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热门6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22 17:12:2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1

摘要:

为了弄清我国小学游戏教学与研究现状,利用中国知网和Google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到,游戏教学文章发表数量急剧上升,其中针对单独学科的游戏教学数量较多。本文就收集到的有代表性文章进行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

游戏教学,文献综述,模型建构

1、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有所回落。

2、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3、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

刘如月 (淮北师范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能自我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作为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及时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它是以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讲座或选修课,部分院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一些研究者结合工作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心理咨询等。这可以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萌芽。大量的研究及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中20%左右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发生率与以往相比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3

文献综述

二零xx年三月

摘要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前言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正文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总结 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字体】中文:五号字,宋体, 英文:times new roman 号字体(相当于五号字);

【行距】倍行距;

【段落】顶格写,无首行缩进,也无左缩进;

【序号】用“[1]”这种格式,序号后空一个字符;

【标注顺序】按照人名的字母顺序标注

【标点符号】中文使用中文状态下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切忌混用。

【数量】15个(含15个)以上,其中至少3个英文参考文献。(中英文参考文献需分别列出)

下面分类列出各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一)专著的著录格式

[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为民主编:《21世纪的国际商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版。

[3] M·Skolink,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95, .

[4] 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刘树成、沈利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4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5

1. 使用word文档制作

2. 论文题目: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大标题:小四、加粗、顶格

4. 摘要、关键词:五号、加粗、顶格

5. 正文、参考文献:五号、倍行距

6. 页脚:插入页码,居中,奇偶页均同

样例:第1 页(共4页),小五号

7. 页边距设置:默认上、下:;左、右:

8. 基本格式:

(1) 标题的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 2. …”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 (2) …”来标识。

(2) 插图和表格

插图的图续、图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 排印。图用图1,图2表示

表格的表头、表题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 排印;表格用表1,表2表示。

(3) 公式

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了不必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标点符号 隔开,解释公式中的变量应以“式中:”作为标识,左顶格排印。其基本格式为:

X+Y=C

式中:X代表……; Y代表……; C代表……。

(4) 数字文稿中的纯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注释

大学生文献综述范文模板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学生,他们正处在青年期,心理素质的水平还不高。当他们面临学习压力及社会的诱惑时,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这影响着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绩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盛的成果。各级领导和教师大都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和长期性的教育过程,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注,及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对于其实施的成果如何、对学生的具体案例却没有提到,这正是因为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进行测量。所以,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 政策的落实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_、_和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对高校提出了对大学生经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然而,并没有相关配套的保障监督机制落实。刘聪谈到“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明确,具体有效的落实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衔接存在问题。”钱焕琦也谈到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认识不足或者不清,导致各校发展状况极不平衡。就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有力的支持,因而工作开展状况容易因校而异,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状态。

2 师资队伍不完善,素质不高

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来,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始终被很多研究者所提到。他们认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师资十分薄弱,一是在数量上人才匮乏,二是在质量上,缺乏“质”的保证。在师资水平上,王小康谈到:“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

3 理论建设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当属起步阶段,在实际开展活动中特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魏晓娟谈到:“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普遍开展起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教育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突出表现在微观性研究、超前性研究不够,对影响机制、解决措施探讨较少,过分强调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理论深度不足。”王小康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事后性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理论性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这些也都必然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4 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所采取或运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许多完全照搬欧美国家,可信度低,不适合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李英姬谈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评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无评估。许多学校由于不懂得怎样评估,或者也没有什么部门要求进行评估,所以,只做不估。其二,简单化甚至单一化的评估。评估的方式、手段及内容均趋于简单化,评估指标单一。其三,错位的或片面的评估。”

二 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王小康提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只有学校领导真正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建设,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要健全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结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不断加大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投入,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推荐阅读:

英语周记范文(实用46篇)

整改报告格式范文模板(精选12篇)

收银员周报范文(实用8篇)

proposal模板范文(精选28篇)

公路安全监理日志范文(实用7篇)

新闻信息怎么写范文(热门5篇)

标签: 模板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