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通用14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15 11:46:3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1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人力行政部

二oo八年十一月五日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此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历经半个月的时间,共发放调查问卷81份,回收58份(其中3份不合格),占公司总人员的,从反馈结果的来看,可以说涉及到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涉及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以外的问题,比如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市场、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下面就汇总的结果进行逐一分析,而分析的结果也将为下一步建立符合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可贵的数据和资料。由于提供反馈问卷不全可能会造成部分分析有所偏差,但总体情况应该是正确的,现将汇总的情况和分析的结果公布如下:

一、调查人员结构分析:

1、职务人员分析:经理或以上人员:比例如下图.

分析:公司的高层执行力不足和对公司动态关注度较差,有待公司加大关注力度,并急需加强对高层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主管及经理)则在执行力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应该是公司持续维护的重要力量;对管理者以下的员工此次的良好表现也是公司值得肯定的,可继续在此次层面上加大对员工政策及福利方面的倾斜度.

2、年龄结构:比例如下图

分析:公司人员年龄结构比较适中,企业总体来说是有活力和激情的.

3、性别:比例如下图

4、学历:比例如下图

分析:公司在人员学历结构上的分布就目前而言是相对合理的(大专及以上占了总人数的),加强对这一学历层次人员的培训,不仅在学历上要有所提高,而且在业务和专业知识方面也要促成为公司的主要骨干力量,从而进一步的加强公司在人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但从公司上市的长远计划来说,本科以上人员的缺乏,则是不利的因素,眼下我们可以就公司的关键岗位招聘一些高学历的人才做公司的储备之用。

5、入职途径:比例如下图

分析:公司在招聘途径方面总体是合理的,但员工的内部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上却明显不足(自我推荐只占),下步公司必须要加强对内部人员总体水平的提高做大量的培训及规范、完善公司招聘体系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员工看到希望,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可以增加应对人才危机的处理能力。

6、工龄结构:比例如下图

分析:一个公司正常的人员流动率在5%-12%是相对合理的,可上面的数据显示公司目前一年以下员工占,而3年以下的占到了,两者加起来。这说明我们公司人员的流动率严重的脱离正常的轨道,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人才的严重流失,管理及用人成本增高,公司部分战略和政策得不到好的或继续的执行,从而在很难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需要公司的各个管理层进行全面的反省,把留住人才和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不前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拿.

7、薪酬结构:比例如下图

分析:从公司的总体薪酬水平来看,应该处于深圳中等水平的薪资,要想留住人才或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薪酬是否具有竞争力也是能否留住人才,能否不断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具体的分析要与岗位和职务相结合才能比较准确.

二、企业管理者行为调查

下面列出了15种管理行为表现,其中“a”表示总是或经常,“b”表示有时,“c”表示从不。

序号 表 现 行 为 评 价

a b c

1 行动果断,个人决定,不征求下属意见 3 26 27

2 向下布置工作不说理由  25 34

3 下属与其在工作上有不同意见时,表现得不满意 2 15 4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2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受我当医生的父亲的影响,我对医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最近,我从一些书籍上了解到Hp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因子。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更多关于HP的情况。

1.背景

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发现胃内存在一种螺旋状微生物,由于长期未能分离而未受到重视。直到19xx年澳大利亚学者从人的胃活检标本上发现了弯曲状菌,名称几经演变,在19xx年命名为Helicobacterpylori(Hp),国内19xx年译为幽门螺杆菌。自从Hp被分离出来后,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证实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此有关,更有研究证实胃癌也与Hp有一定关系。因此,各国在HP的检查、治疗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19xx年Hp被WTO国际癌病研究机构确定为口类致癌原。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找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Hp的感染。经过转化,变成现在的题目——不同环境对Hp感染率的影响。

2.价值

有资料表明,Hp是通过口一口或粪一口途径传播。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工作环境中人口相对稠密,为Hp的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工作在不同条件下的人群,比如工作、生活条件较好及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的Hp感染率是否存在不同,研究资料甚少。假如工作、生活环境确实影响Hp的感染率,那么,就会给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同类课题的研究

经查阅表明,对不同经济水平、工作环境、生活环境Hp感染率的调查资料甚少。已有人调查过不同经济水平及同种职业(临床医师和非临床医师)Hp感染率的不同,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4.研究的可行性

(1)科学性。严格挑选研究对象,仪器精密(采用13C-UBT呼气检测),检测手段先进,研究组有可比性。

(2)实效性。有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Hp的感染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尤其在儿童中,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递增。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属高感染国家,因此研究预防Hp的感染就显得更为重要。

(3)创新性。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进行过不同工作、生活环境下Hp感染率的对比,我的课题可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资料。

(二)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1.成员特长

我对医学及生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并有较多的了解。做事严谨,经过适当培训能胜任精密实验仪器的操作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有逻辑思维能力,可进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2.资料及设备

试验在301医院进行,该院胃肠病研究室具有研究所需的高精密度的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IRMS),该室开展此项工作已有几千例病例的经验积累。

3.导师

301医院蔡昌豪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三)研究方案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从来医院作Hp检查的病人中,排除经医生建设检查的病人,以填表问卷方式登记病人的工作性质、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分成两组,每组30个人。一组是经济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优越的(主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者);另一组是经济水平低,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差的(主要为简单体力劳动者)。

1.不同工作环境对Hp感染率的影响

(1)年龄:岁。

(2)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或大学以上。

(3)工作单位:公司或营销。

(4)经济收入:20xx元以下、20xx~5000元或5000)元以上。

(5)工作性质: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

(6)工作区人日流量:多或少。

(7)办公室条件;办公室或市场。

(8)家居环境:公寓、宿舍筒子接或平房。

(9)交通工具:私人轿车、公共交通或自行车。

(10)医疗条件:公费指定医院或自选医院。

(11)看医生的条件:有症状、定期健康检查。

(12)对自身健康:重视或无所谓。

2.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1)年龄20-35岁。

(2)近两周未服用抗生素。

(3)近两周未用制酸药物。

(4)无胃部手术史。

(5)无精神障碍史,能配合完成调查。

3.研究方法

(1)确定入选对象后,填写研究知情表。

(2)按要求来医院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3)检测方法: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法。

(4)步骤:检查日空腹,在检查室口服标准试餐,按统一标准采取标本。

(5)基本原理:一般情况下,胃内很少有细菌繁殖,没有尿素酶活性,而即富含尿素酶,能将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尿素分解成NH3和CO2,后者在小肠上段黏膜被吸收进入血循环,最后由肺呼出体外,因此口服一定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应用高灵敏度的特定仪器检测呼出气体中含13C标记的CO2,即可判断胃内有无Hp感染。13C一尿素是稳定同位素,无辐射作用,对人体无害。13C-UBT对Hp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100%,在临床常规检查Hp方面UBT优于组织学检查。

4.试验计划

(1)筛选研究对象、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2~3个月。

(2)实验结果整理分析l~2个月。

(3)撰写论文2个月。

5.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四)预期结果

(1)两组Hp感染率可能存在差异性,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环境对HP感染率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意见。

(2)完成论文报告1篇。

(五)参考资料

《胃肠病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3

众所周知,统计分析写作是为了制作统计分析文章。在统计部门,统计分析文章则称为统计分析报告。那么,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是什么呢?

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

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并做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统计应用文体。

对统计分析报告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必须首先做好统计分析。

(二)统计分析报告要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等。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特色是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无论是通过研究去认识事物,或通过反映去表现事物,都是要运用统计数据。统计部门这一巨大的^v^数据库^v^为统计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写统计分析报告就应充分运用这个资料源,而且要用好、用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这是统计分析报告与其他文体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没有统计数字的运用,就不成其为统计分析报告。

(四)作为一种文体,统计分析报告

既要遵循一般文章写作的普遍规律和要求,同时,在写作格式、写作方法、数据运用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2.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一)运用一整套统计特有的科学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统计推断等),结合统计指标体系,全面、深刻地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

(二)运用数字语言(包括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情况,让统计数字来说话,通过确凿、详实的数字和简练、生动的文字进行说明和分析。

(三)注重定量分析。利用统计部门的优势,从数量方面来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构成、速度、质量、效益等情况,并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五)注重准确性和时效性。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

,统计分析报告写得再好,也成了无效劳动。要保证统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统计人员要有^v^一叶知秋^v^、^v^见微知著^v^的敏感,要有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要有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争取^v^雪中送炭^v^,避免^v^雨后送伞^v^,把统计分析报告提供在领导决策之前和社会各界需要之时。

(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不但包含了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进行分析研究,能进行预测,能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能提出有益于今后工作的措施和建议,从而直接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在了解形势、制定政策、编制计划,经营管理、检查监督、总结评比、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4

阿依古再丽·麦麦江[1](20_)在《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儿童体表混合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

黄麒铭[2](20_)在《扩张皮瓣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扩张皮瓣的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训练天数、血运训练效果是否不同。探索训练天数短、并发症少的训练方法,指导临床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方法收集应用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expand flap revascularization trainer,EFRT)进行血运训练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组(n=20)与对照组(n=20)。快速组患者采用快速血运训练法进行训练:负压值200mm Hg,单次训练时间60分钟,训练频率5次/日。对照组采用传统血运训练法进行训练:负压值200mm Hg,单次训练时间由10分钟逐渐递增至60分钟,训练频率2次/日。血运训练完成后行皮瓣转移术。统计血运训练天数、血运训练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皮瓣转移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活率、成活后长宽比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χ2检验,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血运训练方法的训练天数、血运效果的差别。结果1训练天数:快速血运训练法的训练天数较传统血运训练法少(± ±;)。2血运训练并发症发生率: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无差别(P>)。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快速组较对照组低(5%vs 30%,P<)。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别(P>)。3疼痛评分:两组患者血运训练期间疼痛评分0~4分,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快速组低( vs ;)。4两组患者皮瓣转移术并发症发生率、皮瓣成活率及长宽比例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1应用快速血运训练法能够用更少的训练天数取得相同的血运训练效果。2应用快速血运训练法减少了血运训练期间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并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3快速血运训练法具有训练天数少、皮肤过敏发生率低的优点。应用EFRT进行血运训练,采用快速血运训练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为临床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图13幅;表2个;参191篇。

唐银科,楚菲菲,马显杰[3](20_)在《四类预扩张皮瓣对面颈部亚单位病损的修复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4类预扩张皮瓣在面颈部不同亚单位病损修复中的方案及策略。方法 20_年1月至20_年6月,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采用4类预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病损493例,男207例,女286例,年龄5~42岁;面颈部瘢痕406例,色素病变87例。病损面积1 cm×1 cm~22 cm×18 cm。将面颈部划分为:面中区、面颊区、颈区、颏区、额区、颞区、眼周区、口周区共8个区域,根据面颈部亚单位病损区域特点,选择周围可扩张皮瓣:Ⅰ类扩张额部正中皮瓣修复面中区病损;Ⅱ类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睑裂水平以下面颊及口周区、颏颈区病损;Ⅲ类扩张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区及颏区病损;Ⅳ类头部扩张皮瓣修复额区及颞区病损,转移皮瓣的多余毛发行激光脱毛治疗。对于跨亚单位的大面积病损,多个扩张皮瓣联合应用,观察各类预扩张皮瓣的修复效果。结果本组共493例,埋置扩张器共572个,486例有效扩张患者顺利完成扩张皮瓣对面部亚单位病损切除后的修复与重建,其余7例因扩张器感染及外露致扩张失败。486例中Ⅰ类皮瓣43例;Ⅱ类皮瓣238例;Ⅲ类皮瓣61例;Ⅳ类皮瓣107例;Ⅰ+Ⅱ类组合皮瓣6例;Ⅱ+Ⅳ类组合皮瓣31例。扩张皮瓣面积1 cm×1 cm ~27 cm×18 cm,单一皮瓣中以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面积最大,约22 cm×12 cm;组合皮瓣以Ⅱ和Ⅳ类扩张皮瓣修复面部、颞部病损范围更大,最大约为27 cm×18 cm。术后8例皮瓣远端出现血运障碍,经加压包扎及换药处理逐渐愈合,无明显瘢痕增生。所有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外观及功能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皮瓣颜色、厚度、质地均与原部位相近,瘢痕不明显,但转移至颈部的皮瓣边缘因活动及牵拉,有42例患者头部后仰时出现瘢痕挛缩带,平视时消失。结论对于面颈部亚单位的病损,可采用面部及周围4类预扩张皮瓣的灵活应用及组合使用,可提供超大面积的薄层皮瓣,不仅血运好,而且组织质地、色泽与受区近似,是修复面颈部病损的良好手段。

李为朋[5](20_)在《一种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临床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通过本研究观察不同的负压强度条件下不同长度的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值的变化,探讨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可行性(即能否提供足够且稳定的压力以阻断扩张皮瓣表面血运),为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可行性及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持;应用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为扩张皮瓣行血运训练,观察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临床效果从而为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提供新思路。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压力测定:测量20例志愿者右前臂不同的负压强度条件下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值的变化,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观察不同负压条件下距连接点不同距离的装置下正压值的变化,分别分析装置下正压与装置长度和所施加负压强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为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的可行性及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持。第二部分: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疗效观察:通过对11位患者,共14例扩张皮瓣应用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行血运训练,血运训练完成后行皮瓣转移术修复皮肤缺损。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51岁,平均岁。治疗颈部瘢痕挛缩2例,颈背部瘢痕挛缩1例,腹部瘢痕挛缩4例,左上肢瘢痕挛缩2例,右下肢瘢痕挛缩1例,胸部瘢痕挛缩3例,胸部瘢痕疙瘩1例,扩张皮瓣最大面积为32×12cm,长宽比例最大为4:1。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观察并记录血运训练期间并发症及术后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个月。结果 1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压力测定:1)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能够对皮肤软组织产生正压,且装置下正压和施加负压之间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装置下正压最大可达,大于扩张皮瓣表面局部灌注压();2)距连接点不同距离(cm)的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下正压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且装置下正压和距连接点距离(cm)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说明不同长度的装置下正压均衡,稳定;3)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能够提供足够且稳定的正压,以阻断扩张皮瓣表面血运,达到血运训练目的。2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疗效观察:14例皮瓣均完成血运训练。其中4例扩张皮瓣在血运训练期间扩张皮瓣表面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扩张皮瓣训练期间出现皮肤过敏,1例扩张皮瓣在皮瓣转移术后因术区制动不良发生皮瓣下血肿,导致皮瓣远端出现血运障碍,远端局部坏死。但14例扩张皮瓣在血运训练期间未见扩张器破裂、皮瓣坏死、皮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皮瓣切取术中及术后颜色无异常改变,未见血运障碍;其中13例皮瓣转移术后100%成活,14例皮瓣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4例皮瓣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1本实验成功测定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对皮肤软组织产生的正压,且装置可提供的正压大于皮瓣表面穿行血管灌注压,装置下正压均匀分布,不受长度影响,即该装置能够提供足够且稳定的压力以阻断扩张皮瓣表面局部血流,为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2新型扩张皮瓣血运训练装置可改善扩张皮瓣血运,提高扩张皮瓣成活率,较传统皮瓣延迟术来说具有无创、可调节性、操作简便、并发症轻微等优势。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手术风险、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为扩张皮瓣血运训练提供新思路。图41幅;表15个;参90篇。

吴烨族[6](20_)在《俯卧位旋颈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俯卧位旋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保守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_年1月至20_年12月于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四周,试验组予针刺联合俯卧位旋颈法,针刺于周一至周五进行,每周一三五于针刺后行俯卧位旋颈法。对照组予针刺联合局部肌肉放松手法,针刺于周一至周五进行,每周一三五于针刺后行局部肌肉放松手法。将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压顶试验引发疼痛分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评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前经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3.压顶试验引发疼痛分级:两组压顶试验引发的疼痛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4.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5.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四周后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结论: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通过对两组多个指标的比较,发现试验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法。

钟嘉明[7](20_)在《电针合谷、四白穴对人体运动皮层半球内与半球间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是针灸的基本选穴原则。本研究通过电针合谷、四白穴,观察健康志愿者电针后双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变化,探讨半球内抑制与半球间抑制的效应,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及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处于19-31岁,平均岁。采用交叉设计法(自身前后对照),所有受试者都随机先后接受3组干预措施,分别为电针合谷组、电针四白组及双假针刺组,组间洗脱期为半个月。电针合谷组、电针四白组的电针频率设置为2Hz,强度为,时间为30min;双假针刺组采用安慰针与胶粘垫、不刺入皮肤,并连接其连接线内线断裂的电针仪。运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于电针前后即刻记录磁刺激诱发的支配左侧第一背侧骨间肌(FDI)手区、支配双侧眼轮匝肌(00)面区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计算MEPs总波幅、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及所占区域的重心。课题在针灸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题目为:电针合谷四白穴对健康志愿者同对侧运动皮层的作用研究,注册号为:AMCTR-I00-20000323。结果:1.基线比较:电针前,各组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和重心的分布无明显差异。2.各组电针前后MEPs总波幅(皮层兴奋性)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升高(P=;),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下降(P=;);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升高(P=;),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显着下降(P=;);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无明显变化(P>)。(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MEPs总波幅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手区:(P=;)、面区:(P=;);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MEPs总波幅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左侧运动皮层面区:(P=;)、右侧运动皮层面区:(P=;)。3.各组电针前后皮层有效刺激点数量(面积)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区的面积明显增大(P=;),对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都无明显变化(P>);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无明显变化(P>)。(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区的面积差值有明显的差异性(P=;),右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面积差值无明显差异(P>)。4.各组电针前后重心变化的比较(1)组内比较①电针合谷组,与针前相比,对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②电针四白组,与针前相比,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③双假针刺组,与针前相比,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及左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无明显变化(P>)。(2)组间比较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合谷组右侧运动皮层手、面区的重心差值无明显差异(P>);与双假针刺组比较,电针四白组双侧运动皮层面区的重心差值无明显差异(P>)。结论:1.生理状况下,电针合谷穴对侧运动皮层手区兴奋性升高,面区兴奋性下降,提示电针合谷可诱发半球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抑制作用(intra-hemispheric inhibition),对针灸临床循经远道取穴具有指导意义。2.生理状况下,电针四白穴对侧运动皮层面区兴奋性升高,同侧运动皮层面区兴奋性下降,提示电针四白可诱发半球间相同功能区之间的抑制作用(inter-hemispheric inhibition),对针灸临床局部选穴和巨刺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徐莉,薛曼,廖碧玉[8](20_)在《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_年4月-20_年4月于本院接受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头部整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t=;)、SDS评分(t=;)均显着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t=;);GSE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t=;);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占比,显着高于对照组的(χ2=;),工作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的(χ2=;)。结论: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用于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聂芬[9](20_)在《局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头面部是人体重要的外露部位,对美学的要求非常高,其部位的美观性及特殊性的功能决定了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而言更为重要。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见于肿瘤、外伤、先天性或者感染等。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如色素痣)及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等)好发于头面部。手术切除是解决上述疾患的首要选择。切除后的创面修复如何能最大程度恢复外观形态和功能,是整形外科医师关注的主要问题。目的:总结多种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效果,通过观察修复术后的远期恢复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_年6月至20_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就诊的因头面部病损行手术治疗并且运用局部皮瓣修复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53例,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81例,年龄范围为286岁,平均年龄约岁。病损部位分别为头部28例,颊部23例,鼻部36例,额颞部19例,眼周27例,口周20例。术中缺损的面积为××,其中最大面积者位于头顶部,最小面积位于鼻翼。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行手术切除局部病损,根据术中创面缺损情况选用合适的局部皮瓣进行I期修复,术后第1天及隔天换药,术后7-10天拆线。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手术切口长度、瘢痕情况、有无畸形等情况,获得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在153例创面中,146例创面Ⅰ期愈合,6例创面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发黑坏死,后期经积极换药后愈合,1例创面出现皮瓣切口感染化脓,Ⅱ期给予植皮关闭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除7例患者失访外,余139例患者术区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色泽无明显差异,切口线不明显,患处瘢痕无明显增生,眉毛、眼睑、鼻部及口角等部位无牵拉畸形等情况,患者对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有7例患者因手术切口线较长,局部瘢痕略明显表示不太满意。结论:应用局部皮瓣进行头面部皮肤病损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美容修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美观性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诗权[10](20_)在《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面中部缺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通过皮下蒂或局部旋转的方式修复面中部如下睑、鼻部、上唇等部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_年08月至20_年0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面部肿瘤切除后的下睑缺损10例、鼻部缺损7例及上唇缺损3例患者,均采用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修复,其中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52岁86岁,平均年龄67岁,创面面积最小为×,最大为×。术前行多普勒超声血流仪精确定位内眦处角动脉走行并标记,术中根据肿物病理类型决定切除范围及深度,创面彻底止血,测量缺损面积,根据缺损面积,以内眦-角动脉供给的走行范围为蒂设计蒂在上方的鼻唇沟皮瓣,沿设计线分离皮瓣至SMAS筋膜层,于表情肌表面掀起皮瓣,适当分离蒂部,蒂部外侧需适当保留有脂肪结缔组织,蒂部在无张力条件下运用旋转或皮下蒂的方式转移修复创面,创面予6-0普理灵线无张力间断缝合,供区缺损皮下潜行分离后一般可直接拉拢缝合,充分止血后予5-0微乔线皮下缝合以减小皮肤张力,表皮用6-0普理灵线间断缝合,供区及受区创面各放置一橡皮片作引流,适当加压包扎术区,引流片2-3天后拔除。结果:本组研究共20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48个月,术后全部皮瓣成活,达到1期修复,其中1例术后出现皮瓣回流障碍,经扩血管药物应用、吸氧、局部按摩等保守治疗而愈,全部病例无睑外翻、唇鼻继发畸形及内眦移位等并发症,受区皮瓣无明显臃肿,颜色、质地与邻近组织相仿,无需二次修复,大多数供区缝合后伤口恰为鼻唇沟人工皱褶,无肿瘤复发。结论:内眦-角动脉蒂鼻唇沟皮瓣获取相对简易,血供可靠,供区疤痕不明显,能灵活转移至下睑、鼻部及上唇,修复该处缺损,大部分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施行,老年患者受益较年轻患者更大,此皮瓣能为面中部重建区域提供良好的伤口愈合并兼具良好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5

【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目的

三.数据分析

I.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分析

.基于excel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简单分析

.基于spss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有关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II.对能源消费的分析

.从能源消费总量和类型方面做简单分析

.综合分析能源消耗各类型及总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

.以年份粗略预测未来对能源的需求量

四.综合上述分析并总结

五.附录

一.【引言】

能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能源短缺曾长期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合理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能源消费与生产状况,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和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采自1978年以来近30年全社会的能源生产及消费数据(来源国家^v^),基于excel及spss软件,从能源的生产构成及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世界能源需求进行预测。

三.统计数据分析

I.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分析

.基于excel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简单分析

下图是自1978年以来社会能源生产总量的情况,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转换得到图一。

从图中不难看出能源的生产几乎成直线增长,最近十余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及能源的需求量的不断提高,能源的产量增长尤为明显。各能源占生产总量的比例结构从图二中显而易见,原煤不论从储存量还是对人类生活和工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而原油的产量却有回落的趋势,自1978年以来逐年降低。当然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能源短缺危机,在天然气开采上有所提高,水、核、风能逐步发展。

下面基于excel将近30年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得到各能源的产量增长对能源总产量变化的影响。

当然这里我就简单的以原煤产量对总产量的影响做了分析(原油,天然气等同理),几乎成线性正相关,并得到方称y=。基于此方程我们可以从原煤的产量粗率估计能源总产量的情况。

.基于spss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有关分析

.相关分析

由于自1978年以来的数据太多,于是接下来我选择了近十年来能源的生产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下面选取20_年至20_年的数据,如表一: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6

特鲁普效应: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映数据变长。例如当测试者被要求回答有颜色意义的字体的颜色时,回答字本身的意义为优势反应,而回答字体颜色为非优势反应,若字体颜色与字意不同,被测者往往反应速度下降,出错率上升。我们要验证特鲁普效应。

实验设计:随机抽取24名实验者进行试验,每名实验者都得到两组反应时间,第一组是字体内容和字体颜色一致,第二组是字体内容和字体颜色不一致。实验数据如下:

一、描述统计分析

从平均值可以看出字体颜色和内容不一致会使人的反应时间变长。接下来看下通过图表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的情况。

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不一致”情况下所用时间均大于“一致”情况,也就是当字体内容和字体验证不一致时,实验者的平均反应时间变长

二、推论统计分析

(一)假设检验

1、问题是什么

自变量:我们有两组实验数据,第一组是字体内容和颜色一致。第二组数据值是字体内容和颜色不一致。所以自变量是实验数据的颜色和文字是否相同

因变量:实验者的反应时间

所以,我们要考察的是自变量(字体内容和颜色是否相同)两种情况下对因变量(反应时间)的影响。

零假设:特鲁普效应不存在,第一组平均值等于第二组平均值,或者第一组平均值-第二组平均值=0

备选假设:特鲁普效应存在,字体内容和颜色不一致情况下人们的反应时间变长,第一组平均值

因为两组实验人员来自同样的人,属于相关配对检验。

相关配对检验只关注每对相关数据的差值,从而避免得到的结论受到参与人员间正常反应时间独立性的影响。在只关注差值集的情况下,样本集处理后只有一组(差值集)。下面我们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差值集。

因为n=24<30,属于小样本,要看样本数据集的分布是什么情况再决定是否用t分布

差值数据集近似正态分布,满足t分布使用条件,所以抽样分布是t分布。

备选假设是特鲁普效应存在,即第一组反应时间小于第二组反应时间,所以使用单尾检验中的左尾检验。

综上:本次假设检验是相关配对t检验单尾检验中的左尾。

2、证据是什么(零假设成立的情况下,得到样本平均值的概率:p值)

3、判断标准是什么

4、做出结论

假设检验APA格式:

相关配对检验t(23)=(α=5%),单尾检验(左尾)。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拒绝零假设,即特鲁普效应存在。

(二)置信区间

在计算相关样本配对检验的置信区间时需注意,样本的平均值是指差值数据集的平均值。

a=样本平均值-t的绝对值×标准误差,b=样本平均值+t的绝对值×标准误差

(三)效应量

同样本例中计算效应量的样本平均值指的是差值平均值,总体平均值为0,样本标准差指的是差值数据集的标准差。

说明差值平均值和样本平均值相差个标准差,效果显著。

三、统计分析报告

1、描述统计分析

2、推论统计分析

假设检验

相关配对检验t(23)=,p=(α=5%),左尾检验

拒绝零假设,统计显著,从而验证特鲁普效应存在。

置信区间

两个平均值差值的置信区间,95%置信水平CI=(,)

效应量

d=,效果显著。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7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环境统计能力建设项目自查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_]****号)和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开展全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项目自查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发挥环境统计工作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支撑能力,我局在全县开展了自查总结验收工作,并适时组织了抽查,现将环境统计能力建设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能力建设项目情况总结

(一)自20_年以来环境统计基础能力建设设备配备情况

国家环保部、自治区环保厅对环境统计能力建设设备配备工作十分重视,自20_年以来,共配备环境统计设备件,下拨资金万元。详见附表。

(1)环境统计年报表中的部分指标填报难度较大。如:焦化、冶金等行业:煤炭消费量中所包含的燃料煤消费量和原料煤消费量难以界定区分,相应的其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三项指标的燃烧排放量和工艺过程排放量的分类统计就比较困难。如果做不到定量区分,那么分类统计的意义就不大。实际上,在目前的减排考核中,主要考核指标so2排放量是针对总量而言,并不分别考核燃烧过程或是工艺过程。

煤炭行业:表现最突出、基层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业废水的相关指标,由于矿井水的存在,煤炭行业的水量平衡问题在目前的环境统计系统中得不到解决,相应的工业废水方面的一系列指标的填报难度很大。

(2)环境统计报表中部分指标与其他部门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接难度大。如:工业煤炭消费量、焦炭产量、煤炭产量、发电量、钢铁产量、建材产量等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难以吻合。究其原因,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只是以排污量为筛选因子进行重点源筛选,其统计出来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以重点源形式存在,但与其他统计部门的统计范围是不同的。特别是发电量的统计,环境统计年报制度中只能对火力发电做到较为全面的统计,对焦炉煤气发电、高炉煤气发电均不能完全统计上来,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用其他部门的统计数据来核对环境统计的污染排量数据就显得十分勉强。、环境统计方法方面

客观地讲,现行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法在真实反映现状方面(至少是在基层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如:(1)除个别大中型骨干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的监测频次较少(或者根本不做监测),几乎没有可信的监测数据。

(2)目前,全国没有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权威性的排污系数可以参考。现在通用的仍是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系数,时间比较久、工艺变化大、覆盖面小,已不能适应现在环境统计工作的需要。

(3)物料衡算法对基础数据、统计人员对生产工艺过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生产工况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统计人员对各个行业工艺过程的掌握,这一点在基层难以达到。

(4)目前,在线监测在基层运行还不太成熟,安装在线监测的企业个数相当少,国家仍未对在线监测数据予以认可,对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软件也没有相应的标准认证。另一方面,在线监测的数据分析过程实际上是由电脑程序来完成的,不能排除人为调控数据的可能性,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待验证。

(5)在总量核算中,我们认为宏观模型核算只能算大概,不能用宏观核算数据来要求,更改或者推翻微观台帐汇总。比如:①焦化行业在核算时按重点cod行业进行核算,但在基层,实际上有一部分焦化企业并没有水排放,更谈不上cod排放,目前焦化行业环评就要求废水零排放,因此在cod核算中,宏观核算数据显然与实际出入比较大;②在so2核算时,电力行业的排放量用发电量来进行宏观概算时,忽略了煤气发电、其他能源发电等方面的内容,同样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

(6)对微观台帐的汇总方面,我们始终认为不应该只将统计重点源企业纳入削减台帐,原因有两点:①在目前污染减排的大形势下,基层的工作力度相当大,实际的减排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统计的重点源企业。我们一直要求从实际出发。如果一味强调统计范畴,不仅抹杀工作积极性,也不符合实事求是、客观反映现状的统计要求。②纳入环境统计范畴的污染物排放量并不仅仅是重点源企业,在我们的统计体系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污染物排放量是通过虚拟企业(即非重点源)的形式统计上来的。如果台帐只建立在重点源企业范围内,那么对非重点这部分企业的减排工作就无法体现出来。、环境统计技术装备方面

在技术装备方面,环境统计的要求不算太高,也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目前的“xx”环境统计软件仍有一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如何修改注入代码,合理性校验时会出现一些无法修正的“错误”,汇总时的数据出现异常,在数据库更新之后原来的数据不能正常导入等等。在硬件方面,尤其是县级环保机构,环境统计技术装备不适应工作需要,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所需的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和现场数据核查中所需的交通工具尚未完全到位。、环境统计队伍建设方面

目前,基层环境统计队伍建设是薄弱环节。市县两级环境统计没有专门的机构设,统计队伍不稳定,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有的环境统计人员还不在财政预算内的行政事业编制。尤其是县级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普遍不高,难以满足统计工作的要求。因此,建议环境统计队伍的建设应该是自上而下的,须有强制性的定员、定编、定岗及落实保障性措施,特别是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建议区厅采取院校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基层培训面,提高基层的环境统计队伍人员素质,促进统计质量的提高。、环境统计体制方面

根据历年的统计工作经验,对市、县级环境统计工作而言,数据采集和现场审核是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8

“超级引擎”是一家专门生产汽车引擎的公司,根据政府发布的新排放要求,引擎排放平均值要低于20ppm, (ppm是英文百万分之一的缩写,这里我们只要理解为是按照环保要求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要低于20ppm)。公司制造出10台引擎供测试使用,每一台的排放水平如下: 。怎么知道,公司生产的引擎是否符合政府规定呢?

一、描述统计分析

二、推论统计分析

(一)假设检验

1、问题是什么

零假设H0:公司引擎排放不满足标准,也就是平均值u>=20。这里的20是政府规定新标准的最低可能值。(零假设总是表述为研究没有改变,没有效果,不起作用等,这里就是不满足标准)

备选假设H1:公司引擎排放满足标准,也就是平均值u<20。

本例中只有一个样本,检验类型为单样本检验。

样本大小n=10<30,属于小样本,接下来通过样本的分布查看总体的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Python高级绘图包seaborn的distplot方法查看样本数据集的分布,可以得到数据集的直方图和拟合曲线。

通过观察上面数据集分布图,数据集近似正态分布,满足t分布的使用条件,所以抽样分布是t分布,自由度df=n-1=10-1=9。

因为备选假设是公司引擎排放满足标准,也就是平均值u<20,所以我们使用单尾检验中的左尾检验。

总结:综合以上分析,本次假设检验是单样本t检验,单尾检验中的左尾。

2、证据是什么:假设已知数据是从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抽取的,求得到这个样本平均值的概率p是多少?

计算p值的步骤

1)计算出标准误差

标准误差=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大小n的开方。这里的样本标准差是用来估计总体标准差的。

2)计算t值

t=(样本平均值-总体平均值)/标准误差

3)根据t值,自由度计算出概率p值

查找t表格或者使用这个p值计算工具(P value calculator https://www./pValue1/),得出t=,自由度=9时,p=(双尾) 。

3、判断标准是什么

4、做出结论

假设检验报告APA格式:

独立样本t(9)=,p=(α=5%),单尾检验(左尾)

(二)置信区间

(三)效应量

d=,表明效果显著。

三、统计分析报告

1、描述统计分析

样本平均值为,样本标准差为。

2、推论统计分析

假设检验

独立样本t(9)=,p=(α=5%),单尾检验(左尾),公司引擎排放满足标准

置信区间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95%CI=()

效应量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9

推论统计分析报告包含描述统计分析和推论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效应量。其中假设检验是重中之重。

一、描述统计分析

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并计算统计结果时,我们会在报告的第一部分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例如平均值和标准差。描述统计量是研究的核心。告诉我们研究中发生的情况,应该始终报告出来。

二、推论统计分析

(一)假设检验

1、 问题是什么

要通过零假设(备选假设)、检验类型、抽样分布类型、检验方向4个部分描述要检验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备选假设有小于号,就使用左尾检验,如果备选假设有大于号,就使用右尾检验,备选假设包含不等号,使用双尾检验。

2、证据是什么

前一部分,我们已经明确了问题,接下来需要根据问题来找证据,即根据假设检验的检验类型和抽样分布类型求p值,p值:假设已知数据是从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抽取的,求得到这个样本平均值的概率是多少?

3、判断标准是什么

选定一个显著水平α(常见的有,1%,5%),将p值和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4、 做出结论

若p<=α,拒绝零假设,统计显著,即备选假设成立,

若p>α,接受零假设。

至此假设检验部分已完成,假设检验报告的APA格式:

检验类型、p值(显著水平)、检验方向

t(df)=*.**,p=0.**(α=0.**),检验方向

(二)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APA格式:

置信区间类型(描述是什么数据的置信区间,比如单个/两个样本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CI=(a,b)

(三) 效应量

为什么要给出效应量?

在判断某个调查研究的结果,是否有意义或者重要时,要考虑的另一项指标是效应量。效应量太小,意味着处理即使达到了显著水平,也缺乏实用价值。统计显著:两个总体之间有差异,效果显著:衡量两个总体之间差异的大小。所以,在假设检验中,我们给出了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也要给出效应量,一起来判断研究结果是否有意义。

1、差异指标

以标准差为单位衡量两组平均值之间的差距

2、相关度指标

R平方,表示某个变量的变化比例与另一变量的关系。可以用t检验的信息推出R平方的公式,这里的t值是从t检验中获得的值,df是自由度。

效应量报告格式:d= ,R2=.xx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10

什么是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统计分析报告,就是指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论点、论据、结论的集中表现;它不同于一般的总结报告、议论文、叙述文和说明文;更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它乃是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数字与文字相结合,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的表现。 统计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表格式、图形式和文章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文章式的主要形式是统计分析报告。它是全部表现形式中最完善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表格、图形等形式;可以表现出表格式、图形式难以充分表现的活情况;可以使分析结果鲜明、生动、具体;可以进行深刻的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报告有哪些类型

由于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作用不同,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

1、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是政府统计机构通过报刊向社会公众公布一个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般是由国家、省一级以及计划单列的省辖市一级的^v^发布的。如《国家^v^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进度统计分析报告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主要以定期报表为依据,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影响和形成的原因。如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从时间上看,它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期中的和期末的统计分析报告;从内容上看,它又可分为专题和综合统计分析报告两种。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讲究时效,力求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简单规范,看后一目了然。

3、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综合统计分析报告是从客观的角度,利用大量丰富的统计资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模、水平、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效益以及发展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统计分析报告。

4、专题统计分析报告

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的一种分析报告。它的目标集中,内容单一,不像综合分析报告那样,要反映事物的全貌。正因为如此,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更要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需要灵活选题,做到重点突出,认识深刻。

5、典型调查报告

典型调查报告,是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有意识地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实际调查后所写成的报告。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是各级领导、各部门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经常采用的一种工作方法。习惯上称为“解剖麻雀”,统计上叫做典型调查。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11

在介绍假设检验分析思路之前,先介绍一个知识:置信区间。

为什么要有置信区间?在只有样本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的均值、标准差,但由于我们没有使用整个总体,归根究底,我们只是得到了最佳估计量。与其给出一个精确值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值,不如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给定一个区间,让均值的点估计量落在这个区间里。这个区间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区间估计的一种方法。

计算置信区间的思路如下:

总体标准差可用样本标准差估计。

当样本大小n>30时,抽样分布就很接近正态分布了,查找的是z表格。

例子:想知道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范围,已知样本大小是100人,平均值是,样本标准差是,置信水平95%,n>30,符合中心极限定理。

解答:标准误差:SE=的开方=

95%置信水平对应的z绝对值为,

a=*,b=*

置信水平95%的置信区间为(,)

当样本大小n<30时,是小样本,其抽样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若样本分布近似正态分布,但是尾部更长,则小样本的分布符合t分布,查找t表格。自由度df=n-1。

例子:想知道药物对神经反映时间,需要为总体构建一个置信区间。选取一个样本,样本大小n=10,平均值为秒,样本标准差为秒。

解答:标准误差=的开方=秒,通过置信水平95%和自由度9查找t,得到t=,a=*,b=*,置信水平95%的置信区间为(,)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12

小组成员:刘少成 09602222

齐灵元 09602223 郭成泉 09602224 陈宇星 09602225 査燕飞 09602226 杨鑫 09602137 董超 08602236

东华理工高职院

20_年12月

一、实习目的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统计学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喝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但这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理论须用来指导实践,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为此,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时,我们教研室特安排了一周的试验时间。通过实践提高我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也通过试验加深我们对课本上理论的认识和掌握。 实习时间:大二上学期第十六周一周时间 实习地点:东华理工高职院

二、实习要求

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随着人们对定量研究的日益重视,统计方法已被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几乎所有的的研究领域都要用到统计方法,比如政府部门、学术研究领、日常生活中、公司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都要统计。因此学好统计学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好处,通过时间加深对统计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主要通过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解释。

三、实习内容

1、数据的搜集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13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统计学分析报告的范文14

案例:

这是两款布局不一样的键盘(A版本,B版本),你作为公司的产品经理,想在正式发布产品之前知道,哪个键盘布局对用户体验更好呢?

有了目标以后,下一步就是采集数据。在这一部分,用户会随机分配到不同版本中,他们的交互行为会被直接检测,并收集起来作为以后分析的重要数据。

我们随机抽取实验者,将实验者分成2组,每组25人,A组使用键盘布局A,B组使用键盘布局B。让他们在30秒内打出标准的20个单词文字消息,然后记录打错字的数量。

我们将数据记录在Excel中,A列是使用键盘布局A打错字的数量,B列是使用键盘布局B打错字的数量。

每一行的两个样本数据是两组不同人的数据,所以A列数据和B列数据是独立的样本。接下来开始A/B测试。

一、描述统计分析

发现每列都是字符串类型,再用pandas的astype()方法进行数据类型转换

二、推论统计分析

(一)假设检验

1、问题是什么

问题:哪个键盘布局对用户体验更好?

零假设:A版本和B版本没有差别,也就是A版本平均值=B版本平均值

备选假设:A版本和B版本有差别,也就是A版本平均值≠B版本平均值

因为这里有2组样本,是不同的人,所以选择双独立样本检验。

样本大小是25(小于30),属于小样本。那小样本的抽样分布是否满足t分布呢?因为t分布还要求总体分布近似正态分布,但是总体分布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可以通过样本数据集的分布来推断总体分布。

通过观察上面数据集分布图,两个样本数据集都近似正态分布,满足t分布的使用条件,所以抽样分布是t分布。

因为备选假设是A版本和B版本有差别,也就是A版本平均值 不等于 B版本平均值,所以我们使用双尾检验。

综上:本次假设检验是独立双样本t检验,双尾检验。

2、证据是什么

3、判断标准是什么

4、做出结论

因为是双尾检验,但是p值又只能落于左端(本例是左端)或右端,所以将p和α/2进行比较。

假设检验APA格式:

独立双样本t(24)=,p=,双尾检验。

拒绝零假设,统计显著,从而验证A版本和B版本存在显著差异。

(二)置信区间

独立双样本的置信区间我们关心的是两个样本的差异,置信区间中的样本平均值应为A样本平均值-^v^本平均值。独立双样本的标准误差有专门的计算公式,如下:

(s和n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标准差和样本大小)

独立双样本检验的置信区间表示两个样本的差异的最可能范围。

(三)效应量

效应量计算公式d=(第一组平均值-第二组平均值)/标准差,这个公式中的标准差在独立双样本检验中叫做合并标准差,有专门的计算公式:

效果显著

三、统计分析报告

1、描述统计分析

2、推论统计分析

假设检验

独立双样本t(24)=,p=,双尾检验。

拒绝零假设,统计显著,从而验证A版本和B版本存在显著差异。

置信区间

两个平均值差值的置信区间,95%置信水平CI=[,]

效应量

d=,效果显著。

推荐阅读:

答复函范文模板(合集25篇)

诚信单位申报理由范文(汇总17篇)

超市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推荐53篇)

初高中语文教案模板范文(通用17篇)

英语报告范文格式(必备21篇)

小型传媒公司简介范文大全(合集12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