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一
我爱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敬佩的他的为人。鲁迅先生是我崇拜的偶像,是我学习的榜样。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笔为匕首、为投枪,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特别是写了许多富有战斗力的杂文,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文人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是中华民族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代表了中国新文化的方向。他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光明磊落,跟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一。
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农村,喜欢在大自然中认识花草鱼虫,采集标本;喜欢同小朋友钓虾、捕鸟、堆雪罗汉、拾贝壳;喜欢到乡下看社戏,了解农村习俗,体验农民生活------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生活方式激励了我。在他的影响下,我去过海滨奉贤观潮看海;去过江南古镇朱家角,观看“小桥流水人家”;去过崇明小住几天,体验“农家乐”;去过泰山登高远眺,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看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在新马泰进行过水上漂流,急流勇进------现在我树立了“身在教室,心忧天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目标。这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二。
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帮车夫包扎伤口;他怜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他同情闰土的劳苦,又哀他的麻木;他对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表示不满;他痛恨阿q不抗争,心甘情愿听人摆布;他向社会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他让我懂得了关爱别人,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为他人献爱心。这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三。
鲁迅先生对共产党无比热爱。他帮方志敏完成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后的心愿;他赠书给进步文学青年,引导阿累走上了文学之路;他严于解剖自己,贵有自知之明;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心中装着民族、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的这种忘我精神一直鼓舞我健康成长。这是我崇拜他的原因之四。
鲁迅先生是我崇拜的偶像。我要读鲁迅先生的著作,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做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二
茫茫人海中,有多种多样的人。名人,则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字眼。名人,有好多种。有的是功绩很大,受人所崇拜,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一番成就,令人仰慕。
在花园里,有许许多多的花竟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想成为花中之王,花园里最漂亮的花魁。可是,在墙角里的一朵小花,却还没开放,是没有人所注意到的。直到有一天,园中的主人——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在给一些还未开放的花儿们浇水,她细心地浇着水,并给花儿们鼓励。那朵小花好像有了点精神。
接着,花园里又来了几个孩子,老奶奶亲切地给这些孩子们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那朵小花听了海伦。凯勒的故事,触动很大,感到自己的处境与海伦相比还好的很多,心中顿时出现了一缕温暖而光明的.光。她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像人们崇拜名人一样来崇拜自己。她有了十足的把握和信心。从此以后,这朵小花挺直了腰板,与花朵们一起生活着。她争取着每一滴雨露,每一缕阳光,努力去生长、去开花。
终于,这朵小花结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花蕾。这已是春天。
第二天早上,一滴露水滴在了花的脸上,她醒了,看看自己,这时自己吗?!这时,小花开出了一朵大而漂亮的花,还散发着浓浓的花香。一夜的春风,将小花的花蕾吹开了!小花的愿望实现了!她此时此刻很崇拜自己,但她不会骄傲,她不会忘记那段辛苦的时光。这朵小花就是我。
以前,我的成绩不突出,可是经过我的努力,我进步了,这时我崇拜自己的地方,因为我有坚定的信念和恒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像小花那样开出美丽的花,使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三
;在这里我必须提到一个人,他对我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他就是我的劳德姨父。我父亲整日在织布机房里工作,没什么时间照看我。姨父是海尔街的一家店主,因而比较自由。这个地点是上流店主集中的地方,在邓弗姆林,小店主中甚至还有各种等级的贵族呢。斯通姨妈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这大约发生在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和我以及他唯一的儿子乔治在一起,是对他最大的安慰。他有一种对付孩子的天赋,他教给我们很多东西。我记得他是这样教我们英国历史的,他把房间想象成一个舞台,每一个君主都在墙上的某一个地方演着他所熟悉的剧目。在我的脑海里,约翰国王直到今天还坐在壁炉台上签署“大宪章”,而维多利亚女王则在门背后,她的孩子们坐在她腿上。
我所知道的苏格兰早期历史都是从姨父那里学来的,华莱士、布鲁斯、伯恩斯、布林德·哈里、司各特、兰姆赛、坦纳希尔、霍格以及弗格森。我可以真诚地用伯恩斯的话说,就在此时此地,在我内心产生了一种苏格兰情结( 或是爱国心),它一直存在于我的生命中。华莱士当然是我们的英雄,他集各种英雄事迹于一身。令人伤心的是,有一天,一个大孩子在学校里不怀好意地告诉我,英格兰要比苏格兰大得多,我听后很苦闷, 便去找姨父,觉得他一定能排解我的烦恼。
“当然不会,永远不会!”一颗受伤的、年轻的爱国心立刻得到了一剂灵丹妙药。过了一阵,我又去找姨父,这次是因为英格兰的人口要多得多。
“是的,奈格,7 ∶ l。可是,在班诺克本那次战役,比例更悬殊呀。”于是我的心里又一次充满了欢乐——因为在那儿的英格兰人越多,我们就越光荣。
劳德姨父经常带客人回家,叫他们瞧瞧他的本事,他能使“多德”( 乔治·劳德) 和我或哭、或笑,或是握紧小拳头准备战斗——简而言之,他充分利用诗和歌曲,对我们的情绪施加影响。华莱士被出卖的故事是他永远有效的法宝,每次都能使我们的幼小心灵哭泣。每次他讲这个故事,都很有感染力,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每次都得到新的润色和渲染。英雄给孩子们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我经常和姨父及“多德”在一起,我和“多德”持续一生的兄弟情谊就这样开始了。“多德”和“奈格”是我们在家人中的称呼。我从不叫他乔治,他也不叫我卡内基,“多德”和“奈格”一直伴随着我们,有着其他名字代替不了的含义。
在我和表兄的童年时代,我们从来没有给过罗伯特·布鲁斯国王公正的评价,对我们来说,他是个国王,这就足够了。而华莱士是人民的英雄。约翰·格雷厄姆子爵是我们心目中的第二位英雄。就像培养了我一样,苏格兰孩子的强烈爱国热情,会在他的一生中形成一股真正的力量,直至生命的终结。倘若我所拥有的最主要的潜质——勇气,来自于学习,那么,仔细分析一下,我敢肯定,主要来源于学习华莱士这位苏格兰英雄的事迹。英雄对于一个孩子就是一座力量的高塔。
时代的進步,知识的广博,将会告诉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英雄、它的浪漫、它的传统和它的成就。一个真正的苏格兰人在以后的岁月里不会找理由来贬低业已形成的对他祖国的评价,降低它在世界上其他大国中的地位;
他也会找到足够的理由来提高他对其他国家的看法,因为它们都有许多值得自豪的东西,足以激励子孙后代各尽其力,不让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蒙羞。
几年前我就感觉到,美国这片新大陆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它只是一个暂时的家。我的心始终在苏格兰。就像安德森校长的小儿子,他在加拿大时,说他喜欢加拿大“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但他永远不能离布鲁斯和华莱士的遗迹这么远。
班诺克本,苏格兰中部一镇,1314 年6 月23 日,罗伯特·布鲁斯在此打败了英国军队。
——译者注
格雷厄姆(1649 ?—1689),苏格兰詹姆斯二世党人的领袖,被国民誓约派成员长期迫害,在一场受到致命伤的血战中击败了国民誓约派。
——译者注
相关热词搜索:;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四
崇拜,对怀有一颗懵懂的童心的我们来说,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让我们难以驾驭,更难以去用言语来表达对别人的感觉。小时候,我说我崇拜创建新中国的毛主席,长大一点后我说我崇拜航天英雄杨利伟,而现在,我却崇拜我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的外公。
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我敲开了外公家的门,忽然我发现自己忘带英语课本了,当我急得抓耳挠腮时,外公温和地拍拍我的肩头对我说:“我可能还有一本备用的书,我去找找。”望着他走向小书房的背影,我的思绪不禁飘向远方,想起妈妈对我讲过的外公的故事。
外公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但他从小就崇尚自由,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生活,他15岁就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16岁就冒着生命的危险火线入党,风华正茂的他管理起南通市,但他不满足现有的知识,毅然走上一条艰苦的求学的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外国专家选去工作。到了五十岁,他又自学了第二外语--英语,他的桃李满天下,结出了丰硕成果。
“找到那本书了。”外公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望着外公那苍老而消瘦的面容,我下定决心:我一定学好英语,外公50岁能做到的事,为什么我在求学的年龄却做不好呢?“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决不会让外公失望。
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五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有一位共产党员林人崇拜。他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
孔繁森是我国前进的力量。他经常戴着黑白相间的礼帽,穿着整齐平坦的礼服,脖子上系着一条布有条纹的领带,整个人看上去工工整整,一点也不马虎。他表情严肃,但对待人民和蔼可亲,并且一心为党,一心为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丝毫不做背叛的事情,更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与崇敬。
孔繁森还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他先后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岗巴县委副书记等职务。日喀则和岗巴县都是高海拔地区,空气自然是非常稀薄,但他仍是努力坚持在岗位上,但第三次在西藏任职期间,意外发生了,孔繁森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孔繁森在一场大地震后,父母被震灾夺走了生命。他收留了三个震灾中的孤儿,他担负起了养育责任。他的家境本来就不富裕,孔繁森收养了孤儿后,钱很快就不够花了,为了不让孩子们跟着他受苦,他悄悄地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献血,用于生活补贴。
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六
放下了包袱的请跟我来,忘记了姓名的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向快乐崇拜……”看到“快乐”二字,忽然想起了《快乐崇拜》这首歌。给“快乐”下一个定义,我只能说一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快乐,只有体验到了才知道她的美好。
快乐不分高低贵贱,不分时尚落伍,不分年代久远。不管你是“ 80 后”还是“ 90 后”,不管你是美丽还是丑陋,快乐不是恒星,但总会从你身边流过。不要叹息她的短暂,流星总在夜空划过,就不美了,就不珍贵了。
说快乐是流星,但她也可以长久,要看你是否站在最好的位置,快乐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心血来潮就跟你捉迷藏。心态要放个好位置。不要太刻意,快乐是青年,叛逆心理是不小的,太介意她,她反而不来找你。
说快乐是个人,她又不通情达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有人用汗水,泪水,血水去换得快乐,有人却用生命去抛弃快乐。
快乐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有人很富有,却不快乐;有人很贫穷,却很快乐。快乐不是嫌贫爱富者。
人人都可以抛弃快乐,快乐却不抛弃人人。快乐是摆脱贫穷的一剂良药;快乐是解脱困苦的一盏明灯;快乐是超越生死的一条明路;快乐是寻求真理的一位伴侣……什么都是快乐,什么都不是快乐。
快乐与伤心,痛苦是相对的,有痛苦才有快乐,有快乐才有痛苦。他们是一对朋友,也是一对敌人。快乐的人觉得自己不快乐,那是他没有尝到痛苦的滋味。
向快乐崇拜,扔下伤心的.包袱,轻松、愉快地上路;向快乐崇拜,甩开压力的束缚,轻松、愉快地遨游;向快乐崇拜,抛去矜持的顾及,轻松、愉快地飞翔;向快乐崇拜,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
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七
;作家孙少山在《二元一斤国富论》一文中说,他在地摊上花二元钱买了一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其《国富论》主旨宏大,研究如何富国裕民。巧了,笔者逛书摊,也看到一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旁边还有一本《韬略大全》(中国卓越出版公司出版),都是二元一本。没出息的我,只买了《韬略大全》。
民俗有“抓周”,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如果小孩抓了印章之类,意喻长大以后官运亨通;抓了铲子、勺子之类生活用具,便注定长大后是劳作的命,没出息。孙少山胸有大志,读《国富论》。我目光短浅,读的是有关个人生存之道的《韬略大全》。难怪同样舞文弄墨,孙少山拿了全国大奖,笔者连市级奖项都望尘莫及。
1999年马森亮的《韬略大全》甫一发表,便“获得空前的轰动,报纸争相转载,几年间此书一版再版竟达十几版之多”。看来,没出息的不光我一个。
说韬略,似乎有些高深。其实,马森亮先生的《韬略大全》,基本上是古人“三十六计”的演绎。说起“三十六计”,大家自然熟悉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连小孩子都能张口就来。马森亮先生借助古今中外故事,解读了“三十六计”。意犹未尽,马先生自己又新编了十一计续后。笔者感兴趣的,是其后续十一计中的“诈癫扮傻”。
在这一计中,马森亮先生讲了“孙膑诈癫避大难”和“燕王装疯起义兵”两个故事,都与生存之道有关。鲁迅先生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鲁迅《华盖集》中的《忽然想到》)。孙膑诈癫,燕王装疯,都是发生在其没有发迹之前,关乎自己小命能否活下去的紧要关头。
虽然比较可信的《史记》中,谈及孙膑与庞涓笔墨不多,但孙膑诈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燕王装疯,起因于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为了自保,便“王乃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甦。张昺、谢贵等入问疾。王盛暑拥炉摇颤曰:‘寒甚。宫中亦杖而行,朝廷稍信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堂堂燕王,跑到大街上装疯卖傻,煞是热闹。
其实,为了自保而诈癫扮傻之类的故事多了去了。汉高祖刘邦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自己不如人,便要多加防范,萧何派人给前方送军粮,刘邦每次都要问送粮人:“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来人回答:“相国除了办军需,还爱民如子,安抚、体恤百姓。”刘邦听了,总是默不作声。萧何是何等聪明人,天子无声胜有声。于是,萧何不仅力辞封邑,将大量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还低价强行购买民间土地房屋,巧取豪夺,故意让百姓咒骂,自污名节,不得不装“坏”。说实在的,萧何装“坏”自污名节,比起孙膑诈癫、燕王装疯,看似文雅不俗,但在“名节如璧不可污”的封建社会,装“坏”自污名节的萧何,内心的痛苦,未见得会比躺在猪圈里披头散发,往嘴里塞猪粪的孙膑好受。
商纣王昏庸无道,通宵饮酒,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问左右的人,大家战战兢兢,都说不知道。纣王便派人去问自己的叔父箕子,箕子长叹:“一国之君都没有时间和月日的概念,天下就危险了。一国之人都不知时日,只有我知道,我也就危险了。” 于是,以喝醉了为由,推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天的时日。大家都装傻,谁都不说真话。最后,商纣王玩了“自焚”的大结局。
举国上下,难道都不知道时日?商纣王如果连这个也信,岂不傻透腔了?但故事就是故事,什么屎盆子都可以泼,谁让你昏庸无道来着。
无论是孙膑诈癫,燕王装疯,还是萧何自污,箕子托醉,说到底,都是故事。官修《明史》只是说朱棣装病,没有装疯一说。历史上那点儿事,你说我说他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编成故事当然越热闹越好。朱棣装疯卖傻,玩人间蒸发,更能博得眼球。
作家李庆西说:“在国人的记忆中,從田忌赛马的古老寓言开始,智谋就成了弱者的取胜之道,至少藉以获得某种精神优胜。从王允连环计到周瑜打黄盖,从诸葛亮空城计到姜维谋结钟会,那些故事情节让人津津乐道,亦无疑印证了某种智谋崇拜的文化心理。”(《三国如何演义》三联书店)
由此看来,我读《韬略大全》,也是文化心理使然。比起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并不掉价。
相关热词搜索:;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八
马拉多纳确实是谦虚的,他同时也是清醒的,因为他并没有沉醉于他在足球上的成就,而是意识到了他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会成为众多青少年的模仿对象,而且有可能会因为他只读过小学的学历而辍学成为不良少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上的发展。我认为,他的清醒是有道理的:足球是刺激人心的,但整个社会的发展靠的还是科学、文化、知识。
回眸历史,以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为源头的西方工业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的时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正在封建社会的汪洋大海中缓缓前进。渐渐地这艘船触礁了,两种文明开始了碰撞……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我们有的不仅是耻辱,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四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如此不堪一击?是知识,是科学技术让两百年的工业文化拥有了对几千年农业文化抨击的力量。
同样是知识,当却让日本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世界大国的行列之中。
马拉多纳是可爱的,因为他说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知识是重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是值得尊敬和崇拜的。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这一点。
写崇拜的人崇拜的人九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大家是否崇拜雷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