足磷钾肥。

3、墒情是出苗的关键:冬灌或春灌。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植物出苗的关键,水分足,墒情好、保苗全。

4、适时播种:播种出苗的最佳温度是23至25度,用新高脂膜拌种可防并提高发芽率。播种后分水不足时可喷施新高脂膜溶液可保温增墒。

5、株行距合理:等行播种,低肥水60至70厘米,中肥水70~80厘米,高肥水地80至90厘米;亩株数,低肥水地3000棵左右,中肥水地2500株左右,高肥水地20_棵左右。

6、整枝:每年看雨量多少、墒情湿干、掌握化控轻重,等行免整枝,大小行可定向整枝,去小行的枝、留大行的枝。整枝病重,免整枝病轻。

7、全程化控:棉花7至10个真叶可喷施壮茎灵溶液,能促根壮苗,叶面厚减少虫害,在花蕾期、幼铃期、棉桃膨大期各喷一次棉花壮蒂灵溶液,整个生育期内灵活掌握,雨多地湿量要大,无雨地旱量要小,少量多次最好,最后化控在株高1米左右最好。

8、遇旱浇水:遇旱浇水以小为宜,水量过大,棉棵易形成生长素出现旺长;旱情严重,水量过大,转化生长素过多,浇水后出现花、落蕾现象,浇水前先喷棉花壮蒂灵溶液,能有效控制浇水后旺长。

9、治虫:当前危害棉花的害虫有棉铃虫、盲蝽蟓、蓟马、白粉虱、棉叶螨、象甲等多种害虫。防治棉铃虫注意虫情预报,高峰期抓防治,盲蝽蟓的习性昼伏夜出,打药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效果好,月亮天晚上打最佳。播种时用乐斯本,与除虫剂同时喷,注意地下虫害的防治。喷施新高脂膜溶液可提高棉株对药的吸收利用,减少用药量。

10、病以防为主:重病地块、播种时可用治棉病的药与新高脂膜拌种(不是浸种)出苗快、苗旺、病苗少,苗期定期喷治棉病的药。

11、适时打顶:营养枝(滑条)看水肥与长势,3-5个果枝及时打顶促进果枝生长,主茎约7月15日前后打顶,打顶后及时喷叶面肥,加速上部果枝生长,5-7日后喷棉花壮蒂灵溶液,与治虫药同时封顶

对于小麦,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一般播种较迟,成熟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区,一般播种较早,成熟较迟,生育期偏长。

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600字四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理解和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的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

实习内容:玉米播种、玉米育苗、移栽、除草、施肥。

在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来到贵州大学老农场种植玉米,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玉米种植技术和玉米移栽育苗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适期早播:当土壤耕层内5cm地温稳定通过7-8度时,是玉米播种的始期。播种最佳时期般在5月1日-5月10日。根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情况确定播深,以3-5cm为宜:墒情差,深度以5cm左右为宜;墒情好、气温低可适当浅播,以3-4cm为宜。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减少光反射,增加光的截获和吸收量,使群体内部受光良好。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基部叶片周围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所有叶片都进行较田盛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干物质,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另外,种植方式是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方式,在密度或叶面积指数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群体内的光分布也不同,应根据品种特性、密度大孝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综合平衡确定适宜的行株距。生产上般采用宽行0.7-0.8m,窄行0.4-0.5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或采用0.6-0.7m等行距种植,株距0.25-0.3m,每667m2定苗密度为4000-4500株,掌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则。

3、采用玉米育苗有四大好处,一是能适时移栽、解决两季茬口矛盾造成的节令偏紧问题;二是能蹲苗、锻炼苗,提高苗的质量;三是能保证每亩株数、达到全苗壮苗;四是可节省种子30%~50%,能有效地改善光、温、水、肥等条件。

老师讲解完成之后把同学们分成三组,一组同学搞玉米直播,有两组同学搞玉米育苗,其中一组同学搞营养块育苗、另一组同学搞营养球育苗。

在确定种植密度之后,我们在老师和两位师姐的带领下开始分工,一部分同学打窝、一

部分同学施肥、一部分同学播种、一部分同学盖土,由于人多,很快就完成了。

搞育苗的同学也分工了,一部分同学提水、一部分同学挖土、一部分同学拌土。将土拌好后,我们把土弄平,之后把弄平的土划成小块,然后再把玉米种子放进去,每块放一粒种子。一部分土用来做营养球,把营养球做好之后,再把种子放进去,弄好之后再盖上无纺布。

第二次我们去移栽玉米,由于上次播种的玉米有些没长出来,我们就把苗移栽到没有长出玉米苗的窝里,一些同学挖窝,一些同学移栽,称霸时我们都把玉米苗的第一片叶子朝向公路边。由于不是很多,所以很快就栽完了。移栽完成之后,我们随便把地里较大的草除了。

第三次是去施肥,我们首先把地里的草除了,之后再施肥,施肥的时候我们在苗的边上挖个小窝,然后把肥料放到窝里,再盖上土,一部分同学挖窝,一部分同学施肥。同学们都很认真,做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做好了。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

实习心得:

在实习中我们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专业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观念与目光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与转换。 实习充实了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把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科研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科研工作有更多,更广,更深刻的了解。 实习也帮我们检验了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成果,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达到更高的目标。

最后在这里,我们由衷的感谢我们的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次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自我锻炼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学习和实践。

作物栽培学实习心得体会600字五

一、实习目的:

1、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中。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对现代作物栽培的理解和基本技能;

2、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组织管理和经营农业生产。

二、实习时间:

20__年1月10日到20__年6月30日

三、实习内容:

1、实习过程

3月份上旬去大豆基地,观看、学习大豆栽培技术。4月份下旬去花生种植基地,观看、学习花生栽培技术。

2、主要作物栽培及其措施(花生、大豆)

大豆:

1、播种严格播种时期,一般春播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夏秋繁种需加大播种密度。播种深度一般2~3 cm,播种后3天内用乙草胺进行封闭式化控,浓度为15 mL乙草胺加15㎏水喷施,出苗后3~4叶时间苗,4~5叶前定苗,及时补苗,做到苗匀、苗壮、苗齐。

2、种植密度春播行距40 cm,株距10 cm左右,一般播2-3粒,三叶期定苗,保苗1株;或穴播,穴距25 cm,保苗2株。每公顷保苗20万株左右。在此密度范围内,遵照肥地宜息薄地宜密的原则,适当调整种植密度。每公顷播种量为50—70㎏。

3、施肥肥力高的地块种植密度要低,不需要施用肥料;肥力中等以上可以少施150㎏/hm2复合肥;肥力低的地块,每公顷

施优质农肥1.5-3万千克做基肥,或施尿素75㎏,重过磷酸钙450㎏,硫酸钾600㎏种肥(与种子下相距3 cm左右);配合使用高效根瘤菌菌肥和一定的微肥。

4、病虫害防治①大豆黑潜蝇:从苗期至开花期都需要防治,用40%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喷雾,或用毒死蜱、卡死克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②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或使用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霜霉威、多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防治;③卷叶螟:在卵孵化盛期,每667 m2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雾防治;④斜纹夜蛾:低龄幼虫期,每公顷用90%敌百虫或80%敌百虫乳油750~1125 ml兑水喷雾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雾防治;⑤根结线虫:使用神农丹,每667 m2使用1-1.5㎏,均匀撒于土表,随后犁地将其深施至20 cm,或使用线虫散,每667 m2用量为2㎏,用法同上。

5、花期管理大豆开花结荚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发育旺盛,是需肥相对集中时段,也是多种害虫危害集中时段,应把肥料、激素和治虫农药合理配合,叶面喷洒。具体方法是:每50 kg水加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50~200 g,硼砂100 g,50~60 g敌杀死或灭多威农药混合,每公顷喷450~600 kg,间隔7~10天喷1次,一般连续喷3次,以达到保荚,增粒,促粒重和兼治多种虫害的效果;如果大豆生长过于旺盛,在初花期用多效唑化控,浓度为0.01~0.02%,加上0.05%的钼酸铵混喷,效果会更好。

6、收获夏季收获期高温高湿,荚落黄时及时收获晾晒,防止大豆在田间遇到多雨天气使大豆霉变、劣变,导致产量下降,商品性差。

花生:

1、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春播花生可选用适应性广、开花结果比较集中、饱果率和出仁率、出油率较高的品种。

2、播前种子处理

(1)选种及种子分类

好多农民朋友在选种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认为籽粒大、饱满的种子就是好种子,其实不然。每一个品种在生产上连续种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因此,我们选用的生产用种,一方面可到正规的种子公司购买,另一方面如用自留种,一定要是在秋天收获时,在大田中选择一些能够代表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进行分摘、分晒、分贮藏的种子。再次,要按照籽粒的大小进行分等级,将籽粒大的播种在一起,籽粒居中的播在一起,对于籽粒孝瘪、出芽、霉变的种子要果断淘汰掉。这样播下的种子会发芽整齐,不会出现大苗欺小苗,大苗与小苗争肥争水的现象

(2)晒种 去掉花生壳的种子在晾晒前,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及果皮。选择晴朗的上午,在土地上(不要在水泥地)铺一层报纸,在上面将花生种子平摊好,两个小时翻晾一次。天气好、气温高,晒一天就可以,次日即可播种。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种子,既利用日光杀死种子表皮上携带的病源菌,又使花生种子降低含水量,提高发芽率,能使花生提前出土1到2天。

(3)拌种,花生青枯并根腐并茎腐病等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花生连作田块发生严重。对于这些病害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适乐时10ml拌5kg种子,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3、巧施肥料打好基础

施足基肥。 花生花芽分化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而且前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中后期果针下扎时肥料又难深施。因此,施足基肥就显得十分重要,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80%~90%。一些花生田只施基肥,后期不进行追肥也能获得高产。基肥主要是有机肥,有机肥既能满足花生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又能改良土壤。每亩施1000~3000公斤的优质圈肥;地力越差,有机肥效果越明显,新整农田更要多施有机肥,才能保证当年丰产。

增施磷肥花生所需磷肥比一般作物多,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也高。试验证明,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 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后效 很明显。 在薄地施用磷肥时,每亩加入2.5~5公斤的尿素 作为种肥,更能发挥磷肥的增产效果。但要注意在施用种肥时要将肥、种隔离,以免伤害种子,影响其发芽出苗。

钙肥花生每亩施用硫酸钙10公斤,既可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又能改善氮素营养,促进荚果发育,减少空果和烂果。

菌肥 人工接种花生根瘤菌可使花生早结根瘤、多结根瘤,提高花生植株的固氮能力。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花生根瘤菌剂(或称根瘤菌肥)每亩一般用25克,使用时要将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与种子拌匀,注意要随拌随种,防止日晒,也要避免与杀菌剂混用或接触。

4、适时下种

(1)播种时间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春花生适种期。播种过早,影响花芽分化,而且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容易造成烂种;播种过晚,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影响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2)播种深度 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如土质黏、墒情好的可适当浅播,反之则应适当深播,注意浅播不能浅于3.3厘米,深播不能深于6.6厘米。如果播种时墒情稍差或土壤沙性过大,则要带土踩种,覆土后及时进行镇压。如遇土壤墒情差,则应及时进行抗旱播种。

(3) 合理密植 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范围因自然条件、品种类型、栽培技术的差异而不同,总的要求是“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一般普通直立型大花生春播密度应掌握在8000—9000穴,每穴2粒。

四.实习感悟。

半年的实习让我感悟颇多,受益颇深。让我对农作物生长、栽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好的将我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掌握和应用了课本上的知识,很多以前不熟的,甚至模糊的知识,都渐渐想起来,加以巩固,记得更牢了。这次的实习收获颇多,再苦再累也值得。相信这次的实习经验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推荐阅读:

2023年十一月份大班保育心得范文

加油员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高一读书心得体会10篇范文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5篇范文

入学生会心得感想范文

销售内勤个人工作心得总结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