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寓乐于教,玩转趣味浓
晋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
”这个“趣”则为“趣味”。
一年级的孩子,对小学生活感到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任性,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性思维特点。
所以,教师的观点应是培养学生,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
在前两个月,教授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兴趣。
1.寓趣于儿歌。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并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们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
如教学单韵母“iuü”时,可用这样的儿歌:“衣服纽扣排中间,牙齿对齐iii;乌鸦站在巢一边,嘴巴突出uuu;清清池塘一条鱼,小鱼吐泡ü。
”这样能够实现与所学内容结合,直观形象,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中快快乐乐地学习。
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打破了字母的神秘感,能缩短学生与汉语拼音的距离。
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
2.寓趣于体验。
如第3课的“爸爸、妈妈、我”,渗透了亲情教育的意识;第4课“大米,土地,马、兔”,体现了爱护粮食的精神;第5课的“美丽的山水画”,则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清丽的大自然风景图。
拼音教学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让刚入学的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
如,学u的四声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模仿“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二、丰富识字,玩转生活化
1.联系生活说词语。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声母、韵母说词造句,赋予字母以意义,是帮助学生记住发音的好办法。
如bpm一课,播、泼、摸等动作;dtnl一课,打、踢、拿。
2.联系生活勤操作。
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拼读以后,要与学生的口语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尽量避免大量无意义音节的反复操练。
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还可引导鼓励学生给自己的学具贴上拼音标签,给家中的生活用品贴上音节卡片。
在拼音教学时,可把教室布置成拼音乐园,开辟汉语拼音园地、黑板报每期一首注音儿歌、光荣一角等栏目。
同时,也可鼓励学生从课本、课外注音读物中寻找已学声韵组合的音节,达到一定量后给予奖励,使学生拼读音节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提供舞台,玩转展示空间
舞台有多大,成长就有多大。
想起上世纪70年代时候,教师多是灌输式教育,学生站在舞台的机会几乎很少,总有很多学生长大成人后,还很腼腆。
其实很大程度上,教师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舞台展示的机会。
为鼓励学生主动学拼音,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己编儿歌,书写字母,到讲台前带其他孩子读字母,并适时表扬。
以“拼音擂台”“拼音加油站”等形式,或竞赛、或激励,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所学所得,品味努力之后的成功感,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教师对学生的优良行为的积极评价要做到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优良行为在反复的强化作用下巩固下来。
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学习的参与活动中,由于情绪色彩很浓,在对感兴趣的问题作出回答时,许多孩子常常由于兴奋,争先恐后地大声作答,由此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这时教师如果马上对积极举手但并未大声作答的孩子给予表扬,其他孩子会马上受到启发闭上嘴巴,举手发言。
长期强化训练,学生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则会稳定形成。
四、区别比较,玩转纵横贯通
在比较中才有区别,在比较中才会加深印象。
新课程背景下的拼音测试,在内容方面要淡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汉语拼音测评意见》要求学生认读的不只是一个个孤立的音节,而是赋予汉语意义的音节,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拼音可以帮助识字,拼音可以帮助阅读,它使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意义所在,更加激发学好汉语拼音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只有学会了拼音,才能去认识汉字。
怎么可能利用汉字来学习拼音呢?这也得融会贯通,互相信赖,互相学习。
在学生的眼中,在生活中接触的多是汉字。
人们的说话,动物的声音,各种车子的声音及各种实物等等。
比如,区分“b、d,m、n,f、t”时,可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区别这6个字母的样子?学生可以说一说、演一演、摆一摆、猜一猜等,用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
如,学习b和d及p与q的比较课时,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小拳头,伸出大拇指,以不同的方向来比画它们,让他们找出b、d、p、q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也可以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上台来表演身体游戏:_做望远镜游戏_,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弯着靠拢,其余三根手指伸直,然后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互顶着,放在眼睛边上向外望,嘴里念:bbb,ddd,望左眼bbb,望右眼ddd,望了才会记心中。
在比较p与q时,让两学生头碰头,向对方鞠躬,配一定的乐曲,同时嘴里唱啊:右上半圆ppp,像个9字qqq。
除了这以外,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如:mnu等等。
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二篇
(一)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教学中不足的改善,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对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首先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不断提升,这是促使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合理性保障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并且不断提升道德素养。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结合实际以及学生需求,实现对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小学教师必须注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心灵上成为学生的朋友,为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生会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相当强的好奇心,在心理上也会渴望得到关注与表扬。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过程中,可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促使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学生学习热情的充分调动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大脑潜能方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提升。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语言方式和行为习惯,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身作则,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在课后,小学教师可以将一些新闻中和书本上先进的人物和事件为学生进行讲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三篇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都还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学生只能对事物的形象、外部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他们更多地注意事物的外表属性及实际意义。而语文这门学科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语言性的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仅仅是书本的文字教学,那么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感到难于理解、枯燥乏味。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占优势的这一特点,教师应利用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趣味性,将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变得具体、易于理解,而且丰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造发光植物》一课时,针对课文中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阿凡达》中发光植物的片段和发光植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更好的了解发光植物。
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四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率先垂范,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其次、学生示范。在班级活动中,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平时多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最后、名人示范。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五篇
语文源于生活。教师应让学生走到生活中,感受到身边的一花一草,这是语文的真谛。并不是说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生认识汉字、会读会背文章、会考试,语文教学就算成功了。
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参观、比赛、游览、访问、公益等活动,并且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合起来,为学生开展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例如,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单从语文书本上的文字内容来教育,那么会显得苍白、没有强大的力量。这时学校或者语文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学生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通过这次参观让学生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爱国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等。
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六篇
学生好奇心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一些言行往往会出人意料,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的一言一行加以规范。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发现学生手里拿着树叶、树枝在玩,于是我在上课时,拿着光秃秃的树枝告诉学生,我听到树枝在“呜呜”地哭,你们听到了吗?那么,树枝为什在哭?学生十分好奇,树枝还会哭呀?“是的,它哭着告诉我,她离开了妈妈。他还告诉我,它再也不能为我们挡风遮雨、乘凉了,它非常的伤心。同学们,摘叶子,折枝条使它们受到伤害,它们能不难过吗?那你们摘过树叶、折过枝条吗?”一阵沉默后,我让学生就这一件事件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大家要爱护它们,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抓住机遇,适时引导,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毕业小论文范文 第七篇
植物需要施肥、浇水,才能长得更加茁壮,就好比学生需要被教师表扬和鼓励一样,才能更充满自信心和勇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般喜欢表扬优等生或者是听话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后进生和调皮的孩子。语文后进生,虽然在学习语文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会有闪光点。教师的批评远不如表扬的效果更好。如果教师采用批评手段去教育学生,久而久之他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这门学科,放弃甚至讨厌这门学科和教师。例如:某个学生这次语文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教师不应该严厉批评他,追究他为什么考不好,而应该帮他分析这次考不好的原因,哪些是薄弱环节,并鼓励他:“虽然这次没有考好,但我们接下来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进步。而且你的字写的特别工整,说明你的态度很认真”。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无疑都是一种催化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意表扬和鼓励的尺寸,把握好表扬和鼓励的度,是适当而不是过度。如果是过度表扬的话,不仅不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且会造成学生自负、骄傲、不思进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